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什么专业好人,要做什么样的人

浙大的人文怎么样
希望对你有帮助。
麻烦好评,谢谢
你好,具体的我发你邮箱了哦。你可以看一下。
赶紧联系学校吧。很多学校的调剂工作已经开始做了,再晚的话可能就真的没有名额了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做什么样的人?
一、答问老校长:
竺可桢老校长的两个著名叩问,相信每位浙大学子都不陌生,那便是“:,:?:?”不知我们浙大学子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两个问题,来这所学府做什么?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
要回答好以上二个问题,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明了“大学”是什么,以及其的目标和作用。作为身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只有明确高等教育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才能更为从容的享受大学生活。下面我将以纽曼的《大学的理想》所谈的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理想何在,来谈谈大学的理想及其目标与作用。希望可以给我们的大学新生们以良好的启示。
二、细读纽曼的《大学的理想》
在《大学的理想》一书的“前言”中,纽曼就开宗明义的写道:“大学是一个教普遍知识的场所。”显然,纽曼把大学界定为“一个教普遍知识的场所”,在他看来,大学是为传授普遍知识而设立的,是为学生学习普遍知识而设立的。“大学”的名称,意味着在它自己的范围内包括各种知识,存在着不同的知识种类或领域。大学除通过教所有的知识分支来教一切知识之外,别无他途。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我们来自哪一专业或大一大类,我们的目标是“普遍知识”,而非仅仅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若想达到普遍知识的学习,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知识的整体性,人类的知识并非划分为孤零零的若干领域,而是互相交叉的,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我们能够领会不同的思维方式、运用多方面视角看问题,最终掌握真理。
纽曼认为,大学正是通过教普遍知识,使得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他指出:“一所大学的作用是把智力文化交给它的学生,大学教有才智的人在所有的问题上很好地思考,去追求真理和掌握真理。”在纽曼看来,一所大学的真正的和适当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习或获得,而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展开思考或推理。一所大学应该是智慧的中心、世界的灯塔、信仰的代理人。
按纽曼的说法,一所大学的宗旨“在于提升社会的智力、风尚、培育公众心理、净化民族的道德情趣、给民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源泉、给时代的思想提供拓展和节制、有益于政治力量的运用以及个人生活中的交往雅致。”
纽曼最后总结,在大学教育中,受到教师个人影响的学生不应当被动的汲取知识,而应当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积极的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因此,大学要能够形成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生活在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中间去审视所有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一种真正的和有意义的教育,认识到大学教育的职能是理智的训练,以及学习知识并不是被动地接受那些零星的和繁琐的细节。通过大学提供的一种“自由教育”,学生将来会处于这样的一种智力状态:即能够从事任何学科的研究或从事任何职业。
三、我眼中的大学
毫无疑问,纽曼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大学,其本质是非功利性的,旨在培养人的理性。其目的是提醒大学办学人员注意相关问题。然而作为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我们也应从中得到启发。即反思我们到大学里来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今后有一份收入优渥的工作?为今后的生活做着知识上或者能力上的储备?而非从各个方面加强自身的素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今天掌握的知识也许明天就会被淘汰。对我们来说,在大学里学到的真正有用的东西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以及大学所赋予我们的人格特质。
现在,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大学: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除了他的丰富的知识外,还有它特有的对待知识的态度。在这里,我们时刻感受、理解、接纳各种思想。并对之作有意义的分析、选择、取舍。我们在这里拷问人类已有知识,并学会思考。我们在这里与大师交流,与出类拔萃、个性不一的同学交流,我们将独立思考作为我们的价值取向。也许这就是我们读大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四、浙大的无限机遇
对所有浙大学子来说,能够在浙大就读是一种幸福。作为中国大学的佼佼者之一,浙江大学被誉为东方的剑桥。其所营造的育人环境是相当优异的,每个在科学研究或人文研究方面有想法的学生,都可找到充分实践自己想法的平台,并且能够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浙江大学经过多年的积累,所创设的软硬件设施在国内高校里面也是首屈一指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完满充实我们的大学生活。
