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货币供给口径划分的科学性及局限性

O金融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O金融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导读: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但在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这点上,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M1=现金+活期存款(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广义流动性=M3+CD+回购协议债
加转化就能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从而使流通中货币形式多种多样,货币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其“货币性”是有差别的。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给,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
(2)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供给口径的具体层次划分上有许多不同观点,但在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这点上,看法却是一致的。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定期存款则需要经过提现或者说转成活期支票存款才有现实购买力,故流动性较弱。因此,“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现实购买力强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3.可翻阅几个国家中央银行的公报,对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货币供给口径有何异同点作些分析,并印证层次划分的依据。
答:(1)我国的货币主要做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其中,M1,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为广义货币量;M2-M1是准货币。
(2)美国现行货币供给各层次的定义为(已加以简化):
M1=处于国库、联邦储备系统和存款机构之外的通货+非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不包括存款机构、美国政府、外国银行和官方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其他各种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性质相近的存款(如NOW、ATS等)。
M2=M1+存款机构发行的隔夜回购协议和美国银行在世界上的分支机构向美国居民发行的隔夜欧洲美元+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储蓄和小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金额(MMMFs)等。
M3=M2+大额定期存款+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等。
L=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等。
(3)日本,现行的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则为:
M1=现金+活期存款(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M2+ CD =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
其中,“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CD是指可转让存单。
“M3+CD =M2+CD”+邮政、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放信托存款
广义流动性=M3+CD+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4)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货币供给口径,其中没有M1:
M0=银行发出的钞票和硬辅币+银行在英格兰银行中储备存款余额
M2=私人部门(指非金融业的工商企业和居民)中流通的钞票和硬辅币+私人部门在银行的无息即期存款+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中的小额英镑存款
M4=M2中的前两项+私人部门的有息英镑即期存款+私人部门在银行的定期英镑存款(包括英镑存单)+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互助协会的股份和存款(包括英镑存单)
M4c=M4+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的外币存款
M5=M4+私人部门持有的金融债券、国库券、地方当局存款、纳税存单和国民储蓄
以上几个国家具体的货币供给层次都验证了本章课后习题详解中题2关于货币流动性是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的基本依据。
4.在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供给调控机制中,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哪些工具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乘数?
答:(1)货币当局通常运用众所周知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并进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①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或出售债券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使基础货币或增或减。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可随之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亦随之减少。不过,是增减通货,还是增减准备金,还是两者在增减过程中的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从而货币供给量增减的规模也有所不同。
②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
再贴现率变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机制是: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会相应减少贷款数量;贴现率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则会产生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的作用。
③法定准备率也是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准备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会扩大货币供应量。
(2)公开市场操作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率可以作用于货币乘数。
5.能否根据本章所学原理分析一下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答:(1)一般情况下,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靠两种行为:一是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二是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
银行的准备金是基础货币,其中超过中央银行法定准备率规定的金额,是银行还没有依据它发放贷款的部分,因而没有存款货币的创造。在准备金总额不变时,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乘数就越小,相应地,货币供应量也越小;如果银行减少了超额准备金的保有数量,货币乘数会变大,货币供给也相应增加。任何体制下的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均有超法定比率部分,问题只是为什么有时要增加超额准备金,有时却要减少超额准备金。在市场经济中,主要动机有两个:一个是成本和收益动机;另一个是风险规避动机。
保存超额准备的行为,不论起于何种动机,均意味着对准备存款比例的制约。在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准备存款,也即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业银行增加中央银行借款会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动机也是成本收益动机,而决定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则主要是市场利息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的贴现率。显然,市场利率的高低,正相关地影响从银行借款的多少;而中央银行贴现率的高低,对于商业银行借款数量的多少,则是负相关的。
(2)我国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目前,我国央行向各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一定的利率,但这一利率低于市场的贷款利率,这使各个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有一定的收益的。如果考虑到呆坏账对银行贷款收益的侵蚀,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甚至优于银行贷款。因此目前大多商业银行持有一定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意味着货币创造乘数的减小,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央行票据来调整自己的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再贷款从中央银行获取准备金。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贷款增加存款准备金时,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扩大货币供给量;反之,则减少货币供应量。
6.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否有所变化?
