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的常见荧光型测定荧光法丨:1280

& &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ANA的性质主要为IgG,也有IgM、IgA和IgD,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姑该类抗体可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 &目前已知的核抗原有:①天然去氧核糖核酸(nDNA)或双链DNA;②热变性DNA(dDNA)或单链DNA;③核蛋白;④生理盐水提取的核抗(ENA);⑤核仁抗原(核糖核酸)等。它们都可以产生相应的抗核抗体,其中以抗DNA抗体、抗DNP抗体、抗ENA抗体和抗核仁抗体最为重要。
&& &ANA在未治疗的SLE患者中的效价较高,在大多数自身免疫疾病中均可呈阳性,如SLE、RA、MCTD、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效价的ANA。ANA阳性并不一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不同,因此可产生多种类型的ANA,在其众多类型中,作为针对某一特定核成分的个别抗体,只在某一疾病中出现,成为诊断该疾病的血清标志性抗体。各种ANA在不同的自身免疫学疾病中出现的不同组合,可形成各种疾病或疾病亚群的特征性抗体谱。因此总的ANA检测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筛选试验,ANA阳性者进一步检测在临床ANA抗体对明确诊断、临床分型、病情观察、预后及治疗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一)实验室检测
&& &由于抗核抗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使测定的方法繁多。常用方法有免疫荧光法、对流免疫电泳、放射免疫测定、血球凝集试验、LE细胞试验等。从测定抗核抗体的成分来看,可以分为两类:①筛选法,指测定各种成为在内的总抗核抗体,最常用的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IF)②个别抗核抗体成分的测定:常用的有LE细胞试验、血凝法、对流免疫电泳法、放射免疫法等。
&& &IIF检测ANA(公推为&金标准&)是最常应用的过筛性检查项目。IIF检测过去最常用小鼠肝细胞印片作为抗原,目前最常用的是核质丰富的培养细胞&HEp2细胞作为抗原。培养HEp2细胞作为抗原固定于载玻片上,于受检血清反应,血清中ANA与核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此时再加入FITC标记的抗人IgG,反应后,标记抗人IgG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形成标记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抗原片上ANA荧光着染强度和免疫荧光图形。
&& &IIF检测到的ANA代表着血清(或组织)内含有至少一种核抗原的抗体。因为不同的底物所含的抗原不完全相同,所以用IIF测到的ANA结果亦不尽相同。如鼠肝含SSA/RO抗原量远低于HEp2细胞,造成含抗SSA/RO抗体的血清在鼠肝为底物作ANA测定时呈阴性结果,若改用HEp2细胞为底物则呈阳性;又如抗着丝点抗体只有用HEp2或其他细胞株为底物才能测出,而抗RANA(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原)抗体只在用培养的B淋巴细胞为抗原时方能检出。这都说明测ANA时底物选择是主要的。
&& &IIF测到的ANA是一个包括多个ANA的一个总的试验,因此,需再做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RIA)、对流免疫电泳(CIE)、免疫双扩散(ID)等检测进一步探清为哪种ANA。
&& &(二)检测的影响因素
&& &荧光抗体检测技术标本制作的好坏,对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临床上常见的标本有组织、细胞和细菌等。所用样品要新鲜,取材后应立即处理或冷藏,按不同标本制作成涂片、印片或切片,经荧光染色的标本应当天镜检,不宜存放;荧光抗体应具有较高的效价和特异性。
&& &ELISA法影响因素较多,标本要防止溶血,因红细胞中含有过氧化物酶,红细胞裂解后,过氧化物酶释放于血清中,与试剂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作用相似,易造成假阳性。要注意hook效应,即标本含量过高时,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易出现假阴性结果。洗涤次数要适当,防止洗涤不彻底致假阳性或洗涤过多致假阴性;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 &RIA测定的影响因素较多,特别要注意试剂盒的质量及有效期,防止135I标记物失效影响结果准确性。
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胺、肼屈嗪、异烟肼、苯妥英钠、保泰松等可引起假阳性。
&& &(三)常见的ANA荧光图形
&& &1.均质型(homogeneous,H) &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与均质型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有抗不溶性DNP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也可产生均质型。高效价均质型主要见于SLE患者,低效价均质型可见于RA、慢性肝脏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药物诱发的狼疮患者。
&& &2.斑点型(speckled,S) &细胞核内出现颗粒状荧光,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显色。与斑点型相关的自身抗体涉及抗核糖体核蛋白颗粒抗体,如抗Sm、抗Ru1RNP、抗SSB/La等抗体。高效价的斑点型常见于MCTD,同时也见于SLE、硬皮病、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 &3.核膜型(membranous,M) &又称周边型(rim),荧光着色主要显示在细胞核的周边形成荧光环,或在均一的荧光背景上核周边荧光增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区出现荧光着色。相关抗体主要是抗dsDNA抗体。高效价的周边型几乎仅见于SLE,特别是活动期SLE,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很少见周边型,因此周边型对SLE的诊断价值极大,且提示病情活动。
&& &4.核仁型(nucleolar,N) &荧光着色主要在核仁去,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着色。相关抗体是抗核仁特异的低分子RNA抗体,抗RNA聚合酶-1抗体、抗U3RNP抗体、抗PM-Scl抗体。核仁型在硬皮病中出现率最高,尤其是高效价核仁型对诊断硬皮病具有一定特异性,但核仁型也见于雷诺现象者,偶尔也出现于SLE。
5.着丝点型: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在核分裂时期时,可见到荧光染色的着丝点排列成特殊图形,而在鼠肝作底物中看不到此类图形,而被遗漏。
&& &需提出的是,在某些患者可呈一个以上的荧光染色型,这时可将血清进行稀释后分清各个图形的种类和滴度。
&& &(四)ANA的临床意义