下面就与刚刚进入大学阶段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学会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
无论实体或者虚拟的教育资源,只要你有心,都会给你以帮助。
实体的教育资源如老师。这里的教师不仅仅包括自己的任课老师,也包括在讲座中或会议中偶遇的专家学者。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确信:任何一位老师都不会扑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之火。我亲身遇到的两个例子足以证明这一点。第一个例子发生在今年11月初我在玉泉山庄参加的一个新书发布会上。会中的一位做德育工作老师的发言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冒昧地跑到她面前,简单的做了一下自我介绍,表达了自己对她所做工作的浓厚兴趣。并索要联系方式,以便今后交流。我本以为其会拒绝,没想到她当即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给了我,并强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打她电话。另一个例子发生前一段时间一个周二的下午,香港教育学院的一名教授来浙大做演讲,会后,与她就其中的一个观点交流起来,等在一旁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催促“The&dinner&is&waiting!”,我顿时感到十分抱歉,教授却说“PPT里有我的联系方式,可以继续交流”,并一再提醒我写E-MAIL给她。
老师们的举动让我觉得,只要我是虚心求教,他们是不会拒绝好学的学生的。
至于虚拟的教育资源,在这里我想谈谈网络学习。在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去寻找对各个个体有意义的资源却变得日欲困难,如何有效地筛选、提炼、整理资料?我将这个过程概括为“学习三部曲”:检索资料—组织和整理资料—知识创造。由此可以派生出三种学习结果:一无所获、机械学习、意义学习。会不会选择、会不会组织、会不会整合关乎三种结果的产生。因此,我们应学会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如图书馆里的各种数据库与搜索工具。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资源。在选好资源的基础之上,我们要会应应用各种分析方法,来组织这些资源。最后,我们还要会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学习理论,来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期达到同化顺应的效果,
二、领略湖光山色,纵情知识殿堂
这句话出自我们学校在教育方面颇有建树的一位教授之口,大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学习的场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地方。感受美、鉴赏美也是大学培养目标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应学会发现美、鉴赏美的本领,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我们身处有着人间天堂的称谓的杭州,从来就不缺少美,只是少了一双会欣赏的眼睛。下面是一段摘自我博客的一段话,晒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直就认为读了万卷书,就要行万里路。而今我身处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在读书行路方面,更是不容轻纵。在杭州,我们可以观雷峰塔、游灵隐寺、行太子湾、穿黄龙洞。也可以荡舟西湖、逛南宋御街、鉴西溪湿地、赏钱塘江潮。而现在是出行的最佳季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气候适宜,约上三俩好友,饱览杭州的湖光山色。不亦快哉!
今天下午下课后,已将近四点半。和几个好友走出教室后,大家提议爬老合山,虽然脚上穿的是双半高跟皮鞋,也不管了,难得有这份心情,有这份雅致。七百多阶石梯,一路紧追慢赶,到顶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时微风徐徐,不由心旷神怡,真所谓其喜洋洋者矣。
夕阳西下,俯瞰全城的一角,愈发感觉这个城市的别致。于是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城市的人们如此淡定、从容。正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如诗如画的城市景色,和风终日周身环绕,绿色满城满眼,清香时常扑鼻,这便是杭州。这样的杭州才能养育这样的人们,滋润这样的大学生!
我们一路观赏不止,穿越老河山,走过灵峰,转瞬就到了植物园的入口。这里层峦叠翠、山茶飘香、桂梅累累。轻轻巧巧地徜徉其间,不觉天色转暗,然而我们依然兴未尽,于是相约下次再来。
虽然很短的一段时间,却让我感到身心俱泰。对湖光山色的领略,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学习?
五、心中的答案
大学的理想,无论如何定位,其落脚点都是对学生的培养,对未来社会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塑造。从纽曼的自由教育到浙大的大类招生,基本出发点都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相信大家心中已有自己的答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浙江大学-《四年可以干什么,我们毕业了》【人人网 - 分享】
浙江大学-《四年可以干什么,我们毕业了》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小可爱回来啦?
大家来打字!
新主播求守护,招场控啦,求招财猫
白衬衫黑框眼镜?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浙大人,要做什么样的人?
