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氮公考为什么不收钱学生分数高吗?

帮考生快速有效提高分数(六)
&公开课,短平快,帮考生快速有效提高分数
抄词为主、抄句为辅、适当总结、合理串联,国考讲求60%-70%原词原话、30%到40%自己总结。例子如下:采用高科技手段,例如:安装监控、电子监视器。
2011年到15年,五年间国考大纲一字未变,所以2015国考一定延续了前几年的思路。所谓温故而知新,大概就是要研究原来的真题思路。
国考的一些特点:1,要认真审题,题干的要求很重要。2,题目问法上变化多端,不拘泥于过去的形式,更多的是一些创新问法。3,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忠实于材料。4,一个答案通常不超过一行。5,作文提倡自由式作文,但是必须遵守以下几个规则:a,材料中的关键词体现在作文中。B,每个段落不能太长。C,提倡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对比、打比方等。但是不论怎么样,作文还是采点给分,有词有分、没词没分,只要关键词出现,就给分,和语言表达、病句、错别字几乎没有关系。6,小题不看字数,题干要求400字,只要关键词出现,考生写了只有100字也能给分。7,小题每个要点一般一行之内完成,最多不超过两行。8,高大上的表述、假大空的语言几乎不得分,所以考生的语言要接地气,尽量从材料中得出。
公文格式,考试非常简单(一定要理清宣传对象,针对宣传对象的身份提出原因和有针对性的对策。)
&&&&&&&&&&&&&&&&&&&&&&
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广大居民:
鉴于目前我国水资源紧张现象,倡议大家按照国家大力推广的“阶梯式水价”的节水精神的要求,节约用水。
倡导大家节约用水,原因诸多:1.水资源总量比较少,人均占有量偏低,资源分配和利用不均。2.群众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用水意识不强。3.水价偏低,导致浪费严重。
倡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节约用水:1.改掉不良习惯。2.采用节水器具。3.改变用水观念,可以采用中水来洗车等。
相信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
&&&&&&&&&&&&&&&&&&&&&&&&&&&&&&&&&&&&&&&&&&&&&&&&&&&&&&&&&&
某年某月某日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客观的摸清了我国的人口信息。普查中也暴露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城市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性别比例失衡、“421”家庭面临的困境......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从完善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转变群众观念、做到“以人为本”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的良性发展。
&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公共建设不完善。公共设施数量少,分布也不够合理,不能满足市民、流动人员的需要,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尿街”等现象时有发生。第二,群众的观念不正确。对于男女比例问题,亚洲人对男孩的偏爱,加上出生前性别鉴定等现代技术的进步,使亚洲人因选择男孩而堕胎的现象愈演愈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对于养老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绝对数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多少老人愿意自觉去养老机构,有多少儿女是心里想但不敢说出口把父母送养老院。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要采取各项措施,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的良性发展。
&首先,要完善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在人口密度、流动人口较大的地区完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人事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等。政府要加大对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共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建立公厕、学校与养老机构,对布局分布进行合理的分配。完善学校与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此外加大各项人才的培养,确保孩子与老人学习、生活的环境。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于民办学校和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企业、个人加入到志愿者的服务队伍中来。
