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1987年和1988年-1988首都宾馆同学

[转载]这一站,北京,北京的国保
生在宣武,长在崇文,一晃名义在北京这个城市25年了,仔细算算东西崇宣海朝加郊县也走了无数回,去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人文景点,很多朋友每次都问北京除了故宫颐和园十三陵天坛外都有啥,于是系统梳理梳理。
借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进行梳理,原因很简单,这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者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也是北京城数的着的东西。
至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公布了七批,共4295项,北京125项。
细细数数,125处北京的国保,除了经过门前而没进去的承恩寺,都已经去过了,有惊艳有吐槽。
除了这个国保的逻辑,国博、首博等各大博物馆,奥运建筑群,国贸不和谐建筑等都大有可观之处,留作以后再慢慢撰写。
1、东城区(东城+老崇文,长于斯的地方)
北京大学红楼,最早去的印象要追溯在汇文中学读初中时候的出游,跟着校史介绍(汇文自诩是五四的参与者),听着五四荣光去的地方。外型是工字形,共有4层,因楼由红砖砌成,故称红楼。估计是为了纪念那个伟大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曾经工作场所,第一批国保。和上海的一大、二大会址一样,展馆不大,参观很快。
天安门,由于经常在长安街东向西西向东的穿来穿去,从来没觉得天安门遥远,曾几何时还经常带朋友跑去广场看升旗落旗,最近一次去发现进广场要安检了。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屋檐下悬挂着17盏大红宫灯。可以上去挥手,也可以由此进去故宫,是北京旅游必到的照相之处。朝霞的天安门值得期待,不是有那么首歌吗——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人民英雄纪念碑,最早的印象是小时候在上面跑来跑去,还曾经在这里宣誓成人,在这里被老师带着讲解每个雕塑故事。从虎门销烟到金田起义到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到南昌起义到游击战到胜利渡长江。由于90年前一年的原因,现在不让登上了,没有以前看的那么清楚了。
故宫,估计是国内级别最高的景点(副部,文化部副部长兼任,目前是前国家文物总局局长担任),每年都要进去3-4回,不是陪人三大殿,就是武英殿看书画,每次提起总让我想起的是金枝欲孽中那高高的红色院墙和各种摄影比赛中或色彩斑斓或如水如墨的角楼。明成祖朱棣永乐开始营建落成。现为故宫博物院的所在地。一批国保、第一批国家5A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三大殿、后三宫、养心殿最为有名——太和殿,就是所谓的金銮殿,重檐庑殿顶,中国最大的一座木结构宫殿。面阔11间,进深5间;中和殿,四角攒尖顶,内设宝座;保和殿,重檐歇山顶,面阔9间,进深5间,宴请外藩王公大臣的场所。乾清门西侧有一排消防,东为是为值房,西为内务府值房,中间为军机值房,就是俗称军机处。后三宫值得看的是乾清宫和坤宁宫,前者重檐庑殿顶,面阔9间,进深5间,内有“正大光明”匾,秘密立储制度后传位诏书藏此匾后;后者重檐庑殿顶,照沈阳故宫重建。面阔9间,进深3间,紫禁城内最具满族住宅风格宫殿。内廷西侧的养心殿,雍正之后皇帝在故宫内的实际居所,慈禧、慈安二太后垂帘听政就在养心殿东暖阁。这个地方估计每个来北京的人都要过来,票价也还并不贵,可谓很照顾游客,以至于单天游客数屡破新高。不过就是导游的梦魇,我看过考导游证的故宫考点,那是多的坑爹呀,这还不算不需要让导游讲的近代和文物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取消清帝溥仪帝号并将其逐出紫禁城,日正式成立国立故宫博物院。当然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前,溥仪已将1200余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宝运出宫,间接便宜了后来的辽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1933年华北形势突变后,故宫历史上最大的可歌可泣的悲歌南迁文物开始了。1948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文物运往台湾保存,因战争形势突变只运了三次(约南迁箱件数的22%),很多也留在了中国大陆;但运至台湾的文物皆为精挑细选的文物,也有少部留在南京博物院。1965年11月在台北市士林区恢复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为了与北京故宫有所区分,故称为台北故宫。很多人到故宫经常忽略武英殿内的故宫书画馆,这里每年春到秋季举办两到三期常设书画展。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绘画近420件,其中17件(20分之17)入选国家文物局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也就是俗称的国宝,包括:展子虔《游春图》卷、韩滉《五牛图》卷、周昉《挥扇仕女图》卷、周文矩《重屏会棋图》、胡瓌《卓歇图》卷、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卫贤《高士图》轴、黄筌《写生珍禽图》卷、王诜《渔村小雪图》卷、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祁序《江山牧放图》卷、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卷、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宋人摹阎立本《步辇图》卷。此外大牛作品我知道的还有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卷和《列女图》卷,陆曜《六逸图》卷、唐人《宫苑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书法310件,国宝11件(17分之11),包括:陆机《平复帖》卷、王珣《伯远帖》卷、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卷、国诠书《善见律》卷、杜牧《张好好诗》卷、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卷、林逋《自书诗》卷、蔡襄《自书诗》卷(上一批武英殿展出过)、文彦博《三帖卷》、黄庭坚《诸上座》卷、米芾《苕溪诗》卷。
陶瓷馆位于文华殿院落,陶瓷一级品1100多件,著名的有:宋汝窑三足樽、宋哥窑鱼耳炉、宋官窑弦纹瓶、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宋定窑孩儿枕。
乾清宫东庑的清上书房有青铜器馆,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是国内外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国宝1件,和河南博物院共有莲鹤方壶,此外海内名器还包括西周师旗鼎、春秋能原镈。
此外,钟表馆、工艺馆(珐琅)、工艺馆(玉器)、珍宝馆都值得一看。
天坛,我小时候照照片最多的地方估计就是天坛的祈年殿了(估计到现在也是与国保合影最多的地方),我总是固执的认为蓝天下下的祈年殿是北京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回音壁其实我一次都没搞成功过,但是还是乐此不疲。由于家门口有庙会,所以每年初一到初七只要在北京必在这里散步,加之每年都要带不同的朋友进去个四五次,估计是北京最熟的景点。这里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第一批国保,1998年北京皇家祭坛—天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明永乐,最初实行天地合祀,叫做天地坛。嘉靖实行四郊分祀制度后,在北郊觅地另建地坛,原天地坛则专事祭天、祈谷和祈雨,并改名为天坛。清代基本沿袭明制,乾隆年间大规模的改扩建。目前的主体建筑除祈年门和皇干殿是明代建筑外,其余都是清代建造的。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天圆地方。主体建筑由南向北有圜丘、皇穹宇、祈年殿。圜丘坛是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和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顶层中心有圆形石板,站在其上呼喊,声波会被反射形成显著的回音,可以去尝试一下,我在这里成功过。圜丘坛以北是皇穹宇,祭天时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这里。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圆形围墙环绕,内侧墙壁平整光洁,传能够有规则地传递声波,而且回音悠长,故称回音壁,可惜从小到大就没成功过。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位于天坛最早的建筑物祈谷坛中央,一座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圆形建筑。祈年殿的内部结构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楠木柱二十八根,中央四根象征四季,中圈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巨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象征二十四节气,三层柱总共象征二十八宿。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天坛是北京亚运会的标志物(盼盼背后),在北京的各个建筑中算是除了天安门,第二号的殊荣了。加上祈年殿好作为模型礼物,这个点基本是北京常规游之外的首选了。我曾经建议按着祭祀大典的方式游览天坛,也可以先去南门外号称北京最好吃的刷羊肉南门刷肉,从南门进去西门出去,去天桥、先农坛、永定门城门(中轴线申遗的所谓起点)、自然博物馆等等,也可以从北门出去去老龙须沟,从东门出去是国家体育总局所在的体育馆路,这里经常能偶遇世界冠军。PS:天坛里面有大片苍翠浓郁的柏树林,估计是为了在祭祀时候增加人们的肃穆感,但客观上这里加上边上的龙潭湖、北京游乐园、北京教学植物园,构成了内城绿化最好的一片地方。
