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送语音消息时 可以用手机上按键发吗?或者是用蓝牙耳机上的案件?有小知闲闲是哪位大神神知道?

微信发语音为什么要按着说话?
点一下录音,再点一下发送不可以吗?
因为对讲机就是这样工作的
以下在時間上沒有考證,但我最早用的這類軟件是 WhatsApp,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正是按照匿名用戶說的那樣設計的:點一下錄音,手鬆開,說話,點暫停,點發送。我用的第二個這類軟件是 Talkbox,個人經驗裡它是第一個用這種對講機式設計的。我認爲 Talkbox 確實是有意地在模仿對講機的交互,因爲按下去的那一瞬間還有類似實體對講機的那種雜訊聲音。這是一個很「珍道具」的細節。然後出現了微信、米聊、Line 等等。也都是採用對講機設計了。Talkbox 當時火過一陣子,如果說微信米聊和 Line 沒有參考它,我覺得很難相信。最終,在 2013 年,WhatsApp 也放棄了原來的設計,改用對講機式的語音發送介面。簡單來說,我認爲微信沒有參考對講機,它參考的是 Talkbox。而 Talkbox 參考的是對講機。
对讲机是一种合理的解释。需要说明一下:微信不一定是参考了对讲机才做出这个设计。而是因为“对讲机本身就是个非常经典的设计”,这个设计已经被时间所验证,它是在现有已知的若干种设计中最合适的一种。。。以至于任何人来独立设计类似功能的产品,经过一定的迭代之后,最终的产物都还会是跟对讲机的操作一致。或许可以指责微信没有颠覆对讲机,没有重新发明对讲机,但是在没有更好的设计之前,不颠覆常常是对的。
我也讲点个人体验,我用米聊,类似机制。1 不光是对讲机,在移动通讯范畴内的集群通讯技术PTT(Push To Talk)也是点击专有物理按键发言,释放即结束。这里面有个核心设计思想是完全技术考量的:就是通过按键发出独占物理信道的信号,进入只有在信道空闲时刻率先按键的人才可以独享信道并发言的状态。实现在多点通讯情况下的“协调发言”,否则体系就乱套了,客户体验不好;2 虽然PTT的最终实现不是多点通讯(其实可以实现多点通讯)而是点到点通讯,但通过手动按压物理键实现对信道的双工区分(就是说和听的区分),确实办法不多,对讲机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最佳的;3 至于微信和米聊,这些在数据网络上实现的语音通讯手段和上述的对讲机和PTT、甚至我们平时使用的电话都不是一码事,他们不是实时传递的,他们并不需要在说和听的双方建立实时存在的专用物理信道,所以并不存在“听和说的双工区别”的问题,更多的考虑是:3.1 对数据带宽的适应,微信也好米聊也好,如果跑在现有3G网络甚至2G的EDGE或者GPRS上,首要问题就是空中带宽极有限,这个问题无法通过终端应用来改变所以只有去适应,“点击发言”实现方法可以让客户直观感受到发言需要紧凑、一口气讲完的紧迫感,毕竟按着键把话筒凑到嘴边的感觉不舒服(虽然看起来挺酷)。这样使用效果无需训练,多数用户通过几次使用即可把握合时的发言周期,10-15秒MAX,再大的语音市场会构造出庞大的语音数据包,发送状态会很慢,直接影响客户体验。从这个角度理解,“点击发言”模式在默默训练用户去适应体系,有这个效果;3.2 多少还是有点儿仿真的成分,对讲机多为军用,这样看起来比较酷;3.3 发言所需的按键动作减少。很难想象,如果象使用电话一样使用微信或者米聊的语音功能,点击开始点击结束,畅所欲言,那样会对网络造成巨大压力,发言和收听都需要双方长时间访问服务器上载和下载,最终会造成不好的客户体验。FYI========================================回答并发送之后,才觉得有些跑题了。提问者的核心意思是,“点一下录音,再点一下发送不可以吗?” 如果就是这个问题范畴,那最好的解释应该就是使用的方便性上。点击录音时,使用者如果不佩戴耳机,会把手机的话筒部位凑近嘴巴的,如果必须再多一个“点击结束”的动作,会让使用者在停止讲话时,多出毫秒级别甚至秒级别的“空白时间”,徒劳造成带宽浪费。从这点上看,释放按键即结束,是效率最高的;再有一个问题,释放按键即发送,可以加速说者和听者之间的互动频率和紧凑感,这也是尽可能使类似语音通讯(基于数据网络)达到良好的“双工效果”的最好方法,一个字,“快”很重要。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的,我们先来看几个语音操作的交互:1、语音搜索(Google、siri等)按下录音--说话停止,然后进行搜索(回答)这类是以短语为主,需要机器识别,如果太长肯定识别困难。在交互上点击一下开始录音,停止后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样对用户的操作最方便。2、录音开始录音-暂停-停止录音的过程时间会更长,一段对话、一个会议等,在交互上为了考虑这些因素,采用了开始-暂停-介绍,三个步骤,让录音更安全,控制感更强。3、语音对话按下录音-松开发送比如微信,这是一种聊天模式,无论是现实中的聊天场景还是文字聊天经验,几句话的时间也就几秒至十几秒,所以交互上“按下-松开"实现了录音和发送两个行为,且控制感比 1、语音搜索 的更强。