& &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干燥综合症(S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抗核抗体在类风湿病人中约有20%~50%IgG型ANA呈阳性,小儿类风湿ANA的阳性率约19%~35%,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者阳性率高(50%~90%),故ANA阳性预示类风湿有发生慢性睫状体炎的可能。已发现75%类风湿病人有多形核白细胞的特异性ANA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可使白细胞核受到破坏。
&& &1.对SLE的诊断 &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以SLE患者最高,占所有疾病的首位。未经治疗的活动性SLE患者,其抗核抗体阳性率几乎达100%,因此对疑似SLE又未经治疗的活动性患者,多次抗核抗体检查如为阴性,可以排除SLE的诊断。ANA阴性几乎可除外SLE的诊断。但应注意有5%的SLE患者ANA可为阴性,这其中大部分为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因为测定ANA通常用鼠肝或鼠肾作底物,而这些组织核内含有SSA、SSB、Jo-1、rRNP抗原相对较少,所以不易测出其相应抗体。可加做人喉癌上皮细胞为底物的方法进行检测。经过治疗,特别是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控制后,可以转阴。
&& &抗核抗体的滴定度可以作为诊断和估计SLE病情动向的参考指标。SLE患者不仅阳性率高,且滴定度也高,并且通常随病情的活动而升高,随病情的稳定、好转而下降以致转阴。高滴度(&1:64)的抗核抗体,可以作为诊断SLE的标准之一,且滴定度越高越有利于SLE的诊断。对临床稳定,又复出现高滴定度者应高度警惕本病的活动。不同抗核成分的测定不仅有利于本病的诊断,对了解病型、预后及发病机制也是很重要的。
&& &2.非结缔组织病 &在非结缔组织病中也有相对的病种可以出现抗核抗体阳性,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心贫血、高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巨球蛋白血症、慢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炎、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结核病、瘤型麻风、药物反应、恶性肿瘤等,但大多数滴度较低。此外,在正常人中也可有4%左右的阳性率,妊娠妇女可能有较高的阳性率。
(责任编辑:zqg)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
其他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本网站联系。
CopyRight (C)
中华检验医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抗核抗体1:100(荧光法)阳性是什么意思
小生wan963
抗核抗体阳性主要出现在红斑狼疮病或是类风湿,桥本 甲状腺炎等疾病,再加上抗双链DNA抗体测定呈阳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荧光抗核抗体测定152例实验分析--《云南医药》1980年01期
荧光抗核抗体测定152例实验分析
【摘要】:正 自1941年以来,荧光抗体技术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多年。该项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 目前国内部分医院已把它作为检查自身抗体的常规方法。能较快地测出少量自身抗体,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染色的快速性和在细胞水平定位的灵敏性等优点。检查原理也较简单,即将合适的组织抗原切片或涂片用病人的血清处理后,再用荧光标记抗人丙球蛋白液做间接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自1941年以来,荧光抗体技术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多年。该项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国内部分医院已把它作为检查自身抗体的常规方法。能较快地测出少量自身抗体,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染色的快速性和在细胞水平定位的灵敏性等优点。检查原理也较简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天保;;[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分册);197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大椿;[J];空军总医院学报;198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倩;武永康;;[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王金良;;[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年05期
靳淑玲,李彩,王北宁;[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6年07期
赵文秀,李妍;[J];临床军医杂志;1999年02期
李延博;;[J];职业与健康;2007年12期
罗昔波;唐爱国;;[J];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03期
Philippc Druet
,金宇红;[J];国际免疫学杂志;1993年05期
朱凯丰;曹利华;;[J];交通医学;2008年06期
黄梅;贾丽;李晓军;;[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3期
缪怡;胡朝英;钱柳;张冬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慧琦;耿红莲;温海燕;何铭珺;赵文静;;[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陆慧琦;耿红莲;温海燕;何铭珺;赵文静;;[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汪俊军;付丽;顾振华;强宏娟;张春妮;;[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李小龙;陶洪群;张文辉;郑彦博;;[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沈土富;;[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王艳;刘雪梅;孙祥云;;[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林星;林孝诚;郑明英;陈武;董晓枫;陈键;;[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周颖芳;李万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针灸临床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许文;钟昭炎;袁志宏;洪超;高晓明;;[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姚文敏;陈兴华;;[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颖;[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时仲省;何进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何德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毛郢孜矿医院