答:(1)一般来讲,决定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影响的,是它们对资本的需求,从而对贷款的需求。这主要来自两方面:
①经营的扩大或收缩。经营扩大要求补充资本,补充资本的投入一般要求从补充货币资本开始。如果企业对货币资本的投入靠的是自身的积累,这不需要补充贷款;反之,则需要追加贷款。追加贷款,就不能不影响货币供给。至于企业是否要扩大经营,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是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发展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等等。假设缺乏经营积极性成为某一时期企业行为的普遍特点,那么,再低的利息率也往往不能刺激对贷款的需求,货币供给也就缺乏扩大的基础。
②经营效益的高低。一般说来,不管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还是整个经济比例、结构有问题,都会造成资金周转率降低。信贷资金占用时间延长,在相同的产出水平下会相对增加对贷款的需求并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则会减小对于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压力。经营效益不好,以致出现亏损,企业不得不采取减缩经营乃至破产清理行为,那就会勾销一部分贷款,从而相应收缩一部分货币供给。如果企业仍然亏损经营,并继续要求得到贷款支持,其结果则是货币供给不得不被迫增加。
(2)传统上国有企业的贷款需求总是迫使商业银行被动地增加贷款供应,中央银行在企业和商业银行贷款需求的压力下又不得不实行松动的迁就性的货币政策,结果就会出现货币供给被动地适应货币需求的现象,这样中央银行对于货币的数量控制目标总是难于实现。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必然会给货币供给带来深远的影响。首先,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盈利意识增强,使成本约束机制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其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进行,企业对于利率越来越敏感,利率的变动会对企业的资金需求产生影响;最后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也扩大了企业在面临资金瓶颈时的选择范围,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减轻了传统上对于商业银行的压力。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货币供应机制,对于解决长期依赖困扰中央银行的“倒逼机制”有重要影响。而国有企业的最终改革完成将改变这些,最终提高货币当局对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
7.你可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居民行为对我国货币供给的现实影响?
答:譬如:在我国目前的转轨体制下,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使居民对收入前景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从而持币动机增强,致使货币乘数有缩小趋势,导致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增加。
8、应该怎样看待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判断会对政府的决策和公众的政策建议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1)经济学家们通常用“货币供给究竟是外生变量(即外生性)还是内生变量(即内生性)”这样的命题来判断货币当局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说明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9.货币需求有用于交易及储存财富的区分,决定了向经济供给的货币有充分流动的和不流动的两级以及中间过渡的种种状态。明确这样的认识,对于分析货币供给的动态特征有何意义?可结合“超额”货币问题进行思考。
答: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供求关系,而且还是货币作为价值储存和金融资产积累的关系。作为交易的媒介,不断收付,是现实流通的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其需求规模会逐步扩大。但今年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的货币,也是去年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的货币,而且明年还会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因而其增加幅度直接受制约于经济增长率。而作为金融资产积累的货币,却是暂不流通的货币。于是新的货币积累不断加到原有的货币积累上面,越积越多,可以大大快于经济增长率。当金融资产处于货币单一形式时,这样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上述模型有经济生活的根据,反映经济生活的规律,那就可以加以扩展:由个人的收入扩展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个人的货币储蓄率扩展为社会的货币储蓄率,由个人持有货币余额扩展为某一时点的货币总量,由个人持有货币的增长率扩展为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简言之,上述模型的论断可用于解释货币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当金融资产处于货币单一形式时,货币增长率总是高于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但高出的幅度,将趋于下降,其极限位置就是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在这一过程中开始的阶段,超额货币现象出现;而随着货币增长率越来越逼近极限位置,超额货币将趋于消失。
第十五章 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
1.试剖析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并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列出赤字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多种可能途径。
答:一般政府财政赤字的弥补有三种办法:增税、增发政府债券和变动基础货币。它们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如下:
(1)增税,属于紧缩政策。但从短期效应来说,它并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因为从个人、公司征收到财政手中的货币,在弥补赤字的情况下是必然要支出的。当这部分货币用于购买时,货币又流到公司、企业;用于转移性支出时,如用于福利开支,则流回到个人。货币供给总量不变。增税之所以被视为紧缩性政策,是因为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因素。当然如果增加课税所得收入的货币不再支出,那就会直接压缩货币供给量。
(2)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债券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债券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
不过,对于公众(包括个人和企业)的购买还是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意味着M1的相应缩减。政府用以再支出,不论用于机关、企业还是个人,通常会形成M1的供应。这就是说,具体到M1,其供给规模是不变的。另一种情况是用
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这意味着M2中准货币的减少。所以,当财政支出形成M1时,虽然按M2计的货币供给总规模不变,但M1的规模却增大了。这对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均衡,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3)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方式弥补赤字。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债券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债券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债券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债券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债券的收入再支出,则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
