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梗会引起头部血管跳,头天天热是怎么回事

86岁老人患脑梗多年,最近头顶总爱经常发热,感觉很闷,不舒服。是什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86岁老人患脑梗多年,最近头顶总爱经常发热,感觉很闷,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科室:内科
都江堰中医医院
您好,这个可能是有脑梗塞后遗症导致感觉异常表现了,可以建议吃点阿司匹林,胞磷胆碱钠片治疗试下,必要时针灸治疗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为什么我的脑袋里面总是觉得发热
为什么我的脑袋里面总是觉得发热
为什么我的脑袋里面总是觉得发热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三叉神经痛、头痛等神经科疾病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等各类神经科疾病
擅长:面瘫、脑瘫、帕金森等神经科疾病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中西医结合
&&已帮助用户:124226
问题分析: 你好,发热多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单纯的使用退烧药,是治标不治本。建议到医院检查血常规,确定病因再治疗。平时多喝水。意见建议:反复发热一个是炎症未得到控制,再就是所用抗生素不合适。体温过高可以口服美林等退热药治疗,也可以进行物理降温。
我脑袋里面热,身上不发烧
回复:建议你最好中医治疗为好,祝你健康
职称:医师
专长:皮肤科
&&已帮助用户:72176
指导意见:你好,发热多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单纯的使用退烧药,是治标不治本。建议到医院检查血常规,确定病因再治疗。平时多喝水。
反复发热一个是炎症未得到控制,再就是所用抗生素不合适。体温过高可以口服美林等退热药治疗,也可以进行物理降温。
问脑袋里发热是怎么回事??这几天总是感觉头晕晕的,昏...
职称:医师
专长:腰椎盘突出、骨髓炎、肌肉萎缩
&&已帮助用户:26356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这种情况应该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你的这种情况应该先试试扩张血管的药物,意见建议:过一段时间不怎么好的话就要检查一下ct,脑电图,血管造影等才能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时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多运动增强体质。
问总是觉得头内发热,但不是发烧,请问是怎么回事,晚上...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大内科疾病如心血管
&&已帮助用户:11970
病情分析: 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而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心火”和“肝火”。解决方法为去火,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也可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食品。意见建议:治疗上火的中药(4张)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大黄、黄连、黄柏等。
常用的解毒消肿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用。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问后脑袋经常发热,痛涨是怎么回事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疾病肾病、各种肾炎,高血压、胃炎、胃溃疡、
&&已帮助用户:158212
病情分析: 你好,可能与颅内压增高有很大关系,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或中毒,可以引起脑部的颅内压增高。可以表现为自觉的发热、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现象。建议去神经内科做个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可能。
问我头部老是感觉发热,但不发烧,老出汗,之前有烦心事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355977
病情分析: 出汗考虑身体虚弱或者肾阴虚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意见建议:看看中医医生辩证施治。服用六味地黄丸和谷维素片以及黄芪精口服液。另外多喝白开水。注意休息。
问经常有时候感觉身体头部发热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不孕不育,人流,
&&已帮助用户:282115
您好, 头晕只是症状, 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颈椎病, 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心律失常,,腔隙性脑梗塞等, 建议你去医院检查, 确诊病因才能有效治疗,
问总是感觉头部很热发热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355977
指导意见:你好
这种情况可能是脑供血不全引起的
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做好相关检查确诊后遵医嘱对症处理.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医学上有很多分类,让上海蓝十字医生帮您一一解析
孩子脑瘫多年,上海治疗脑瘫医生点击咨询》》
建议不要用药物治疗,可以先就医,上海神经科医生在线》》
脑瘫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最大的敌人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
可以预防一些合并症的发生,所以越早越好
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上海蓝十字医生在线为您分析病情……
脑梗塞容易复发,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脑萎缩一直困扰,久治不愈,请咨询上海神经科医生》》
我父亲44岁,手经常不自觉抖动,是帕金森吗?