&其次,要转变群众观念。政府要加大对于群众生育观念的宣传和教育,转变传统生育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思想,从而使人口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于此同时,传统的养老观念是养老模式转变的最大障碍。转变养老观念,把老人送养老院还是放在家面养老,能够视同跟孝无关,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析哪种养老方式更合理、更务实。那么我们的养老理念将更上一个台阶。
&最后,要做到“以人为本”。政府加大对于孤寡老人与计划外生育人口的关注。在社区成立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由社区来为他们提供服务。社区要成立福利中心与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培养特殊护理人才和解答老人在生活上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我们要对老人的精神的追求加以关注,集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的合力,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场所,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此外,对于计划外生育人口,当地部门要对计划外生育人口进行落户,超生者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事实,但超生者的子女却是无辜的。他(她)们就应该和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样享有同样的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权利。
&世界各国为摸清人口家底,都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收集详细信息。我们国家也是如此,通过人口普查,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会给我们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只有全面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第一段笔记:
1、五行左右,不宜太长,罗列的实例通常10个字左右。
2、亮明观点的表述最好写成:所以,我们要从①、②、③以及④等方面入手,全面……实现……
3、原因不要写成对策的形式。
第二段笔记:
1、八到十二行,必须为全文最长的段落,这样文章的结构比较匀称。
2、一条中心句加一条原因通常两行左右。
3、第二段结构为:过渡句1加中心句1展开阐述1,再加中心句2加展开句2……加过渡句。4、原因一般写3到5条,寻找原因的方法:
①从对策中反推原因。
②如果小题中出现了概括原因、问题、意义表现等题目,答案中的关键词有可能构成作文的原因关键词。
③从资料一开始就逐句逐段的梳理,按照“篇幅大的就是重要”的原则来梳理。
第三段笔记:
1、4—5条对策,每条3—4行。
2、对策中心句的关键词要和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的关键词呼应,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要精炼,①—④最好写成动宾结构,舍弃定、状、补。
3、中心句小于等于一行,每条对策独立成段。
4、对策的寻找有4个步骤:
①所有的材料都是有用的,那些没有为小题服务的必然是为作文服务。
②如果小题出现了对策题或启示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有可能会构成作文中的对策。
③如果小题中出现了宣传稿、倡议书类似的公文或宣传倡议的意思,说明有一条对策为加强宣传教育。
④从资料的一开始起,逐字逐句的梳理,按照论证篇幅大的就是重要的原则来寻找。
最后一段笔记:
1、&&四行左右,不宜太长。
2、&&一定要再次回到作文的主题上,最好第一句话中就出现主题的关键词。
3、&&最好能写一些“高大上”的表述,可以通过抄材料中的一些总结性的表述来实现。
总结性表述出现的特点:①领导人讲话内容。②整个材料的结尾部分。
4、所以结尾的最佳写法是:将主题的关键词嵌入到“高大上”的表述的第一句话中,反复出现关键词。
如何对作文对策和原因展开论述:
1、&&首先抄原因、对策中心句附近的表述,把人名去掉,把数字概括。
2、&&可以学习中学时候的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对比等论证方法。
3、&&如果中心句后面是条理性表述,那么毫不犹豫的把这写条理性表述都抄上去。
注意事项:
1、对策的论证从根本上讲是需要告诉读者,我们到底具体要怎么做,所以,要以动作和行为为主。
2、原因是要告诉大家,问题出在哪里,所以以梳理为主。
小题做题注意事项:
题型:启示题
答题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的包括:1、2、3、4、5……
