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是有下列固体和液体组合还是液体?能不能实现液体药物有下列固体和液体组合化?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新剂型答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新剂型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6:05:0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新剂型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更多公众号:wei-yangzhu提供最新最热行业新闻,价格走势,猪病查询,猪场建设,环境处理等全面,权威的养猪需求。更有知名院士,专家提供帮助。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兽药的发展趋势及合理使用,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2013版RDPAC模拟题库 2-3药剂学 单选题-RDPAC认证试卷与试题-考试酷(examcoo)正在载入试卷 ... &&&&&&录入者 :木易(酷星球)试卷总分:119出卷时间:&&关于剂型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1分]A剂型是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将药物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B同一种药物可以有多种剂型C剂型指的是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D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B胶浆剂为液体剂型C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D栓剂为半固体剂型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1分]A制成盐类B制成酯类C加增溶剂D加助溶剂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ml 表示应为多少:[1分]A70%B75%C80%D8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1分]A加入助溶剂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加入助悬剂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分]A固体制剂制成液体制剂后,生物利用度降低B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C液体制剂分散度大,不易引起化学降解D不适于人体腔道给药关于液体制剂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便于分剂量,易于小儿与老年患者服用B液体制剂携带、运输、储存不方便C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D固体制剂制成液体制剂后,生物利用度降低由难溶性药物微粒(1~100nm)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为:[1分]A乳剂B低分子溶液剂C高分子溶液剂D溶胶剂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1分]A液体制剂要求剂量准确、稳定,无刺激性,并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B均相液体制剂应均匀澄明C非均相液体制剂应粒径小且均匀,并具有良好的再分散性D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液体制剂中最常用的溶剂是:[1分]A水B乙醇C聚乙二醇D脂肪油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防腐剂:[1分]A亚硫酸氢钠B苯甲酸钠C碳酸氢钠D焦亚硫酸钠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用作增溶剂或乳化剂使用:[1分]A吐温-80B泊洛沙姆188C卵磷脂D新洁尔灭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性,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所有表面活性剂均可口服B只有少数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静脉注射C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非离子型的溶血作用较为轻微D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小关于乳剂的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乳剂中分散相分散度大,药物的吸收缓慢B油溶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用药剂量准确,且使用方便C静脉注射乳剂给药后于体内分布快、药效高,具有靶向性D外用乳剂可改善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并降低刺激性由于乳剂的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不同而出现乳粒上浮或下沉的现象称为:[1分]A絮凝B分层C转相D酸败乳剂中分散的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经振摇即能恢复成均匀乳剂的现象,称为乳剂的___。[1分]A絮凝B分层C转相D酸败在处方中加入的能增加混悬剂分散介质粘度而减慢药物离子的沉降速度的物质是:[1分]A絮凝剂B助悬剂C增溶剂D润湿剂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不包括:[1分]A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B结饼C晶型转化D破裂不适合将药物做成混悬剂的是:[1分]A药物的溶解度不能满足剂量要求B因使用混合溶剂而使溶解度下降析出固体的药物C于溶液中稳定性差且溶解度又低的药物D剂量小或者毒性大的药物关于固体制剂的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固体制剂的稳定性较好B固体制剂的前期制备过程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C固体制剂的吸收起效比液体制剂快D药物在体内首先经历溶出或溶解过程后才能透过生物膜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通常情况下,口服制剂的吸收快慢和溶出的快慢顺序是:[1分]A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B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混悬剂>溶液剂C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溶液剂>混悬剂D溶液剂>散剂>混悬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关于散剂,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相对于其他固体制剂,散剂的分散度大,口服起效快B散剂是内服制剂,不可外用C散剂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D吸湿性、刺激性较强关于胶囊剂,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B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可避免肝的首过效应D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一般胶囊剂储存条件要求为:[1分]A& 30℃,相对湿度& 60%B& 30℃,密封贮存C& 25℃,密封贮存D& 20℃,相对湿度&70%关于滴丸剂的概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分]A系指液体药物与适宜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B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C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混溶入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D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溶剂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关于滴丸剂的特点,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1分]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生产率高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C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关于微丸剂的特点,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1分]A在胃肠道的吸收一般不受胃排空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小B刺激性大的药物制成微丸后,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性C释药完全迅速,可迅速达到治疗浓度,生物利用度高D只能装入硬胶囊中服用下列哪种片剂是以碳酸氢钠与枸橼酸为崩解剂:[1分]A泡腾片B分散片C含片D缓释片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1分]A乙基纤维素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C滑石粉D羧甲基淀粉钠下列哪种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1分]A泡腾片B分散片C舌下片D普通片主要用作片剂填充剂的是:[1分]A羧甲基淀粉钠B淀粉C甲基纤维素D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III 