如果国库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相同。
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功能。
概括地说,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一方面已完全排除了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直接操作;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状况依然有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2.是否货币供给的一部分用于弥补赤字,就必然造成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试作理论推导;也可结合1998年以来的我国经济状况进行剖析。
答: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增减变化是否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必须准确地理解赤字的大小对整个经济中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减变化是否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假如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其他可以引起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这样的判断自然可以成立。但问题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决定货币供给增减的原因并不限于财政收支状况这一个因素。
通过信贷运作形成货币供给的机制――信贷的扩张与紧缩直接左右着货币供给的数量变化。所以,就整个经济观察,至少必须假设信贷的活动不改变已有的货币供给规模,才可以讨论:财政赤字是否必然引起货币供给等量的增加。
实际生活中,制约货币供给增减变化的还有其他因素。如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不论是由对外贸易收支,是由非贸易收支,还是由资本的流出流入所引起的,对货币供给的增减变化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比如,从1994年年中到1997年年中,不少学者担心,外汇储备的急速增大会使基础货币从而使货币供给过分超常增长,反映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所以,赤字与货币供给总量之间只有在极其特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一对一的关系,这个特定条件即“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其他条件使得供给增加了,那么由赤字所增加的货币供给,只不过是货币供给所增加的总量中的一部分;只有当这一部分在总量增大中是绝大部分时,其他因素才可忽略。但这绝非普遍的、必然的规律。
假设其他条件造成货币供给减少,在这样的条件下可出现三种情况:
(1)赤字引出的货币供给恰恰与其他条件所引起的供给减少相等,货币供给总量不变。
(2)赤字引出的货币供给还不足以补足其他条件所引起的供给的减少,货币供给总量在赤字存在的情况下也会有所收缩。
(3)赤字引出的货币供给大于其他条件所导致的货币供给的减少,货币供给总量增多,但增加部分小于赤字的金额。
上述的其他条件不论是使货币供给增大,还是使货币供给减少,都使货币供给的增减变化不会与赤字存在一对一的关系。以我国为例,1998年第一季度,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明朗,外贸出口下滑,经济增长趋缓,价格水平明显趋降。经济本身提出了“扩大内需”的迫切要求。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方面的措施虽然连续、密集地使用,但产生不了扩张的效应,进一步的操作余地也已相对狭小。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政府部门在当年8月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以启动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的一部分用于弥补赤字,并不必然造成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
包含总结汇报、农林牧渔、行业论文、表格模板、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出国留学、计划方案以及O金融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等内容。本文共26页
相关内容搜索为什么我国货币供给口径会有M0?
幽灵战狼666
通货发行额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为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是货币当局决策者为实现一定时;对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其着力点在于建立可以更充分;在看到微观货币需求模型的优点时,也必须注意不能轻;(2)每一种类型又要区分为多少组,然后是抽样调查;所以,重要的是研究中两者的相互推动,实践中两者的;6.研究货币供给,首先必须弄清楚货币所包含的范围;答:(1)金融创新的影响;(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
为的影响。
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是货币当局决策者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而判断总体货币需求的变动是决定货币供给的关键。从宏观角度估算货币需求,需要利用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宏观模型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反映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不考察各种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主要是关心市场供给、收入这类指标的变化。
对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其着力点在于建立可以更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据以剖析货币需求变化的原因;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则在于根据可以解释货币需求的变量(其中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和一些重要的机会成本变量)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这两者是不能偏废的。
在看到微观货币需求模型的优点时,也必须注意不能轻视宏观分析。抽象推论,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其总和就是总体的货币需求,似乎通过估算微观主体货币需求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即可。事实上这是行不通的。假如要这样估算,那就必须:(1)区分微观主体的各种类型,如企业、事业、个人,个人还要分工人、农民等;
(2)每一种类型又要区分为多少组,然后是抽样调查、分析计量、逐层汇总。姑且不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能否承担得起,也不说所需的时间可能使得计算出来的结果已大大失去时效,就是难以避免的误差累积也无法令人相信计量出来的结果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说,无论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分析有多大进展,有如何重要的意义,也不能排斥宏观角度分析的作用及其独立地位。
所以,重要的是研究中两者的相互推动,实践中两者的相互配合。
6.研究货币供给,首先必须弄清楚货币所包含的范围,这是题中之意。然而,现在区分货币与非货币成为一个难题。为什么?