百度联盟推广
发烧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脑梗塞——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出现的症状
我的图书馆
脑梗塞——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出现的症状
脑梗塞—infarction of the brain ,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本病中医称中风,由于发病后一般清楚,因此多属中风。关于中风的,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如《》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如力主“心火暴盛”;认为“正气自虚”,主张“湿痰生热”;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其中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类中。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脑梗塞主要有非栓塞性脑梗塞及栓塞两类。
  (一)非栓塞性脑梗塞的病因有:
  1.症 在动脉血管壁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2.动脉炎 脑动脉炎症性改变多可使发生改变,管腔狭窄而形成血栓。
  3. 可引起动脉壁的透明变性,动脉内膜破裂,使血小板易于附着和集聚而形成血栓。
  4. 红细胞增多症等易发生血栓。
  5.机械压迫 脑血管的外面受附近等因素的压迫,可以出现血管闭塞的改变。
  (二)栓塞性脑梗塞的病因常是带进颅内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将某一支脑血管堵塞。其病因很多,主要为心源性与非心源性两类:
  1.心源性 急性或亚急性心内膜炎,一般发生在的基础上。病变的内膜上由于炎症结成赘生物,脱落后随血循入颅发生脑栓塞。诸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手术等都易造成栓子脱落。尤其这些心脏病,出现时更易将栓子脱落,均可造成脑栓塞。
  2.非心源性 气栓塞、长骨骨折时的脂肪栓塞、肺、脑静脉栓塞都是非心源性脑栓塞的原因。有的查不到栓子的来源称为来源不明的脑梗塞。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3)脑CT检查的意义: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4)有一种称为“”的疾病,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积极态度。
  (1)血栓形成者,多见于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而栓子所致者,常有栓子来源的疾病的征象,如心脏疾病,尤其是心房颤动、等。
  (2)血栓形成者,先前常有,如头晕、眩晕、一侧肢体无力等,起病缓慢,常在睡眠或安静时发生;而由栓子所致者,多无、发病急骤,在数分钟内发展至高峰。
  (3)较少有严重的和颅内高压等全脑症状,主要是局灶性脑功能缺失的征象,依据受累血骨部位不同而异:如闭塞的同侧单眼失明或/及Horner氏综合征,对侧偏瘫;闭塞时对侧完全性偏瘫、、同侧偏盲等;小脑后下动脉的闭塞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同 侧Horner氏综合征,,同侧面部浅感觉减退和对侧肢体的浅感觉减退或轻度偏瘫。
  (4)如系栓子所致,除脑部征象外,尚可见到皮肤、粘膜、 、、、心脏等栓塞征象。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3)脑CT检查的意义: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4)有一种称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疾病,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积极态度。 腔隙性脑梗塞系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大脑深层非皮层部位的小梗塞灶。主要分布于壳核、尾状核、桥脑、内囊和脑回的白质。据中国研究腔隙病灶上界为20mm更能反应腔隙的实际大小情况,认为超过此限者为巨大腔隙,临床少见。高血压是本病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合并高血压者达90%。
  1. CT和MRI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狭窄程度或闭塞。
  2. 腰穿脑压正常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出血性梗死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为主);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 心电图应作常规检查确定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1)、、胸部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2)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3)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4)脑CT及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是一种直径不超过1.5厘米的小梗死灶。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及脑干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深穿支动脉阻塞,发生小范围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坏死便称为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血管壁变性,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万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我国是一个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国家,因此这一类型的脑梗死很常见。CT扫描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参照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诊断标准。
  脑梗塞
  1.脑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一般发病后1~2日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7) CT检查发现脑梗塞部位。
  2.脑栓塞的诊断标准:
  (1)多为急骤发病;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4)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5)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
  (6)同时伴有其它脏器、皮肤、粘膜等栓塞症状。
  起搏器治疗
  脑梗塞患者度过急性期后大都遗留偏瘫、失语运动不协调等后遗症,疾病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同的临床表现,肌肉本身并没有病变,病变在大脑。通过物理磁场与电场调频修复受损的大脑神经,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的诊断性治疗和随访,取得良好疗效,肯定了只要电信号紊乱就可以通过脑起搏器电、磁场调频来治疗的理论。
  一、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原则:个体化、分型、分期进行治疗 (一)溶栓治疗: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心源性栓塞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二)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肝素,必须作凝血检测。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三)中成药活血化瘀治疗
  (四)抗血小板药物:(1)阿司匹林,是经济、实惠、安全及最常规的抗血小板预防用药,为50mg或75mg/天。急性期可增加剂量至300mg/天。用药过程不需要血液学方面的检测。
  (2)抵克立得,可作为治疗用药和预防用药,剂量及用法是125~250mg/天,进餐时口服。用药过程中应检测血象、肝功能及出凝血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粒细胞减少、和升高等副作用,出血时间延长,溃疡病、血小板减少症及者慎用。该药价格较阿司匹林贵。
  (3):已经开始使用,该药75mg与抵克立得250mg的疗效相同。
  (五)降纤治疗:作用是增加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降纤酶、东菱精纯克栓酶等。发病24小时内使用。用药过程中应检测等。