号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1分]A胃溶包衣B肠胃都溶型包衣C肠溶包衣D糖衣下列材料包衣后,片剂可在胃中崩解的是:[1分]AHPMCBHPMCPCEudragit L-100DEC片剂单剂量包装主要采用:[1分]A软塑料袋B玻璃瓶C纸袋D泡罩式和窄条式包装关于片剂的质量要求,不正确的是:[1分]A含量准确,重量差异小B硬度适宜,色泽均匀,完整美观C不要求卫生学检查D适宜的崩解度与溶出度有关灭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分]A紫外线灭菌法常用于洁净台表面及无菌室空气的灭菌B滤过灭菌法主要用于含有热稳定性物质的培养基、试液或液体药物的灭菌C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的方法D灭菌效果的评价应以杀灭芽胞为准关于注射剂,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注射剂均为澄明液体,必须热压灭菌B疗效确实可靠,起效迅速C适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D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对于在水溶液中稳定且易溶于水的药物,可制成哪种类型注射剂:[1分]A混悬型注射剂B乳剂型注射剂C注射用无菌粉末D溶液型注射剂要求注射后延长药效作用的水难溶性固体药物,可以制成哪种类型注射剂:[1分]A混悬型注射剂B乳剂型注射剂C注射用无菌粉末D溶液型注射剂注射于真皮和肌肉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 的注射途径是:[1分]A脊椎腔注射B静脉注射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用于过敏性试验的注射途径是:[1分]A脊椎腔注射B静脉注射C肌内注射D皮内注射注射剂的pH 范围一般为:[1分]A6-11B4-9C5-8D3-10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1分]A澄明度B无热源C溶出速度D无菌热原的活性中心是:[1分]A核糖核酸B脂多糖C蛋白质D胆固醇对热原的性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分]A耐热性好,不挥发B耐热,不溶于水C挥发,可被活性碳等吸附D溶于水,不耐热除去热原的方法不包括:[1分]A高温法B吸附法C酸碱法D微孔滤膜过滤法常用作注射剂的抗氧剂的是:[1分]A碳酸氢钠B氯化钠C亚硫酸钠D枸橼酸钠常用的注射液的渗透压调节剂是:[1分]A碳酸氢钠B氯化钠C亚硫酸钠D枸橼酸钠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A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B输液是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一般不小于100ml)注射液C对输液的质量检查中,更应特别注意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这三项D输液中渗透压可为等渗或低渗关于眼用制剂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1分]A眼用制剂从形态上可分为眼用液体制剂、眼用半固体制剂及眼用固体制剂B供手术、伤口用的眼用制剂要求进行无菌检查,并不应加入抑菌剂C一般的眼用制剂,只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不需按灭菌制剂或无菌制剂的要求进行制备D眼内注射溶液不应加入抑菌剂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中,哪一条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同:[1分]A有一定的pH 范围B需调节渗透压C无菌D无热原下列哪种物质不宜作为眼膏基质成分:[1分]A液体石蜡B羊毛脂C硅酮D甘油下列关于栓剂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A栓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口服给药的固体制剂B栓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C栓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D栓剂是指药物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下列关于全身作用栓剂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A可减少口服给药的首过作用,降低副作用B不受胃肠pH 或酶的影响C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D药物的吸收与栓剂的用药部位无关下列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有:[1分]A甘油明胶BPEGCS-40D半合成的椰油酯下列属于栓剂水溶性基质的有:[1分]A可可豆脂BPEGC半合成山苍子油酯D硬脂酸丙二醇酯目前,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1分]A阴道栓B耳道栓C鼻道栓D肛门栓下列关于局部作用的栓剂,描述错误的是:[1分]A局部作用的栓剂只在腔道起局部治疗作用,应尽量减少吸收,应选择熔化或溶解、释药速度慢的栓剂基质B甘油明胶等水溶性基质常被用作起局部杀虫、抗菌的阴道栓剂基质C脂肪性基质较水溶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局部药效D痔疮栓是局部作用的栓剂下列关于软膏剂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A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B是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均匀的固体外用制剂C是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均匀的半固体内服和外用制剂D是指药物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下列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A基质是软膏剂成型和发挥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B软膏剂的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C羊毛脂可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D油脂性基质可用于有渗出液的皮损可以作为凝胶剂的辅料为:[1分]ACMS-NaBMCCC卡波姆DEC关于下列乳膏剂基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分]A乳膏剂基质可分为水包油型乳剂和油包水型乳剂B乳剂型基质适用于无渗出液的皮损和皮肤瘙痒症C乳剂型基质比油脂性基质易于用水洗除,释药快D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宜制备乳膏关于气雾剂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1分]A属于速效制剂B是药物溶液填装于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C使用方便,可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D不易被污染气雾剂的组成不包括:[1分]A药物与附加剂B抛射剂C耐压容器D灌装设备药物微囊化后的特点不包括:[1分]A微囊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B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D能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囊材是:[1分]A明胶BCMC-NaCPLADPVPb-环糊精与挥发油制成的固体粉末为:[1分]A微囊B固体分散体C微球D包合物关于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A包合物是一种化合物分子全部或部