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从学生已有工作经验简历模板的经验出发

宜兴学科网 - 宜兴教育资源门户
&当前位置: >
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数学
时间: 13:20 来源: 作者:蒋勇 点击:次
&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我在一次课改研讨活动中对苏教版数学教材第六册《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一课时进行了教学创新,收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案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好下表。 &&&&&&&&&&&&&&& &学生最喜欢的物品&购买情况调查表
一件物品的价格
购买物品的件数
一共用的钱数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根据自己购买物品的实际情况填写表格的正确率达到97% 。)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自己或者陪同爸爸妈妈等亲属到商场买过东西呢? (学生都说有。有的说自己到小摊上买了玩具赛车,有的说到大商场买过电脑、衣服&&。各说各样,显的很兴奋。) 师:你们买到过最喜爱的物品吗?这件物品的价格是多少,买了几件,一共花了多少钱呢?(学生自意识地拿出了预先填写好的表格。根据学生的发言,我相机在小黑板上预先设计的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学生最喜欢的物品&购买情况调查表
物品的名称
一件物品的价格
购买物品的件数
一共用的钱数
〈格林童话〉
师:(指着表格)这6元、120元、30元你们能分别说说怎么算出来的吗? 孙一荃:我想一把手枪3元,买2把就要用两个3元,3乘2等于6元。 徐&达:单本书是12元,一套童话书正好10本,12乘10就是120元。 陈&院:用一辆赛车的钱数乘赛车的辆数就是买3辆赛车要用的钱。 (这三位同讲完后,老师又点了几位学生进行交流,都能说出计算&一共用的钱数&的方法。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概念,因此,还不能用&单价&数量=总价&这样的语言来表达。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头脑中已经具有怎样计算&总价&的方法了,不过只还是&经验&,没有上升为&数学&的形式罢了。) 师: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中的三组数,&3元、12元、10元&表示什么? &2把、12本、3辆&表示什么?&6元、120元、30元&又表示什么?你能分别 用一句话来说说吗? 生:我发现3元、12元、10元都是指买一件物品的钱数,2把、12本、3辆都是指买物品的件数,6元、120元、30元都是指买几件物品一共要用的钱数。 &&& &&&& 师:数学是交流的工具,为了便于交流,在数学上像&一把手枪3元&、&2把&、&一共用6元钱&这样的数量,分别给起了一个名字。你们想知道吗?(在学生的催促下,结合学生的表格内容我介绍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概念,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 师:现在你们认为求总价需要什么条件,怎么计算? 生:只要知道买的物品的单价和数量,用单价乘数量就会得到购买物品的总价。 &&&& &&&&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 生:好!好!(学生高兴极了。) 我在学生中选择几张表格,擦去&一件物品的价格&这栏的数,再让其他学生来猜出这个擦去的数。(表格用实物投影在屏幕上显示。) &&&&&&&&&&&&&&&&& &学生最喜欢的物品&购买情况调查表
物品的名称
一件物品的价格
购买物品的件数
一共用的钱数
&生:陈林的裙子一条肯定是45元。 生:王舒的一个布娃娃要15元。 生:蒋骏买的是一盒一块半的口香糖。 我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猜&购买物品的件数&这一栏的数,学生都能猜出来。 & 在兴致勃勃地进行猜数游戏后,让学生想一想(可以小组讨论):&&&&&&&&&&&&&&&&&
1.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请说一个生活中的实际计算问题。 2. 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请说一个生活中的实际计算问题。 生:在刚才的猜数中我们小组发现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用总价除以单价就可以求出数量。知道总价和数量,用总价除以数量就可以求出单价。有一天妈妈给我12元钱,叫我到小摊上买3元钱一双的袜子,我没问妈妈就知道是买4双,我是用12除以3来计算的。如果用12除以4也可以求到一双袜子的价钱是3元。。&&&
生:因为积除以一个乘数就得到另一个乘数,所以我认为总价除以单价就等于数量,总价除以数量就等于单价。菜场上的猪肉是6元钱1斤,18元钱可以买几斤呢?肯定是3斤,只要用18除以6来计算。反过来,如果知道18元钱买了3斤猪肉,也可以立即算出1斤猪肉的价钱是6元,只要用18除以3来计算。 && &&&& & 反思 一.&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也不可能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已很丰富,参加的活动已很多,有充足的机会接触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在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没有学习&单价&数量=总价&这样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有过许多次的&买卖&经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计算&总价&的方法经验,把握了这一新知的实质,在他们的头脑中已具有了一定的数学&雏形&。