  (六):目的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补充不足,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和等。
  (七)脑保护剂:(1):阻止细胞内、防止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常用药物有、尼卡地平、盐酸氟桂嗪和等。(2):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3)谷氨酸拮抗剂和GABA增强剂。(4)其它:维生素E、C和也具有抗氧化和清除的作用。
  (八)康复治疗:是国外治疗脑血管病最主要的方法,一般在发病后3~7天便天始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
  (九)一般治疗:
  (1)调整血压,脑梗塞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如血压为150~160/100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的过低可加重脑缺血。
  (2)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3)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特别是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可用甘油果糖和速尿。
  (4)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
  泌尿系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5)防止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
  (6)早期活动防止褥疮
  形成,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受压和褥疮形成。
  (7)加强营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行鼻饲、静脉高营养等,给病人创造恢复的机会。
  恢复期治疗目的就是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脑梗塞的高复发率。
  1、科学准确用药,预防脑梗塞复发
  脑梗塞属于高复发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常用治疗脑梗塞的有效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如拜阿司匹林;脑保护营养药物,益气活血开窍止痛药物。
  2、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
  如前所述,脑梗死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单瘫、偏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有条件者最好能到正规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康复医院治疗者,可购买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和录像带,在家自己进行。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3~6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3、日常生活训练?
  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尽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右侧偏瘫而平时又习惯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时要训练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宽松柔软,可根据特殊需要缝制特殊样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装拉锁以便去看病时测量血压。穿衣时先穿瘫痪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4、面对现实,调整情绪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话用在脑血管病人身上更贴切。面对既成事实,应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康复以尽早重返社会。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
  5、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
  (1)语言不利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
  (2)肢体功能障碍 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针刺、、等。嘱病人经常用热水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
  (3)口角歪斜 临床上常见病侧、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1、什么叫?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又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等脑局灶性损害症状,属。以老年人多见。高脂饮食,糖尿病,吸烟等患者中较高。
  引起脑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形成,它是由于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内膜粗糙,管腔狭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等,在血管内凝聚成块,形成脑血栓。另一种是,这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脑堵塞血管,引起脑栓塞。这种栓子可来自的赘生物,也可能是骨折时的脂肪栓子,或空气进入血液引起气栓,或肿瘤细胞脱落形成肿瘤栓塞等等。
  2、什么叫?
  出血性脑梗塞系指脑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发生脑梗塞后,出现动脉再开通,血液从病变的血管漏出,或穿破血管进入脑组织而形成。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脑血管发生栓塞后,其供血区内脑组织弥漫性缺血、缺氧,血管壁尤其是通透性增强或麻痹,当侧支循环再建或过度灌流时,血流力图通过吻合支进入已麻痹损害的血管,则导致出血。
  脑梗塞后动脉血管的再通率很高。学者入野忠劳氏报道,血管闭塞者有40%~75%可以再开通,多数在发病后的2~3天,少部分在7天内再开通。个别病例在数月或数年后仍可再开通。国内有人通过病理生理学研究也证实,出血性脑梗塞是动脉再开通的结果。开通越快,出血机会越多;栓塞性脑梗塞发生出血性梗塞者,多于非栓塞性梗塞;大面积梗塞比小梗塞灶多见;早期应用抗凝、溶栓、扩溶、扩血管药物以及早期外科手术等,均可促发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
  3、何谓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以而命名的,系指直径在15~20毫米以下的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塞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灶,最后形成大大小小的腔隙。因梗塞的血管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发音困难——笨手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
  4、怎样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1)多在50岁以上发病,常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史。
  (2)起病较缓慢,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
  (3)临床症状较轻,多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
  (4)神经系统体征较局限单纯,如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共济失调性轻瘫,呐吃手笨拙综合征等。
  (5)、脑脊液、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无异常。
  (6)CT可确诊。常有3~10毫米的低密度区,小于2毫米的病灶CT不能显示。
  5、什么叫?
  在CT应用以前,一般认为腔隙性综合征,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表现,是大脑深部小动脉深穿支闭塞所致。而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陆续发现脑内小量出血,也可引起类似腔隙性脑梗塞的表现,对这类病,目前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
  6、什么叫大面积脑梗塞,它与脑出血如何鉴别?