分被包入另一种化合物分子腔中而形成的络合物B包合物是一种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囊状物C包合物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D包合物能使液体药物固体化若将药物制成缓释包合物可用的包合材料是:[1分]Ab-CDB甲基b-CDC羟丙基b-CDD乙基b-CD下列哪种剂型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1分]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下列哪种剂型分类方法便于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1分]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下列哪种剂型分类便于了解不同形态制剂的制备特点、药效、运输及贮藏:[1分]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分散相以离子或分子状态分散的是:[1分]A溶液剂B溶胶剂C乳剂D混悬剂分散相以微粒(0.5-100mm)形式分散的非均相液体制剂是:[1分]A溶液剂B溶胶剂C乳剂D混悬剂不溶性液体药物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是:[1分]A溶液剂B溶胶剂C乳剂D混悬剂疏水胶体溶液是:[1分]A溶液剂B溶胶剂C乳剂D混悬剂乳剂受外界因素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叫做:[1分]A分层B絮凝C转相D酸败分散相乳滴合并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叫做:[1分]A分层B絮凝C转相D破乳W/O 型乳剂转成O/W 型乳剂或者相反,叫做:[1分]A分层B絮凝C转相D破乳乳滴聚集成团仍保持各乳滴的完整分散个体而不合并,叫做:[1分]A分层B絮凝C转相D破乳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的是:[1分]A小丸B微球C滴丸D软胶囊含油量高的药物可以使用的剂型,主要囊壁材料为明胶的是:[1分]A小丸B微球C滴丸D软胶囊常用包衣材料制成不同释放速度的小丸的是:[1分]A小丸B微球C滴丸D软胶囊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的是:[1分]A小丸B微球C滴丸D脂质体片剂的润滑剂是:[1分]A聚维酮B乳糖C交联聚维酮D硬脂酸镁片剂的填充剂是:[1分]A聚维酮B乳糖C交联聚维酮D硬脂酸镁片剂的湿润剂是:[1分]A聚维酮B乳糖C交联聚维酮D水片剂的崩解剂是:[1分]A聚维酮B乳糖C交联聚维酮D水片剂的粘合剂是:[1分]A聚维酮B乳糖C交联聚维酮D水可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的是:[1分]A口含片B舌下片C分散片D肠溶衣片在口腔内缓慢溶解而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是:[1分]A口含片B舌下片C分散片D肠溶衣片遇水迅速崩解并分散均匀的是:[1分]A口含片B舌下片C分散片D肠溶衣片用胃中不溶而在肠中溶解的物质为包衣材料制成的片剂是:[1分]A口含片B舌下片C分散片D肠溶衣片可使药物恒速释放或近似恒速释放的片剂是:[1分]A口含片B舌下片C分散片D控释片肌内注射剂中可作止痛剂的是:[1分]A焦亚硫酸钠B羧甲基纤维素钠C利多卡因D苯酚注射剂中作增溶剂的是:[1分]A焦亚硫酸钠B羧甲基纤维素钠C利多卡因D吐温-80混悬型注射剂中作助悬剂的是:[1分]A焦亚硫酸钠B羧甲基纤维素钠C利多卡因D吐温-80注射剂中常用作渗透压调节剂的是:[1分]A焦亚硫酸钠B羧甲基纤维素钠C利多卡因D葡萄糖注射剂中常用的抗氧剂是:[1分]A焦亚硫酸钠B羧甲基纤维素钠C利多卡因D葡萄糖注射剂中常用的防腐剂是:[1分]A焦亚硫酸钠B羧甲基纤维素钠C利多卡因D苯酚可可豆脂可用作:[1分]A表面活性剂B水溶性基质C栓剂基质D乳化剂四氟乙烷可用作:[1分]A油脂性基质B水溶性基质C栓剂基质D气雾剂的抛射剂凡士林可用作:[1分]A油脂性基质B水溶性基质C栓剂基质D气雾剂的抛射剂卵磷脂可用作:[1分]A油脂性基质B水溶性基质C栓剂基质D乳化剂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是:[1分]A阿拉伯胶-明胶BEudragit RSCb-CDDPVP肠溶片包衣材料是:[1分]A阿拉伯胶-明胶BEudragit RSCb-CDDHPMCP包合材料是:[1分]A阿拉伯胶-明胶BEudragit RSCb-CDDHPMCP微囊囊材是:[1分]A阿拉伯胶-明胶BEudragit RSCb-CDDHPMCP主分子与客分子形成的复合物是:[1分]A固体分散体B微囊C纳米球D包合物将药物用高分子材料包裹起来形成的微小胶囊的是:[1分]A固体分散体B微囊C纳米球D包合物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的是:[1分]A固体分散体B微囊C纳米球D脂质体药物以分子、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于固体载体中的是:[1分]A固体分散体B微囊C纳米球D脂质体属于被动靶向制剂的是:[1分]A磁性脂质体B脂质体C免疫脂质体D结肠靶向制剂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1分]A磁性靶向制剂B脂质体C免疫脂质体D结肠靶向制剂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六个月,三批,市售包装,属于:[1分]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加速试验供试品开口置于适当洁净容器中,于60℃下放置10 天,属于:[1分]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加速试验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分别于相对湿度(75±5)%及(90±5)%条件下放置10天,属于:[1分]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加速试验三批,市售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目的是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的是:[1分]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长期试验供试品开口放置在光橱或其他适宜的光照仪器内,于照度为()lx 的条件下放置10天,属于:[1分]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长期试验≡ 本试卷共计119题,此处为结束标志。≡ examcoo&查看: 803|回复: 0
第五章 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第一节 快速释放制剂一、口服速释片剂
第五章 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第一节 快速释放制剂
  口服速释制剂系指口服后能快速崩解或者溶解的固体制剂,通过口腔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
  固体制剂的速释主要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常采用固体分散、包合等制备技术。  
  一、口服速释片剂
  除舌下片等常见速释片剂外,本节主要包括分散片和口崩片。
  (一)分散片
  分散片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中的药物应是难溶性的,分散片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
  1.分散片的特点
  分散片剂型主要适用于要求快速起效的难溶性药物和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不适用于毒副作用较大、安全系数较低和易溶于水的药物。
  2.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与普通片剂的要求相比,增加了分散均匀性等试验。
  (1)溶出度测定:因分散片为难溶性药物,应进行溶出度检查。
  (2)分散均匀性:采用崩解时限法测定,应符合有关规定,即在15℃~25℃水中应在3分钟之内完全崩解。  3.分散片举例
  (1)阿西美辛分散片
  【处方】阿西美辛 30g   MCC 120g
      CMS-Na 30g   淀粉 115g
      1%HPMC溶液适量 微粉硅胶 3g
  【注解】 阿西美辛为主药,MCC和淀粉为填充剂,CMS-Na为崩解剂,1%HPMC溶液为黏合剂,微粉硅胶为润滑剂。
  (2)阿奇霉素分散片
  【处方】阿奇霉素 250g  羧甲基淀粉钠 50g
      乳糖 100g    微晶纤维素 100g
      甜蜜素 5g    2%HPMC水溶液适量
      滑石粉 25g   硬脂酸镁 2.5g
  【注解】处方中,阿奇霉素为主药,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内外加法),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甜蜜素为矫味剂,2%HPMC水溶液为黏合剂,滑石粉和硬脂酸镁为润滑剂。该分散片遇水迅速崩解,均匀分散为混悬状,适合大剂量难溶性药物的剂型设计。  (二)口崩片
  口崩片(亦称口腔崩解片)系指在口腔内不需要用水即能迅速崩解或溶解的片剂。一般由直接压片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由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口腔崩解片称口服冻干片。