智化寺,北京的疑珍,还是看美国纳尔逊博物馆藏的藻井才知道的这里,还有明代的宫廷音乐,除了背景银河SOHO衬托的便扭点,这个是值得珍藏的景点,也是我经常带朋友去的地方。山门开于禄米仓胡同,一批国保。明朝大太监王振的私庙,明英宗赐名智化禅寺。歇山顶的智化寺大殿是北京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智化殿及配殿大智殿、万佛阁都曾有藻井,可惜被盗卖,曾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明代藻井。除了建筑有特点,王振将部分宫廷音乐移入寺中,经历代发展,形成独树一帜的佛教“京音乐”,有“中国古乐活化石”之誉,现在在天王殿智化门每天有演出,虽然听不明白,但去听听总没有坏处,看着几个和尚带着头套没有感情的弹奏半个小时,不过都是古曲,也都挺好听。PS:据说每年除夕、十五,北京的文物局长都要在这里守夜担心烟花,可以抱着小板凳去找他。
国子监,我印象中还是那个首图在的样子,我第一次在茶馆喝茶就是这里。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所在地,但基本看不到元代遗存。按照左庙右学的规制,孔庙边上。大门集贤门内是琉璃牌坊,位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之后是辟雍,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的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象征着天元地方。左右是六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彝伦堂,位于辟雍以北,明代建筑,藏书处。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敬一亭。这里可以和孔庙一起参观。
雍和宫,似乎进去的5次都是陪别人烧香。雍正帝将自己的潜龙邸的中路和西路作为藏传佛教上院使用,乾隆将雍和宫中路和东路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将主要殿宇改为佛殿。正殿原为雍王府银安殿。为七间五进重檐歇山顶建筑;如果不烧香,就看看后面雍和宫三绝好了:法轮殿内紫檀木雕的五百罗汉山,法轮殿原为雍王府寝殿,殿内正中莲花台上为宗喀巴铜像,像背后为木雕五百罗汉山,上放置有五百尊由金银铜铁铸造而成的罗汉像;法轮殿之后万福阁内白檀香木雕刻弥勒佛像,弥勒佛站像,身体主体部分用一大根白檀木雕成,为六世达赖进贡。雍和宫准不准不好说,但香火很旺。PS:这里是北京最早用IC卡门票和条形码门票的地方。
皇史宬,南池子大街,明清的金匮石室,金匮即是铜制的柜子;石室就是用石头砌筑的房子,其目的均是为了防火,这在以木构为主的中国还是比较特殊的。主殿坐北朝南,通体基本上可以称为为石屋,台基上面整体建筑,门窗、梁坊和斗拱等传统上应该用木料的地方也用的是仿木石料。去过一次也就够了,似乎建国后也是放档案的地方。
古观象台,就在东二环边上,去北京站的人基本都见过,其实走进去的院子(就是原来的紫微殿、晷景堂、壶房、东西值房等等附属建筑)更值得看,有中国古代天文成就展,记得小学、初中都组织参观过,估计那时候离的近,算是去过春秋游最多的地方,现在基本上如果在北京站送人时间允许我都推荐去这里,最近一次去是2011年的冬天了。说起这里,我对他的直观印象总是停留在戏说乾隆的开头郑少秋站在上面时候的样子。此处原为元大都东南角楼的司天台,应该是和告成天地之中的观象台一批次的东西,但规模肯定大都的要大的多,毕竟元灭金、宋后,将开封和杭州的司天监人员都集中到了大都。元大都之战被毁,重建于明朝正统年,此后连续从事天文观测工作近500年,是全世界现存的古代天文机构中,连续观测时间最久的一座。台的东侧原本与明清北京城墙相连。现仅存古观象台。目前观象台上安放清代主要由西方传教士制造的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地平经纬仪、玑衡抚辰仪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的复制品,对的,复制品。这里面还有个很好玩的故事,八国联军时候法德占领军瓜分了古观象台仪器,德国有优先挑选权,法国获得的五具仪器没运走后在1902年归还中国。德国获得的五具仪器1902年4月安置在波茨坦皇家花园的桔园,一次大战后,依据凡尔赛条约,于1920年被归还中国,我还在桔园找过相关摆放的地方。这个和公理战胜碑其实一样耐人唏嘘。
北京城东南角楼,大爱明城墙,第一次上去的时候还没有明城墙公园,一次乘43路经过突发奇想上去看看,然后就是某次高中同学骑车一起路过上去过。目前北京仅存的角楼,位于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与北京火车站东南残留的一段城墙相连,共同构成明城墙遗址公园。楼体沿城台外缘转角而建,呈曲尺形,重檐歇山,楼体外侧向东、南的两阔面和向西、北的两侧面,均辟有箭窗,上檐下为一排,下檐下则有三排。近年上去过几次,每次都要帮人找八国联军所谓犯罪证据,里面也有一个老北京的城墙展,看看宏大的北京城墙照片,别有一番心酸滋味。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说在和平门、宣武门城墙上跑来跑去,甚是可惜。最佳视觉是从二环路眺望东南角楼,里面看没有感觉那么雄伟。
正阳门,好吧,很多年我都分不清正阳门和大前门其实就是一个。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被称为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在北京城墙基本拆干净的今天,只能站着天安门广场的南端眺望正阳门臆想北京城的宏大了。
太庙,虽然不做劳动人民文化宫书市很多年,但对他的回忆除了最早在这里知道什么叫庑殿顶,就是书市。太庙虽经清代改建,其规则和木石部分,大体保持原构,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正殿原为九间,清代改为十一间,进深四间,重檐庑殿顶,估计是国内第二大的古代木构建筑,按照介绍其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此外太庙以古柏著名,环境很好。另外如果不想去挤端门进故宫,从这里进其实是不错的选择。去年刚刚大修,甚好。
社稷坛,中山公园、五色土。皇帝祭祀社神(土地)和稷神(五谷)的庙坛。最有名的的就是五色土,在社稷坛,是一座三层的方坛,用汉白玉砌成,自下向上逐层收缩。东西南北各辟一座棂星门。坛面上铺五色土,分别为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以五行学说中的五色对应五方,象征普天之下皆为王土。中央有一土龛,之前立有代表社神的石柱和代表稷神的木柱各一根,后二者合为一斜顶方石柱江山石,象征社稷长存。社稷坛北部是拜殿,单檐歇山顶,现在的中山堂,曾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小时候总想把五种土偷全,似乎大了之后每次进来都是音乐会,真的想再去看看五色土,找寻儿时的记忆。这里也是北京最早成为公园的皇家园林。1914年社稷坛被辟为中央公园对普通民众开放。
北京孔庙,国子监,号称第二大孔庙,明代风范,值得一游。大门先师门外左右两侧各有下马碑一块,碑上刻满、汉、蒙、回、托忒、藏六种文字的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大成殿,明重建,面阔七间,清扩建为九,重檐庑殿顶,上挂黄琉璃瓦,殿内金砖铺地,最高规制。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牌位,两侧设四配十二哲牌位配享。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九位清代皇帝和两个民国大总统的御匾。此外,自元以来各代科举进士题名碑、乾隆年间仿制的西周石鼓也值得一看。
崇礼住宅,在东四六条巷子里,无数次从他前后经过,只进去一次,被拆成了2部分,东路(63号院)的三进院落和西路(65号院)四进四合院。我进过东路,在西路门前探望过。清水脊大门开在东南角巽位上,第一进院有正房,明间为过道门,进门后由正对的两卷垂花门和廊庑组成第二进院,进垂花门即是一座四合院,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相连接。算是北京比较奢华的结构严谨的四合院了,但愿能早点开放,即使像他周围不远的几个邻居那样改成了宾馆,那也总能让勺勺。