  大面积脑梗塞是由脑动脉主干阻塞所致,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临床上除表现脑梗塞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及。
  7、何谓?
  分水岭脑梗塞指两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部位的缺血性损害,主要发生在半球的表浅部位,可以发生在的单侧,也可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双侧,但临床上以单侧较多见,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其致病因素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不同。最常见原因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降低,或某一供血不足,使动脉近心端的供血尚可,而远心端的末梢边缘区供血降低,从而发生缺血梗塞。
  分水岭脑梗塞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大脑分水岭脑梗塞常没有任何症状。前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中动脉之间的表浅区域,表现为一侧肢体反复发作的麻木、乏力或轻偏瘫。后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表浅层,最常见的症状是偏盲,以及皮层性偏身感觉障碍。皮层下分水岭脑梗塞,梗塞位于大脑中动脉深浅之间,偏瘫症状较常见,并可有半数以上偏身感觉缺失。基底节分水岭脑梗塞,即基底节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塞,常有单纯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亦可见单纯。
  8、什么叫,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由头部引起的脑梗塞谓之外伤性脑梗塞。这种病多见于青少年,均有头部外伤史,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多出现在伤后24小时以内。而伤后2周或立即出现症状者较少见,脑血管造影,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近年来,由于CT的广泛应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其发病机制,与动脉内膜损伤及血管痉挛有关。头部外伤时,头颈部突然的伸屈活动,造成颈部血管的牵拉,使血管壁挫伤或内膜受损,一方面直接形成创伤性血栓;另一方面可反射性的引起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本身为血栓形成提供可能。同时,因为血管损伤、痉挛,或血栓形成产生缺血改变,损伤的血管壁可成为延缓形成血栓的部位。血栓扩大或血栓脱落,栓塞了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从而引起脑梗塞。另外,外伤性脑梗塞也可能与夹层形成有关。脑血管内层与中层之间,由于外伤损害后,血流撞击作用,导致内膜与中层进行性分离,而形成夹层动脉瘤,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闭塞。而小儿由于脑发育不健全,加之血管纤细等生理解剖特点,轻微的外伤性打击,就可引起颅内深穿支及分支血管闭塞而发生脑梗塞。
  9、为什么清晨易发生脑梗塞?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一些老年人清晨一觉醒来,却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甚至完全偏瘫,或伴有不会说话等症状。送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脑梗塞。
  那么,为什么清晨容易发生脑梗塞呢?目前认为与机体的动脉血压、中儿茶酚胺及纤维蛋白原活性等生理性昼夜变化有关。
  (1)血压波动 人由于受生物钟的影响,?血压具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性。总体上说,人到夜间入睡后,血压会自然下降一定幅度,也随之减慢,于是便成了清晨发生脑梗塞的生理基础。
  (2)血液凝固性改变 有人通过连续抽血化验24小时血液粘度,发现人体在早晨2时至6时血液中儿茶酚胺、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强,红细胞压积以及粘度均相对增高,从而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加之人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不吃不喝,没有补充水分,仍继续有肾小球滤过,导致血浆丢失,血液变得更加浓缩,粘度更大,因此易发生脑梗塞。
  (3)还有学者指出,可能睡眠时姿势的固定侧卧,使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造成供血减少或不畅,与发生脑梗塞有一定关系。
  10、脑梗塞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是什么?