答:(1)金融创新的影响。货币当局对不同口径货币的监测和控制,会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相应地做出反应。银行的金融创新就是典型的例子。比如,定期存款到期前不便于流动,于是创造易于变现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定期存款不能开支票,于是创造了自动转账制度;储蓄存款不能开支票,于是创造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等等。这些都使得流动性加强了,并大大突破了原有货币层次的界限。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区分货币与非货币也就越来越困难,以致各国货币统计口径过一段时期就不得不进行调整。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繁荣,使得许多具有支付手段职能的工具曾出不穷,这些支付工具是否应该列入货币的范围;如果列入,应该如何监管、如何监测,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经济生活的参与者涉及整个社会,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工具错综复杂,如何区分其是否属于货币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在中国,由于金融管理比较严格,金融工具不仅种类少而且也较少变动,从而各层次货币供给间的界限也比较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更便于中央银行的监测和调控。但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这样的状况是不会一直维持下去的。
7.为什么要把货币供给划分为几个统计层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1)所谓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随着货币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从而使流通中货币形式多种多样,货币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其“货币性”是有差别的。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给,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
(2)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供给口径的具体层次划分上有许多不同观点,但在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这点上,看法却是一致的。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定期存款则需要经过提现或者说转成活期支票存款才有现实购买力,故流动性较弱。因此,“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现实购买力强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8.可翻阅几个国家中央银行的公报,对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货币供给口径有何异同点作些分析。
答:(1)我国的货币主要做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其中,M1,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为广义货币量;M2-M1是准货币。
(2)美国现行货币供给各层次的定义为(已加以简化):
M1=处于国库、联邦储备系统和存款机构之外的通货+非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不包括存款机构、美国政府、外国银行和官方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其他各种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性质相近的存款(如NOW、ATS等)。
M2=M1+存款机构发行的隔夜回购协议和美国银行在世界上的分支机构向美国居民发行的隔夜欧洲美元+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储蓄和小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金额(MMMFs)等。
M3=M2+大额定期存款+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等。
L=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等。
(3)日本,现行的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则为:
M1=现金+活期存款(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M2+ CD =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
其中,“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CD是指可转让存单。
“M3+CD =M2+CD”+邮政、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放信托存款
广义流动性=M3+CD+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4)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货币供给口径,其中没有M1:
M0=银行发出的钞票和硬辅币+银行在英格兰银行中储备存款余额
M2=私人部门(指非金融业的工商企业和居民)中流通的钞票和硬辅币+私人部门在银行的无息即期存款+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中的小额英镑存款
M4=M2中的前两项+私人部门的有息英镑即期存款+私人部门在银行的定期英镑存款(包括英镑存单)+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互助协会的股份和存款(包括英镑存单)
M4c=M4+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的外币存款
M5=M4+私人部门持有的金融债券、国库券、地方当局存款、纳税存单和国民储蓄
以上几个国家具体的货币供给层次都验证了本章课后习题详解中题2关于货币流动性是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的基本依据。
9.在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供给调控机制中,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哪些工具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乘数?