  1.口崩片的特点
  与普通口服片剂相比,口崩片具有:
  (1)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2)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口腔崩解片最大的优点是服用方便,唾液即可使其崩解或溶解。
  (3)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口腔崩解片崩解吞咽后,因唾液量少,药物颗粒细,可在胃部均匀分布、吸附或嵌入胃黏膜。
  (4)显著减少了肝脏的首过效应:由于口腔崩解片在口中迅速崩解,除了大部分药物随吞咽动作进入胃肠道外,也有相当部分经口腔吸收,该途径吸收可缩短达峰时间(tmax)并使药物对肝脏首过效应敏感性降低,显著减少首过效应作用和毒性代谢物的数量。
  2.口崩片的质量要求
  口崩片应进行崩解时限检查。对于难溶性药物制成的口崩片,还应进行溶出度检查,对于经肠溶材料包衣的颗粒制成的口崩片,还应进行释放度检査。冻干口崩片可不进行片剂脆碎度检查。  3.口崩片举例
  (1)甲氧氯普胺口崩片
  【处方】①喷雾干燥混悬液处方:
  PVPP 2.5g MCC 5g
  甘露醇 42.4g 阿司帕坦 0.1g
  ②片剂处方:
  喷雾干燥颗粒 189.8mg 甲氧氯普胺 10mg
  硬脂酸镁 0.2mg
  【注解】甲氧氯普胺为主药,PVPP与MCC为崩解剂,甘露醇为填充剂,阿司帕坦为甜味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2)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
  【处方】辛伐他汀 10g 微晶纤维素 64g
  直接压片用乳糖 59.4g
  甘露醇 8g 交联聚维酮 12.8g
  阿司帕坦 1.6g 橘子香精 0.8g
  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0.032g
  硬脂酸镁 1g 微粉硅胶 2.4g
  【注解】辛伐他汀为主药,直接压片用乳糖、甘露醇为填充剂,甘露醇兼有矫味作用,交联聚维酮为崩解剂,阿司帕坦为甜味剂,橘子香精为芳香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微粉硅胶为助流剂,BHT为抗氧剂。  (三)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
  1.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体(SD)系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固态分散物。
  药物在载体材料中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
  (1)固体分散体的分类:低共熔混合物、固态溶液、共沉淀物
  ①低共熔混合物:药物与载体按适当比例混合,在较低温度下熔融,骤冷固化形成固体分散体。药物仅以微晶状态分散于载体中,为物理混合物。
  ②固态溶液: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为均相体系。
  ③共沉淀物:非结晶性无定形物,有时称玻璃态固熔体。
  (2)固体分散体的特点:
  ①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也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
  ②当采用水溶性载体制成固体分散体时,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水溶性载体中,可以大大加快药物的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③当采用难溶性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时,可以达到缓释作用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④当采用肠溶性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时可以控制药物仅在肠中释放;
  ⑤固体分散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够稳定,久贮会发生老化现象。
  (3)速释原理: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以分子状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微晶态以及无定形态存在,同时载体材料对药物的溶出有促进作用,具有可润湿性、分散性和抑晶性,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药物溶出。  2.包合技术
  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
  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组成,具有包合作用的外层分子称为主分子,被包合到主分子空穴中的小分子物质,称为客分子。
  (1)包合物的分类:包合物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两种:①按主分子形成空穴的几何形状,可分为:笼状、管状和层状包合物。②按包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可分为:单分子、多分子和大分子包合物。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2)包合技术的特点:①可增加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②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③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挥发损失,并使液体药物粉末化。④对易受热、湿、光照等影响的药物,包合后可提高稳定性。  (四)口服速释片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分散片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
  适用于难溶、需快速起效的药物;适用于生物利用度低,每次服用剂量大的药物,如大多数中药;适用于抗菌药物和抗酸药物。
  口崩片服用时不需用水或只需用少量水,无需咀嚼,片剂置于舌面,遇唾液迅速崩解后,借吞咽动力,药物即可入胃起效。
  一些药物若血液浓度长期处于较平稳状态,则易产生耐药性,制成口崩片可克服此问题。  
  二、滴丸剂
  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状而制成的制剂,主要供口服用。
  (一)滴丸剂的分类与特点
  1.滴丸剂的分类
  速释高效滴丸、缓释、控释滴丸、溶液滴丸、栓剂滴丸、硬胶囊滴丸
  (1)速释高效滴丸:滴丸是利用固体分散体的技术进行制备。当基质溶解时,体内药物以微细结晶、无定形微粒或分子形式释出,所以溶解快、吸收快、作用快、生物利用度高。
  (2)缓释、控释滴丸:缓释是使滴丸中的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缓慢溶出,而达长效;控释是使药物在滴丸中以恒定速度溶出,其作用可达数日甚至更多。
  (3)溶液滴丸:滴丸采用水溶性基质来制备,在水中可崩解为澄明溶液。
  (4)栓剂滴丸:滴丸同水溶性栓剂一样可用聚乙二醇等水溶性基质。滴丸可同样用于直肠,也可由直肠吸收而直接作用于全身,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快等特点。
  (5)硬胶囊滴丸:硬胶囊中可装入不同溶出度的滴丸,以组成所需溶出度的缓释小丸胶囊。  2.滴丸剂的特点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3)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4)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5)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制成滴丸剂可起到延效作用。
  3.滴丸剂的常用基质
  (1)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类(片剂粘合剂、片剂润滑剂、薄膜衣物料增塑剂、致孔剂、液体药剂溶剂、注射剂溶剂、增加眼用制剂粘度的附加剂、栓剂水溶性基质),硬脂酸钠、甘油明胶(栓剂水溶性基质)、泊洛沙姆(栓剂水溶性基质)、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
  (2)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等。  (二)滴丸剂的质量要求
  丸重差异、圆整度和溶散时限的检查;小剂量滴丸剂还应进行含量均匀度的检查。
  (三)滴丸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滴丸多为舌下含服,药物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一般含服5~15分钟就能起效,最多不超过30分钟。有的加入了缓释剂,可明显延长药物的半衰期,达到长效的目的。需要时,口含也可。滴丸技术适用于含液体药物,及主药体积小或有刺激性的药物,不仅可用于口服,还可用于局部用药,如耳部用药、眼部用药等。  
  三、吸入制剂
  吸入制剂系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合适介质中,以蒸气或气溶胶形式给药至肺部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液体或固体制剂。