这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开掘这种&生活经验&,把它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二.生活经验是学生构建新知的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小学数学虽然只是数学的启蒙知识,但小学数学学习也应是一个知识建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便是学习新知之前的知识结构或经验结构(至少是它的一部分)。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先通过课前活动,让学生填写&最喜欢的物品&购买情况调查表,选择出和新知相关的原有认知结构,提供认知的固着点,形成定向目标。这样,学生在心理、认知上也有了一定的准备。学生又通过课堂上各自&购物&的交流,初步感知了在&买卖&中经常要碰到的几种相关的数量以及计算&总价&的方法,在具体材料的探索中,在对问题的感性回答中积累了丰富的数理经验,形成了抽象数学知识的厚实基础。在学生对学习材料有充分感性认识后,老师运用启发性的问题:&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中的三组数,&3元、12元、10元&表示什么?&2把、12本、3辆&表示什么?&6元、120元、30元&又表示什么?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来说说吗?&引导学生对感性经验进行了必要的抽象概括,并引入适当的定义和术语,把一系列具有同一特征的数量分别起名为单价、数量和总价,使学生对问题的规律性有了本质的理性认识。最后引导学生把新知识和旧经验加以联系,用数学语言,数学思考方式对规律进行总结,得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新的数学知识,使新知纳入了原有的认知体系之中,完成了对新知的建构。事实证明,数学脱离了现实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将数学与学生的现实背景、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来进行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三.&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源泉。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的。如果学生学习的材料脱离了现实背景、生活经验,离实际生活较远,那么它也就脱离了学生。数学是严谨的,但数学的严谨未必一定要通过板着的面孔去体现。学生感兴趣的是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亲近的是他们熟悉的事物。因此,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景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特别是与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那些已经具有的、但未经训练或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体验相关联。这样,数学才富有现实意义,学生不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更会感觉到学到的新知识对自己有用,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便悄然激发,对学到的新知识就会自觉地加以运用。本案例的教学内容就是那么三个数量,三个简单的数量关系,当把它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后,学生学得不再那么枯燥,那么乏味。他们兴趣盎然地交流自己购买的最喜欢的物品,谈购买的经历,猜别人所买物品的单价、数量,学习在快乐的活动中进行。五十多个学生就有五十多个&购买&经历,&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有用的。我们看到当学生学到了新知以后,便会和自己的生活相联系,自觉地加以运用。这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运用到现实中去&。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夏青峰)
数学新课标在其前言中,就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本人愿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同行。
  一、尊重
  [案例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
  讲台上放着三个透明杯子,里面分别放了10克、20克和50克的水。老师用汤勺向三个杯子里加糖,糖的数量依次为2克、3克和5克。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杯子里的糖水更甜些呢?
  (生说。)
  其中有一个学生:让我上来喝喝就知道了。
  教师A:你就知道喝。老师是让你用数学的方法去判定。哪位同学来说?
  教师B:很好!这种方法最简单易行了。除了用口尝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个杯子里的水更甜些呢?
  [案例2]《找规律》教学
  屏幕上出现一幅图画。商店门口挂了很多灯笼,红、黄、蓝三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着。其中一部分被一辆停在商店门口的汽车给遮住了。
  师:你能知道被汽车挡住的灯笼,分别是什么颜色吗?
  (生说)
  其中有一个学生:只要把汽车开走就知道了。
  教师A:(没理睬这位学生)哪位同学再来说?
  教师B:对啊!只要把汽车开走,不就都清楚了吗?!在汽车还没开走之前,我们也能看出来吗?
