初村是应该交新农合还是城镇医疗和新农合居民医疗保险

我在公司上班,每月要交社保。但我是农村户口,现在在老家每年还要交新农合养老保险跟新农合医疗保险,请问我能不能只保留职工社保,而不交农村这边的保险,我以前在农村交的钱能退回来吗??-金斧子教师交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还需要交新农合吗_百度知道
教师交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还需要交新农合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需要,医保只享受一个,因为发票只有一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威海初村镇政府
&&&&总体概况
&&&&&初村镇位于威海市最西部,东临羊亭镇,南与工业新区汪疃镇、文登市界石镇毗邻,西与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相邻,北滨黄海。总面积8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威海机场40公里、威海火车站18.7公里、威海汽车站19公里、威海港21公里,烟石公路横贯中部,与初张、烟威公路交汇形成公路网络,北部近海处建有烟威高速公路,省内最大的跨海大桥凌驾初村北海,交通发达。初村镇辖34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居民2万人。镇政府驻初村,以驻地为名。
镇政府机关内设党政工作机构4个: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事业机构5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经管服务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辖区内有大学2所,职业中专1所,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有镇医院1所,下设7家一体化管理中心卫生室。
&&&&&自然环境
&&&&&初村镇境内山丘纵横,绵延起伏,属于低山丘陵区。东、南、西三面环山,一面环海。地势南面高北面低,低山丘陵与平原地相间分布。低山丘陵均在海拔三百米以内,平原地区地势较平缓。
境内山脉属昆嵛山系,构造为复背斜构造带,最高峰狼窝顶主峰263.9米,初村镇北临黄海,山脉临近海岸,河水流域面积小,无大河,各山脉之间发育和分布着各类间歇性河流,河床狭窄,比降大,上游多为几米宽的山沟,下游河道最宽(初村河)也未超过三十米。初村镇水域分为南流水与北流水两个水域区。南流水有两条河流,一条发源于双庙口子、五股顶北麓,流经长夼店、小馆、长夼,与发源与狼窝顶北麓,流经西北道、靠山、小河北,于长夼汇合称长夼河流入王家泊子(界石镇)村东河。另一条是发源于刁沟眼、大洼山南麓,流经佃里苑、莱山、远庄与长夼河汇合于王家泊子河以后流入文登&母猪河&。北流水初村河有四条支流,分别为发源于大珠山北麓,流经西东门夼、东车门夼,汇入驾前河后流入初村河;发源于大洼山北麓,流经纪家口子、辇子、西石岭、冢子庄汇入初村南河后流入初村河;发源于三官庙(棋牌楼子)北麓流经龙口庵、院下、乜家庄入四甲河及发源于朱家寨东山,流经朱家寨、宅库入四甲河后经东石岭流入初村河,向北流入黄海。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
&&&&&经济发展
&&&&&农业全镇有耕地面积 23000 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红富士苹果、无花果等经济作物。2003年划归高区以后,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其中苗木、花卉及苹果等特色种植近5000亩,其中2015年远庄村、佃里栽植现代精品苹果近2000亩,每亩收入都在30000元左右,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初村镇海拔高度在80米以上的山地有32平方公里,约占土地面积的40%,可发展林牧业;海拔50-80米的丘陵地有24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0%,是林果粮油作物的产区;低于海拔50米的平原低地为13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6.5%,是农业粮食的主要产区,水面积及其它服务于农业生产用地占14%。目前全镇土地利用状况为林果用地、农业用地,及其它(厂企、住宅、交通)用地基本为3:2:1。初村镇由于地势特殊,地面源流短急,只能依靠修筑塘坝水库拦水蓄水来灌溉农田。建国以来,全镇共建塘坝95座,乙型小水库2座,总容水量达420万立方米。因降水量年际不同,溶水量也不尽相同,正常年份可灌溉三分之一的农田。另有大口井(方塘)31眼,钻机井52眼。至2014年底,全镇农业总收入9872.19万元;全镇小麦总产量471万公斤,玉米总产量1110万公斤,大豆总产量6万公斤,全镇蔬菜总产量 440万公斤,红富士苹果总产量 870万公斤。
& & 工业 2002年前,初村镇工业以水产加工养殖、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2003年,划归高技区后,先后引进了阿科帝斯、大海电子、大轮电子及友昌皮具等外资企业。2007年,克莱特风机热能、三盾耐磨焊接项目建成投产。2008年,康博尔药业开工建设。2009年,工业总产值6.3亿元。北电器、兴海源网具盖车间、网具生产线和晶瑞化工项目投产,威高一期竣工,铂兴金属、嘉祥钢构主体完工。2010年,威高一、二、三期项目及心电耗材项目入驻初村。9月,总投资2亿元成镐电子、天力电源项目建成投产。至2014年底,全镇共引进项目262个,主要涉及机械、电子、风力发电、医用耗材、汽车配套等行业。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27.9亿元,利税2.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16个,实现产值13.2亿元,高新技术产值4.5亿元,利税0.9亿元。&&&&&&&&&&&&&&&&&&&&&&&&&&&&&&&&&&&&&&
