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著名伦理名句或者转变思想观念念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一) 10972字 投稿:顾皲皳
第二章问题1 如何创新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直击班主任工作焦点》第二章(P59-65) 案例9:让“个性学生”飞扬个性作者:谢迪光(娄底市新化县一班)编剧:张正中(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张爱平(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泮春中学)呈现方式:“情…
2012 年 4 月下半月工作信息报告一、 我科抽送 10 份出院病历进行检查,发现以下问题:(1)病历 顺序排列混乱。 (2)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术后青霉素和菌必治 联合应用,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长。(3)病历首页书写马虎。 针对病历存在问题我科作出以…
《礼记》——《礼运·大同》教案设计广利高级中学 林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②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熟读为主,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加强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感受中华传统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一 11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旧唯物主义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时,唯心主义却发展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重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积极合理因素。但是,马克思同时又指出,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性,“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所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这里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一样,脱离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中,从另一个方面夸大了人的精神作用,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主体纯粹的精神体验和精神修炼过程,只从人的纯粹精神活动理解主体的作用,把主体当作脱离物质实践活动的独立化的精神实体。因此,唯心主义同样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这里分别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脱离实践,都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际也就给我们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二者最基本的关系,人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去认识反映世界的。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二重化,区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并在实践活动中使二者达到统一。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根据实践的需要,能动地反映客体,把握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实现客体主体化,使客体向主体转化,在主体观念中以概念和理论形式把握客体,并在把握客体的同时提升主体的能力。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主体以什么样的客体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最能满足主体实践活动需要的客体总是最先被主体认识和改造。但在主体实践活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水平,对不同客体以及同一客体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过程中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主体在成功地改造客体的同时,往往会使自身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带来身心的愉悦,带来人的精神上的陶冶和熏陶,并在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中享受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主要针对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的缺陷,以批判的方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则采取正面论证方式,提出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第二条是对第一条的展开和深化。
所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对象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及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对象,这是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关于第一个方面,在哲学史上体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关于第二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所有旧哲学都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这里提出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的突破。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坚持主观标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一种是主张以是否对人有用为标准,凡是对人有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就是真理,这是把真理范畴和价值范畴混淆起来,真理对人的实践活动发挥指导作用,但不能反过来认为凡是有用的都是真理。另一种是以圣人的意见和权威的意见为判断真理的标准,也还有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判定真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典型的主观标准论。
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不同,坚持客观标准,主张直接以客观事物本身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认为凡是符合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真理性的认识。例如,费尔巴哈说:“只有通过感性直观(指客观事物——编者注)而确定自身,而修正自身的思维”。旧唯物主义主张在人的思维之外寻找检验标准,坚持了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在基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旧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缺陷是没有真正解决检验真理的机制问题,它不能解决外面的事物如何主动跑进人的头脑中来检验认识与对象的一致性问题。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不能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性所决定的。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所谓检验真理,就是寻找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和验证,这是真理本性所要求的。从实践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物质活动,实践既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活动的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转化为实践过程,通过实践的结果与认识进行验证,一般说来,当实践结果与人们预期的观点相符合相一致,就说明认识正确反映了客体本质和规律,具有真理性。这样,实践活动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了,把人的认识的规律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统一起来了。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中,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才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马克思接着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此岸性”,这里是借用康德的术语。康德把世界分为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能认识表象世界,它处于人的认识可以达到的此岸,而自在之物的本质处于认识的彼岸,是人的认识达不到的。马克思这里“思维的此岸性”指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客观规律,现实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从而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
最后,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经院哲学的本义是指欧洲中世纪在教会的学院中所讲的基督教哲学。其特点是把哲学沦为宗教神学的工具,为基督教的教义作烦琐的哲学论证。哲学家们围绕宗教经典,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如:“天堂里的玫瑰花究竟有没有刺?”、“圣母玛利亚究竟是不是处女?”、“上帝能不能创造出它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等等。后来人们就把脱离实际,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学风叫做经院哲学,又叫烦琐哲学。马克思这里讲的“经院哲学”就是从引申义上使用的,意思是说,如果离开实践来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就像经院哲学一样,是毫无意义,无法证实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三222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
怎么样理解实践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
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主要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这里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环境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思想。