北京鼓楼、钟楼,总觉得那个是地安门的遗存,与一般钟鼓楼东西对立排列不同的是,北京的鼓楼在南,钟楼在北,一前一后地坐落在古城中轴线的北端,与南面的景山遥相呼应。鼓楼坐落在高4米的砖砌台基上,楼体面阔五间,形制为三重檐歇山顶。从外观上看它是一座两层的建筑,实际在两层之上还有一个暗层。鼓楼历史上曾经三毁四建,最近又因为申遗而争论不断。钟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正中立有八角形的钟架,悬挂永乐大铜钟一口,号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铜钟。各上去过3次。
可园,南锣鼓巷的珍宝,号称北京最好的私家园林。园主意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将其命名为“可园”。有幸进去一次,在高处眺望数次,号称北京最好的民间园林。有幸进去的一次里面,花园与住宅已不相通,南门为前院,假山,小径,尽头有山洞刻“通幽”。过山洞,豁然开朗,两条卵石甬路。过前小石拱桥可至另一假山。山顶有小凉亭。但整体感觉非常破烂,杂草丛生,有点失望。
孚王府,九爷府估计是门口挂牌子最多的单位,每次进去都是装着去取车,被称为最完整的王府,整体呈长方形,分东路、中路、西路。其内建筑布局完全与大清会典所规定的王府形式相符,想看王府形制的可以进去,当然要加点想象和还原。
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叫建筑群,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磁器口的葡萄牙使馆,小时候进去过的法国使馆(国务院和西哈努克亲王府邸),疑似最老的邮局(法国),正义路和东交民巷交界的那个漂亮的麦加利银行建筑,现在是警察博物馆的英国汇丰银行建筑,日本领事馆旧址,后门在东交民巷的前门19号的1903年的美国使馆。这也是我第一次用微单相机的地方。
袁崇焕墓和祠,初中骑车找曹雪芹故居找到的,在花市斜街,一个墓一个有明袁大将军墓的碑。此外龙潭湖公园还有个市保的祠。小时候很憧憬这个人,现在知道的多了,才知道什么叫书生误国。似乎看李敖北京法源寺的时候,冲动的去的第二回,看看义士佘氏是否还在,之后就再没进去过。
地坛,好吧,书市和高招的记忆远超过对地坛建筑本身的印象。方泽坛是地坛的主体建筑,砖石结构的两层方台,有水池环绕因而得名。方泽坛下层有四个石座,是祭祀时安放岳、镇、海、渎神位之处。天坛地坛的设置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南地北的说法,天坛主体建筑为圆形设于紫禁城东南方,地坛呈方形则筑于紫禁城东北部。我最喜欢的散文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但每次去,都是一片光色,没有那种我期待的秋色。也许需要再去漫步一次。
柏林寺,雍和宫不远,北京八刹三山中内八刹之首(柏林寺、嘉兴寺、广济寺、法源寺、龙泉寺、贤良寺、广化寺、拈花寺)。寺内曾保存中国唯一存留的清朝御制镌刻的佛学大丛书龙藏经版,收集了元、明、清三朝著名高僧以及佛学研究的著作。文化部的朋友带着进去过一次,五进院落,康熙的匾没有看到,期待能正式开放的一天。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在安德里北街那几栋欧式建筑。
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其实就是北洋总统府,在张自忠路口,推荐值得去。这里原来的名字是铁狮子胡同1号,估计是门口的很霸气的狮子而得名。里面共有主楼和三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1926年在门前还见证了三·一八惨案。著名的清史馆也在这里面,在这么个地方编清朝的史书别有一番感觉。这里也能装取车的方式进去。
亚斯立堂,崇文门三角地附近的红房子那里走进去,学校边上的三角形山花墙开券门里面就是,有几个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的建筑就是教堂的主体。,常常有礼拜歌声飘出。腾退出没多久,现在是崇文区信徒们的朝拜之处,话说我读中学的汇文其实和他一个教派。话说冯玉祥与李德全女士是在此举行婚礼。
协和医学院旧址,就在协和医院南边,好几栋砖木结构楼,礼堂、娄公楼、哲公楼、文海楼等。此处原为原来的豫亲王府第,美国洛克菲勒先生购得此地,拆除原建筑,改建协和医学院,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西式装修,国保牌在靠近东方广场背后处,从东方广场后面一条街中间可以走进去,非常不错,院子很幽静,在东方广场如此喧哗之处,如果想躲避尘埃,值得一去。
孙中山行馆,进去又被人轰出来,我进去的那次似乎里面啥也没有,三进院落,但里面基本建筑都很新,就在路边,这里也是顾维钧故居,我一直认为要了解民国,此君的自述不能不读,尤其是巴黎和会和张学良918那段。
明北京城城墙遗存,东便门到崇文门之间的那段,原来外面是民房,拆了之后显现变为了今天的公园,但刚拆出的时候我看过,明城墙保存的很差,可以从东南角楼走过来,漫步之地。还有一段在万豪酒店门前,坐在万豪酒店的餐厅可以自己端详,似乎不知什么时候这段加装了夜灯,晚上也有灯光色彩,别有韵味。PS:很多人其实都看过,坐火车到北京站,进站时候经过的那组土墙砖墙就是。
文天祥祠,府学胡同,似乎是北京最早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因此北京的小学生没去过的真不多,唯一印象就是他的正气歌石刻。
普度寺,我第一次去居然是去南池子小学考奥数的时候看的大殿,以前多尔衮的府邸,后改成藏传佛教,现在应该是税务博物馆,山门和大殿还存在。
东堂,王府井天主堂,步行街一头,我2001年陪同学的父母进去参加弥撒,后基本圣诞夜去的多,路过时候看看的多。至此,北京主要的教堂都进了国保。
基督教中华圣经会北京分会旧址,东单北大街上三层楼,里面不大,进去转了转,现在似乎是办公室,里面无奇。
北京大学地质学馆旧址,也在沙滩北街。原是清乾隆朝大学士傅恒的家庙的位置。3层西式楼房,整体设计大玻璃窗洞。宽大内凹的门洞,混凝土挑檐突出主入口。窗间墙上用砖块砌简单的凸凹横线,增加了立体感。梁思成、林徽因少有的设计作品。整体印象很现代,不像民国的东西,反而像建国后的东西,但加上大玻璃后细看明快简洁。&考虑到故居已拆,喜欢林徽因的除了去看国徽之外,这是北京城少有的林MM的东西。看一代才女的作品,这个理由很诱人吧。
2、西城区(西城+宣武,宣南老北京的传统之地,曾经年少骑车游的重点)
妙应寺白塔,北京人多称白塔寺,因塔得名,塔通体皆白,故称白塔,阜成门内大街。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忽必烈时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建造,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持下,至元年建成白塔,并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我2012年最近去的那次发现刚开始维修,说是要维修到2014年。这个地方原来也是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仅次于厂甸(现在琉璃厂附近)。
北海及团城,始建于辽代,元代的太液池和上苑就在这里,是世界上现保存下来建园时间最早的皇家宫苑,这个地方没进世界遗产似乎有点可惜,看这次的中轴线申遗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实在太有名了,所以我小学少先队和中学共青团活动都在这里搞过多次,后来进来多半是吃饭。除了有名的湖面、小船,北海的布局以琼华岛为主体,记得90年代开始岛就单独收费,在岛的顶端建有标志性建筑永安寺白塔,南岸有团城、北岸有宫苑群,遥相呼应,相互借景。北侧的阅古楼是著名的三希堂法帖的所在,囊括墨迹精华,三稀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就是其中精品。临水而建的漪澜堂等一组亭台楼榭参照了镇江的金山寺。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就是指山的东坡林木怪石崖洞分布那边,乾隆帝题诗的琼岛春荫幢形碑也在这里。白塔是一座覆钵式塔,外形与妙应寺白塔颇为相似,但更为秀丽。北海幼儿园所在地就是原来的先蚕坛,为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另外里面西天梵境的西侧有一块彩色琉璃砖影壁九龙壁,庑殿顶,绿琉璃须弥座。虽然这里湖面不大船又多,但想着小船儿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里怎么不是划船的首选呢。
北京宋庆龄故居,德胜门内后海北沿,原来的醇亲王府,也是比较早的青少年基地,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六年级的春游,最后一次去是2009年找孔乙己路过进而进去游览。感谢名人故居效应,算是比较早进国保的王爷府邸,当然花园中加盖二层建筑还是比较恶心的。这是曾是明珠和和珅宅第的一部分。似乎有见过游记中这里的站岗武警是北京最帅的,没有考证过。
