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效时间的熬制时间久会失去药效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草药也有食用期限 放久了药效会流失
  中国宁波网讯 近日,江东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在中兴社区举行了一场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现场展示了一大批查获的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这些药品将被送往枫林垃圾发电厂统一销毁。
  这些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共计1256个品种,货值24.4万元,重达1.14吨。其中,从居民家中回收的过期药品价值近4万元。从清单上看,这些将被销毁的药品以家庭用药为主,其中抗生素类、参茸等中药饮片占了近五成。江东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药品大多来自违法经营的药店,主要包括无证经营、非法渠道采购等。
  而在当天的活动中,有关专家也给居民上了一堂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课。“原来中药也有保质期的!”社区居民王老伯说。他拿着家里藏了10多年的藿香来请专家鉴定,结果被专家判为已经失效。
  据专家介绍,虽然目前国家对中草药没有明确的保质期规定,但对中草药也要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才能保持药效,家里储藏一般没有这个条件。像藿香、薄荷等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储存时间过久,香气散发后影响了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疗效。中草药也有最佳食用期限,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会流失,一般不建议市民在家中存放大量中草药,即吃即买最好。
  宁波晚报记者&周科娜&通讯员&袁磊
  编辑:一般一副中药熬几遍药性就没有了?
14-11-06 &
生活达人,SEO专家
一副中药应该熬两次的,第三次虽然还很浓很香,但是没有药效的。中药要久泡少熬,就是先泡在水里渗一到三个小时,然后烧开后再用小火熬10到18分钟以内就行,这样的药效是最佳的。因为在泡的时候药性已经被泡出来了,再熬一小会就可以了。其实中药在熬30分钟以外药效就会被大量散发和流失掉,这是现代中医学的新发现,古代的人说中药要烧半小时或1小时……那是错误的。就像我们日常烧蔬菜一样,烧的太熟了蔬菜里的维生素和其他成分就会流失,而失去营养价值是一个原理的。一包中药熬两次如果量太多,你就喝2天吧,没事的。个子小的话就喝两天多最好。如果喝得太痛苦太撑也不合适,别过于勉强喝,会伤胃和扰乱神经功能的。不要死板说什么一天必须喝3次或2次。你什么时候能喝得下去就什么时候喝,这样是最好的,在胃肠里药性也会被吸收的最好。精通医药国粹的【权威人士】人家哪有那么空闲上这无聊来……。象我这样的中医也就很少很少上这来哦。最后提醒你一句:好医生开的药都是很少的,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开一大堆药的都不是好医生。哪些具有真本事的医生他诊断的准确,知道用那个药就能起效。哪些还没有琢磨准确的就要这样,多开几种药能凑巧碰到对症的……呵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听从所开处方医生的医嘱!一定!不要百度,也不要听人吹,一个处方的信息量很大,不从病因病机体质时间方面去了解清楚处方药物的配制,就告诉你怎么怎么,我也只能哈哈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中药怎么吃最有效_中药用法讲究多_煎煮方法_服法_用量_服用时间
&&&&百拇医药网→ 中药熬得时间过长,会影响药效吗?
中药熬得时间过长,会影响药效吗?
男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年龄:两岁三四天以前,开始咳嗽,我儿子咳嗽的前一天晚上,一点事情也没有,睡了一觉醒过来就开始咳嗽,嗓子老有痰。吃了一些西药,肌肉注射...没有药效,不但咳嗽还一直喘,越来越厉害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以前这种情况我就会给他买一些小中药来吃,这次也买了三幅,以前很管用,谁知到这一次却也没有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问一下医生,是不是我熬中药的时候熬得时间太长了,药量很少(因为是孩子只有两岁)我以为放多一点水,熬得时间长一点就会效果更好,(熬到药汁变得很浓,渣滓一碰就会碎)是不是我熬得时间太长,反而应响到药效了呢?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10413称赞:822
&&&&&&病情分析:&&&&&&您好!&&&&&&
煎熬中药有很多讲究的,这个熬的时间长短,加水的多少,以及熬制的工具对药效都是有影响的哟!&&&&&&指导意见:&&&&&&您好!&&&&&&
以后熬药是请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 2.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3.煎煮方法: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4.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5.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ml&&&&&&6.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第一煎所煎出的药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药液,这样可以使两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匀可靠。也可以将两煎药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服用,两次以相隔6小时左右为宜。当天煎的药当天最好服用完,不宜保存。&&&&&&
祝早日健康
帮助网友:1587称赞:192
&&&&&&病情分析:&&&&&&你好!治疗咳嗽的药物大多是轻清发散的药物,不宜久熬。&&&&&&指导意见:&&&&&&熬的时间长会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掉,一般水开后再熬十几分钟就行了,滋补类、质地较重的药物需要熬时间长一些。
参考价格:20
参考价格:9
参考价格: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
参考价格:¥12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
参考价格:¥13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中医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本文导读:中药多数是用来煎服的,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拿着中药包,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下面就教大家中药煎药的一些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q…
&  多数是用来煎服的,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拿着中药包,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下面就教大家中药煎药的一些,一起来看看吧!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煎煮中药要注意器具的选用、加水量、煎药时间、温度等等,煎中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想煎药一副中药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煎出好药。
(责任编辑:林小萍)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