相关笔记:1、如果一件事情成功了,带给我们的是经验,只需要把原来的做法照抄照搬;一件事情失败了,带给我们的是教训,只需要把原来的做法反过来表述。启示等于借鉴,等于经验加教训。&&&
2、从本质上讲,启示类都是对策,而对策必须要出现动作或行为。&&&
3、所谓启示通俗的讲,就是别人做类似的事情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那些注意事项,通过启示,我们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
题型:概括题
答题模式:……的问题/原因/表现/重要性/意义/危害包括:1、2、3、4、5 6
相关笔记:1、标准答案一般为5条,考场上,为了保险起见,尽量写7-10条,因为写错不会倒扣分。2、所有的小题,包括概括题,一个要点最通常在一行之内完成。3、阅卷的时候只看关键词,没有文采、逻辑性、连贯性方面的考评。4、小题不考虑字数,只要要点齐全,字数再少都可以给分。
题型:分析理解题
答题模式:
这句话是正确的/错误的,揭示了...的实质(这个词揭示了...的实质)。
这句话或这个词的含义包括:1、2、3、4、5……
解决问题的对策/改进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包括:1、2、3、4、5……
1、答案一般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要高度概括材料,突出关键词。
2、得分的重点在含义部分,除对策外的所有发面都是含义,包括问题、表现、原因、重要性、意义等。
3、含义是最重要的得分部分,通常要点数为2至5条,对策部分一般为3条左右。
4、分析理解题对策出现有三个特征:相关材料的结尾或最后一段。领导人讲话。以负面或否定形式给出的。
5、分析理解题题干的标志:题干的最后一个词为见解、看法、观点、分析、理解等,但是,在题干的其他部分出现这些字样,一般是概括题。概括题题干的最后一个字一般为原因、表现、因素、特点、情况、危害等。
6、分析理解题的答题步骤:
首先结合背景知识,来理解这个词或这句话的表面含义,例如:伦理悖论、养老真空、地荒、双刃剑。
到相关材料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两段来根据对策出现的三个特征(即4)去寻找对策。
从材料中逐字逐句的寻找含义。
按照答题模式形成答案。
题型:对策题
模式:……的问题/原因包括:1、2、3、4、5……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1、2、3、4、5……
1、大部分情况问题和对策一一对应,有时候也不能一一对应,有些问题或原因,没有对策,有时候一个问题有多个对策,也有时候,一个对策可以解决多个问题。
2、无论题干中,是否对问题或原因有要求,都必须先写原因或问题,后写对策,因为问题或原因中有不同与对策的关键词。
3、寻找对策的三个步骤:首先从材料中找现成的对策。如果现成的对策没有,那么从原因中反推对策。如果也没有原因,那么就从问题本身来反推对策。
4、答案一般分为4个自然段。
公文题相关笔记
1、公文题目的标志:
(1)字数大于等于400字。
(2)题干中可以找出标题、称谓、署名、日期。
(3)题干中会出现网站、倡议书、公开信、书名号等字样或标志。
2、铺垫性和总结性的表述越短越好,通常小于等于两行,最好一行之内完成。
3、正文部分一定要有条理性,无论什么样的公文,条理性都是写给考官看的。
4、寻找公文答题要点时头脑要清醒,对于找的到每一句话,都要反问自己:写上去的这句话到底有什么用,是不是废话,能给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5、在题干中通常会告诉我们,公文写作的一个表面目的,我们要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根本性目的出发才能找到答案要点。
6、正文分类要忠实于原文,不一定全是表现、原因、对策分类的标准,也有可能是时间、地点、人物的标准。
7、从称谓的下一行开始数起,最晚第三行,第一行就应该出现条理性的表述,否则废话就太多了(能得分的通常是条理性表述,所以至少应该从正文的第三行起就应该出现“1、2、3……”的字样,称谓是第0行)。
8、一套题目中最多有一道题目是公文题。
9、审题时要仔细看题干以及要求中的内容,以防漏掉特殊要求,如分类。
2011年吉林省《申论》甲级试卷
二、给定资料
珠三角的绿道网
30年前的广东,'追求的是速度。那时候的广东人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口号曾经像灯塔一样,照亮了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慕、对于未来的期许以及对新生活的展望。速度,改变了广东,也改变了中国。
这一次,广东人希望慢下来,他们要幸福。让幸福跟得上脚步,成为广东的新选择。
让广东慢下来的是一条路,以及无数条相同的路。他们把这条路叫做“绿道”,无数条绿道形成的路网,就叫做了“绿道网”。他们指望绿道网的出现,可以使广东从失衡回到均衡,从失调回到协调,可以在经济高度发达时摆脱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能源扼颈的“幽灵”,对30年不曾暂停的双脚进行慢慢的调养。
去年11月,温家宝总理视察珠三角省立绿道1号线球海段时,称赞建设珠三角绿道网“这件事情办得好”。省委书记汪洋则感慨:“从来投有哪个工程像绿道网这样受到老百姓的热捧。”“绿道网是加快广东转型升级与建设幸福广东的结合点”,分管珠三角绿道网的广东省副省长林木声说:“走上绿道,你就能体会到那种幸福的味道。”
绿道网,由绿色的道路组成的网络。权威的释义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