日 12:32&&&转载:&& 作者:网络&& 分享
1 27岁的浙大建筑工程学院硕博连读生宋明亮有一个答案。就在这个春天,他做好决定,毕业后告别杭州,告别西湖。这个家中的独子,还决定告别生活在江苏的父母,和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东部省份说再见。他选择了离家数千里的陕西省城固县,到这个国家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做一名基层公务员。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一个咖啡吧,宋明亮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不是一个匆忙的决定。这也是他对一个问了他无数次的问题的回答。五年前,宋明亮开始直面这个问题。那时,他从武汉一所大学的本科毕业,收到了浙大的研究生入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最上方印着这样一段话: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竺可桢 宋明亮第一次知道了竺可桢校长,知道了那是81年前,竺校长在1936年浙大秋季入学仪式上发出的提问。竺可桢在浙大求学的五年,宋明亮对这个问题思考了五年。他也不断地通过社会实践寻找答案。2013年,他利用周末,坚持为杭州市郊的留守儿童义务支教6个月。2015年,他去浙江平湖市独山镇,4个月,踏访十多个村庄,收集大量第一手基层工作资料。2016年,他到四川宜宾开发区,调研建设领域民工工资发放问题,历时40余天。他也不断地从老师那里寻找答案。学业导师董石麟院士的朴素、细致和严谨,副导师苏亮副教授对学生人生理想的呵护,他体悟到了。宋明亮坦言,他想好了,在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光,他将踏踏实实地服务西部基层群众。他感到特别幸福的是,他的女友,一个浙江余姚姑娘,浙大建筑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决心毕业后与他一起,同赴陕南工作。他描述自己最理想的状况是,几十年以后,能在乡村办一所学校,教书育人。2 “当你走进浙大时,你不能不思考这个问题。”有一个叫阮俊华的浙大老师在给出答案前,这样告诉我们。立德树人,这是这位浙大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给自己的人生定位。1995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并入浙大)的阮俊华,留校当过辅导员、团干部,早年到一个县做过3年的挂职干部。他用18年的坚持,对自己的答案做了一个注脚。自1999年始,阮俊华创建了“绿之源”“绿色浙江”“银丝带”“黄土地”“红领计划”“青年博士志愿讲师团”“紫领计划”等项目,向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传递责任担当和公益精神。他把这一系列公益育人平台命名为:彩虹人生。浙江大学校园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10年12月至今,他在新浪博客网上,提前公布自己每周每日的工作时间,让学生了解他的具体时间安排,尽最大可能方便学生。10年前,他创立“强鹰计划”,探索“导师带徒”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如今,这个育人平台汇聚了130余位企业家、50余位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创业实践导师;吸收了888位浙大学子为学员,推动了100余位学员走上创业道路。鹰,一只展翅飞翔的鹰,是浙大的校标。它寓意着浙大人的搏击、刚健。今年4月30日,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学习或工作在纽约、硅谷、伦敦、墨尔本、东京、新加坡的“强鹰”人,不远万里,回到浙大校园,共庆“强鹰计划”十周年。那天,年轻的“鹰”们,在浙大校园喊出一个豪迈的口号――“从此你我像鹰,放眼寰球,志在天下!”3 当竺可桢校长向全校师生提出这个问题时,中国并非一个太平的国,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一年。2017年春天,我们参观浙大校史馆,站在浙大西迁路线图前,想象着当年的艰苦卓绝: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9月,竺可桢校长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有一座叫遵义的小镇,那里可以见到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的浙江大学。遵义的房屋不足以容纳整个学校,浙大只能把校舍安排在年久失修的寺庙里,而那些科研人员居住于湄潭――遵义以东75公里处的一个美丽小镇……德高望重的学者,如院长们,尽管上了年纪,在不得不外出时,必须攀上满载货物的军用卡车。”这是当年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考察浙大后写下的文字。