  两个案例都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但是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A教师与B教师对生活经验的熟悉还是有差距的。A教师注重的还是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经验状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牢牢记住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一句话吧:“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自己的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性。”
  [案例3]《除法的初步熟悉》
  A教学:
  师:把6个桃子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该怎样分呢?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你能用小棒代替桃子,也试着这样分分吗?
  (生用小棒分)
  师:同学们看,把6个桃子平均放到三个盘子里,要一个一个地分。先拿3个桃子分别放到3个盘子里,然后再拿三个桃子……
  B教学:
  师:这有6个桃子,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你会放吗?
  用小棒代替桃子,试试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放的?
  生1:我是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再拿2个放在第二个盘子里……
  生2:我是拿起6个小棒,然后一个一个地放到盘子里去……
  生3……
  师:放的方法,我们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结果都应是怎样的呢?
  从生活经验出发,指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而非教师的生活经验,更不是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尊重学生的经验,让他们尽可能地把经验充分地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开始教师就规定好了“前进的路线”,让学生的经验与学习相隔离。
  二、激活
  [案例4]《比例尺》的教学
  A教学:
  师:同学们,什么是比例尺呢?请看这幅地图。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有500千米,而图上的距离却只有2厘米。……
  B教学: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咱们的课桌面是个什么样的外形。你能把它画在纸上而不走样吗?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画得又快又好,愿意吗?
  生:愿意。
  师:什么才叫不走样呢?
  生回答。
  师:怎样才能不走样呢?……
  知识是有一个体系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不一定要那么严厉和布满逻辑。尽可能地对教材进行一些加工处理,让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开始,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亲切些,更加具有挑战性些。
  [案例5]《圆的熟悉》教学
  A教学:
  师:请同学们拿出桌子上的圆形纸片,把它对折,再对折,再连续对折两次。然后打开。你发现了什么了吗?
  生:发现了很多折痕。
  生:这些折痕都经过一个点。
  师:用笔把这些折痕描出来。量量看,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量后,回答:都相等。
  师:这些线段,我们称它为直径。直径有哪些特征呢?
  B教学:
  师:同学们都熟悉了圆。那你们能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吗?
  生画。有的用硬币、墨水瓶、钢笔套等作为工具画。也有的用圆规作工具画。
  师:好!一会儿工夫,大家就画出了一个个漂亮的圆形图案。你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愿意交流一下吗?
  生交流。
  师:真不错。老师这里有这样两条线,用它也能画圆吗?
  (学生建议。)
  师:好!我就来试试看。(用一条皮筋线系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体验学习才是真正学习小学论文:&&&&&&&&&(教学反思&&&)初中论文:&&&&&&&&&&&&高中论文:&&&&&&&&&&&&其它:&&&&&&&&&&&&&论文主题:&&&&&&&&&&
快速导航: > 文秘文档 > 体验学习才是真正学习相关推荐:1.2.3.4.5.6.7.8.9.10.