  根据临床观察,脑梗塞患者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后(溶栓或自发再通),部分病侧的神经缺失反而加重。动物实验也证实,重灌注可加重脑组织原有的缺血性损伤。可见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不仅发生在组织灌注不足时,更重要的发生在灌注恢复期,这种现象称为再灌注损伤。在一定限度内,缺血时间越长,重灌注损伤越重,缺血时间相等,再灌注时间越长,组织损伤也越重。
  目前认为再灌注损伤的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
  (1)无再流现象 指缺血后脑组织恢复血流后,缺血组织并未得到重新灌注,而是继续缺血、损伤加重。其发生认为与神经细胞,肿胀,微血管内阻塞等造成微循环障碍有关。
  (2)钙超载 指细胞内Ca超过正常水平甚至达正常的200倍。机制是细胞膜通透性增高,开放,Ca?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内。Ca超载是各种原因造成坏死的共同径路。
  (3)自由基的作用 缺血再灌注时,灌注氧突然增加,产生大量氯自由基、损伤细胞膜及,最后造成。
  (4)缺乏,影响细胞功能的恢复。
  (5)白细胞作用 实验发现,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有白细胞浸润增加,用除去白细胞的血再灌注,或用抗炎药物布洛芬减轻组织浸润,可保护缺血组织。
  1、心肌梗死是脑梗塞的常见,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有研究表明,很多脑梗塞病人,在急性期,常常伴有的表现,但是这种改变大部分病人在度过急性期后能够改变,有部分病人,可能发展成为心肌梗死。所以,对脑梗塞病人,我们要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如发现有心肌梗死,应对应病症采取同时治疗方案。
  2、是脑梗塞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很多研究表明,肺部感染成为脑梗塞的最主要的致死因素。脑梗塞病人的肺部感染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a:病人长期卧床,产生的沉积性肺炎,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提倡勤翻身,勤吸痰。照顾不当,引起病人饮水或饮食呛咳而引发的戏入性肺炎。b:病人使用不当,造成菌群失调,加上病人多为、抵抗力差,也增加了易感因素。
  3、尿路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或,得不到良好护理的病人,常用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药有起效迅速的西药抗生素,及安全可靠。
  4、: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并发症,主要与以下方面因素有关:脑梗塞是一种"应激"状态,体内的高肾上腺素水平,容易造成收缩,影响肾。很多药物如甘露醇、抗生素也会对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病人长期卧床,如果不经常翻身的话,病人的某些骨隆突部分,会对固定的组织压迫,造成局部组织长期缺血、坏死,就形成了褥疮。预防褥疮的最好方法是勤翻身,条件许可,应给病人使用气垫床。
  6、关节挛缩:脑梗塞病人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患侧的肌肉会发生废用性萎缩,在肌肉萎缩和升高的共同作用下,关节长期不能正常活动,会造成病人、挛缩。患处的关节活动会变得很疼痛。
  7、:出血性中风病人和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常常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也是临床上常见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
  8、继发性:无论是出血性还是,在过度急性期后,原来脑内的病灶可能会留下"瘢痕", 如果成为异常放电灶,就有可能诱发癫痫,以大发作为主。如果病人发生继发性癫痫,就要开始正规的抗癫痫治疗。
  9、脑梗塞后的精神科问题:这个问题越来越得到了关注。
  10、痴呆:目前,有报道说,腔隙性缺血灶和有一定的联系。更有的病人,出现了广泛的皮质下的动脉硬化、梗死,出现认知功能的下降。
  P:体格情况,包括内脏疾病、脑部病变;
  1)、按患者年龄而论,无明显异常;
  2)、轻度异常,不需要经常给以医疗或护理照料;
  3)、中度异常,一般需予医护照料,但仍能走动;
  4)、重度异常,经常需要医护照料,卧床不起或需轮椅。
  U:上肢情况,包括肩胛带、颈和上胸椎。
  1)、按患者年龄而论,无明显异常;
  2)、轻度异常,活动范围和功能尚好;
  3)、中度异常,但能进行有限范围的日常生活运动;
  4)、重度异常,需经常给以护理照料。
  L:下肢情况,包括骨盆、下胸椎和腰骶椎。
  1)、按患者年龄考虑,无明显异常;
  2)、轻度异常,活动范围和功能尚好;
  3)、中度异常,尚可作有限的走动;
  4)、重度异常,卧床不起或限于轮椅。
  S:与言语、视听有关的感觉成分。
  1)、按患者年龄考虑无明显异常;
  2)、轻度偏差,但不足以引起任何明显功能障碍;
  3)、中度偏差,可引起明显的功能障碍;
  4)、重度偏差,导致听、视或言语能力完全丧失。
  E:排泄功能,即对直肠和膀胱的控制。
  1)、控制完全;
  2)、偶然发生紧迫性失禁或夜间遗尿;
  3)、直肠、膀胱失禁或潴留与控制呈周期性交替;
  4)、完全失禁(直肠或膀胱)。
  S:精神的情绪状态。
  1)、按患者年龄考虑无偏差;
  2)、情绪、性情和人格方面有轻度偏差,但并不影响适应环境;
  3)、中度变异,需要某些照料;
  4)、严重变异,需要全面照料。
  所谓的预防就是避免脑梗塞的再次发生,同时要避免脑出血和。
  发生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如果在3小时内采用尿激酶、链激酶等溶解血栓,可有很快有效地再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治疗好脑梗塞后,再次发生脑梗塞的几率依然很高,在最初的30天内,发生率约为30%,而治疗后的首次动脉再次梗塞一般发生在治疗后的7-10天内。脑梗塞患者如何防止再次脑梗塞,成为困扰神经医生和患者最为头痛的问题。
  1、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2、忌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饮品、奶油蛋糕的摄入;忌食过多酱、咸菜等。
  3、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
  4、忌嗜烟、酗酒: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梗塞的诱因之一。
  有脑梗塞的病人,一般可选择下述辅助食疗方剂: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脑梗塞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脑梗塞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梗塞病人的肢体感觉功能恢复训练