&&& 服务业 2003年,全镇共有各类服务业单位40家,从业人员40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3亿元。随着镇域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从业人数达631人,销售收入1.53亿元。至2014年底,全镇共有制衣、饮食、住宿、超市、零售、理发、照相、农机修理等服务业单位191家,从业人员3026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年均增长15.2%。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2005年,初村镇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医院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合政策宣传、收集新农合资金、新农合报销、、审核、公示、上报数据等。当年参合人数达12668人,参合率为93%。2006年参合人数较2005年增加22人,2007年人数增至15638人,参合率达到100%。2010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入人数为17470人,全年门诊、住院合计报销14514人次,共报销元,健康查体(老年人、妇女)3015人次,新农合予以报销60300元,合计受惠达17529人次,报销额共元。划属高区以后,初村陆续组织了各类培训,04年组织汽车培训35人次、电脑技术培训30人次,05年组织汽车培训45人次,电脑213人次,06年电脑培训151人次,电气焊41人次;07年电脑培训36人次、岗前培训20人次,08年奶牛养殖培训75人次;09年加强了农业人才的培训,共培训蔬菜种植人才70人次,果树60人次。2009年,初村镇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2009年全镇参保人数4792人,缴纳保费1335万元,2014年开始新增2537人,新增保费646万,2009年至今已办理退休发放人数4948人。
&&&&社会救助全镇低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农村低保保障率达到100%,年保障标准最高可达到1650元,惠及困难群众500多人;年投入40万元完成了全镇4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年,累计为400名残疾人发放残疾人脱贫奔康扶持款80万元,帮助残疾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提质改造敬老院,提升五保供养水平,初村镇现有集中供养五保户70人,分散供养五保户66人,供养标准分别达到了3600元和1800元;年,累计为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款30万元;2011年,为家庭困难的10名高考新生,63名中小学生,44名在校大中专学生发放慈善助学金17万元,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2011年,为86户贫困家庭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30万元,有效解决了我镇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2007年至今,为100余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2014年,为1421名75周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生活补助款200元,共发放28万多元,有效的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2007年至今,每年春节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0名,发放春节困难救助款40万元;2007年至今,每年殡葬补助200余例,发放殡葬补贴款16万余元,实现了火化率100%的目标。
&&&&计划生育 2003年,全镇共有育龄妇女3902人,出生婴儿57人,合法生育率为100%,死亡人数184人。自然增长率为 -6.27&,女性初婚96人,晚婚91人,晚婚率为94.8%。2005年,初村镇计生协会荣获&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至2014年底,全镇共有育龄妇女4370人,当出生婴儿165人,死亡122人,女性初婚168人,晚婚 150人,晚婚率达 89.3 %,自然增长率为1.75&,人口实现正增长。
&&&&医疗卫生 威海市初村医院位于初村镇驻地南1公里的黄金地段,始建于1959年,现隶属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区)宣传部社会事业局及初村镇政府管辖,是高区唯一的非营利性医院。现编制床位30张,担负着全镇3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及外来人口约5万人的医疗保健和防病治病任务。1997年被评为&一级甲等医院&,是市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院,是高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初村医院为楼房结构,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占地面积约1065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682平方米,绿化面积为5350平方米,内外环境优化。医院现有职工57人,在编人员20人,职工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名,初级职称44人,临床一线科室均具备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医疗技术过硬。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有500毫安X光机、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十二导联同步纪录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麻醉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B超、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血凝分析仪、电动洗胃机,与同级医院相比设备为先进水平。手术室设备先进,由副主任医师主刀,开展疝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各种普外手术。医院药品进货渠道正规,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医院实行院长负责下的科主任负责制,下设4个职能科室(院办、财务、工会、医务科);11个临床科室(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儿保科、中西医结合科、皮肤科、口腔科、疼痛科、防疫科、病房护理部);6个医技科室(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心电室、手术室)。