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2016年通渭县二中一中,二中,三中报考各多少人

通渭县6572名考生参加2015年中考
08:19:00&&&来源:&&&评论: 点击:
&&&&&&&6月16日开始,为期三天的2015年中考拉开帷幕,我县共有6572名考生进场赶考。
  上午9时许,伴随着清脆的考试铃声,今年中考第一门科目语文正式开考,各考点秩序井然,考务、安保、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首次将体育考试成绩50分加入中考总成绩,有6463人参加了体育考试。共设一中、二中、三中、平襄初中、通和初中5个考点,220个考场。今年中考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场,启用标准化考场的一切设备如监控、屏蔽仪等,考试流程严格参照高考考场的标准和要求,并安排安检人员,对所有考生严格进行检查,坚决禁止考生将通讯设备带入考场。考试期间,县考试指挥中心对各考点全程进行监控和录像,全力确保中考公平、公正进行。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甘肃省通渭县第三中学_百度百科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中学
通渭三中是一所新建的学校,于2011年秋季开始招收普通高中学生,2014年夏季首届学生毕业。学校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3万平方米,现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等基础设施,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标准实验室8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2个,图书室、各1个,藏书18000余册,已安装完成多媒体教室16个,有400米跑道运动场地等体育设施。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中学基本概况
通渭县第三中学始建于2007年,2009年8月,一期工程完工并作为通渭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从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通渭一中共有两届2300多名先后在此就读。2011年5月,通渭县委、县政府正式决定,通渭一中新老校区分离,在原通渭一中新校区校址成立通渭县第三中学。
通渭三中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000多万元,现已累计完成投资4199万元。学校现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等基础设施,可容纳学生3000多名学生就读。学校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标准实验室8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2个,图书室、各1个,藏书18000余册,已安装完成多媒体教室16个,有400米跑道运动场地等体育设施,学生宿舍楼可供2000多名学生住宿,学生餐厅可供700名学生同时就餐。
2011年8月通渭三中招收高一新生920名,设16个教学班,配备教师65人。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中学学校简介
2008年,县委、县政府着眼于 “科教兴县”战略,落实把高中办在县城的布局调整目标,积极筹建通渭县第三中学。2009年8月,一期工程完工并临时作为县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2011年5月,县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了通渭县第三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等基础设施,可容纳3000多名学生就读。学校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标准实验室8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16个,电子白板教室2个,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藏书28300余册,有体育运动场地3万平方米,建成后可设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19人;省骨干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省教研工作先进个人1人,受到市县各类奖励的13人21人次。学校内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4个职能部门和团委、妇女小组、工会等群众组织。2011年9月招收高一新生920人,住宿学生783人,设16个教学班。
学校首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秉承“弘德博学”之校训,坚持“以德立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质求存,争创省级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风,精研善导、敬业爱生的教风,乐学善思、合作进取的学风,学校发展呈现喜人的局面。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中学办学理念
校 训:弘德博学
校 风:团结 勤奋 严谨 求实
教 风:精研善导 敬业爱生
学 风:乐学善思 合作进取
办学目标:
以德立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质求存,争创省级示范高中。