  【摘要】 小学数学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更是如此. 这便要求数学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体验中去进行学习,从体验中增长知识,通过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 数学;体验学习;真正学习;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不仅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还应使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得到一定发展. 体验正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设身处地去感受客观事物,它可以使学生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亲身感知、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这样才能理解数学、获取知识,提高技能.   一、体验学习DD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最感兴趣,课堂的气氛也就活跃,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图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   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找出你喜欢的物体. 谁来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我拿的是长方体.   生:我拿的是圆柱体.   ……   师: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认识的物体,请小朋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   生:我感觉这些面摸起来滑滑的.   生:我摸的圆柱,它的上下两个面摸起来感觉平平的,中间这个面摸起来是圆圆的、弯弯的.   ……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说一说,想一想,摸一摸,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把已有的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物体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圆圆的、弯弯的,也就是曲的. 借助具体事物,边体验边学,为图形的初步认识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体验学习DD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如:学了“利息的知识”后,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拿到多少本息,这种模拟情境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还能使他们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还比如,学习了“比和比例”后,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教学楼的高. 如何测量?有人提议拿绳子量,先上到楼顶,把绳子再垂下来,下来后再量绳子. 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如何上去?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1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 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 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长的2倍,你能想出测楼高的办法吗?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想:楼高也应该是它的影长的2倍吧. 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很快从测量教学楼影的长,算出了教学楼的高. 接着,教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教学楼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楼高:楼影长;或楼高:竿长=楼影长:竿影长.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体验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整个过程,并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体验学习DD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提倡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以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年月日》的教学中   师:同学们,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吗?你能把下一年的年历卡设计出来吗?想想看,应注意些什么?(老师提供出下一年的元月1日是星期几的数据. )   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起来,在创设性的设计活动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还能更有效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还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学校老师(5人)带领同学(60人)去“旅游区”参观,在购票处贴着一张门票价格表:成人票50元,学生票20元,团体票(10人以上)25元. 你打算怎样购票?面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身去实践,并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得到创造性解决. 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实际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爱民.小学高年级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徐俊岗.如何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6).   [3]朱爱萍.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前一篇:后一篇: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_孙健教育教学_新浪博客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有时会遇到一些朋友,问我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其实好老师很难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成为好老师的途径有很多,好老师的类型也很多,不过,我觉得所有的好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始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教学教育。做老师其实不难,只要你不忘记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当时你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
想想自己当学生时希望老师怎样做
我当学生时,不希望老师满堂灌,希望能辩论一下,而不是按照老师既定的计划完成任务,将重点、难点依次讲完就下课了。我希望中间有空隙能让同学们参与。
比如,政治老师讲“人类社会的最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讲辩证唯物主义的时候讲过“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人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那我就很想问一个问题——最高阶段就意味着到头了,不能发展了,然而唯物辩证法又告诉我们运动是永恒的,变化是绝对的,这不是矛盾了吗?我希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当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时能够有机会提问,所以我理想中的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我希望学校里有各种各样能够满足我好奇心的资源,比如,足够多的图书,请一些专家做做讲座。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我就希望有足够多的图书以及能够开阔我眼界的讲座。美国人在1990年代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我在广播里面听到了一星半点,但我不是很清楚,我很希望学校能够请这方面的专家给我们做做讲座,甚至能够对话等。
我还很希望能够有跟女生充分接触的机会。这种接触是一种自然的接触,比如,排练一个话剧,或者组织一个大合唱,是自然的机遇,是合作关系的接触。在这种合作当中了解异性,满足我们对异性的好奇心,同时我们在某些方面也得到了成长。
所以,我希望让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活力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且施展在健康、积极、智慧的方面,而不是憋在内心里面,有劲儿无处使。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逐渐发现了一个道理,就是想要让学生喜欢听我的课,我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我要搭建一座桥梁。
想想自己当学生时候的经历
我记得自己在高一学化学的时候,第一堂课是讲摩尔。课堂上老师仅仅是照着定义给我们讲解的,这个时候我便有了困惑:
第一、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常数呢?它有什么用呢?
第二、这个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10^23,不是10^22、10^24&?