医院综合医疗技术过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建设百姓放心医院。医院下设驾前、四甲、远庄、小馆、北山、东马山、辇子7处一体化卫生室及2处与威高、计生办合作卫生室。卫生室全部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新农合即时结报。医院认真落实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指标分解至组,负责辖区内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妇科重点负责孕产妇和0-3岁儿童系统化管理;防疫科重点做好健康教育、档案管理、慢病管理、老年人管理、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等工作。2010年健康档案建档户数为4603户,人数为9810人,建档率为56.1%,接受管理的65以上老年人2213人,管理率为71.9%。
&&&&文化教育&& 镇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2003年,调整学校布局,将原有三所小学合并为一所,实行集中办学。投资35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3300多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2010年占地40亩的新初村小学开工建设,5月24日,主楼封顶;9月1日,新学期开学投入使用,初村小学有13个教学班,在校生540名,教师32名。威海市十五中为四年制初中,有14个教学班,在校生600名,教师59名,升学率达到30%。2005年4月,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一栋3022平方米的教学楼,结束了十五中学生在平房上课的历史。2006年,投资200万元,建设了400米标准化中学操场。2008年7月,投资450多万元,新建了2646平方米的中小学餐厅,广大师生实现了刷卡就餐,餐厅于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满足600名师生同时就餐,彻底改善了师生的就餐环境。初村中心幼儿园6个班,14名老师,300名学生。2014年9月,将初村十五中、初村小学合并,学校更名为恒山实验学校,高区管委投资近1亿元进行学校扩建及提档升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 &从2008年底开始,投入4258多万元完成19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区级专款拨付1817万元。
&&&&2009年,确定西北道、莱山、小馆、朱家寨、小产5个经济基础薄弱、村容村貌较差、地理位置偏远的村作为整治示范村,累计投入整治资金660多万元,出动劳力30000多人次,机械500多辆(台),设置柴草集中堆放点52处,清理三大堆6214处,新上垃圾桶120个,建沼气800多座;拆除乱搭乱建3426处4万平方米,清理临街菜地1000平方米;压沙整平道路150条2万平方米,硬化街道380条5.6万平方米,设置过街管涵1200米,砌排水沟8200米,砌砖石墙7000米,粉刷房屋10万平方米,新装路灯80盏,栽植蜀桧、芙蓉、龙柏等绿化苗木45000多棵,绿化空闲地10000多平方米;23个村改扩建办公场所5000余平方米;安装监控探头187个,成为了全市第一个实现技防村村通的乡镇。
&&& 2010年,确定了西马山、冢子庄、西石岭、四甲、北店子5个市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投入整治资金850余万元,出动劳力2.3万多人次,机械700多辆(台),清理&三大堆&1442处,平整健身广场1.4万余平方米,整修硬化街巷5.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4.7万棵,砌筑排水沟、路边沟等2.3万米,设置垃圾桶118个,安装路灯124盏、电子监控探头46个,村内污水管道接入市区排污网,实现集中处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 & 2011年,确定了长夼店子、远庄、靠山、西车门夼、小河北5个市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投入整治资金960余万元,清理&三大堆&1943处,拆除乱搭乱建1200余处,硬化街道4.6万平方米,砌排水沟2万余米,砌砖石墙5000余米,垒崖子5300米,粉刷墙面5.4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6盏,建垃圾转运站5个,设垃圾桶110个,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万棵。
& & 2012年,累计投资700多万元,完成了马石泊、长夼、佃里院、东车门夼4个市级重点村的整治工作和东马山、辇子等15个区级达标村的办公活动场所完善、主街道硬化工作。
&&&& 初村镇村庄名录
村名由来及沿革
&&& 据传双岛港发生地层断裂,引发海啸,陷没十八个村。元朝中期,毕姓由文城迁此建村,为陷没十八个村后初次建村,故名初村。明正德年间,河北清县兴济镇张瓒由蓬莱迁此定居。建国后,分东南街、东北街、西北街、西南街四个行政村,张姓占百分之九十。1985年至今,为镇政府驻地。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 4110 万元,村集体收入 1026 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375元。
&&& 据传双岛港发生地层断裂,引发海啸,陷没十八个村。元朝中期,毕姓由文城迁此建村,为陷没十八个村后初次建村,故名初村。明正德年间,河北清县兴济镇张瓒由蓬莱迁此定居。建国后,分东南街、东北街、西北街、西南街四个行政村,张姓占百分之九十。1985年至今,为镇政府驻地。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112 万元,村集体收入109 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00元。
&&& 据传双岛港发生地层断裂,引发海啸,陷没十八个村。元朝中期,毕姓由文城迁此建村,为陷没十八个村后初次建村,故名初村。明正德年间,河北清县兴济镇张瓒由蓬莱迁此定居。建国后,分东南街、东北街、西北街、西南街四个行政村,张姓占百分之九十。1985年至今,为镇政府驻地。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286 万元,村集体收入26 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43元。