  脑梗塞患者的身体运动功能能否恢复,各种治疗方法能否收到满意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觉功能能否正常。感觉障碍妨碍运动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触觉、运动位置觉的障碍。由于缺乏正常的感觉反馈,患者很难正常的调节、控制其运动,致使丧失双手的协调运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感觉训练和运动训练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建立感觉-运动训练一体化的概念。 病人感觉功能训练的具体方法为:
  1、利用坐位时患侧上肢支撑体重的方法,达到同时训练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目的。在支撑手掌的下面,可以替换放置一些手感、质地不同的材料。
  2、木钉盘活动也可以充分运用在感觉训练方面。将制作的一些木块、木棒,在其周围分别缠绕一层各种不同的材料,如丝绸、纱布、海绵等,指导患者拿放。
  3、患侧手指伸展平放在桌面上,向各方面滑动,会对手掌产生摩擦刺激。为了便于手掌的滑动,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滑石粉。
  4、在一个平阔的容器内放入细沙,指导患者用手指在细沙上写字、随意画一些图案,然后抹掉重来,如此反复多次。容器内还可以选择性的放入米粒、豆粒等,颗粒越大产生的刺激越粗糙,可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选择。
  5、辨别物体的练习:最初从练习辨别物体的一个特点开始入手。具体方法是:遮住患者的视线,给患者提供需要辨别的物体进行分辨。治疗者可以通过调整辨别物体的相似程度,来灵活掌握作业活动的难易程度。
  脑梗塞患者手功能的恢复锻炼
  脑梗塞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可以通过训练手指抓握和精细动作的活动来进行,临床上训练手指的抓握能力的活动项目很多,几乎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动作都与手的操作有关系。
  选择各种规格的木钉或铅笔等,拿在手中并将其上下或前后翻转,有利于提高手的灵巧性。另外,市场上出售的儿童成套玩具,都含有手的捏、插、拔、拧、转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一定得治疗意义。棋类、扑克、麻将等活动既有娱乐的作用,又是训练手指对粗、细、大、小、方、圆等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物体抓握的良好机会。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抓握水平,将棋子的形状加以调节,在棋子上固定一些小钩子或小袋子。
  脑梗塞患者其他功能的恢复锻炼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脑梗塞后遗症是由于脑缺血而导致的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改变的 结果。 脑梗塞后遗症是发病率高、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急性期过后,因脑出血、脑 缺血形成的软化灶(或血栓)压迫颅内神经、导致瘫痪或偏瘫。临床常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 语不清、口角、肢体浮肿、麻木、疼痛、怕冷、卧床不起、失语、痴呆、饮水上呛、吞咽困难 、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种病一旦暴染,久治不愈,给社会、家庭带来长久的痛苦与困扰。 康复 方面,可行针灸,做做理疗。更主要的是,必须要在有人保护下进行康复训练,每天坚持手和足的 运动训练。如左手练习握拳、伸指、屈指……训练左手捡黄豆、抓扑克牌、端茶杯、拧毛巾、扣衣 扣等,练习双足长时间站立。能站稳以后,再练单腿站立,平地行走;平地能行走后,可加练上下 楼梯。训练要循序渐进,运动量可逐渐加大,但每次不宜过疲劳,如有、头痛等则应暂停。康 复锻炼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配合治疗。还专门设计一套康复操,已经制成光碟 ,欢迎患者将详细资料寄来,在用药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短暂性,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缺氧的反应。随着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6、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7、剃须刀落地现象,是指茬刮脸过程中,当头转向一侧时,突然感到持剃须刀的手臂无力,剃须刀落地,可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1~2分钟左右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颈部转动时,加重了已经硬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导致颅脑供血不足、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提示缺血性脑梗塞随时可能发生。
  8、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脑梗塞恢复期护理的目的是帮助病人在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方面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使其在认知、交流、运动、感觉等方面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出现失认、失用、失语、瘫痪、吞咽困难、感觉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随着病人的恢复,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
  1 :脑梗塞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病人在短时间内从正常人变成一个残废人,不能继续从事社会工作和喜爱的活动,日常生活还需要别人的照顾,而老年患者的情绪特点是伤感、孤僻、抑郁、烦躁、易激动、主观急躁和以自我为中心,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表现