其实,作为学生,我更想听老师讲一讲阿伏伽德罗这个人是干嘛的,或者设计一个我们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情境,或者做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当中必须要用到阿伏伽德罗常数,那我们就很容易理解。
因为这样就和我们的经验搭界了,我们在看实验或者老师讲生活现象的时候就投入进去了。没有这些与现实经验有关的东西作为桥梁,就直接就把定义端出来灌输给我们,我们就会产生很多疑问。
所以,那一节课之后我就对学化学没有兴趣了,后来化学一直都不行。
让课堂和学生的经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举个例子。我们历史课讲宗法制,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我们如果只把这句话讲给学生听,学生虽然认识每个字,但是他可能并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距离我们已经有三千多年了,怎么能让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制度被今天的学生充分理解呢?若按照教参中的介绍重点、难点那样的方式去讲,是没办法解决学生的困惑的。学生不会喜欢这样的课。
我会这样来讲课。我问学生:“中国人的姓名和西方人的姓名有什么区别?”每个学生都知道,在英语里面是名字在前,姓在后;在汉语里面是姓在前,名字在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我会向学生进一步追问。
还有,在中国人们常常把市长、县长叫作父母官,西方国家从来没有这个说法。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喜欢叫官员“父母官”?我会告诉学生,就是因为有宗法制度在里面:
第一,我们的宗法制度是按照与父系血缘关系的远近来确定亲疏的,因此跟父姓是顺理成章的。
第二,宗法制度强调群体,在群体中确立社会等级。比如,在家庭这样的群体中,父亲处于统治的地位,嫡长子处于准统治者的地位,其他的人要服从他们。在这个体制下面还有一些伦理体系、道德体系及道德标准。再如说男尊女卑,女性就要尊重男性,男性在桌子上吃饭,如果来了客人的话女性就不能在桌子上吃饭。
第三,家族利益优先,个人利益置后,整个大家庭是最重要的,顾大家可能要牺牲小家。比如,我姓魏,魏家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魏勇最重要。因此,为了突出家庭的重要性,要把“魏”这个家庭的象征放在前面,属于个人特征的信息放在后面,即“勇”放在后面。但是西方是重视个体的,要突出个人的特点,所以把名字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
先让学生有经验和体验,再追根溯源回到学科中,教学才更有成效
我相信,老师只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学生的经验和书本的知识中间搭建桥梁,一定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让知识变活。
其实,对于姓氏的差异化,学生是有经验和体验的,我们把这个点专门拎出来,然后追根溯源回到学科当中、回到历史当中,这样的教学就会更有成效:第一,学生感兴趣;第二,这才是活的历史,学生通过这些知识才能够明白自己和历史的关系。
为学生的经验世界和老师要通过教育来构建的系统搭建桥梁
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习不行,他的聪明劲没有用到学习上。”这就是因为学生的经验世界,他的那种聪明劲或者他的认知系统,和我们老师要通过教育来建构的这个系统之间是有隔阂的,学生不能在两者之间任意穿行,从而使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聪明劲使不上力,不能用于理解我们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这种聪明本来是有助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的,但是由于我们教学方面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是主要原因),教师没有在这两者之间搭建桥梁,而是高高在上地,就书本、就知识、就理论来谈书本、谈知识、谈理论,忽略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经验,从而导致学生厌学。
个别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成绩比较好,那是因为他本身的情商很高,自我控制能力很强,他能够克制住对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的厌恶,然后还能够比较高效率地接触一些东西。这些孩子当然是很优秀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即使学生暂时接受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东西,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将它们遗忘。
如果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遗忘,如果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能贯通,如果真正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用的只是其自身的经验世界,如果我们的书本知识、教学内容不能够真正进入学生的经验世界,那么我们的教学到底有什么用呢?
要主动向学生发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我在讲义和团运动的时候,曾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1900年,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会联合起来欺负我们中国,而不是联合起来去欺负别的国家?本来这些发达国家彼此之间是钩心斗角、矛盾重重的,除了义和团运动之外,找不出第二个有这么多国家联合起来欺负一个国家的例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很多,但是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有人回答说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有人说由于中国是一块肥肉等,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经验世界中的东西,是什么呢?
拿我们个人来说吧。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你的一个朋友,告诉你某某人不好,怎么欺负了你的朋友,你听了之后,可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同情心,站在你的朋友一边。假如这个朋友第二天告诉你另外一个人如何不好,过几天又告诉你某个人也不好,最后你发现,他告诉你他单位所有的人都欺负他。这个时候,你还会同情他吗?也许就不会了。稍微有一点阅历的人都知道,这说明你的朋友自身有问题。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一种判断呢?是现实生活当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人欺负你,可能是别人有问题;如果周围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欺负你,那肯定是你自己有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够把现实生活、经验世界中的这些认识迁移过来理解历史,就不能算真正地学了历史,就不可能从历史当中得出一个明智的见解。所以,把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把教育教学当中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内容来源:文章选自《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魏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
孙健教育教学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2,103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uot 如何转成引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