答:(1)货币当局通常运用众所周知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并进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①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或出售债券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使基础货币或增或减。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可随之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亦随之减少。不过,是增减通货,还是增减准备金,还是两者在增减过程中的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从而货币供给量增减的规模也有所不同。
②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
再贴现率变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机制是: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会相应减少贷款数量;贴现率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则会产生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的作用。
③法定准备率也是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准备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会扩大货币供应量。
(2)公开市场操作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
法定准备金率可以作用于货币乘数。
10.能否根据本章所学原理分析一下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答:(1)一般情况下,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靠两种行为:一是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二是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
银行的准备金是基础货币,其中超过中央银行法定准备率规定的金额,是银行还没有依据它发放贷款的部分,因而没有存款货币的创造。在准备金总额不变时,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乘数就越小,相应地,货币供应量也越小;如果银行减少了超额准备金的保有数量,货币乘数会变大,货币供给也相应增加。任何体制下的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均有超法定比率部分,问题只是为什么有时要增加超额准备金,有时却要减少超额准备金。在市场经济中,主要动机有两个:一个是成本和收益动机;另一个是风险规避动机。
保存超额准备的行为,不论起于何种动机,均意味着对准备存款比例的制约。在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准备存款,也即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业银行增加中央银行借款会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动机也是成本收益动机,而决定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则主要是市场利息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的贴现率。显然,市场利率的高低,正相关地影响从银行借款的多少;而中央银行贴现率的高低,对于商业银行借款数量的多少,则是负相关的。
(2)我国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目前,我国央行向各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一定的利率,但这一利率低于市场的贷款利率,这使各个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有一定的收益的。如果考虑到呆坏账对银行贷款收益的侵蚀,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甚至优于银行贷款。因此目前大多商业银行持有一定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意味着货币创造乘数的减小,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央行票据来调整自己的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再贷款从中央银行获取准备金。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贷款增加存款准备金时,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扩大货币供给量;反之,则减少货币供应量。
11.可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居民行为对我国货币供给的现实影响?
答:譬如:在我国目前的转轨体制下,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使居民对收入前景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从而持币动机增强,致使货币乘数有缩小趋势,导致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增加。
12.分析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并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列出赤字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多种可能途径。
答:一般政府财政赤字的弥补有三种办法:增税、增发政府债券和变动基础货币。它们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如下:
(1)增税,属于紧缩政策。但从短期效应来说,它并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因为从个人、公司征收到财政手中的货币,在弥补赤字的情况下是必然要支出的。当这部分货币用于购买时,货币又流到公司、企业;用于转移性支出时,如用于福利开支,则流回到个人。货币供给总量不变。增税之所以被视为紧缩性政策,是因为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因素。当然如果增加课税所得收入的货币不再支出,那就会直接压缩货币供给量。
(2)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债券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债券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
不过,对于公众(包括个人和企业)的购买还是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意味着M1的相应缩减。政府用以再支出,不论用于机关、企业还是个人,通常会形成M1的供应。这就是说,具体到M1,其供给规模是不变的。另一种情况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这意味着M2中准货币的减少。所以,当财政支出形成M1时,虽然按M2计的货币供给总规模不变,但M1的规模却增大了。这对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均衡,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3)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方式弥补赤字。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债券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债券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
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债券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债券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债券的收入再支出,则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
如果国库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相同。
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功能。
概括地说,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一方面已完全排除了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直接操作;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状况依然有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13.在市场经济中,国债是如何联结财政和金融的?对这个联结环节可能发挥的作用应作怎样的估价?
答:在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国债是财政与金融的主要联结点。
首先,财政收支作用于货币供给,主要是通过发债的途径。不涉及赤字弥补的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它们本身并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不涉及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也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国债发行虽然并不全部直接卖给中央银行(或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转到中央银行),但却是现代社会财政收支作用于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各国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吞吐货币,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其次,国债是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力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操作手段。国债作为财政性信用工具,既能实现财政调控,又能实现金融调控:政府在国债市场上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实施财政调控;中央银行则利用国债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基础货币和信贷规模,进行金融调控。可见,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实施过程都同国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国债是政府将相对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结合、协调运用、实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
最后,必要的国债规模还是金融机构调剂头寸之所必需。国债由于其安全性好、流动性高,成为商业银行最适宜的二级储备。适度规模的国债发行量,对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商业银行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时必须有期限等特征符合要求的国债以供操作。
14.财政赤字若不以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而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就绝不会造成货币供给过多吗?