恭王府及花园,前海西街,恭亲王奕䜣的府邸及花园,也是原来和珅的府邸。恭王府先开放的是花园,上个世纪90年代开放,第一次去是初中的时候组织进去过;而恭王府主体建筑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开放,花园和王府都进去多次,值得重游。现在这个点的主体、花园和郭沫若故居一起基本勾勒出原来恭王府的样子。这里也当过辅仁大学,我2009年一起经过还看到辅仁的纪念活动。王府与花园各分中东西三路,王府在南,花园在北,王府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高高的后罩楼将王府与花园分开,花园中路是西洋门,独乐峰(以至于在广西桂林我问谁为先),安善堂及左右配殿,著名的福字碑,邀月台,有名的蝠厅;东路是垂花门,大戏楼,芭蕉院;西路是湖心亭。很多人进去就是找福字,但事实上恭王府的花园值得细品。这次我从马德里飞回国内,看到一西班牙警察拿的西班牙的旅游指南上将此列为北京必看十景之一,当之无愧。
郭沫若故居,在什刹海西面的前海西街,有郭沫若纪念馆,并陈列郭沫若的生平。不讨论这个人是否有才无德,从看和珅和宋庆龄故居的完整性上值得去转转。郭沫若故居原址最早是和珅府邸的花园,后成为恭王府的马号,也先后是蒙古驻华使馆和宋庆龄的住所。宋庆龄迁往后海北沿,郭沫若迁居至此,到1978年去世,1988年第三批国保并开放。郭沫若故居内的最明显的是郭沫若坐像,前院有两座小山和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是从大觉寺移的,居住的院落一个二进的四合院,正房保持了郭沫若会客室、书房和卧室的陈设。后院有葡萄或紫藤之类的攀爬植物的架子。
牛街礼拜寺,据说在世界的名气比中国大。牛街一直是北京的回民居住区,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到这里买牛羊肉,小时候这边戴白帽子的人还蛮多的。礼拜寺里面是中国传统宫殿+阿拉伯风格,大殿三进,纵深很深;大殿后部穹隆藻井系宋代建筑,似乎是北京最老的木构,两侧镂空阿拉伯文雕窗图案非常漂亮。现在不礼拜的时候是可以开放参观的,这里值得一看,周边值得一吃。
天宁寺塔,北京最美的塔,我心目中,当然如果没有边上碍眼的烟筒就更好了,辽塔,典型辽塔,去过十几次,是我推荐北京必游的地方之一。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塔前有月台,塔下部为须弥座,中部塔身四面设券门、有力士、菩萨、云龙浮雕,塔的北面较南面破损严重,上部为十三层出檐,檐下均施仿木结构的砖制双抄斗拱,各层塔檐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檐角悬有铜铃。另今天宁寺为尼寺。
大高玄殿,明清两代皇家御用道观,也是建筑级别最高的道教建筑,景山前街北侧。因大高玄殿临街的大门是并排的三座门,故此地地名又俗称三座门,知道俗称的人很多,因为是中央军委总参驻地。大高玄殿的牌坊很有名,柱脚埋入地下很深,未用戗柱,老北京有个歇后语:大高玄殿的牌坊——无依无靠。牌坊基本已毁,2004年复建了南牌楼,甚新。前年路过,在维修,偷偷进去一次,大门琉璃随墙门,题额为始清道境,国保牌在外。入琉璃随墙门,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三间单檐歇山顶,门前有旗杆基座。前行即能看到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重檐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之后是九天万法雷坛,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大高玄门后两旁有钟鼓楼,各高两层,单檐歇山顶。由于年久失修,整体门窗破败不堪,琉璃瓦间绿色植物很多。进至九天万法雷坛,看到乾元阁已经在维修,还与勘测人员闲聊,加之后来外部媒体叨叨,此处腾退之曲折,故宫补偿花费之巨大,可出一心酸之书,不过最终腾退已成,最美的道教建筑开放有期,开放后推荐必去的地方之一。
历代帝王庙,明清朝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所,阜成门内大街,首都博物馆内一进门那个被梁思成称为北京最美的牌坊就原来是这里的。三个殿每个殿都是各种名牌,密密麻麻,大凡称帝的和贤臣基本都在里面能找到。我倒是很喜欢他对面的影壁,开放时间不长,应该也就是这五年的事情,去过两次,一次自去,一次陪人。PS,北京有九坛八庙的说法,圜丘坛(天)&、方泽坛(地)、朝日坛&、夕月坛、祈谷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社稷坛,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历代帝王庙。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历代帝王庙。
南堂,清初穿越小说必提的一个地方,三进院落,利玛窦兴建,汤若望的翻建,顺治24次亲临南堂。现在的建筑,大门为中式,东跨院为教堂,巴洛克风格,三个宏威的砖雕拱门并列,室内穹顶,两侧配以五彩玫瑰花窗,西跨院平房。我高中前两年年每年圣诞必去之地,领圣餐,听圣乐,那时候圣诞去教堂人还没有那么多,就是在这里被人说我很有神缘,问我有没有兴趣做牧师。
景山,明初建故宫时堆土而成,最初称万岁山,又因朝廷在景山堆煤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该山又称煤山。明崇祯帝朱由检缢死于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清顺治将万岁山改称景山。有三座园门,景山门、山左里门、山右里门,景山门为正门,夜景漂亮,其南为故宫神武门,其北为祭祀孔子的园内绮望楼。景山五座峰亭最为有名,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富览亭、辑芳亭。登景山可观故宫全景。山后是寿皇殿,也就是北京市少年宫,很多北京小学生在这里学遥控、乐器的地方,我在这里考过围棋的定级,也在这里学过小提起,实际上寿皇殿是供明、清两代皇帝停灵、存放遗像和祭祖之地,近年将北京市少年宫迁出寿皇殿的动议,新的少年宫就选址在原来北京游乐园的地方。PS:这是最著名的北京市民合唱歌曲和家长互相给子女相亲的地方
白云观,全真三祖庭之一,也是北京人庙会摸猴的地方。此地前身是成吉思汗给全真教的长春宫,丘处机在长春宫羽化,其弟子在该宫东面的下院兴建白云观及安葬丘处机,遂成祖庭。在棂星门外街上有影壁,有琉璃瓦嵌字万古长春,为元朝赵孟钍椤C麒敲牛渌闹呗ヅ品唬刺焓ぞ场⑶砹帚显贰I矫烹方ò自乒圬叶睿菟凳翘频模杂刑虬自乒壑怠I矫耪忻哦吹恼婀叭说窨逃幸恢缓镒樱鞑嗥采秸毡谙露艘部逃幸恢缓镒樱鞘敲石猴的三只石猴中的两只;由于三只石猴位于观内不同地点,也有三猴不见面的说法。进入山门,中路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供奉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位全真道祖师,中祀丘处机),邱祖殿(据说邱处机的遗蜕就埋藏于此之下)等,应该都是清代建筑。东路建筑祀神医华佗,祀火德真君,祀真武大帝的建筑都很新,没几年,雷祖殿略显旧,内有明朝铸造的铜像和雷部天将画像。雷祖殿前有四通石碑,其中一通石碑底座上雕有一只猴子,是摸石猴的第三只猴子。东路最后是八角形三层砖石塔罗公塔,过去理发业尊罗真人为该行业的祖师。西路是白云观道医馆。
法源寺,唐太宗诏令于幽州城内建寺以悼念在东征高句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后武则天赐名为悯忠寺,这个名字其实是法源寺真正的名字也是流传最久的。金代时曾是进士的考场,乾隆大修成今日之寺。李敖有小说北京法源寺纪念戊戌年间事,带动一批到法源寺参观,我第一次去也是受此影响。法源寺自南向北,地势被人为地逐渐抬高,是一般佛寺中很少见。东边是寺,西边院现在是中国佛学院。山门内天王殿,供有明代的铜铸弥勒佛像和四大天王像,从拈花寺内移来。殿前有数块铭碑,东西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天王殿后的五座殿宇均有东西配殿或配房,各自用廊庑连接围合,形成了五组院落。第二进院落的主殿是大雄宝殿,面阔五间,悬挂着乾隆帝御书的法海真源匾额。殿前有明清石碑六通,殿内正中供奉着明初制作的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华严三圣像。第三进院落的主殿为悯忠台,这里和台外山墙上都保存了唐、辽以来的历代碑刻,其中可以找找唐史思明《无垢净光塔颂》,看看这个传说的武夫的字,我自己感觉很赞。第四进院落的主殿为毗卢殿,殿前有元代的大石海,雕刻海水江崖、山海龙马等图案,精美绝伦。毗卢殿的大石海及双层底座颇有故事,乾隆帝将大玉海运到北海团城的承光殿中安放,但底座留下了,并新雕刻了一个石海放在真武庙原先的底座上。因此大石海是清代的,但底座是元代的。第五进院落的主殿是观音殿,现陈列着唐代至清代的各种佛经善本。最后一进院落藏经阁,二层楼,迎门处的明代木雕卧佛长达7.4米,是目前北京城最大的佛像。老北京的花曾以悯忠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极乐寺的海棠,天宁寺的芍药著称。