  (一)吸入制剂的分类与特点
  1.吸入制剂的分类
  吸入制剂分为可转变成蒸气的制剂、供雾化用的液体制剂、吸入气雾剂和吸入粉雾剂四种。
  (1)可转变成蒸气的制剂:系指可转变成蒸气的溶液、混悬液或固体制剂。通常将其加入到热水中,产生供吸入用蒸气。
  (2)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系指通过连续或定量雾化器产生供吸入用气溶胶的溶液、混悬液或乳液。
  连续型和定量雾化器均是一类通过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溶液转化为气溶胶的装置。
  (3)吸入气雾剂:系指含药溶液、混悬液或乳液,与适宜抛射剂或液化混合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定量阀门系统和一定压力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的制剂。可添加助溶剂、增溶剂和稳定剂。
  (4)吸入粉雾剂:系指固体微粉化药物单独或与适宜载体混合后,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
  2.吸入制剂的特点
  吸入制剂的优点是吸收速度很快,几乎与静脉注射相当。
  吸入给药制剂的常见问题为吸入药物的肺部沉积量远小于药物的标示量,因很多患者未能熟练掌握吸入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没能达到预定疗效,甚至因吸入方法不当,药物未达到作用部位,降低了药物疗效,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二)吸入制剂的质量要求
  (三)吸入制剂的附加剂
  (1)抛射剂
  (2)稀释剂
  粉雾剂常用的稀释剂为乳糖。还可加入一定量的润滑剂、助流剂以及抗静电剂等。
  (3)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四)吸入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对于雾化吸入给药,其使用方法方便无需患者特殊配合,但受仪器装置的影响,不易携带,多在家庭或医院使用;
  而定量气雾剂与干粉吸入剂,对患者的自身认知能力与熟练掌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定量气雾剂因含有抛射剂对吸入技巧要求高,若达不到要求则容易引起呛咳。
  干粉吸入剂对于患者的吸气速率要求为30~120ml/min,因此不推荐给5岁以下儿童或有严重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而且其装置类型较多,使用方法有一定的差异。第二节 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制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  
  一、概述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减少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使用的药物的给药次数,大大提高患者的用药顺应性,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
  (2)血药浓度平稳,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3)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发挥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
  (4)缓释、控释制剂也包括眼用、鼻腔、耳道、阴道、直肠、口腔或牙用、透皮或皮下、肌内注射及皮下植入,使药物缓慢释放吸收,避免肝门系统的“首过效应”。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缓释、控释制剂也有不足:①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②价格昂贵;③易产生体内药物的蓄积,对于首过效应大的药物如普萘洛尔等制成缓释、控释制剂时生物利用度可能比普通制剂低。  2.缓释、控释制剂分类
  (1)根据药物的存在状态:缓释、控释制剂可分为骨架型、贮库型以及渗透泵型三种。
  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主要有:①骨架片:亲水性凝胶骨架片、蜡质类骨架片、不溶性骨架片;②缓释、控释颗粒(微囊)压制片;③胃内滞留片;④生物黏附片;⑤骨架型小丸。
  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主要有:①微孔膜包衣片;②膜控释小片;③肠溶膜控释片;④膜控释小丸。
  (2)根据释药原理:缓释、控释制剂可分为溶出型、扩散型、溶蚀型、渗透泵型或离子交换型。
  (3)根据给药途径与给药方式不同:缓释、控释制剂可分为口服、透皮、植入、注射缓释、控释制剂等。
  (4)根据释药类型: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可分为定速、定位、定时释药系统。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质量要求
  体外释放速率和体内吸收速率的测定在缓、控释制剂的质量标准中是必不可少的质量控制指标。
  (三)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缓释、控释制剂所涉及的释药原理主要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或离子交换等。
  1.溶出原理
  根据Noyes-Whitney方程(见灭菌制剂部分),可采用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控制粒子大小等方法和技术。
  2.扩散原理
  以扩散为主的缓释、控释制剂,药物首先溶解成溶液,再从制剂中扩散出来进入体液,其释药受扩散速率的控制。
  药物的释放以扩散为主的结构有:贮库型(膜控型)和骨架型。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包括: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包衣、制微囊、不溶性骨架片、植入剂、乳剂等。  3.溶蚀原理
  对于生物溶蚀型骨架系统,不仅药物可从骨架中扩散出来,而且骨架本身也存在溶蚀的过程。当聚合物溶解时,药物扩散的路径长度改变,形成移动界面扩散系统。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示意图
  4.渗透压驱动原理
  渗透压系统中,片芯由水溶性药物和聚合物或其他辅料制成,外面用水不溶性的聚合物包衣,包衣壳顶部用激光打一细孔,形成渗透泵片。
  当渗透泵片与水接触时,水即可通过包衣半透膜渗入片芯,使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加之高渗透压辅料的溶解,形成膜内外的渗透压差,药物的饱和溶液由细孔持续流出,流出量与渗透进膜内的水量相等,直到片芯内的药物完全溶解。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5.离子交换作用
  当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接触时,通过交换将药物释放出来。
  树脂+-药物- + X- → 树脂+-X- + 药物-
  或 树脂--药物+ + Y+ → 树脂--Y+ + 药物+
  X- 和Y+为消化道中的离子,交换后,游离的药物从树脂中扩散出来。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gif
  树脂+-药物- + X- → 树脂+-X- + 药物-
  树脂--药物+ + Y+ → 树脂--Y+ + 药物+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辅料和剂型特点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辅料
  1.骨架型缓释材料
  (1)亲水性凝胶骨架材料:遇水膨胀后形成凝胶屏障控制药物的释放。
  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片剂黏合剂、助悬剂)、甲基纤维素(片剂黏合剂、助悬剂、眼用制剂调节黏度附加剂)、羟丙甲纤维素(片剂黏合剂、胃溶型薄膜衣、助悬剂)、聚维酮(片剂黏合剂、眼用制剂调节黏度附加剂、助悬剂)、卡波姆、海藻酸盐、脱乙酰壳多糖(壳聚糖)等。(2)不溶性骨架材料:指不溶于水或水溶性极小的高分子聚合物。常用的有聚甲基丙烯酸酯(EudragitRS,Eudragit RL)、乙基纤维素(EC)、聚乙烯、无毒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等。
  (3)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常用的有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可延滞水溶性药物的溶解、释放过程。  2.包衣膜型缓释材料
  (1)不溶性高分子材料:如不溶性骨架材料EC等。
  (2)肠溶性高分子材料:如丙烯酸树脂L和S型、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和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等。
  3.增稠剂
  主要用于液体制剂。常用的有明胶(片剂黏合剂、胶囊壳囊材)、PVP (片剂黏合剂、眼用制剂调节黏度附加剂、助悬剂)、CMC、聚乙烯醇(眼用制剂调节黏度附加剂、助悬剂)、右旋糖酐等。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剂型特点