“弘德博学”校训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对激励全校师生传承文明、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通渭三中自2011年5月建校后,广泛征集教职工和社会各界意见并充分讨论,后经日校务会议研究决定学校的校训为:“弘德博学”。
“弘德”,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写道:“恢弘德教,养廉免耻”、“思弘德化,思弘德教”,《隋书·徐则传》中有“人能弘德,道不虚行”。“弘德”意谓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国,旨在强调道德,体现着中学生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师生员工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成才必先成人,成人唯有弘德,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实现凤凰涅槃的蜕变。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意谓为学要以博大和宽容的态度,广泛猎取,不断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学贯中西,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阔胸襟,真正做到理论之树常青。“博学”一词,旨在强调学识,体现着当代中学生重视为学渊博与创新,倡导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真理。这就要求当代中学生要努力做到“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优”,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不要偏科,不要“重理轻文”,也不要相反。文理兼容,百科俱收,始终站在理论与科技的前沿。
“弘德博学”,相互交融,浑然一体,体现了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知识本领,青少年学生要摒弃社会流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优秀文化,要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做到学有专长,学有特色,学有方法,学有所成,学出水平,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中学生。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中学学校领导
校长:冯 瑞,男,1963年1月出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定西市骨干教师,曾获市“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市、县优质课讲评中获一等奖,先后担任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通渭一中、通渭二中副校长,马营中学校长等职务,现任通渭三中校长。
副校长:郑 重,男,1963年10月出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通渭徐川、平襄学区校长,通渭二中、通渭职专、通渭一中副校长等职务,现任通渭三中副校长。
韩耀毓,男,1981年12月出生,2006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年连续两年荣获县优秀教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曾任通渭一中教务处副主任,现任通渭三中副校长。
教务主任:何祥齐,男,1969年12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县管拔尖人才、县优秀教师,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在省、市、县各级优质课讲评中获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讲评中获二等奖,辅导多名学生获一、二等奖,主持定西市“十二五”重点课题一项,曾任通渭一中教务副主任,现任通渭三中教务主任。
办公室主任:岳秉乾,男,1977年9月出生,2001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县优秀教师,定西市优质课讲评一等奖,主持定西市“十二五”重点课题一项,曾任马营中学办公室主任、通渭一中办公室副主任职务,现任通渭三中办公室主任。
政教主任:刘伟,男,1969年8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榜罗中学办公室主任,常河职中、襄南职中副校长,现任通渭三中政教主任。
总务主任:王 飞,男,1970年6月出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2011年7月,获定西市优质课讲评一等奖,曾担任通渭二中总务主任,现任通渭三中总务主任。
团委书记:李国文,男,1976年11月出生,1998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县优秀教师,曾任马营中学团委书记,现任通渭三中团委书记。
教务副主任:刘军红,男,1977年5月出生,199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县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在省、市、县优质课讲评中获一等奖,辅导多名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荣获一等奖,曾任襄南职中教务主任,现任通渭三中教务副主任。关于二0一三年通渭县中考工作安排意见
09:19:31&&&来源:原创&&&评论: 点击:
&&&&&&& 为了切实搞好2013年中考工作,根据《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定西市教育局关于2013年中考工作安排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13年我县中考工作安排如下:
&&&&&&& 一、普通高中招生
&&&&&&& 1、招生计划
&&&&&&& 2013年全县共有初三应届毕业生9591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2013年全县普通高中计划招生4000人,择校生800人,共计4800人(各校具体招生计划见表一)。根据省市将省市级示范性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区域内薄弱初中学校的制度,县一中招生计划900名的30%(270)按照报考应届生人数的比例,分配到通和初中、平襄初中以外的所有初中学校。县一中、二中、三中计划招收部分体育艺术特长生,均含在招生计划内。
&&&&&&& 表一:全县高中招生指标分配表
&&&&&&& 2、报名
&&&&&&& 报名时间:4月27日开始,5月5日结束,由学生所在学校组织报名、采集考生照片和考生信息的录入,在外县借读的考生持借读县教育部门学籍证明到服务区所在初中学校报名,非我县户籍考生具有我县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信息录入必须准确无误,报名时学生所用姓名必须与去年八年级学考及户口簿姓名一致,高中三年连续使用,《普通高中招生报名(录取)表》上的身份证号必须填写正确,5月6日至5月7日,各学校按上报报名库的时间安排,集中向县招办上报报名库、电子照片和报名统计表。
&&&&&&& 中考报名时的学号一栏,应届生一律填写2012年参加地理、生物学考时的准考证号,其他考生的学号栏一律填写9个0。
&&&&&&& 志愿填报:第一批志愿为普通高中志愿,考生可以填报全县任何一所普通高中,并选择是否愿意择校,第二批志愿为农村普通高中志愿,限于第一批志愿填报了城区普通高中的考生填报,并选择是否愿意择校,第三批志愿为调剂志愿,供一二批志愿没有录取,但成绩高于全县最低控制线的考生按调剂志愿顺序从高到低录取到计划没有完成的学校,考生可选择填报1至3所学校,也可放弃填报。
&&&&&&& 报名表册:高中招生考试准考证由县局统一制作,高中招生报名录取卡、报名统计表由学校按照样表打印。报名统计表的各项数据应与报名库相符,与报名库一同按时交县招办。考生在报名时交近期同底版二寸彩色照片2张,贴在招生报名录取表上。高中招生报名录取表待成绩公布后由学校填写成绩,分第一志愿学校按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整理后于6月26日前交县招办。高一学生证所用照片应与高中报名的照片一致。
&&&&&&& 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按照通教发(2006)38号文件《关于转发定西市教育局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的通知》执行。综合素质评定表各栏目的分值按照市上2011年调整的分值。
&&&&&&& 收费:高中招生考试费按照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甘价费(号文件的规定收取,每科2.5元,共计17.5元,学区(校)留1元用于组织报名,缴教育体育局计财股16.5元用于考试、上缴试卷费、组织阅卷。农村&两户&子女免收高中招生考试费。
&&&&&&& 3、考试
&&&&&&& 考场安排:由市教育局统一插花编排考场,由县教体局统一组织所有考生在城区参加考试,每考场30人,单人、单桌、单行。
&&&&&&& 监考:每考场派主、监考各1人。主考、监考由县招办在相关学校抽调。相关学校必须选配作风正派、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非九年级科任教师担任主监考工作。监考及考务工作人员必须依章办事,廉洁自律,确保考试工作公平、公正。各科考试开考前考点采取抽签的办法确定主、监考的考场,县局派巡视员协助各考点的工作。
&&&&&&& 考试范围、考试时间、科目与分值:各科以《课程标准》和省上制订的《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组织命题,考试范围为七至九年级教学内容。考试时间为6月16日至18日。科目及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含听力测试)120分、理化合卷100+100分、政史合卷100+100分。各科全部为闭卷考试,不准使用计算器,合卷考试分科登分统计。实验课考查由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完成。体育课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课程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教体〔2009〕8号)精神实施,体育成绩由学校组织统一测试后,填入高中招生报名录取卡,供高中学校录取时参考。考试时间安排见表二。
&&&&&&& 表二:2013年定西市中考日程
9:00-11:30
9:00-11:00
9:00-11:00
15:00-17:30
15:00-17:30
&&&&&&& 4、试卷领取和保管
&&&&&&& 高中招生试卷各考点在每天上午8点前、下午2点前派专人、专车到县招办领取。考试期间各考点一定要保管好备用试卷,备用卷的启用一定在考点负责人和县局巡视的监督下进行,严禁将缺考卷和空白卷带出考场。
&&&&&&& 5、阅卷
&&&&&&& 试卷由县教育体育局统一组织评阅,阅卷工作于6月21日前结束。
&&&&&&& 6、成绩公布
&&&&&&& 考试成绩在6月23日前由学校负责通知考生,个别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由学校出面申请查卷,查卷工作于6月26日前结束,逾期不再受理。
&&&&&&& 7、录取