吴继良 吴云;[N];健康报;2009年
常怡勇;[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杨振明;[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主任医师:袁秉奎;[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张文馨;[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郑晓春;[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淑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赵平;[D];吉林大学;2006年
童永清;[D];中南大学;2008年
王建华;[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衣蕾;[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万一;[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张聚良;[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姚红;[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汪维;[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刘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意;[D];浙江大学;2002年
林珺芳;[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刘宇;[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齐保健;[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李乔南;[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肖明霞;[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李媛;[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赵廷启;[D];吉林大学;2004年
漆秋兰;[D];暨南大学;2005年
何冠蘅;[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检查篇——抗核抗体阳性说明什么?-风湿患者温馨家园
您现在正在浏览:
检查篇——抗核抗体阳性说明什么?
作者: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孙尔维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在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病人在检查中发现抗核抗体(ANA)阳性,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红斑狼疮,那么ANA阳性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 其实,在我们身体内有一个系统叫免疫系统,这个系统专门产生一些细胞或抗体对抗进犯我们身体的细菌或者病毒,防止机体受到这些微生物的感染。但是,在有些时候,免疫系统也会出错,产生一些针对自己身体内细胞的抗体,这些抗体种类繁多,其中重要的一类即是抗核抗体(ANA)。很多病人以为抗核抗体是单一抗体,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现在,人们把抗体所针对的体内物质称为靶抗原,原先人们将ANA作为一组将人体细胞内各种与细胞核相关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而最近认为靶抗原所分布的区域已不局限于细胞核,还包括细胞浆中的某些核蛋白和核酸等。针对不同的核抗原,身体产生不同的抗核抗体。在体内的抗体中,主要有5类,分别称为IgG, IgM, IgA, IgD和IgE。 ANA主要是IgG,也有IgM、IgA和IgD,但是这些抗体并不会针对某一个器官和或某一个特定的种属的动物。到目前为止,已有二十余种抗核内不同成分的抗核抗体被相继发现。
&&&& ANA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目前理解,ANA包括五大类,每一类又因不同的抗原特性再分为许多亚类,因此总起来称为抗核抗体谱。各种ANA在不同的自身免疫病中出现不同的组合,由此成为各种疾病的特征性抗体谱。病人检测出不同组合的抗核抗体,对诊断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在临床实际检测中,首先检测抗核抗体要有一个初筛实验,确定病人血清ANA是否阳性,再进一步检测各亚类ANA。初筛实验一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是ANA检测的标准筛查方法。ANA的阳性结果可报:均质型、斑点型、核仁型、着丝点型等等,其不同核型的确定对下一步的检测和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可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但是这一方法没有间接免疫荧光法完整的含有真核细胞靶抗原。
&&&& ANA对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ANA最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在、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硬皮病等也可出现阳性。并且低滴度的ANA可出现在慢性活动性、结核病、重症肌无力、慢性甲状腺炎等,也可在正常老年人中检出。很多病人拿了检验报告单,不明白各个抗核抗体的核型,但是一般来说,ANA滴度大于1:80阳性者要高度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滴度越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越大。
&&&& 因此,抗核抗体的初筛阳性并不一定说明就是得了狼疮,而是需要通过抗核抗体谱的检测,以及与身体的其它情况一起经过综合判断才能诊断。患者如果发现抗核抗体阳性也不要慌,可以咨询风湿免疫的专科医生,了解这一指标的意义。
最新药物治疗
最新病友会
没有信息,请注意。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
下载积分:480
内容提示: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03:41:0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核抗体的常见荧光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