  1.骨架型片的剂型特点
  (1)亲水凝胶骨架片:该骨架片的骨架材料在遇水后形成凝胶,最后可完全溶解,药物全部释放。
  (2)蜡质性骨架片:由可溶蚀的蜡质材料制成,通过孔道扩散与溶蚀控制释放。
  (3)不溶性骨架片:此类片的释药过程分为三步:消化液渗入骨架内、溶解药物、药物自骨架孔道扩散释放,其中孔道扩散为限速步骤。
  (4)骨架型小丸:采用骨架型材料和药物混合,加入其他赋形剂、调节释药速率的辅料,经适当方法制成光滑圆整、硬度适当、大小均一的骨架型小丸。  2.膜控型片的剂型特点
  膜控型片是指将一种或多种包衣材料对颗粒、片剂、小丸等进行包衣处理,达到缓释、控释目的。
  3.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剂型特点
  渗透泵片是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常用的半透膜材料有纤维素类、聚乙烯醇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等。
  渗透压活性物质(即渗透压促进剂)起调节药室内渗透压的作用,主要有无机酸盐类、有机酸盐类、碳水化合物类、水溶性氨基酸类,常用乳糖、果糖、葡萄糖、甘露糖的不同混合物。
  推动剂亦称为促渗透聚合物或助渗剂,能吸水膨胀,产生推动力。
  口服渗透泵片是应用最多的渗透泵制剂,根据结构特点分为单室、多室渗透泵片,还有一种拟渗透泵的液体渗透泵系统。
  双室渗透泵片适于制备水溶性过大或难溶于水的药物;  
  三、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1.用药次数
  (1)用药次数过多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每片(粒)的剂量远大于普通制剂,用药次数过多或增加给药剂量使血药浓度不稳定而带来不安全因素。临床用药调査表明,用药次数过多的差错率占品种的60%以上。虽然药品说明书已标明药品每天服药一次能够维持有效血药浓度24小时,但有部分临床医师仍坚持按普通药物的用法。
  (2)用药次数过少
  用药次数不够使药物的血药浓度过低,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如茶碱缓释片2片/次,有效血药浓度维持12小时,每天早晨服用一次,不能起到有效防治夜间哮喘发作的作用,正确的给药方法是1次2片、每12小时1次。
  2.服用方法
  可分剂量服用的缓控释制剂通常外观有一分割痕,服用时也要保持半片的完整性。所有的口服缓、控释制剂一般均要求患者不要压碎或咀嚼,以免破坏剂型失去其缓、控释作用。
  3.用药剂量
  4.服药间隔时间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服药间隔时间一般为12小时或24小时。  缓控释制剂辅料:
  1.骨架型缓释材料
  (1)亲水性凝胶骨架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卡波姆、海藻酸盐、壳聚糖等。
  (2)不溶性骨架材料:聚甲基丙烯酸酯(EudragitRS,Eudragit RL)、乙基纤维素、聚乙烯、无毒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等。
  (3)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常用的有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2.包衣膜型缓释材料
  (1)不溶性高分子材料:EC
  (2)肠溶性高分子材料:如丙烯酸树脂L和S型、醋酸纤维素酞酸酯、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等。
  3.增稠剂
  主要用于液体制剂。常用的有明胶、PVP、CMC、聚乙烯醇、右旋糖酐等。
  4、渗透泵片是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
  半透膜材料:纤维素类、聚乙烯醇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等。
  渗透压活性物质:乳糖、果糖、葡萄糖、甘露糖的不同混合物。
  推动剂:聚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VP等。
  四、口服缓释、控释制剂举例&&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是
&&  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  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  C.包衣
&&  D.控制粒子大小
&&  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  1.溶出原理
&&  可采用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控制粒子大小等方法和技术。
&&  2.扩散原理
&&  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包衣、制微囊、不溶性骨架片、植入剂、乳剂等。&& &&  缓、控释制剂不包括下列哪种
&&  A.分散片
&&  B.胃内漂浮片
&&  C.渗透泵片
&&  D.骨架片
&&  E.植入剂&&&&&&&&&&『正确答案』A &&   
  五、经皮给药制剂
  经皮给药制剂系指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常用的剂型为贴剂。
  (一)经皮给药制剂的特点
  1.经皮给药制剂的优点
  (1)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效应,提高了治疗效果,药物可长时间持续扩散进入血液循环。
  (2)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
  (4)患者可以自主用药,减少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2.经皮给药制剂的局限性
  (1)由于起效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
  (2)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
  (3)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二)经皮给药制剂的质量要求  (三)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1.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
  经皮给药制剂是由几层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高分子薄膜层叠而成。大致可分以下五层:
  (1)背衬层:用来防止药物的挥发和流失。
  (2)药物贮库层:是由厚为0.01~0.7mm的聚乙烯醇或聚醋酸乙烯酯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层膜。治疗的药物被溶解在一定的溶液中,制成过饱和混悬液存放在这层膜内,药物能透过这层膜慢慢地向外释放。
  (3)控释膜:这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利用它的渗透性和膜的厚度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是经皮给药制剂的关键部分。
  (4)胶黏膜
  (5)保护膜:是一种可剥离衬垫膜,具有保护药膜的作用。  2.经皮给药制剂的类型
  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储库型和骨架型;按基质大致分为贴剂和凝胶膏剂(亦称巴布剂)两大类。贴剂又可分为三种:黏胶分散型、周边黏胶骨架型、储库型。
  (1)黏胶分散型贴剂:是将药物分散在压敏胶中,铺于背衬材料上,加防黏层而成,与皮肤接触的表面都可以输出药物。
  (2)周边黏胶骨架型贴剂:将含药的骨架周围涂上压敏胶,贴在背衬材料上,加防黏层即成。
  (3)储库型贴剂:是利用高分子包裹材料将药物和透皮吸收促进剂包裹成储库,主要利用包裹材料的性质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药物分散或溶解在半固体基质中组成药物储库。  (四)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材料
  1.骨架材料
  一些天然与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都可作为聚合物骨架材料,如疏水性的聚硅氧烷与亲水性的聚乙烯醇。
  2.控释膜材料
  经皮给药制剂中的控释膜可分为均质膜和微孔膜。用作均质膜的高分子材料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硅氧烷等。微孔膜有聚丙烯拉伸微孔膜等。
  3.压敏胶
  主要包括:聚异丁烯(PIB)类、丙烯酸类和硅橡胶压敏胶。
  4.背衬材料、防黏材料与药库材料第三节 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是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一、概述
  (一)靶向制剂的特点
  可提高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治疗浓度、使药物具有专一药理活性、增加药物对靶组织的指向性和滞留性、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等,从而可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患者的顺应性。 