  更为突出。对他人要求更为严格,当想到自己将要成为别人的累赘时,常出现情绪异常、悲观失望。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急躁、不厌烦精心照料。向患者讲清道理使其与医生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多接近、多询问、多安慰和多鼓励,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整理生活,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活动、文化程度、工作岗位、病情轻重等,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真诚的态度与病人交谈,答疑解惑,使其自觉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口角歪斜的护理: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3 训练病人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减少肺部感染和的发生,脑梗塞的患者病情稳定一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通过按摩及被动可以活跃指头的血液循环,刺激神经机能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皮肤的废用性萎缩,并牵伸痉挛肌肉,保持关节韧带及关节的正常伸展度,防止关节畸形、挛缩。锻炼过程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一、瘫痪肢体的: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最初由护理人员帮助活动病人患肢,经常性的关节全范围活动,可以预防关节固定不动,肌腱萎缩,肌肉萎缩,并可以有效的防止重足,重腕,冰冻肩等情况的出现。指导和辅助其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
  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嘱病人经常用热水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不仅活动瘫痪肢体关节,同时活动患肢的小关节(指趾关节)。
  二、协助病人在床上翻身:卧床期间,应帮助病人维持良好的体位,偏瘫病人常喜欢躺在患侧,易使患侧肢体损伤,应多躺向健侧,间或躺向患侧或仰卧。俯卧位是很好的卧姿,可以尝试让病人俯卧15~20分钟,俯卧时,一定要在脐部到大腿部垫一软枕垫等,使伸张。并使患侧肢体维持功能位,并经常变换体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
  三、在床上活动患肢:鼓励病人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如屈曲肘关节,把手挪到胸前。用手擦脸,用小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这些床上的肢体功能锻炼为站立和行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四、练习坐起 背部垫被褥,让病人靠着锻炼躯干肌肉,以后让人扶着床档起坐和独立坐起。病人在床上稳坐后,让其坐床沿,使两下肢下垂并练习两下肢活动,准备下地站立和步行。
  五、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由两人扶着站立,以后可以由一个人扶着病人或让病人自己扶着床档或墙壁独立站起,当病人能独立站立和保持体位平衡后,才能开始跨步动作。注意不要让病人急于行走,主要是让病人体会迈步的感觉及保持平衡,逐步达到能自己行走,老年人可以练习扶拐或手杖行走。
  4 对语言障碍病人进行语言训练: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护理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尽快帮助病人恢复表达和理解能力,以便恢复起码的社会交往,使病人建立信心。加强及书面语音训练。在与语言障碍病人说话时,时间要充裕,千万不要催促病人,说话应面对面,慢而清晰,给病人反应的时间,预留病人的需要,减少因语言障碍引起的无助感,用各种方法鼓励病人。当病人有命名性失语时,鼓励他时常说出常用物品的名称,刺激记忆回复,护士应理解病人内心紧张,焦虑和沮丧,安抚病人,并通过寻找和使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帮助病人恢复口语。
  5 保持情绪稳定:脑梗塞的病人大多数都与情绪变化有关,护理人员应针
  对病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宣传教育,使病人情绪上不过于紧张,思想上又高度重视,引导病人将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热爱生活,投身生活,提高对环境和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善于控制不愉快的情绪,胸襟开阔,虚怀若谷,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的好生活环境,才能使脑梗塞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否则将有复发的可能。
  一、饮食营养问题:发病的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48h后根据病情而定,可给予鼻饲饮食,供给药物和营养。每天要准确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以便了解每日输入量和排出量是否平衡,能否满足机体需要。
  二、卧床休息: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需氧量,减少感染的机会。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有躁动不安者特别注意环境安静,适当避光,减少刺激,并加床栏以防坠床碰伤。
  三、的防治:均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快、血压低、频繁呃逆、有样胃液从口角流出,或者从鼻
  饲管内抽取咖啡样胃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四、褥疮防治:由于昏迷,老年人皮肤干燥多皱、弹性差、抵抗力差,皮肤损伤后修复能力弱,易发生压迫损伤或褥疮。因此,要做好皮肤护理,定时更换卧位,翻身1次/2h,同时给受压部位做环形按摩,以减轻体重对局部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给患者擦浴2次/d,随时清洗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舒适,防止褥疮发生。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且因舌肌松弛易引起舌后坠、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鼻咽部及口腔的分泌物、呕吐物等易积聚在喉头而发生,并易被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有舌根后坠现象,就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