先农坛,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和太岁诸神和举行亲耕的地方,与天坛西门基本相对,东南角是先农坛体育场,北京国安最早的主场,小时候经常到这里看球踢球。其实先农坛离世界文化遗产只有一步之遥,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提供资金进行先农坛的修缮,这往往是进入前的潜规则,但遗憾是凯恩斯规则一出,国内排队的又多,只能期望中轴线申遗了。先农坛建筑群可以可分为先农坛系列和太岁殿,现在已经分割成2个建筑。先农坛的核心是先农神坛,皇帝祭祀先农神的祭坛。一层,四面有台阶。周边是宰牲亭、准备牺牲祭品的神厨库院、俱服殿、方形的观耕台。观耕台的南方是皇帝亲耕的田地一亩三分,俗语所说的一亩三分地就是由此而来。太岁殿,在先农坛东北,现在是个独立建筑,是祭祀太岁神的院落。建筑有太岁殿,拜殿及东西配殿,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原来也在太岁殿,有中国古代建筑展。院外还有用于焚烧祭祀太岁诸神的祝帛祭品的焚帛炉,砖仿木结构无梁建筑。2011年去的时候似乎在维修,而且维修了很久。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在北京市党校里面,大胆走进去就可以,一般多锁着,能看到。墓园里并排竖立着三通汉白玉石碑,墓碑的形制与常见的一样,只是碑额雕龙花纹的中心,镌有代表天主教会的十字徽记,表明墓主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中间的那一通碑身正中刻有“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八个大字。石碑后面是灰身黑顶圆拱式的长方形砖砌坟墓。利玛窦墓东侧为南怀仁墓,西侧为汤若望墓。
德胜门箭楼,走二环和八达岭高速都能看到,某次从昌平回来车停在那里的时候上去过1次,仅剩箭楼。应该是少有的没有阻挡地铁施工因此未被全部拆除的北京城墙,按照上去过原址的我父亲的说法是北京城非常壮观的城门不亚于今天的正阳门。明初将元大都健德门改称德胜门,寓意明军以德取胜。在明清两代,军队从德胜门出兵,意味此行必胜,战争结束后,由安定门班师。
月坛,祭月的场所,夕月坛不像天地坛是里面的建筑(天坛内圜丘坛&、地坛内方泽坛),整个的名字就是夕月坛。南礼士路以西,今天的仿古园林组合月坛公园内,始建于明嘉靖,清代重修,由于靠近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大学时候经常去的地方,祭坛坛台和内坛坛墙已拆毁,中央电视在里面建了个发射台,经常能看到报纸上写文物局要求央视退出等。月坛里面比较乱,像个集市,不过这些年逐渐在腾退,钟楼、天门、神库尚存。
中南海,名气最大最神秘的地方,不过事实上,我中学的时候,想进去参观还没想现在这么难。我进过的那次就是中学组织的,进了中海西岸的单檐庑殿紫光阁;燕京八景中太液秋风所在的水云榭(没有印象见过乾隆的御笔);摄政王府西花园内的西花厅,周总理故居,摄政王府就是另一个醇王府(南府),不过已拆除。此外远眺过瀛台,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将光绪帝囚禁于南海中的瀛台。中南海正门新华门也是中南海合影最多的地方,位于西长安街上,两层楼房,下层中央为门洞,两旁八字影壁墙上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标语。门内影壁题字为毛泽东手书“为人民服务”。从长安街上可以合影。我印象中我同学说过小学时候可以组织参观丰泽园和菊香书屋毛主席故居,但我在广东上的头几年小学,没有赶上。
关岳庙,西藏驻京办事处,在鼓楼西大街北侧。祀关羽、岳飞。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后院不大,后院有正殿、寝殿及东西庑殿。正殿重檐歇山顶,在清代建筑中还算不错。
醇亲王府,在北京有两处,一老一新。老醇亲王府在今复兴门南的原太平湖(老舍先生自杀附近),因光绪帝出生于此,成为潜龙邸。于是在后海给醇亲王一个新的醇亲王府,就是国保中的那个,称北府,也是清朝初大学士明珠的府第,现存建筑主要有府邸、花园、马号,宋庆龄故居就是从中拆分的花园那部分。府邸在中,花园在西,马号在东。府邸在我之前去宋庆龄故居的时候还是卫生部所在,后改为国家宗教事务局所在。06年进去过一次,让看的主要是中路五套院,包括府门、宫门、银安殿、小宫门、神殿等。宫门是外宾接待大厅。
广济寺,就在历代帝王庙以东,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香火还好。山门至后殿四进大殿,天王殿上的法轮,天王殿前的铜宝鼎佛教八宝花纹很不错,后面舍利阁说是曾供佛牙舍利,但现在里面的舍利已经是高僧的了。
安徽会馆,宣南会馆的典范,估计要不是湖广会馆基本等于重修,第一个进国保的宣南会馆还轮不到他,后孙公园胡同内,现存规模不小,内还有一座戏楼。我2006年看过李鸿章故居和享堂后专程去了趟。
报国寺,广安门内大街路北,因义和团在此寺设坛被八国联军毁。现为报国寺文化市场,与潘家园一道成为假文物聚集地。
清农事试验场旧址,北京动物园的前身,自然在北京动物园里面,姜昆同志虎口脱险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公共动物园,1908年就售票开放。北京动物园最初的展品是端方自德国购回的部分动物及全国各地抚督送献清朝政府的动物。估计北京的小朋友没去过这里的都少。&国保牌是近年树立起来的。
西什库教堂,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因为义和团而全球有名。我个人认为是北京最美的教堂,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11座尖塔。正面有三个尖顶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门之间雕刻有四圣像,门窗均用汉白玉石刻装饰,正门中央主跨上有瑰丽的圆形玫瑰花窗。不过不伦不类的是台阶中式,门口也有2个狮子。此外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照全景的话就能看出又中又洋之风。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13年5月刚刚成功腾退的地方,西单小石虎胡同民族大世界那里。府邸为清朝贝子府的规制,分东西侧院,西比东保存好点,至少三进院落格局都在,不过我进去的时候充斥了服装、鞋的商铺,比较乱,但愿这次腾退后能变的清爽,也希望不要大动。另西侧院有一棵古枣树,高10米以上,远可观,传为明朝初年种植,有古枣第一之称。
北京国会旧址,在宣武门新华社家属区那疙瘩。新华社大门对面那一片街道,叫做国会街,得名于新华社的礼堂了。建成于1913年的礼堂叫做民国国会议场,后身一座二层小楼叫做“圆楼”,因为有椭圆办公室,东北侧还有两栋二层楼,分别叫做仁义楼、礼智楼,现称红一楼、红二楼。民国国会议场为砖木结构,三角钢木桁架,坡屋顶,青砖清水墙,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层,东、西、南三面都有狭长的门厅,穿过门厅即为会议大厅,建筑外表为灰砖砌造。目前这栋青会色建筑大门上方镶嵌了一个红五星,有别于建筑特色本身的特殊的时代特征。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就是现在的北京市鲁迅中学,建国后因为鲁迅先生在此担任教师而得名,校园内有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因为同为有三一八惨案牺牲者(我中学班是以汇文中学谢堪烈士命名,同样有一座纪念碑),初三三一八前夕进去过一次。礼堂和几个两层楼是老的,楼很漂亮,民国范,礼堂改为鲁迅生平展室。
国民政府财政部印刷局旧址,老宣武白纸坊街,现在北京印钞公司所在地,现有一个三层砖混结构大楼和几座二层楼,是中国采用雕刻版凹版设备印钞的第一家印钞厂所在。我2007年进去逛的时候没有啥展品和讲解,有市保无国保牌。
大栅栏商业建筑,北京最容易念错的一个地名,相声小段里面经常出现。北京人的叫法是d&sh&l&nr,北京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看名字就知道,大栅栏包括大栅栏街、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后面就很形象了。这里一头连着琉璃厂,一头可以弯弯曲曲走到陕西巷等八大胡同。北京几个老字号原来总店都在这里,如同仁堂,经营布匹绸缎的瑞蚨祥,经营帽子的马聚元,经营布鞋的内联升,经营茶叶的张一元,经营酱菜的六必居。因为最早住在天坛北门,所以这里经常来,从珠市口走上去,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是在这里买的。PS:北京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电影院大观楼,也是坐落在大栅栏的。
北平图书馆旧址,就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的主楼文津楼,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的,和清华大学同源,建筑外观是中国宫殿式结构,内部设施则则为西式设备。94年的时候进去过,后来一直路过,门是开的,现在不知道能不能进。
北京鲁迅故居,阜成门内西三条,也算好找,边上有科技出版社,现在变故居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故居是鲁迅亲自设计改造的小院。前后两个院,前宅后花园。正房的左右两间分别是鲁迅母亲和原配朱安的居室,中间一屋向北接出一间房,就是著名的老虎尾巴——鲁迅的居室。前院里有鲁迅亲自载下的丁香树。比茅盾、郭沫若故居耐看些。鲁迅纪念馆博物馆一向很多,想想绍兴、上海、南京、广州都看过他的纪念馆或故居。
万松老人塔,广济寺边上,在西四南大街砖塔胡同内,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密檐式塔,砖木结构,八角九级,保存不好,塔本身也不漂亮。万松老人为金元时期佛教曹洞宗高僧。能进国保估计是因为外面清塔之内裹砌有一座八角七级的元塔。元塔我没见过,外面的清塔最近路过的时候在维护。
克勤郡王府,真正的假古董,还不如写熊希龄故居靠谱呢,新文化街。近几年号称根据清代郡王府规制复建的。唯一靠谱的是去找找后寝山墙角柱石上的熊希龄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复建好进去过1次,估计也就这一次了