  靶向制剂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不仅要求药物到达病变部位,而且要求具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在这些靶部位滞留一定时间。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及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  (二)靶向制剂的分类
  1.按靶向原动力
  靶向制剂可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三大类。
  (1)被动靶向制剂亦称自然靶向:靶向载体药物微粒在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尤其是肝的Kupffer细胞)摄取,这种自然吞噬的倾向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而产生特定的体内分布特征。常见的被动靶向制剂有脂质体、微乳、微囊、微球、纳米粒等。
  被动靶向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其粒径的大小,通常粒径在2.5~10μm时,大部分积集于巨噬细胞;小于7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200~400nm的纳米粒集中于肝后迅速被肝清除;小于10nm的纳米粒则缓慢积集于骨髓;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血管床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白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除粒径外,微粒的表面性质如荷电性、疏水性和表面张力等对分布亦起到重要作用。如表面带负电荷的微粒易被肝摄取,表面带正电荷的微粒易被肺摄取。  (2)主动靶向制剂: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亦可将药物修饰成前体药物,即能在病变部位被激活的药理惰性物,在特定靶区发挥作用。①修饰的药物载体:其机理是通过载体结构修饰或抗体识别、受体识别、免疫识别等生物识别作用将药物定向运送至病变部位发挥药效,而不损伤周围的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
  修饰的药物载体有:修饰性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糖基修饰的脂质体)、修饰的纳米乳、修饰的微球、修饰的纳米球(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球、免疫纳米球)等。
  ②前体药物:其机理是药物经过化学结构改造后在体内无活性或活性很低,经酶促或非酶促作用又释放出原药而发挥药理效应。常见的前体药物有抗癌的前体药物、脑部靶向前体药物、结肠靶向前体药物等。  (3)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①磁性靶向制剂:利用体外磁场将磁性载药微粒导向靶部位的制剂。如磁性微球和磁性纳米囊。
  ②热敏靶向制剂:能携载药物并且在高温条件下有效地释放药物的靶向制剂。例如应用温度敏感脂质体载药结合病变部位升温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其原理是由某些脂质构建的脂质体具特定的相变温度,在低于其相变温度的环境下,脂质体保持稳定,而当脂质体达到液晶态相变温度时,其磷脂的酰基链紊乱度及活动度增加,膜的流动性增加,包封的药物释放速度增大。
  ③pH敏感靶向制剂:利用肿瘤附近及炎症部位的pH比周围正常组织低,采用pH敏感微粒载体可将药物靶向释放到这些部位,如pH敏感脂质体。
  ④栓塞性制剂:用于阻断靶区的血供与营养,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如栓塞微球和栓塞复乳。  2.按靶向机理
  靶向制剂可分为生物物理靶向制剂、生物化学靶向制剂、生物免疫靶向制剂及双重、多重靶向制剂等。
  3.按制剂类型
  靶向制剂可分为乳剂、脂质体、微囊、微球、纳米囊、纳米球、磁性导向微粒等。
  4.按靶向部位
  靶向制剂可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淋巴靶向制剂、骨髓靶向制剂、结肠靶向制剂(酶控制型、pH敏感型、时滞型和压力依赖型)等。  (三)靶向制剂的一般质量要求
  (四)靶向性评价
  药物制剂的靶向性可由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峰浓度比Ce等参数来衡量。参数值愈大靶向效果愈好。  
  二、脂质体
  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小囊泡,又称类脂小球、液晶微囊。
  (一)脂质体的分类
  1.按结构分类
  脂质体按其结构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大多孔脂质体等。
  (1)单室脂质体(ULV):球径约≤25nm,药物的溶液只被一层类脂质双分子层所包封。
  (2)多室脂质体(MLV):球径约≤500nm,药物溶液被几层类脂质双分子层所隔开,形成不均匀的聚集体。
  (3)大多孔脂质体(MVV):直径约130±6nm,单层状,为细胞的良好模型,比单室脂质体多包封10倍的药物,多用于抗癌药物、酶制剂、锑剂及不耐酸抗生素类药物的载体。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gif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gif  2.按性能分类
  脂质体按其性能可分为常规脂质体和特殊性能脂质体。
  (1)常规脂质体,系一类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含有脂质双层包围水相的内囊泡结构的脂质体,其理化性质(如粒径大小、脂质成分、表面电荷、脂质双层的流动性和脂质双层数)能大范围改变。
  (2)特殊性能脂质体,包括:①热敏脂质体②pH敏感脂质体③多糖被复脂质体,为结合了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糖脂的脂质体;④免疫脂质体。另外还有超声波敏感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和磁性脂质体等。
  3.按荷电性分类
  脂质体按其荷电性可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性脂质体、正电性脂质体。  (二)新型靶向脂质体
  1.前体脂质体
  将脂质吸附在极细的水溶性载体如氯化钠、山梨醇等聚合糖类(增加脂质分散面积)制成前体脂质体,遇水时脂质溶胀,载体溶解形成多层脂质体,其中载体的大小直接影响脂质体的大小和均匀性。前体脂质体可预防脂质体之间相互聚集,且更适合包封脂溶性药物。  2.长循环脂质体
  PEG修饰可增加脂质体的柔顺性和亲水性,从而降低与单核巨噬细胞的亲和力,延长循环时间,称为长循环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有利于对肝脾以外的组织或器官的靶向作用。同时,将抗体或配体结合在PEG的末端,既可保持长循环,又可保持对靶点的识别。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gif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9.gif  3.免疫脂质体
  脂质体表面联接抗体,对靶细胞进行识别,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gif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1.gif
  4. 热敏脂质体
  利用在相变温度时,脂质体的类脂质双分子层膜从胶态过渡到液晶态,脂质膜的通透性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增大的原理制成热敏脂质体。
  5. pH敏感性脂质体  (三)脂质体的组成、结构与膜材料
  1.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脂质体由类脂质双分子层膜所构成,其双分子层厚度约为4nm。类脂质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而磷脂与胆固醇亦是共同构成细胞膜的基础物质。由于结构上类似生物膜,故脂质体又被称为“人工生物膜”。
  磷脂具有两亲性,结构中含有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均为亲水性基团,另外还有两个较长的烃基为疏水链。胆固醇亦属于两亲物质,其结构中亦具有疏水与亲水两种基团,其疏水性较亲水性强。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gif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3.gif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gif  2.脂质体的膜材料
  脂质体的膜材主要由磷脂与胆固醇构成。
  磷脂包括天然的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以及合成磷脂等,均可用作脂质体双分子层基本材料。
  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是脂质体的“流动性缓冲剂”。  (四)脂质体的性质与特点
  1.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1)相变温度:当升高温度时,脂质体双分子层引起一系列变化,如膜的厚度减小,流动性增加等。