他对浙大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学术气氛之浓、科研水平之高十分惊叹,盛赞浙大是“东方的剑桥”。浙江大学校园 先辈们做出了示范。一批批新浙大人,站在西迁图前沉思。一批批浙大学生,会选择假期重走西迁路,奔赴遵义、湄潭,怀念,或寻找,理想和力量。陪同我们参观的年轻老师江宁宁,指着照片上的湄潭,如数家珍。当我们诧异她怎么如此熟悉那遥远的地方时,她解开了谜底。江宁宁是浙江舟山人,2009年,从浙大法学院本科毕业后,她决定去支教一年。目的地是:湄潭。那年夏天,8月中旬,浙大第3批赴湄潭的支教团――一行五人,乘火车从杭州出发,26小时后到贵阳。随后,他们又坐汽车去湄潭。汽车在大山里钻了4小时。海边来的江宁宁,第一次见识了大山的险峻。长途汽车急转弯时,看到窗外的万丈深渊,心都吊在嗓子眼。到了湄潭,告诉出租车司机,去当地中学。司机就问,你们是浙大的吧?这问声中的亲切感让初来乍到的年轻人至今难忘。小镇有竺可桢广场,有求是路,有求是高级中学。多熟悉的地方啊,虽然是第一次来。让江宁宁记忆最深刻的是,她们去湄潭附近一个村小送衣被。那里只有十几个学生,一个老师。大冬天,江宁宁穿羽绒服,仍感到寒意。但那里的孩子衣着单薄,鞋子是破的,袜子没有。问老师需要什么,说还缺一架电子琴,上音乐课需要。江宁宁说,湄潭支教一年,让她对这个国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应做什么样的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4 陶然,浙大中文系教授,每周二的晚上,在紫金港校区给非中文专业的本科生讲唐诗宋词。他给同学们讲李白、杜甫,讲陶渊明,讲苏东坡、陆游,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家知道,做怎样的中国人,做怎样的中国文化人。在浙大,陶然的《唐诗经典研读》《宋词经典研读》《宋词研究》,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之一。有学生说,在浙大,想听陶教授的唐诗宋词课,就看你能不能“抢”到课了。这是浙大人文教育传统的回归。浙江大学校园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竺可桢主政浙大期间,理工科学生选读唐诗宋词,文科生去听微积分、物理学,不是什么罕见的事。通识教育,是竺可桢的重要主张之一。他在浙大一手抓科技教育和专业训练,另一手抓人文教育与精神涵养。他延揽了苏步青、王淦昌、束星北等大批杰出科学家来浙大为学生传授自然之道,更礼聘马一浮、梅光迪、张荫麟等文史大家为学生开启心灵知识,提示社会之理。“一所好的大学,要引导学生去追求超越个人感官经验的科学精神、历史理性和人类情怀,它必须要肩负起追求学术真理、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和砥砺思想方式的多重功能。”浙大副校长罗卫东在《大学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的总序中写下这段话。罗卫东在序中写道,浙大作为中国最具综合性的大学,理应既注重学生的专业训练,更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独立的思想人格、广阔的历史视野。这就需要通识教育。浙江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十多年前,浙大开始构建通识课程体系。2010年开始,浙大成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重点建设一批通识核心课程。《先秦诸子导读》《唐诗经典研究》《文学与人生八讲》《希腊哲学的精神》……今天,浙大学生可选的通识课超过60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浙大毕业十余年,杭州市温州商会秘书长陈光秒回忆起浙大时,脱口说出这句在浙大深深影响他人生的话。这些年来,这个温州来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地影响着身边的温州商人:他组织商人们做慈善,帮助年轻人创业。每天忙忙碌碌,但乐此不疲。这个名字中有光的浙大校友,在浙大读的是光学,大学期间就发誓要让自己的人生发出最亮的光。在校时,他就把大把的时间用于公益,服务同学。大学生活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连续几年参与组织浙大学生的毅行活动。浙大毅行,始于2002年,由学生自发组织,但似乎没有人知道创始人是谁。从开始的几百人,到后来的上千人,再到最高峰时8000多人。经典路线是,从玉泉校区出发,沿着西湖群山的山间小道行走,一直走到钱塘江边的之江校区,走完全程需6至8小时。如此规模的毅行,或许是浙大学生集体创下的世界大学之最。5 菲利普&克林教授,一个美国工程院院士,不远万里,来到浙大,成了浙大人。他在解释来浙大的原因时,隐藏着一个答案: “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共同问题并无国界之别。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西高校的强强联合,共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对东西方融汇贯通的杰出人才。” 