  头痛脑血栓形成的一个伴随症状,且往往随着整个脑血栓的好转而缓解或消失,所以针对脑血栓的治疗,也就是解除了产生头痛的病因。脑血栓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l)一般支持疗法:脑血栓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加强调养护理,给予低流量吸氧,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及营养。昏迷患者应注意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翻身,防止吸人性肺炎 肺炎及褥疮,有发热及合并肺部感染者,应及早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
  (2)改善脑的血液循环:恢复血液供应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以缩小梗塞范围。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O6代血浆、烟酸、罂粟碱、维脑路通、654-2、复方丹参液、川芎嗪、抗栓丸、己酮可可碱、培他定等。脑血栓急性期有脑水肿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宜用扩血管药和扩容药。
  (3)防止脑水肿:大面积的脑梗死以及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等,均能产生严重的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而诱发脑缅,危及生命。所以对于脑血栓急性期,提倡降颅压治疗。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高渗液、利尿剂及自由基清除剂。
  (4)抗凝疗法:适用于高凝状态的患者,目的是防止血栓扩大而加重病情。但抗凝治疗时必须每日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测定。
  (5)溶血栓疗法
  急救措施 脑梗塞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病人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在治疗上有许多谨慎用药的情况,加之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
  并症,所以脑梗塞的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而且残废率高于脑出血。
  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1?适当地活动 可以起到改善脑循环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改善脑部血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选用低分子、706代血浆、、嗪等药,每日1~2次,静滴液量250~500毫升,连用7~10天。有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者,可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3?溶血栓疗法 常用尿激酶、溶解。用国产尿激酶2万~5万单位加入0.56/升10%液中静滴,每日1次,每疗程10天。也有人采用尿激酶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一般在发病24小时之内应用,由于采用颈动脉穿刺注药,难度较大
  ,必须在医院应用。溶栓治疗应早期应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短,但要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引起脑出血的严重后果。
  4?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
  5?调节血压,控制高血脂,目的是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予提高。脑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对治疗不利,必须积极控制。
  6?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翻身拍背,活动肢体,预防和褥疮发生。
  脑梗塞的死亡率较脑出血低,一般预后较脑出血好一些,但病情严重的脑梗塞,预后不佳。脑梗塞的预后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阻塞的血管大小有关 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
  慢,预后较差。
  (2)与发病速度有关 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
  (3)与梗塞的次数和数量有关 首次发作,预后较好。但一次大面积梗塞,预后较差。发生两次以上的梗塞,特别是两侧脑血管均受累预后较差。梗塞灶越多,预后越差。梗塞灶单一者,预后较好。
  (4)与栓子的性质有关 如栓子疏松,在随血液运行过程中,自身破碎,流到血流的远端,阻塞小血管者,预后较好。而脂肪栓子、空气栓子、栓子,比心源性栓子预后严重。但心源性栓子引起者,预后较差。
  (5)与局灶定位症状轻重有关 发病后偏瘫失语等定位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反之,偏瘫失语程度较重者,预后较差。
  (6)与昏迷程度有关 昏迷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起病时无昏迷,以后进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渐加重者,预后较差。病人神志始终处于清醒状态,预后较好。
  (7)与有无合并症有关 如合并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齐,等,预后较差,无合并症者,预后较好。
  (8)与患者年龄有关 年龄大,体质差,预后较差。年龄小,体质好,预后好。
  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
  2.高血压及某些病人;
  3.糖尿病病人;
4.脑功脉硬化病病人;
  5.肥胖病人;
  6.多血质人(指红细胞增高、红细胞比积增高的人);
  7.高凝状态及血脂增高的病人;
  8.低纤溶状态(指自身溶解血栓的功能下降);
  9.高粘血症(指纤维蛋白原、血脂、红细胞增高、高凝等原因造成的增高的病人);
  10.大量吸烟的人(每天10支以上,超过10年);
  11.血栓前状态(泛指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发作等);
  12.高龄。
  脑梗塞都是血液流动不畅,血液内脂肪的代谢异常,是血脂高的原因,血液流动不畅高血压也就来啦,建议平时多运动,多吃生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补充身体内缺乏的酵素,少吃肉类产品。
馆藏&3044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梗头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