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下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传递还是热量传递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18dc311d064370-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当前位置: >>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传热理论基础刁乃仁 diaonr@ 电话: 1 一、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 ?辐射2 1、导热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 间,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 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纯导热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内部,也可 以发生在静止的液体和气体之中。3 大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 特点:平壁两表面维持均匀恒定不变的 温度, 平壁各处温度不随时间改变; 壁内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方向变化; t 热量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方 向传递。 tw1热流量:单位时间传过的热量? ? A?tw1 ? t w 2?: 材料的导热系数,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W/(m? K)。?W0tw2??4x 热流密度 q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q?导热热阻?A??tw1 ? tw 2?? ? A?tw1 ? tw 2??t w1 ? t w 2? 称为平壁的导热热阻,表示物体对 R? ? A? 导热的阻力,单位为K/W 。? A?tw1 ? tw 2 ? R??热阻网络tw1R?tw25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单位:W/m.K。绝大多数材料的导热系数值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得。6 物质的导热系数在数值上具有下述特点:(1) 对于同一种物质 , 固态的导热系数值最大 , 气态 的导热系数值最小; (2)一般金属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的热导率 ; (3)导电性能好的金属, 其导热性能也好 ; (4)纯金属的导热系数大于它的合金 。 导热系数数值的影响因素较多, 主要取决于物质 的种类、物质结构与物理状态, 此外温度、密度、湿 度等因素对导热系数也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温度对导 热系数的影响尤为重要。7 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一般地说 , 所有物质 的 导热系数 都是温度的函 数 , 不同物质的热导率随 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纯金属的 导 热 系 数 随 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一般合金和非金属的 导热系数 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8 保温材料(或称绝热材料): 用于保温或隔热的材料。国家标准规定,温度低于 350℃时导热系数小于0.12 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密度和湿度有关。一般情况 下密度和湿度愈大,热导率愈大。典型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范围纯金属 合金 非金属固体 液体(非金属) 绝热材料 气体
50--415 12--120 1--40 0.17--0.7 0.03--0.12 0.007--0.17 W/m? K W/m? K W/m? K W/m? K W/m? K W/m? K9 2 、对流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 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特点: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并伴随有 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导热。 对流换热 :流体与相互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 的热量传递现象,是导热和热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 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牛顿冷却公式:? = Ah(tw C tf)q = h(tw C tf) 10 h 称为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习惯称 为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W/(m2?K)。 对流换热热阻:t ? t t w ? tf w f ? = Ah(tw C tf) ? ? 1 Rh Ah1 Rh ? 称为对流换热热阻,单位为 W/K。 Ah对流换热热阻网络:?twRhtf11 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h 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与以下 因素有关:(1)流体的物性(热导率、粘度、密度、比 热容等); (2)流体流动的形态(层流、紊流); (3)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或受迫对流);(4)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 (5)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沸腾或凝结)。 12 表1-1一些表面传热系数的数值范围表面传热系数 h W /( m2?K)对流换热类型空气与外墙面自然对流换热2~2550~0 50~~100000液体自然对流换热 气体强迫对流换热 液体强迫对流换热 液体沸腾蒸气凝结13 3、热辐射 -电磁波的波谱:? 射线:? & 5×10-5 ?m X射线: 5×10-7 & ? & 5×10-2 ?m 紫外线: 4×10-3 & ? & 0.38 ?m 可见光: 0.38 & ? & 0.76 ?m 红外线: 0.76 & ? & 103 ?m3 ?m 无线电波 : ? & 10 14 微波: 103&? & 106 ?m微波炉就是利用微波加热食物,因微波可穿 透塑料、玻璃和陶瓷制品,但会被食物中水分子 吸收,产生内热源,使食品均匀加热。热辐射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使物体向 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理论上热辐射的波长范围从零到无穷大,但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常见的温度范围内,热辐射的波 长主要在0.1?m至100?m之间,包括部分紫外线、可 见光和部分红外线三个波段 。 15 热辐射的主要特点:(1)所有温度大于0 K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 射的能力,温度愈高,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愈强。发射热辐射时:内热能 辐射能 (2)所有实际物体都具有吸收热辐射的能力 , 吸收热辐射时:辐射能 内热能 ;( 3) 热辐射不依靠中间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 播;(4)物体间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是双向的。高温 物体低温 热 辐 射 是 热 量 传 递 物体 的基本方式之一 。16 辐射换热: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交换。 辐射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1)物体本身的温度、表面辐射特性; (2)物体的大小、几何形状及相对位置。注意:( 1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基 本方式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 2 )分析传热问题时首先应该弄清楚有那些传 热方式在起作用,然后再按照每一种传热方式的 规律进行计算。 ( 3 )如果某一种传热方式与其他传热方式相比 作用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 17 二、传热过程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固体壁面一侧的流体 通过固体壁面传递到另一侧流体的过程。 传热过程由三个相互串联的环节组成:( 1 ) 热量从高温流体以对流换热(或对流换热 +辐射换热)的方式传给壁面; ( 2 ) 热量从一侧壁面以导热 高 的方式传递到另一侧壁面; 温 ( 3 ) 热量从低温流体侧壁面 流 以对流换热(或对流换热+辐射 体 换热)的方式传给低温流体。固 体 壁低 温 流 体18 通过平壁的稳态传热过程tf1、tf2、h1、h2不随时间变化;?为常数。 假设:tf1t(1)左侧的对流换热tw1 ? tf 1 ? ? Ah1 ? tw1 ? tf1 ? ? 1 Ah1 tw1 ? tf1 ? Rh1tw1 h1??h2 tw2tf2? ?(2)平壁的导热? ? A?tw1 ? tw 2??tw1 ? tw 2? A?tw1 ? tw 2 ? R?0?x19 (3)右侧的对流换热t w 2 ? tf 2 t w 2 ? tf 2 ? ? ? Ah2 ? tw2 ? tf 2 ? ? 1 Rh 2 Ah2tf 1 ? t f 2在稳态情况下,以上三式的热流量相同,可得1 ? 1 ? ? Ah1 A? Ah2 式中 Rk ? Rh1 ? R? ? Rh 2 ,Rk称为传热热阻。传热热阻网络:tf1??tf 1 ? t f 2 tf 1 ? t f 2 ? ? Rh1 ? R? ? Rh 2 Rk?Rh1tw1 R tw2 ?Rh 2tf220 传热系数将传热热流量的计算公式写成? ? Ak ? tf 1 ? tf 2 ? ? Ak ?t式中 k ?k 称为传热系数,单位为 1 ? 1 ? ? W/(m2? K),?t为传热温差。 h1 ? h2 通过单位面积平壁的热流密度为1tf 1 ? tf 2 q ? k ? tf1 ? tf 2 ? ? 1 ? 1 ? ? h1 ? h2利用上述公式 , 可以很容易求得通过平壁的 热流量?、热流密度q及壁面温度tw1、tw2。 21热传递传递的是什么?热量?温度?能量?内能?_百度知道
热传递传递的是什么?热量?温度?能量?内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初中所学的热传递交换的能量叫做热量,单位为J(焦耳),能量单位,事实上交换的是内能(温度高低决定方向)。
采纳率:85%