所谓“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当然也包括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在内所主张的环境决定论的思想。爱尔维修等人针对法国一些唯心主义者宣扬的“人具有先天观念”的错误观点,指出人及其思想观念是环境的产物,这里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但爱尔维修等人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变化的客观前提,并不直接使人变好或变坏,使人变好变坏变恶变善的是社会环境,好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会使人变好变善,而如果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好,则会使人变坏变恶。所以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面貌和伦理道德观念起着决定作用。
同时爱尔维修等人又认为社会环境不是天然存在的,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究竟谁对社会环境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呢?不是普通的芸芸众生,而是天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这些天才人物的意志决定并塑造着理想的社会环境,普通大众就只能被动地由社会环境所决定。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马克思批判指出:“这种学说必然把人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马克思在批判法国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时,为什么用括号把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o欧文专门提出来呢?这说明马克思这里用意深刻。它表明马克思开始把批判法国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与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从哲学上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欧文信仰爱尔维修的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当把这种观点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联系起来时,就不可避免地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的理想和改革方案是尚未实现的东西,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用法国唯物主义理论无法得到说明。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社会改革方案是圣人头脑中先天具有的。马克思在1842年10月在《莱茵报》上发表了《共产主义奥格斯堡总汇报》,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学说,认为这些理论根本不能实现。但当时马克思还不能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批判,当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很好地弄清楚它。1844年马克思还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当作共产主义学说的基础。马克思在日给费尔巴哈的信中,赞扬费尔巴哈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这表明了马克思这时的共产主义学说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之间的逻辑联系。只是到了1845年,在《提纲》中,才第一次从哲学上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三条最后,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不懂得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在人和环境关系上的基础地位的错误观点,从正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内涵?我认为,马克思这一论断包含着以下四层基本内涵:
第一,环境创造了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体现着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把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观念的形式内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并进而提升主体的能力,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环境人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世界得到了提升和改造。
第二,人也创造了环境。人在改造环境过程中,通过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外化在客体之中,使本来是外在的环境也凝结着主体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从而形成一个在自在自然中所没有的人化的自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属人的人类世界,体现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第三,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协调一致的关系。马克思这里使用了“一致”一词,深刻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在改变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变和塑造了人。马克思这里提出人和环境“一致”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也就是马克思在160多年前提出的人和环境一致思想的具体运用。
第四,实践活动是实现人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环境,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环境塑造了人。实践活动是形成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物质基础。
4、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四333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那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的论断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主要是讲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的错误的同时,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首先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从而剥掉了宗教的神秘外衣,这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正面肯定。基督教认为,宗教的本质是神,是上帝,整个世界包括人在内都是上帝的创造物。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上帝是人把自身的本质抽象出来,加以偶像化和神化,就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因此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费尔巴哈否定了上帝,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他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具有进步意义,马克思也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中的历史贡献。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他不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的本质。他“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即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类实践的发展,离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离开现实的生产关系及与之联系的阶级关系,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抽象、孤立的“类”,把“理性、意志和心”看成是人类共同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把抽象的“类本质”作为他的理论的逻辑起点,以此建立他的新的宗教观和人本主义哲学理论。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一是“抽象的方法”,不是从社会关系中,只是从纯粹生物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二是“孤立的方法”,即不是从全部社会关系发展的总和中去理解人,而只是理解为孤立的生物个体,这样,最终的人的本质就只剩下两性之间的性爱关系。以这种抽象孤立的方法研究人的本质,其结果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错误的同时,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不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角度,而是从人与人的区别角度入手来论述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界定。从总体上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劳动是人的本质。这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界定人的一般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人的本质有两个层次的观点,第一个层次是“人的一般本性”,即一切人所共有的本性,也就是人的一般本质;第二个层次是“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44卷,7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和同一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各自具有的特殊本性,即是人的具体本质。所谓劳动是人的本质,就是在第一个层次,即人的一般本质意义上论述的。劳动之所以是人的一般本质,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当人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具有了本质区别。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不是从人与动物区别的一般本质层面来界定的,不是讲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指人与人的区别,是在第二层次上探讨人的本质。当我们分析不同时代的人和同一时代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本质区别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劳动这个一般的共同本质上面了,因此马克思就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来界定人与人的具体本质的差别。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一论述包含的的基本内涵主要有: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社会关系不同,人的本质的内容也就不同;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并引起人的本质的发展。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自己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这里