对讲机,3次点击的繁琐恕我不能同意??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我自己的感受是,录音常常录不全,而且不只是我,我的朋友也有这样的现象。一段录音的开头一般是完整的,但是结尾常常漏掉了。是的,对讲机是要按着的,感觉也不错。但是问题是,对讲机按着舒服啊!微信那么一点,又长又扁,又靠近mic,拿着根本不像对讲机啊有木有??换个操作方式,更像对讲机一点的话,我也会赞的。3次点击的繁琐我也就不能同意了。因为这么难按的按钮还要长按,我觉得比3次点击还要麻烦。不过问题是“为什么”要按着。此答不切题。
长按是一个一直被忽略的操作。我们在做交互时不太常用这种操作,但其实长按效率很高。微信的对讲模式是长按的一种比较提升效率的应用。微信还有一处地方也用到了长按:表情预览。因为长按中有个很重要的元素: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基于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应用有很多种,那么机器可以根据开始时间进行某个行为,也可以根据结束时间进行某行为,还能根据时长进行某行为。你看,一个长按可以和机器来至少3次互动。
如果不常按录音,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想想不常按录音的步骤:1、点击录音2、录取声音3、点击结束录音4、点击发送录音3次点击,是不是很繁琐。 3次点击不光意味着多次操作,而且意味着你必须在屏幕上低头3次寻找操作按钮。 我光想想这些步骤就烦死了。 而常按录音你只需要在屏幕上寻找一次按钮位置,而且整个录音过程中你可以看电视,看网页,多爽啊。这个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用户体验和解决方案。 什么是用户体验。 就是这些细节。----------------------------------------------补充----------------------------------------------因为产品门槛较低。 所以各种人群都认为自己的感觉就是产品观点。 如同进入比武场,一个跳舞,一个做广播体操,根本打不到一路。 至于问到“为什么”这个问题,对讲机这个观点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 因为对讲机这个答案绝对不是产品思路。 微信不可能因为对讲机那样做他们才那样做。 即便参考到对讲机 也是考虑了多种方案后选择的最优的方案。 所以我觉的对讲机不是原因。 是一个中间过程或者说结果。
如果按照点一下录音点一下发送这个流程的话,一般人会先点录音,然后把手机拿到离嘴巴近一点的地方说话,说完再把手机拿开,再点发送,这个拿近拿远的过程会耗费一点点时间,就意味着会多录下两小段没用的语音,耗费网络资源。而按住录音放开发送这个流程在简化操作的同时能够更精准地截取语音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手按的力度控制语音的录制。
不同意以上关于“模仿对讲机”即是真理的论调,对微信的这种做法持保留态度。1、 iPhone 和 对讲机有很明显的区别,对讲机的对讲按钮是个物理按钮,按下去有触感; iPhone 的没有,屏幕很滑,按住的时候如果视线飘忽到手机屏幕外面,手指移动了你都不知道;2、长按就限制了你手指的其它操作,我无法一边玩 D3 ,一边和妹子微信聊天;3、对我个人来说,几年来手机上的系统录音等软件已经养成了点击录音的习惯,突然来了个长按录音的,这都是学习成本啊。PS: 张小龙是很牛,但还是不要过度神话了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微信语音消息存在手机的哪个文件夹里面?
微信语音消息存在手机的哪个文件夹里面?
查看: 1038|
摘要: 最近很多好友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手机上面上微信,在上面录制了一下语音消息,这个语音消息保存到手机哪里?怎么找到保存这个语音消息的文件夹?下面华为安卓手机为例子,结合体会详细说说具体的寻找步骤:
最近很多好友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手机上面上微信,在上面录制了一下语音消息,这个语音消息保存到手机哪里?怎么找到保存这个语音消息的文件夹?下面华为安卓手机为例子,结合体会详细说说具体的寻找步骤:
方法/步骤1
1、打开手机,找到文件管理器
2、点击文件管理器,在里面找到 Tencent 文件夹。
3、然后在页面中找到“MicroMsg” 文件夹
4、然后在页面中找到:bc3dea
(注意:不同的手机,不同的微信账号,文件夹的名字不同,不过基本是这样一个文件串)点击这个文件
5、进入后,往下拉手机屏幕,找到“Voice2”这个文件夹
6、点击进入文件夹后,即可看到录制的语音消息文件夹。
7、点击进入一个文件夹后,会看到语音消息文件,文件下方还会有录制的时间
上一篇:下一篇:蓝牙耳机怎么不能听到微信语音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位大神有最新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