&&&&&&& 普通高中录取正取和择校同步进行,县局依据学生志愿和招生任务,按照&三限&原则和总分由高到低(总分=中考统考成绩+地理生物平均分的百分之七十),随批次确定各校的录取分数线,各学校普通高中录取线不得低于全县普通高中录取分数参照线(参照线为全县招生指标的105%确定人数的全县中考成绩排名线),根据考生志愿一次性完成招生录取计划。第二批志愿提高20分划线录取。各学校划线录取时如遇成绩并列,按语文、外语、数学三科总分,如这三科总分并列,加物理、化学总分。体校生录取时必须提供参加县级(包括县级)以上体育比赛的原始秩序册和成绩、名次证明材料,并由县局、体校和招生学校组织专业测试,文化课成绩不得低于全县录取最低控制线的85%。县一中录取时先按考生成绩由高到低录取70%的正取生,录取人数达到或超过均衡指标的学校,不再招录均衡指标生,然后在线下30分内由高到低录取或补齐均衡指标(必须是应届生),在此线上完不成均衡指标的,指标纳入正取计划,进行录取。报考城区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的考生持学校推荐材料或具有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体育部门颁发的等级证书到城区报考学校测试后报名,并向社会公示,然后由教体局组织相关学校统一进行专业测试,测试上线考生,文化课成绩不得低于全县最低控制线的85%,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时不享受照顾加分,体育艺术特长生全部纳入择校计划。普通高中原则上不接收借读生,凡无视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违规招收借读学生,违规乱收费造成影响的,责任由学校负责。
&&&&&&& 高中录取照顾类别:
&&&&&&& (1)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子女、农村两女结扎领证户子女加20分;(2)烈士子女加20分;(3)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加10分;(4)聚居少数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5)获艺术等级B级等级、体育等级二级等级应届考生加10分,艺术等级A级、体育等级一级应届考生加20分。以上各类考生加分特征在录取时不累计,只加一项最高分。体校生不享受体育等级一级、二级加分照顾。报名时严格审查有效证件,公示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名单,接受群众监督。各类照顾证明由学生所在学校按时报送县招办,同时查验照顾特征原件,上交复印件,报送时间为5月26日前。自2014年起,取消在初中阶段获得体育艺术等级证书的学生在中考享受照顾加分的规定,请各学校做好在校学生的宣传工作。
&&&&&&& 8、高中建档
&&&&&&& 秋季开学后,各完职中在录取报到考生的《普通高中招生报名录取卡》上填写审定会考号,附准考证报县招办审查,审查合格学生,由学校建立电子档案,于9月20日前报县招办,凡未参加我县中考的学生一律不予建档。
&&&&&&& 二、普通中专的招生
&&&&&&& 按照《定西市二0一三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实施办法》执行。
&&&&&&& 三、工作要求
&&&&&&& 1、强化教育,整治考风。一是各学校要组织中考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进行考试诚信专题教育。二是要加强对团伙作案特别是教育系统人员参与的有组织的群体舞弊事件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打击,严防监考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纵容考试作弊现象发生;严防扰乱考场秩序、辱骂、威胁、伤害监考人员和考生的事件发生。三是各考点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防范和阻断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传播试题、答案等信息。四是学区(校)要严格按照《通渭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通教发(2009)66号】文件要求,继续开展好5月下旬考风考纪集中教育大会,并以此为开端,把考风考纪教育贯穿于各类考试工作和教育工作始终。
&&&&&&& 2、强化措施,提高中考工作质量。各学区(校)、各考点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中考各环节的工作任务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确保万无一失。在中考报名工作中,凡符合报考条件的学生都必须报考,各学校不得采取留级或变相留级的形式取消个别初中毕业生的考试资格,也不得重复报名,扰乱考试秩序。各学区(校)要千方百计做好初三学生的控流工作,防止学生外流。
&&&&&&& 3、强化宣传,提高社会的知晓率。今年中考实行阳光招生,招生指标一次下完,录取任务一次完成。请各学区(校)及早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学生根据学业水平层次,合理填报志愿。特别是要结合中考志愿填报,做好中职招生的宣传,填写中职分流卡等相关工作。中考人数居高不下,升学压力大,组织考试的难度增加,各学区(校)要抓好重点问题、重点时段的宣传,变难点为亮点,及时向广大考生及家长宣传招生改革的内容、要求、实施步骤,指导考试,解释政策,消除疑惑,为中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通渭县教育体育局
&&&&&&&&&&&&&&&&&&&&&&&&&&&&&&&&&&&&&&&&&&&&&&&&&&&&&&&&&&&&&&&&&&&&&&&&&&&&&&&&&&&&&&&&&&&&&&&&&&&&&&&&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相关热词搜索:
==本市政府网站==
中国定西党政网
安定区人民政府
通渭县人民政府
陇西县政府网站
临洮县政府网站
==教育部相关网站==
甘肃省教育厅
==省内教育网==
甘肃省教育网
==新闻媒体网站==
国际合作社联盟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通渭县教育局&&&技术支持:陕西万博『通渭县』相关搜索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通渭县交通事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