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教堂,佟麟阁路。屋顶为中国式坡顶,上面还有个亭子。墙上有爱国爱教字样。其他无他。
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似乎就是争议中的户部银行旧址那片。西交民巷东口是大陆银行旧址,四层建筑,似乎已经变为了会所,不开放,但你进去也不拦着;旁边是已改为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保商银行旧址,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者寥寥,但真的值得去转转。再过去是中央银行旧址,目前是金币特许零售商的集币服务部,中国农工银行旧址外观保存的还挺完好,不开放也不让进。我爷爷工作的金城银行据说也在这里但没有找到。
辅仁大学本部旧址,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市保牌和大幅介绍海报都非常显眼。正面很漂亮,汉白玉大拱门,3个歇山式屋顶,屋脊正中竖十字架,四角加歇山式角楼。
盛新中学与佑贞女中旧址,就是教场胡同北京四中初中部边上,教室楼欧洲建筑风格,立面三段划分,红瓦坡屋顶,红砖墙。
李大钊旧居,就是李大钊故居纪念馆,文华胡同,三合院,正房三间卧室,东西厢房各三间,有生平展。
梅兰芳旧居,护国寺街,现在是梅兰芳纪念馆。两进四合院,影壁前有汉白玉梅兰芳半身像,院内有几颗树和海棠。这处院落也是还珠格格的拍摄地。另外这个地方是邓小平题词的,这在北京城也不多见。看完这个,可以去峨眉酒家吃个宫保鸡丁,这是梅先生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另外,首都博物馆有一个北京市内年代最久带有彩绘的孝文帝时期石佛像北魏太和造像。一佛两菩萨,前身两旁及头部光环中雕有伎乐天人,石佛后为背光和自上而下横排的小佛像。北魏太和造像本身也是1957年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没有被盗的经历,现在估计在凤凰岭的原址也是国保了。
北京东岳庙,民俗庙会所在,原是道教正一道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现为北京民俗博物馆。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主殿岱宗宝殿,单檐庑殿,面阔五间。我喜欢对面影壁,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严嵩所书,字很漂亮。各个时段都去过,推荐庙会的时候值得一去。北京人称呼小孩小精豆子、机灵鬼儿都是出自这里:岱宗宝殿西侧走廊上方石露出闪光的小金点儿,称为小金豆子;东碑林里有一通碑,碑座两侧各刻有一个提着灯笼的小道童,雕工精湛,被称为机灵鬼儿。
清净化城塔,在黄寺大街西黄寺内,和真觉寺塔一样也是金刚宝座式塔,清净化城塔前东、西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因为班禅常驻西黄寺,所以也称班禅塔。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就在清净化城塔院,现在清净化城塔院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殿、清净化城塔、慧香阁。2006年,慧香阁按照历史原貌在乾隆时期地基上进行了复建,当时争议不小,刘延东拍板定下的。有幸09年跟着一个大型旅游集团的客户进去西黄寺拜会班禅,顺路看了,也算是将北京的四座金刚宝座塔看全。
日坛,现在的日坛公园,坛台早已无存,新修复了一个,只有四周的红墙和门是老的,周围彻头彻尾的就是个街心公园,绿化还不错,由于靠近使馆区,门口的茶馆老外不少,钓老外的美女也不少。
四九一电台旧址,豆各庄桔黄色日式建筑那片,五个楼。电台始建于始建于1918年,日本三井洋行协助建设的海军长波通信台,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情况即从这个电台发送到世界各地的。路过多次,似乎没有开发能进。算是北京城少有的日式风格建筑。
真觉寺金刚宝座,北京最牛的人很少的建筑,石刻博物馆所在,大量的王八背碑就在这里,包括索尼的碑等等,周三免费,就在动物园的后门,非常值得去。要知道这个在一批国保的排名在颐和园之上。而且由于塔前的银杏树,春夏秋冬各有味道。这里是中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也就是俗称的五塔寺。真觉寺在的位置原来是元代八思巴帝师所建大护国仁王寺的中央部分,估计是为了压前朝王气,在这上面建了真觉寺。金刚宝座分宝座和五塔两部分,底下是金刚宝座,塔外部包有汉白玉,周身布满精美的雕刻。宝座呈金字塔形,塔座内有回廊,并在东西各有一石梯通向宝座顶。宝座顶上有五座方塔和在中塔的正南的琉璃罩亭。五座方塔都是密檐式方塔,在须弥座上雕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狮子,白象等,中间大塔须弥座束腰部分刻有一双凸雕佛足,足心向外,下面托以盛开的莲花,两旁刻有佛门八宝。这种凸雕佛足在北京寺院中仅此一处,其他佛足均为凹刻。
颐和园,西郊三山五园之一,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是中国园林艺术顶峰代表,1998世界文化遗产。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万寿山分为前后山,前山正门东宫门,门前两只铜狮是清漪园遗物,云龙石阶是圆明园安佑宫遗物,门额上颐和园三字为光绪帝御笔。前山仁寿殿,面阔九间,单檐卷棚歇山顶,殿后为巨大的狮子林假山,仿苏州狮子林;长廊其间点缀四座亭子,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状(取福字谐音),把各处有机地串联起来,本身也是颐和园中一处最有名的景观;佛香阁,八角形三层楼阁,仿武昌黄鹤楼;智慧海,万寿山山巅,无梁佛殿,五色琉璃砖,可惜琉璃砖上的佛像头部在文革中被凿毁;石舫,一半入水的两层石舫,两岸仿扬州瘦西湖景色;乐寿堂,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听鹂馆,原戏馆,现饭馆;画中游,有爬山游廊和石洞相通,错综复杂,犹如迷宫。后山中路是汉藏风格寺庙殿宇,周围点缀以数座小型山间园林,有苏州街(仿苏州七里山塘)、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四大部洲(仿照西藏桑耶寺)等。昆明湖中有一岛,两岸仿照西湖修了东堤和西堤。东堤有著名铜牛,铜牛旁有廓如亭,是中国园林中体量最大的园亭。岛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相连。十七孔桥兼有苏州宝带桥与北京卢沟桥的特点,呈拱形,有十七个不同大小桥洞,桥上雕有神态不同的石狮。颐和园是一池三山模式以来,最后一座、以及仅存的一座保留着这种模式的宫苑,看园林,苏州园林和颐和园都是不可不看的地方。
圆明园遗址,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客很多,活动在这里搞的也很多。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圆明三园被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平地造园、堆山理水顶峰作品,万园之园,清华大学最近做了个APP,就是仿真圆明园的,很棒;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变成了遗址。长春园西洋楼谐奇趣、海晏堂遗址及其阶下喷水池残迹、西洋楼大水法残迹是最有名的几组遗迹,尤其是大水法。推荐雪后来看,别有凄凉。曾有动议复建圆明园,被否;珠海有圆明新园。
觉生寺,北京八刹三山外八刹之首(觉生寺、广通寺、万寿寺、善果寺、南观音寺、海慧寺、天宁寺、圆通寺),因寺内存放永乐大钟,故又称大钟寺。北三环路边,当然现在大钟寺更有名的是边上的大钟寺家具市场,古钟博物馆所在,馆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永乐大钟是大钟寺内最重要的藏品,永乐年间铸造,是世界最大的佛钟,钟面及钟内壁刻满佛教经文23万多字。
景泰陵,十三陵外的明陵,甚荒凉无游客,07年前后去过一次和二次探访十三陵一道。
碧云寺,香山公园内,孙中山纪念堂、罗汉堂、金刚宝座塔最为有名。孙中山纪念堂位于寺院的中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停灵于该殿,正厅内中央是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塑像,陈列有孙中山生前的遗著和遗墨。正厅两侧的厢房现为孙先生生平事迹展览室。罗汉堂位于孙中山纪念堂的南跨院,仿杭州净慈寺而建,堂内有五百尊木质金漆罗汉,神态各异,造型生动。传其中第295尊暗夜多罗汉和第360尊直福多罗汉传说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金刚宝座坐落于碧云寺最西边的院落中,位居最高,与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形制相似,在建筑规模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大的金刚宝座式塔,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也在这里。