马恩是讲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讲的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具体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具体本质的形成,与每个人的具体需要有关。每个个人都是根本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所以,每个个人具体的社会本质的形成,是由他们特定的需要决定的,因而,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以上三个方面的界定,是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来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的理论,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5、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五44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中,阐述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指明了科学的实践观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第八条中首先明确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既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把实践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研究所必然得出的基本结论。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石,从而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论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其基本的意思是: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深刻基础。这一论断至少包含着以下四层意思:
第一,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历史起点。正是在劳动过程中,从制造和使用生产劳动工具开始,人就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从制造生产工具的劳动活动开始的。
第二,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全部丰富的社会生活概括起来不外乎三大领域,即物质生产活动领域、精神生产活动领域和社会管理活动领域,其中物质生产活动领域是其它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对其它领域的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只有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去从事社会管理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才能进一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容和水平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创造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
第三,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劳动的性质不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就不相同。生产劳动的构成主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马克思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把社会形态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社会,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不同,又划分为渔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四种技术社会形态。不管是哪一种划分方法,都是以生产劳动实践作为基本依据的。
第四,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也有社会革命对不同社会形态实现质变的推动作用,也有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有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等等,在这些动力中,都是生产劳动实践之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所以生产劳动实践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所有社会动力之源。
马克思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是说,以社会实践为本质内容的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意识产生发展的根源,即使是错误荒谬的社会意识,如神秘的宗教观念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能在社会实践这一基本活动中找到现实根源。因此,“神秘”观念不能用意识本身说明,只有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能科学地揭示其本质。
正因为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才使马克思的历史观与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6、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六5555
学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启示学习提纲对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天,距今已有165年了,但是马克思在《提纲》中论述的基本思想内容丝毫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我们今天来学习马克思的《提纲》,无论在理论方面和还是实践方面都会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1.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理论启示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有十一条。学习之后,我们清楚地看到到,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一条基本线索。第一条和第二条是理解《提纲》的总纲。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纳入哲学之中,作为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作为划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由于是脱离实践,因而才看不到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成为消极被动直观的唯物主义,而唯心主义同样脱离实践,把主体的能动作用无限夸大。马克思提出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关系。在《提纲》三条至十条,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分别论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宗教问题、人的本质问题、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等,可以看出,马克思力图在实践基础上构建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第十一条马克思在批判以往的旧哲学家脱离实践、只把哲学单纯理解为解释世界的缺陷时,着重强调了哲学对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体现出马克思最后以实践作为逻辑归宿点。正是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马克思才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逻辑线索,也对我们今天理解如何科学地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理论体系有重要启示。过去,我们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材,在理论编排的逻辑顺序上,并没有真正按照马克思在《提纲》中的逻辑思路来编写,往往只是单纯从本体论入手,把物质范畴作为教材体系的逻辑起点,至于实践范畴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往往被忽视了,在讲授“唯物论”和“辩证法”部分时,实践的思想被没有涉及,只是在第三板块“认识论”才粗略地阐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比较典型的如文革前艾思奇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文革后,李秀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版。
马克思在《提纲》的基本逻辑思路,对我们思考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有很好的启示,告诉我们,在编写哲学教材时,在指导思想上应该回归马克思的思路。不能单纯以物质为逻辑起点,应该以实践范畴为逻辑出发点,真正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色。可喜的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以及2009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正在逐渐把哲学实践主体思想贯彻到新教材中。
2.学习《提纲》的现实启示
学习马克思的《提纲》,使我们认识到,在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提纲》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到,要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也只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统一起来。离开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既谈不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谈不到发展马克思主义。
通过《提纲》的学习,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版权和隐私投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一 11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
校园安全知识教育资料汇编校园安全知识之( 校园安全知识之(一)———防火 ———防火 一、校园防火常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按消防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国家、 集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2、遵守学校消防规定。不要…
2013 年高考理综答题技巧及策略
有关专家曾经提出“制定得分计划”。也有的专家认为“高考与其说是考能力, 不如说是考时间。”对于某些同学,要敢于舍弃一部分题目。要“动笔就有分,有 效答题。”因此合理分配时间,提高答题效率,确是理综考试成败的关键。 …
洋山学校关于全面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作者:泮和龙 工作计划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5 更新时间:洋山学校关于全面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嵊教基【2011】58号《嵊泗县教育局关于全面深…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了企业伦理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