  (2)荷电性:脂质体表面电性与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及对靶细胞作用有关。
  2.脂质体的特点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
  (2)缓释和长效性:将药物制备成脂质体,因减少了肾排泄和代谢而延长药物在血液和靶组织中的滞留时间,延长了药效。
  (3)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4)降低药物毒性
  (5)提高药物稳定性  (五)脂质体的质量要求
  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注射给药脂质体的粒径应小于200nm,且分布均匀,呈正态性,跨距宜小。
  2.包封率
  通常要求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达80%以上。  3.载药量
  载药量与药物的性质有关,通常亲脂性药物或亲水性药物较易制成脂质体。
  4.脂质体的稳定性
  (1)物理稳定性:主要用渗漏率表示,即在贮存期间脂质体的包封率变化情况。
  渗漏率=(贮存后渗漏到介质中的药量/贮存前包封的药量)×100%
  (2)化学稳定性  (六)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作为药物载体的用途
  1.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脂质体与细胞之间存在吸附、脂交换、内吞、融合、渗漏和扩散等相互作用。
  脂质体是理想的抗肿瘤药物的载体。
  脂质体静脉给药后,优先集中于网状内皮组织,主要被肝、脾摄取,肌肉注射大部分集中于淋巴结中,口服后可到达血管。
  2.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七)脂质体存在的问题
  1.靶向性问题
  一般脂质体的靶向性主要集中在网状内皮系统,要达到特异靶向性,需要在脂质体上结合抗体、糖链或使脂质体在受到热、光及靶器官特定的pH作用后才释放药物。
  2.稳定性问题
  (1)脂质体对某些水溶性药物包封率较低,药物易从脂质体中渗漏出来。可采用制成前体药物的方法或用大豆甾醇等强化材料修饰脂质膜,以改善包封率和稳定性,同时所处理的脂质体具有了主动靶向性。
  (2)用常规方法制得的脂质体易于聚集和融合,可采用膜修饰方法使膜带电子或制成膜聚合脂质体。
  (3)脂质体存在贮存稳定性差,静注给药后因血中蛋白、酶等因素作用造成其破裂及包封药物的快速渗漏等不足,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八)脂质体的给药途径及举例
  1.脂质体的给药途径
  脂质体的给药途径主要包括:①静脉注射给药;②肌内和皮下注射给药;③口服给药;④眼部给药;⑤肺部给药;⑥经皮给药;⑦鼻腔给药。
  2.脂质体举例  
  三、微球
  微球是指药物溶解或者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属于基质型骨架微粒。微球粒径范围一般为1~500μm;小的可以是几纳米,大的可达800μm,其中粒径小于500nm,通常又称为纳米球,属于胶体范畴。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5.gif
  静脉注射给药是微球被动靶向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通过控制微球的粒径来实现药物的靶向性。  (一)微球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1.微球的分类
  (1)普通注射微球:1~15μm微球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可被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所吞噬。
  (2)栓塞性微球:注射于癌变部位的动脉血管内,微球随血流可以阻滞在瘤体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甚至可使小动脉暂时栓塞,既可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也可使载药的微球滞留在病变部位,提高局部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因此,栓塞性微球一般粒径较大,视栓塞部位不同,粒径大小可由30~800μm不等。
  (3)磁性微球:在制备微球过程中将磁性微粒包入其中,用空间磁场在体外定位,使其具靶向性。  (4)生物靶向性微球:微球经表面修饰后从而具有生物靶向性,带负电荷的微球可大量地被肝摄取,而带正电荷的微球则首先聚集于肺,疏水性微球可被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所摄取。
  2.微球的作用特点
  (1)缓释性
  (2)靶向性
  (3)降低毒副作用
  (二)微球的质量要求
  1.粒子大小与粒度分布
  2.载药量
  通常微球的载药量比脂质体高。
  3.有机溶剂残留检查
  4.体外释放度  (三)微球的载体材料和微球的用途
  1.微球的载体材料
  作为埋植型或注射型缓释微球制剂的可生物降解的骨架材料主要有两大类。
  (1)天然聚合物:如淀粉、白蛋白、明胶、壳聚糖、葡聚糖等。
  (2)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PLA)、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PLGA)、聚丙交酯乙交酯(PLCG)、聚己内酯、聚羟丁酸等。  2.药物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
  药物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通常有三种情况:①溶解在微球内;②以结晶状态镶嵌在微球内;③吸附或镶嵌在微球表面。
  3.微球的用途
  (1)抗肿瘤药物载体
  (2)多肽载体
  (3)疫苗载体
  (4)局部麻醉药实现长效缓释  (四)微球存在的问题
  微球载药量有限,对用药量大的药物不易制成微球注射剂。微球产业化问题,如无菌或灭菌条件,突释现象的控制,有机溶剂残留等。  
  四、微囊
  微囊系指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简称微囊,粒径在1~250μm。而粒径在0.1~1μm之间的称亚微囊;而粒径在10~100nm之间的称纳米囊。
  (一)药物微嚢化的特点
  (1)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2)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3)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
  (4)控制药物的释放
  (5)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6)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7)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脂质体、包合物、固体分散体、微嚢、微球比较:
  共性:使液态药物固态化、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脂质体:靶向性、缓释、细胞亲和性
  包合物:增加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固体分散体:不同载体材料达到定时、定位作用
  微嚢:靶向性
  微球:缓释性、靶向性  (二)微嚢的质量要求
  1.微囊的囊形
  2.粒径
  3.载药量与包封率(脂质体、微球测载药量)
  4. 药物释放速率  (三)药物微嚢化的材料
  1.囊心物
  囊心物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2.囊材
  常用的囊材可分为天然的、半合成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三大类。
  (1)天然高分子囊材:①明胶②阿拉伯胶③海藻酸盐④壳聚糖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①羧甲基纤维素盐②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③乙基纤维素④甲基纤维素⑤羟丙甲纤维素。
  (3)合成高分子囊材:非生物降解且不受pH影响的囊材有聚酰胺、硅橡胶等。非生物降解但可在一定pH条件下溶解的囊材有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等。
  聚酯类是应用最广的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如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等。其中,PLA和PLGA是被FDA批准的可降解材料,而且已有产品上市。
  (四)微嚢中药物的释放
  1.微囊中药物释药机制
  微囊中药物释药机制通常有以下三种过程。
  (1)药物透过囊壁扩散:微囊进入体内后,体液向微囊中渗透而逐渐使微囊中药物溶解透过囊壁扩散,属于物理过程。
  (2)囊壁的消化降解:微囊进入胃肠道后,囊壁受胃肠道酶的消化,囊膜逐渐被溶化而使药物释放出来,属于生化过程。
  (3)囊壁的破裂或溶解:微囊囊壁溶解,或因外力或摩擦引起囊壁的裂缝和破裂,而使药物释放,属于物理化学过程。
  2.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体脂质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