答:以上观点不正确。
不涉及赤字弥补的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它们本身并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例如财政征收各项税收,实际上是把货币资金从企业和个人转移到财政,然后又通过财政支出转移到企业和个人,货币供给总量并不发生变化。
不涉及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也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如果弥补财政赤字是靠向社会公众借款,也只是通过财政的“手”从社会公众那里拿来一部份收入,再通过财政支出放回到社会,货币供给总量不变。
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行国债。国债发行虽然并不全部直接卖给中央银行(或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转到中央银行),但却是现代社会财政收支作用于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各国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吞吐货币,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如果国债的一部分直接由中央银行承购,那就等于财政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这立即使基础货币增加,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
所以,在剖析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时,考察它对基础货币增减变化的影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活动力强的那部分货币在整个货币供给中所占比重的增减变化。
15.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历程,并分析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答:(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历程
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财政部为平衡财政预算,开始发行国库券,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截止1997年,连续发行了17年。
1987年,为促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项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国发行了3年期的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行总额为55亿元。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行额为80亿元。
198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共发行了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元。除1988年发行的是3年期和5年期债券外,其余年份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1989年,我国政府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对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
从1989年到1991年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
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发行带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计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为3年,发行对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1989年保值公债实际发行了87.43亿元,未发行完的部分,转入1990年继续发行。
1988年,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和石油部、铁道部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专业银行,期限为5年,1989年,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
(2)一般来讲,国债发行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货币的供给。
用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国债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国债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国债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其具体的过程是公众开出商业银行的支票或商业银行开出由自己支付的支票,这都使各银行在中央银行中的准备金减少。但财政支出之后,这些准备金又会恢复。准备金不变,创造货币的规模也不会变。
但是国债同时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也是货币当局进行公开时常操作的重要手段,这样国债就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国家的货币供给,而且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货币当局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程度和对政府赤字的态度。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国债,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国债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地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国债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国债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国债的收入再支出,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效果。
16、应该怎样看待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判断会对政府的决策和公众的政策建议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1)经济学家们通常用“货币供给究竟是外生变量(即外生性)还是内生变量(即内生性)”这样的命题来判断货币当局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说明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17.货币需求有用于交易及储存财富的区分,决定了向经济供给的货币有充分流动的和不流动的两级以及中间过渡的种种状态。明确这样的认识,对于分析货币供给的动态特征有何意义?
答: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供求关系,而且还是货币作为价值储存和金融资产积累的关系。作为交易的媒介,不断收付,是现实流通的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其需求规模会逐步扩大。但今年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的货币,也是去年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的货币,而且明年还会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因而其增加幅度直接受制约于经济增长率。而作为金融资产积累的货币,却是暂不流通的货币。于是新的货币积累不断加到原有的货币积累上面,越积越多,可以大大快于经济增长率。当金融资产处于货币单一形式时,这样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上述模型有经济生活的根据,反映经济生活的规律,那就可以加以扩展:由个人的收入扩展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个人的货币储蓄率扩展为社会的货币储蓄率,由个人持有货币余额扩展为某一时点的货币总量,由个人持有货币的增长率扩展为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简言之,上述模型的论断可用于解释货币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当金融资产处于货币单一形式时,货币增长率总是高于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但高出的幅度,将趋于下降,其极限位置就是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在这一过程中开始的阶段,超额货币现象出现;而随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人大版71等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练习题及答案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人大... 102页 1下载券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货币银行学》课后作业... 23页 免费 货币银行学试题(8套)含答... 30页 1下载券 货币银行...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该版货币银行学由艾洪德、范立夫所主编。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关键概念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  金融学(第二版)_完整版_... 156页 1下载券 货币银行学课后题答案 3页 2...货币的不同定义主要是由于研究货币问题时着眼点、目的性的不同,或在依据的 ...  货币银行学,作业完整版,人大网校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多项选择题 【2390】黄金之所以能作为货币,是因为它具有...  关键词:人民大学金融学题库考试货币银行学答案整理 1/2 相关文档推荐 ...购买力平价说【p72】 人们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无非是因为外国货币具有在国外购买...  人大在职货币银行学答案整理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货币银行学试题》 (2015 级_春+夏+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 目前,我国...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胡东华版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二木木~~ 第一章思考题 A 名词解释 1.4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人民将货币或其铸币存入银行...  (第二版)为蓝本, 该教材由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达教授...)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 )铸币的过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供给口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