2016年8月起,菲利普&克林教授开始全职担任浙大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联合学院的执行院长。他的工作地点在浙大海宁国际校区。2013年2月,浙大决策层作出建设国际校区的决策,目的是进一步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从浙大本部紫金港校区出发,沿沪杭高速往北,一小时车程后,到达海宁市。崭新的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就坐落在这个城市的郊区。穿行在以红砖为主基调的钟楼、书院、长廊等古典风格校园建筑里,不时可见各类用中英双语书写的学术海报,学术气息和国际氛围扑面而来。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新校区旨在引进世界一流名校。2016年,英国的爱丁堡大学、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分别和浙大建立了联合学院,开始招收生物医学和工程学本科生。双方约定,共派管理人员,共派教学团队,共同制订并实施师资招聘方案,共同制定国际生招生策略和课程计划。中外合作方还约定,联合学院学生全部在中国完成学业,无需留学,毕业后双方均授予本科学位证书。“如果说,19世纪,德国的高等教育影响了世界;20世纪,美国的高等教育影响了世界;那么,21世纪,什么模式会影响世界?”浙大校长助理、海宁国际校区党工委书记傅强告诉我们,浙大希望在充分引进世界名校优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探索中西方融合的新的教育模式。日下午,我们在参观“洋气”十足的浙大国际校区书院时,在一间阅览室,偶遇两位大一学生,来自山西太原的徐子洋和来自浙江温州的陈浩楠。他俩是浙大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联合学院的学生,工程学专业,菲利普&克林教授的弟子。他俩正在预习,桌前摆着全英文的教科书。我们只是随口问,在国际校区,最有印象的一堂课是什么?两人竟不约而同地说,是不久前关于竺可桢校长一段话的课堂讨论。见我们疑问,他俩索性当场背诵了这段话: “大学教育的目标:绝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这是1938年,浙大西迁途中,竺可桢校长在新生的开学典礼上说的话。两位年轻的浙大学子可能不知道,他们的老校长竺可桢,107年前,飘洋过海,前往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留学。竺可桢校长如果活到今天,他应该会欣慰,一个多世纪后,为了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他的母校愿意在中国大地和浙大一起办学,培养融汇中西的人才。6 其实,这个问题已问了浙大人120年。120年前,浙大创立的时代背景,就给出了答案。1897年,浙江巡抚,一个叫廖寿丰的地方政府长官,经过深思熟虑,提笔给光绪皇帝写了一个奏折,报告了他和杭州知府林启及一批地方乡绅创办求是书院的计划。是时,中日甲午战争后的第三年。中国面临列强侵略、民族危亡的困境,社会有识之士都在积极探求救国之策。教育救国,培养人才,冀以振兴中华,是当时社会舆论的最强音。从求是书院到浙江大学,120年来,校名几经变更:浙江求是大学堂,浙江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很少有人知道,陈独秀是浙大的校友:1898年春,这位未来的中共创始人之一,后来的北大文科学长,考进了求是书院。陈独秀很少有记者知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邵飘萍,这位中国事业的先驱,也是浙大的校友:1906年,他进入浙江高等学堂学习。120年来,从浙大走出的名家英杰,群星璀璨。2017年春,浙大校长吴朝晖,在紫金港校区和我们短暂叙谈。他说,浙大的历史是一部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缩影。他坚信,不远的将来,浙大一定是世界一流大学。面对这位在浙大学习、工作三十余年的校长,我们相信,浙大的文化,浙大魂和神,已融入他的血脉。他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但语气坚定地告诉我们:浙大,决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浙大人,要做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人。关注新华社微信,注册新华社客户端,点赞“一带一路”,即送100M流量。#领取流程#来源:新华社记者:张奇志、余靖静监制:于卫亚编辑:陈子夏、王朝为浙大点赞,为浙大人点赞!
& 微信公众号 笑生态 &「更多人喜欢这些」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来浙大做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