热传递的是热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知识点 & “(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习题详情
69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3.9%
(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此过程可用下列 (图乙)AD&图象表示(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A.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C.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D.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3)如图丙所示,用面积为S&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质量为m,在活塞上加一恒定压力F,使活塞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问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9-盐城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封闭气体等温膨胀,结合玻意耳定律分析;(2)分子力做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小量;(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解:(1)A:双曲线的方程:PV=恒量,故A正确,B错误;C:①到②的过程体积减小,与题意相悖,故C错误;D:①到②的过程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气体的体积增大,故D正确.故选AD;(2)A、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加,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B正确;C、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故C错误;D、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故D正确;故选BD;(3)解: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U=(F+mg+P0S)△h-Q&&故答案为:(1)AD;(2)BD;(3)(F+mg+P0S)△h-Q.
本题对热学部分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查,知识点多,难度不大,关键多看书.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主要考察你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与“(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相似的题目:
一个敞口的瓶子,放在空气中,气温为27℃。现对瓶子加热,由于瓶子中空气受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被排出。当瓶子中空气温度上升到57℃时,瓶中剩余空气的质量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水平固定放置的气缸内,开始时气体体积为V,温度为27℃.在活塞上施加压力,将气体体积压缩到V,温度升高到57℃.设大气压强p=l.0&105pa,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减小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气体体积恢复到VO,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流流速很快减小的是容器&&&&(选填“A”或“B”).(2)为了进一步验证水流速度与水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装置,由阀门K2控制、位于容器底部的出水小孔水平,利用阀门K1可以改变并控制密闭容器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并通过传感器测得其数值;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测得K2刚打开时水流的初速度v0.在保持容器内水位深度为0.2m的情况下,用测出的p和对应v02的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c)所示.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到:在该实验中,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Pa)和水流初速度v0(mos-1)在数值上满足的关系为p=&&&&,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为&&&&×105Pa(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
“(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0atm的空气6.0L,现再充入1.0atm的空气9.0L.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压强为 (  )
2(2007o宁夏)(物理--选修3-3)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都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m1和m2,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h.(已知m1=3m,m2=2m)(1)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假定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为T0).(2)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T0缓慢上升到T,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少功?气体是吸收还是放出了热量?(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
3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0和p0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04.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0,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i)恒温热源的温度T;(ii)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x.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
2(2009o宁夏)[物理-选修3-3](1)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Qac,则&&&&(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Pb>Pc,Qab>Qac B.Pb>Pc,Qab<QacC.Pb<Pc,Qab>Qac D.Pb<Pc,Qab<Qac(2)图中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底部导热、截面均S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A、B下方封有氮气,B上方封有氢气.大气的压强为P0,温度为T0=273K,两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P0.系统平衡时,各气柱的高度如下图所示.现将系统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上升了一定高度.用外力将A缓慢推回第一次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0.8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ⅰ)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ⅱ)水的温度.
3(2014o浦东新区二模)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玻璃管a端封闭,b端开口,水银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各液面间高度差为h1、h2、h3且h1=h2=h3;K1、K2为两个阀门,K2位置与b管水银面等高,打开阀门后可与外界大气相通.打开K1或K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此过程可用下列 (图乙)____图象表示(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A.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C.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D.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3)如图丙所示,用面积为S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质量为m,在活塞上加一恒定压力F,使活塞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问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选修模块3-3)(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此过程可用下列 (图乙)____图象表示(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A.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C.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D.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3)如图丙所示,用面积为S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质量为m,在活塞上加一恒定压力F,使活塞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问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相似的习题。热传递与温度试题及解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热传递与温度试题及解答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传递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