大慧寺,就是北京人说的大佛寺,只有大悲宝殿尚存,号称明代壁画仅次于法海寺,还有明代二十八诸天泥塑。我印象中我小时候开放,今年去都还没开放。
十方普觉寺,就是卧佛寺。卧佛殿供有卧佛铜像,殿堂布局沿袭唐代伽蓝七堂法式。
未名湖燕园建筑,从小对北大的向往由来已久,中学组织去过,大学期间对这里更熟悉了。老燕园包括:石拱桥、华表(取自圆明园安佑宫废墟),九开间的庑殿顶建筑穆楼和民主楼,歇山顶的贝公楼,沿中轴线东向,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义亭,湖畔还有博雅塔、临湖轩。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00校庆去过,第一次进的工字厅,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紫藤,此外,清华学堂及前面绿地、清华图书馆(旧馆)、体育馆(西区体育馆)、清华大礼堂、清华科学馆(物理系旧馆),也都是清华四大建筑,美式建筑风格。之后陆陆续续还进去过几次,当然记忆不限于此。
元大都城墙遗址,路过很多次,去中日友好医院的时候沿着城墙走过一次。现存北段、西段城墙遗迹,以及护城河小月河,肃清门瓮城土墙南半部遗迹也清晰可见。
大觉寺,07年的时候在里面北路僧房住过一晚,寺依山势而建,主要由中路寺庙建筑,南路行宫和北路僧房构成,有明代大雄宝殿、辽代古碑,公德池左右两边各一石刻龙头散水据说是辽代所造。后来又来这里赏花喝茶过几次,明慧茶院在里面,是北京西山下难得让人心静的地方,值得一去的地方,尤其四月,有大觉寺玉兰文化节,白玉兰树,树龄超过300岁,花大如拳,白色重瓣,香气袭人。此外,千年银杏、老藤寄柏、碧韵清池加上特有的金边竹,何等好的意境。PS:这里是冰心新婚之夜地,也是吴仪副总理归隐之处。
静明园,颐和园西侧,玉泉山上,清代建筑群,分三片,山峰上点缀华藏塔及玉峰塔。西边那片有玉泉,被乾隆命名为天下第一泉,玉泉趵突,燕京八景之一。曾为中央领导驻地,已腾退,我上次去的时候已经可以参观,就是其中妙高寺等修的过新,感觉就是这几年的建筑
健锐营演武厅,去香山路过一个模拟工事,下面摆了很多攻城器具,就是这里,乾隆帝建造训练云梯使用的地方,从外面看还有趣些,里面一次性快走过即可。
万寿寺,现在的北京艺术博物馆,就在西三环边,转过2次还是3次,第一次去是在北京电视台录完高中生知识竞赛后去的。无量佛殿两侧有巴洛克式门两座,在皇家寺院中风格独特。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我去的那次是看了冯玉祥的自传后找去,当时还不是国保。有纪念碑和纪念塔,碑刻辛亥滦州革命诸先烈纪念碑。塔,冯玉祥题精神不死、浩气长存。就是一个纪念园。对辛亥感兴趣可以去
摩诃庵,八里庄小学,据说用的故宫的余料,去过2次
慈寿寺塔和上面的摩诃庵其实挨在一起,玲珑公园内,明塔,但很壮观。说个笑话,我很长时间以为是个辽塔,第一次和塔合影去和初中同学单车颐和园的路上经过过
卢沟桥,我喜欢的路线是到抗日雕塑园,与宛平城平行的穿过,就来到了卢沟桥。卢沟桥,在北京市西南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永定河的原名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号称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始建于金,明正统重修。清康熙毁于洪水并重建。宣传说卢沟桥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旧+新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但康熙、乾隆的御笔还是让他直接扬名宇内。尤其是乾隆的御笔,已经成为了游人合影最多的地方,能照到一张没有游客的景观照不容易。游人很多,票价不低,基本不值。赶在工作人员上班之前来到这里的话,可自由出入的。卢沟桥的石狮是最瞩目的风景,数量是迷,多为明清之物(应该主要是清)。马可·波罗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和桥栏柱上刻的狮子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所以一说西方将卢沟桥称作马可波罗桥。卢沟桥能进一批国保是因为1937年的7月7日,平津让则中国亡,在国民政府的授意下,宛平城的29路军奋起抵抗日军挑衅,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打响了全面抗战,然后就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守土抗日,然后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为了纪念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也在卢沟桥畔。
金中都水关遗址,北京唯一十大考古发现的地方,虽然是第一届。金海陵王完颜亮弑金熙宗后即位,自上京迁都燕京,参照北宋都城汴梁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往外扩展建立金中都。城池金中都呈正方形,大体位置在今宣武区西部和丰台区北部。目前所剩为大安殿遗址,西、南城墙遗址3处,太液池遗址和金中都水关遗址。金中都大安殿遗址在今天的宣武区滨河公园,金中都水关遗址位于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凉水河以北50米处,很好找,一个仿古建筑。金中都水关遗址跨城墙而建,木石结构,水流经水涵洞由北向南穿城而出,流入护城河。水关遗址现存为水关建筑基础底部。水关残留部分由过水涵洞底部、涵洞两厢石壁、进出水口摆手及水关之上夯土城墙四部分组成。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国内所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水关遗址(规模比上海的志丹苑还略大)。
镇岗塔,在云岗靠长辛店的位置,金代九级密檐式砖砌实心花塔,拱眼壁上有精美古朴的浮雕。03年去看过,七批国保的中间水准。
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镇岗塔附近其实都是长辛店的范围。狭义就是五里的长街,长街以胡同出名,名字却不叫胡同,大都以“某某口”命名:大寺口、火神庙口等等,叫法不同都是胡同。清真寺南边祠堂口有工人讲习所遗址;北面长辛店公园内有刘少奇、邓中夏早年领导二七大罢工的纪念馆,另外火神庙也是长辛店二七大罢工的纪念地之一,在这见过市保牌。不远就是丰台科技园区西区,算是北京南城开发的重点地区。
我似乎认为有黄肠题凑的丰台大葆台汉墓是个疑珍,大葆台汉墓是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因为其完整的黄肠题凑形制而闻名。现在有地铁站名大葆台。去过2次,第一次是带一位同事的妹妹,第二次是陪同样喜欢汉墓的客户。和金水关遗址一样,属于京南不能不到的景点之一。据说是作为文革时候的反面教材而发掘。
6、石景山区
法海寺,明代最美的壁画,有幸2012年去了次,100的门票物有所值。需要单独购票持手电筒进入封闭的大雄宝殿殿内进行参观。堪称明代壁画中的最高典范壁画完成于正统年,位于大雄宝殿东西壁、北壁和佛坛背屏共九铺。东西壁上绘十方佛赴会图,两壁构图对称,上部均绘有一飞天、四菩萨、五方佛、六观音共十六身,中下部则为祥云山泉草木花卉。贴近底部的壁画由于原有十八罗汉遮挡,因此色彩比其他部分要更为鲜艳明亮。北壁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背屏正面满绘祥云,背面绘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图。后边新建的殿内有复制品,可拍照。
承恩寺,森森的感觉让人觉得特务机构的说法不无道理,偷偷进去一次,行至一半被发现轰出,算是在北京没去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原有建筑已毁,仅存塔数座和藏经洞中的石经。一批国保,我自己觉得2030年前应该等轮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隋代时在山上凿石为室,刻石为经,用于保存佛经。刻经活动在随后的唐至辽代达到极盛,总计造石经万方,藏纸本万卷,木刻经近十万余块,均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佛教经藏。除去石经,云居寺还保留有有唐代佛塔7座,辽代佛塔5座,1981年在这里发现两颗释迦牟尼肉身舍利。1999年,北京市文物局将所藏辽、金石经全部回填地宫,这似乎是我看的第一次考古类的电视直播。大学时候去过一次,近些年一直在维修,期待有机会回访。
周口店遗址,一批国保,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和地质遗产。1929年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1936年又发掘出三个头盖骨而闻名全球。抗日战争期间头盖骨从北京协和医学院失踪,失踪之谜现在还是八卦的热点。建国后这里发现了大量灰烬堆积层,证明北京人已会用火。有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和山顶洞人在的石洞、灰烬遗址等,还有些化石发现地。作为世界遗产,肯定是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我小学、07、09年各去过一次,从天桥有车直达,不管是顺路去看还是和燕山那边国保一起转都很方便。PS:燕山石化所在以前是北京的燕山区,就是著名的身份证110110所在。