&&& 据传双岛港发生地层断裂,引发海啸,陷没十八个村。元朝中期,毕姓由文城迁此建村,为陷没十八个村后初次建村,故名初村。明正德年间,河北清县兴济镇张瓒由蓬莱迁此定居。建国后,分东南街、东北街、西北街、西南街四个行政村,张姓占百分之九十。1985年至今,为镇政府驻地。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116.8 万元,村集体收入29.91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27元。
初村西南3公里
相关地域村名
&&& 明初曲姓由山西曲沃县来此建村,因地处草夼,群山环抱,仅有东山口门可通马车,故名车门夼。清初村西南建村称小车门夼,随改称大车门夼。1945年改称东车门夼。现有31个姓氏,曲赵刘吕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000 万元,村集体收入25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71元。
初村西南5公里
相关对称村名
&&& 清初,谷姓由北沟来此定居。因地处山夼,东有车门夼村,故名小车门夼,1945年改称西车门夼。1958年因修车门水库曾搬迁。1963年在原址西南1公里处重建村,至今仍为谷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67.5万元,村集体收入2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969元。
初村北0.5公里
&&& 明天顺年间,毕姓由初村南庄迁此开店谋生,因地处初村之北故名。嘉靖年间,史姓由莱阳水沟头迁入,毕史两姓占全村人口80%,年,曾为初村人民公社驻地。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721.91万元,村集体收入101.46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76元。
初村北1.5公里
&&&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姓由初村来此定居,因地处初村北店子之北山故名。以张姓为主。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045万元,村集体收入153.07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982元。
初村东北2.5公里
&&& 明末,苗姓由张家疃迁此定居,之后张丛孙李四姓相继迁入。因此地有两座形状似马的小山,村居东边&马山&一侧,故名东马山。以丛张孙李四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986& 万元,村集体收入283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304元。
初村东北2公里
&&& 明末,朱姓由&云南&来此定居,因此地有两座形状似马的小山,村居西边&马山&一侧,故名西马山。清康熙年间,刘、陈两姓相继从北小城与前双岛迁入,刘陈两姓占全村人口90%。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42.6万元,村集体收入31.35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512元。
初村东南1.5公里
&&& 明代中期,唐姓由牟平迁此定居,因村北有座小山,传说曾是海中小岛,故名岛子前。明末,李姓由威海远遥迁入。清初,张于王诸姓分别由初村、大水泊、北上夼相继来此落户。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77.8万元,村集体收入48.35& 万元,人均经济收入8313元。
初村东南2.5公里
&&& 元末,纪姓由海阳县纪家店迁此定居,清顺治年间,苗姓、孙姓分别由威海涝台、莱阳迁入。因村居碎石山岭之旁故称石岭。后因区别西石岭村改称东石岭。曾为石岭人民公社机关驻地。村有30多姓,以孙李纪三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677万元,村集体收入284.1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994元。
初村南2.5公里
&&& 明正德六年(1511年)孙姓由河南滑县车轱辘村迁此定居,因地处碎石山岭西侧故名。现今仍以孙姓为主。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31万元,村集体收入53.5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10&& 元。
&&& 清乾隆年间,纪姓由东石岭迁此定居,因村北有土丘貌似古冢,故名。现村中以纪姓为主。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798万元,村集体收入73.22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10元。
&&& 明正德六年,孙姓由远庄迁此定居。传说秦始皇东巡曾于此地休辇,故名。以孙姓为主。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288万元,村集体收入55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10元。
初村西南4公里
元代刘姓在此定居,称刘家庵。清顺治年间,刘姓外迁,纪姓由东石岭迁入。因西山有出口,改称纪家口子。以纪姓为主。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15.9万元,村集体收入1.8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870元。
初村东南3公里
&&& 元代孙姓在此居住。因地属文登管山都三里第四甲,沿用至今。以孙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649.1万元,村集体收入92.83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900元。
初村东南4公里
&&& 明代,乜姓由诸城迁此建村,故名。之后郝王两姓分别由牟平郝家疃与威海毕家疃相继迁入。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53万元,村集体收入40.5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885元。
初村东南4公里
&&& 明代高姓由海阳辉村迁此定居。因地处古庙&石岭院&之上,故名。现今,王高孙三姓占全村人口90%。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84万元,村集体收入0.33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900元。