琉璃河遗址,中国西周早期的重要都城遗址,有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边上也有城墙遗址,集中在北城墙和东西城墙北半部。墓葬区基本迁入博物馆了,里面至少有三个墓葬和一个车马坑,曾出土大量青铜器和陶器精品。首都博物馆的展馆之宝伯矩鬲和大量的青铜器就是出土于这里。问题是公交车不好到,下车要穿小村步行20分钟。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万佛堂是孔水洞仅存的一座殿宇,位于孔水洞之上,坐西朝东,现存明代建筑,歇山顶无梁殿,面阔三间。我只到过万佛堂,因为没开,只在外面看了看,能看到孔水洞翻进去的路,没有下去。
十字寺遗址,我去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是个国保?第二个感觉:这怎么进的国保?第三个感觉:国家文物局长前房山区委书记是不是假公济私了?真的就是个遗址,特殊一点这片空地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唯一的景教寺院遗址,一点不比遗址多什么,一片空地,一棵树里面有几个碑的复制品(对的,都是复制品),来过1次就够了。
金陵,金陵、十字寺和万佛堂是一起走访的。金陵随着海陵王定都金中都而迁移延续过来,主要分布在大房山东麓的九龙山、凤凰山。金陵在明末就被毁,地面建筑已无明显标志,金陵九龙山主陵区现在主要就完颜阿骨打的墓,是一个大棚,沿着大棚下山可以看到金陵残存的一些残砖碎瓦,断壁残垣。我2011年去的时候路还没有通好,停车后要爬一阵才能到,但看朋友们的探访报告2012年后路已经很好了可直达。
良乡多宝佛塔,就在良乡镇,辽塔,也是北京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楼阁式塔。五级空心楼阁式,典型辽塔风格,四面佛像已遭破坏,现已整修。近年路过远眺多,近身去看还要上溯2003年在良乡王佐做规划时候专程去看。
姚广孝墓塔,青龙湖豆各庄村,是朱棣谋士姚广孝的安葬之所,墓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塔基的束腰部分雕有寿字纹和花卉,四正侧面分雕假门假窗。墓塔前立有神道碑一座。我2005年还是市保的时候去过一次,非常好找,第七批国保。
琉璃河大桥,琉璃河镇的琉璃河上,明代的11孔石拱桥。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桥体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筑,桥上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去琉璃河遗址可以顺路去看看,或者去高碑店或涿州的路上可以去。
居庸关云台,在居庸关关城内,是元代大型过街喇嘛塔的基座。塔座的正中开有南北向券门,号是唐宋城关门洞的形制。门洞的券面雕刻迦楼罗、象、龙、蟒神等异兽和交叉金刚杵图案。斜面各雕五尊佛像,代表十方佛,十佛之间还遍雕小佛。内壁两侧浮雕有佛教四大天王图形,以及汉文、藏文、西夏文、梵文、回鹘文、八思巴文。尤其是梵文、回鹘文、八思巴文难得一见。现存稀有的元代建筑与雕刻艺术杰作。到这里不看长城也要看这个。最近一次是带同事去看,都觉得很惊艳。另燕京八景有一个是居庸叠翠,指的是这里的长城。
十三陵,明代皇帝的墓葬建筑群,昌平天寿山下,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神道、长陵大殿、定陵地宫是主要的参观点。明十三陵依山而建,沿袭南京孝陵的模式,即除神道共用外,各陵都是前为祭享区,后为墓冢区。陵墓规格相近,各据山头。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道,由于共用所以只有1个,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构成,其中石像生很精美。除了长陵记功碑外,其余各陵都为无字碑。50年代对定陵的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国博的国宝凤冠就是出土这里,但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万历帝、后的尸骨亦被红卫兵焚毁,浩劫。地下宫殿在地下27米处,墓室由5个极其高大宽敞的石筑殿堂联结组成;前、中、后三殿和左右配殿有5重雕刻精美的石门。地上陵宫由宝城、明楼、棱恩殿、棱恩门、左右廊庑及外罗城内外的宰牲亭、神厨神库、碑亭组成。永陵、康陵、茂陵、泰陵、德陵、庆陵6座陵寝的地面部分目前也开放,不过要价有点高,所以基本没人去。小学从广东回北京看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这里,我当年最有勇气的事情是大学时候和几位好友一点点把13个都找到并看了,当然基本就是看土包和碑。
银山塔林,八景之铁壁银山所在,墓塔十余座,五座密檐式砖塔最为壮观。此处与江苏镇江的金山并称南金北银。在北京的国保里面,此处是我了解最少的地方,99年夏天去过1次匆匆而过,以致记忆模糊,如果让我列旅游计划,此处是尽快优先重游之地。
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纪念詹天佑,京张铁路,人字形铁路以及当年相关的火车站站房,市保牌在青龙桥车站。最近几年停用,专门景点了,类似一个小小的铁路博物馆。高大的詹天佑像耸立在中西结合的站房边,站房很新。
9、门头沟区
戒台寺,北京八刹三山中三山之一(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与潭柘寺相距约为5公里山路。因拥有规模宏大的戒台而著称于世。与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中的戒台并称中国三大戒台,戒台的作用是对新和尚进行考核,合格者才准许出家。戒台寺的正殿是大雄宝殿,前天王殿,后千佛阁。有明代所建戒台,汉白玉。戒台戒也以松树著名。这里当年恭亲王奕䜣被慈禧太后免职,到戒台寺隐居10年。可以和潭柘一起玩。
潭柘寺,潭柘的名字源于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是北京市最早的一座寺庙,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去过2次,印象不深。最有名的是大雄宝殿东侧的银杏树,帝王树之称。上后殿毗卢阁,可俯瞰全寺景观。东路是清代皇帝游山到此休息的行宫,如流杯亭,亭内挂有乾隆帝亲笔书写横匾。
爨底下村古建筑群,去过2次,最近一次是2013年的五一,在斋堂镇,和周边几个村合搞了个景点。民居以村北的山包为南北轴线,呈扇面形向下延展。古民居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体,号称有明,没看到,民居的格式也比较统一,正房、倒座、左右厢。从关帝庙那边可以照侧面全景。没有名气传的那么好。
灵岳寺,白铁山前,南向,剩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释迦佛殿,为单檐庑殿,拱眼壁有彩绘佛像,可一观。外有至元重修灵岳寺记元碑一块。
10、延庆县
万里长城—八达岭,中国开放最早的一段长城,游客最多的,当然也最假的。如果不得不只去八达岭长城,建议走去延庆的老路,慢慢爬上,长城会突然出现你眼前,很是震撼。北京的长城,首推司马台,次推箭扣。八达岭还是让给外国人和准备当好汉的游客吧。PS:悲催的是这个是我去的次数最多的长城。
延庆古崖居,是北京地区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代洞窟聚落遗址,也有了博物馆,在西张山营西北的一条峡谷中,开凿于崖壁的沙砾花岗岩石上,为唐、五代时期奚人所凿。07年的时候在一次去延庆讲课后找了个黑车司机带我去逛了下,按照司机说基本没人去。侧面看很壮观,两座山崖上整整齐齐的一排排洞室,有单间,有上下相通的复式结构。值得一看。PS:博物馆却很土,大量的复制品,不知道真品在哪了。
11、通州区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就是潞河中学、通州二中等学校内的建筑。知道潞河中学由来已久,因为我们中学是北京第三老的中学,很早就知道这是北京第二老的中学,1867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上大学的第一年就专程去参观,当时管的还比较松,可以随便逛,当时公布第五批国保的时候我们就猜是这里还是大运河边的塔是通州国保破零的突破。和北京的牛校一样,这里的著名校友也很多,光以名命名楼名的就有:孔祥熙、侯仁之先生、黄昆先生等。主要的老建筑推荐看谢氏楼Sheffield&Hall,我上大学的时候这里还叫红楼,周年校庆时改回原名谢氏楼。&另外文氏楼Wanner&Hall和卫氏楼William&Hall、中式凉亭博唐亭Potter&Pavilion也是老建筑。通州区第二中学的前身为建于1904年的通州女童蒙馆,后来1905年美国基督教会公理会改办富育女子学校,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就是这里的学生,建筑无特点。
12、顺义区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小学去过,地道战地道战,参观的项目就几个,参观地道遗址,就几十米;二是看地道战电影;三是听抗战时期儿童团员焦讲战斗历史;四是吃抗战饭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7 198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