初村东南4.5公里
&&& 清康熙年间,姜姓由姜南庄迁此定居。因地处古庙&石岭院&之下方,故名。村中现有孙姜谷于四姓。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780万元,村集体收入41.4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00元。
初村南4.5公里
相关地域村名
&&& 清道光十年(1830年),周姓由牟平南岘受雇来此看管山林。因地处山脉称龙骨,前后皆有出口得名龙口庵。后孙姓由辇子迁入。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67.9万元,村集体收入0.47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857元。
初村东南5公里
&&& 明初,赵姓、王姓分别由窦家头与文登南马迁此定居。村处兵寨库地,得名宅库。因南有宅库,故加北字。原属朱家寨。康熙年间,分村自治。村中王赵戚三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910.5万元,村集体收入110.1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971元。
初村东南6公里
&&& 元末,朱姓由&云南&来此定居,明洪武年间于莱阳以东设58寨屯兵防倭,此处为一小寨,故名。后李姓、衣姓分别由荣成、栖霞迁入。现村中有12姓,李姓、衣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967万元,村集体收入4.39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978元。
初村南6.5公里
&&& 明末,陈姓由牟平迁此定居。至清代纪姓都姓分别由东石岭、北疃迁入。因村东有形状似马的巨石,巨石西系平泊地故名。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431万元,村集体收入0.1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714元。
初村南7.5公里
谐音演变村名
&&& 元末,肖姓在此定居称肖家产。明末,高姓入住,肖姓外迁,村名传承演变为小产,随后吕姓朱姓曲姓张姓相继入迁。清代,高姓迁至大庄,石汪两姓分别由大英与威海迁入。现有43姓,石张吕曲四姓人口较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55.4万元,村集体收入4.44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776元。
初村南7.5公里
&&& 明弘治年间,孙邓姜刘曲姓等相继来此为黄埠富户守庄耕种,因距黄埠村较远,故名远庄。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460万元,村集体收入24.8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500元。
初村西南6.5公里
谐音演变村名
&&& 明代中期,陈姓在此看管山林草场,称陈家庵。清初,其地面发现逃荒者尸体被赖上官司,自此人称&赖上&,民国初年以谐音&莱山&录为村名。之后贺姓由牟平迁入,陈姓仍然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628.4万元,村集体收入8.4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360元。
初村西南7公里
&&& 明代中期,苑姓由诸城苑家疃来此佃种寺院土地为生得名佃里苑,后演变为佃里院。村中苑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890万元,村集体收入4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704元。
初村西南8公里
&&& 清初,胡姓由文登南桥来此依山建村,故名。现今仍以胡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93万元,村集体收入0.84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303元。
初村西南8.5公里
&&& 明末,李姓由文登河格庄迁此定居。因地处环山之间,西北有过往牟平境内的通道,故名。清同治年间,初姓邹姓分别由牟平河里曲、邹家庄迁入,仍以李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40万元,村集体收入0.9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549元。
初村西南8.5公里
&&& 明末,元姓来此定居。因地处小河北岸得名。清代,石姓、程姓分别由文登大英村与海阳县迁入。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53.3万元,村集体收入4.14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503元。
初村西南8.5公里
相关地域村名
&&& 明初,邢姓在此建村。潘姓、吕姓相继来此定居。因地处长方形草夼而得名。潘姓居多。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142.05万元,村集体收入5.58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674元。
初村西南10.5公里
&&& 元代元姓来此定居。因地处长方形草夼又以开设骡马店为生,故名长夼店。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93.69万元,村集体收入3.71万元,人均经济收入4033元。
初村西南9公里
&&& 清初,潘姓来此建村。因临近长夼村,故称小长夼。清末,姜姓、唐姓分别由文登仓上与牟平金山寨迁入。民国初年,因村中开设小饭馆,故得名小馆。2010年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62.7万元,村集体收入11.98万元,人均经济收入3597元。
驾前居委会
初村东南0.1公里
&&& 原名职工新村。1986年镇办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迁来定居。因地处驾前河,故称驾前村。1995年11月7日,经环翠区政府批准建立居民小区,成立驾前居委会,辖660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镇居民医保 新农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