2010年,广东省完成了珠三角9个城市的绿道网络,全长2372公里,将珠三角连成了一张大网。&&&&&&&&&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建设“网络”时,各市都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盘点自己的自然资源,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世界遗址之类,过去都散落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由于绿道网,很多被人们熟视或忽视的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又重被重视起来。&&&&&&&&&&&&&&&&&&&&&&&&&&&&&&&&&&&&&&&&&&&&&&&&&&&&&&&&&&&&&&&&&&&
其次,串联。东莞绿道连通线上,串联了沿线旅游景点及兴趣点200多个。这些点都有一个共同的专业名称即生态节点。在这些生态节点上,一般会建有一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如厕所、休息驿站,或者小卖部等。每个驿站会配备数百辆自行车出租给游客。
记者走访东莞市松山湖绿道时,看到驿站附近,很多年轻人骑着单车飞驰而过;路旁&&&&&&&
有一个小花园,很多人走进花园,在花丛中观赏、拍照。东莞市民老吴告诉本刊记者:“东莞越来越漂亮了。到周末,我们一家就会开着车到松山湖绿道,把自行车架在车上,到了目的地就下来骑车,一家人玩得非常开心。”
&2009年8月,广东省住建厅联合省委政研室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
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提出了绿道网建设的5年规划。&&&&&&
& 2010年1月,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将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设目标定为“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在会上,省委书记汪洋专门就绿道网建设进行了总动员。明确指出,广东省将绿道分成两个层级:一是省立绿道,二是市立绿道。前者为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绿道,后者为城市内部的绿道。去年,广东6条省立绿道全部开通,今年主要进行市立绿道建设,即城市内部绿道建设。明年主要进行后续功能开发。
& 进展如此迅速,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珠三角绿道网建设,需要多少资金?由谁来解决?&
& 副省长林木声算了一笔账,珠三角建设2000多公里绿道,共花了30个亿,平均每公里绿&&&&&&&
道花费约为150万元。“这笔钱摊到珠三角9个市并不多。”。他表示,省政府一文不出,由各市自行解决。&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市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办法也各不相同。深圳是由市政府全部出资;广州恰恰相反,由区县自行解决,市政府并不出资;而东莞市则是市镇各一半。&&&&&&&&&
在绿道网建设上,各地政府欢迎社会资金介入,而社会资金也踊跃参与。记者了解道,某城市绿道上的驿站建设就是由一家公司自愿出资兴建的,换得的是驿站的经营权。而记者在广州驿站中看到的3G便民信息服务点的电脑,也是由中国移动公司无偿提供的。
相比资金,更为现实的问题是:2000多公里的绿道网,要占地多少?怎么征地?&&&&&&&&&&
“绿道本身是生态工程,切忌用反生态的手段来建设。”林木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广东省确定了建设绿道的三条原则:&&&&&&&&&&&&&&&&&&&&&&&&&&&&&&&&&&&&&&&&
首先,要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便道系统,按照技术指引来建设,足矣。
其次,少大开大挖,避开需要征地的地方。绿道的最大好处就是千姿百态,不要整齐划一。需要弯就弯,需要直就直。
再次,少搞永久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因为永久就意味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绿道不需要这些,需要的是生态型的花草绿地。
广东省住建厅副厅长蔡瀛表示,绿道路径很多在水边、田边、山边,这些在城市规划中,原本都是“边角料”,而绿道网建设正是利用了这些不起眼的“边角料”汇成了大网络。
不过也有例外。东莞绿道办副主任张常路告诉记者,“因为绿道有规定的绿化控制带,除了慢行道本身的5米外,还有两边的绿化隔离道,最短都市型也需要两边各留10米,这样,占地达到25米。对于寸土寸金的东莞来说,用地就非常困难。”“如果是从一个市的层面来推动,会遇到很多部门阻力,包括各自部门对用地的理解与安排,比如农业局以后可能要划农保地;水利局说要划水源保护区;国土部门会让你办两证一书等等。现在广东省统一规定绿道建设用地属生态用地,绿道游径按照‘机耕路’处理便解决问题了。”
记者了解到,近期,浙江省某个城市要做绿道到东莞取经时,张常路提醒道,“如果没有省里的统一规划,仅仅土地这一块在市这个层面,就会遇到一定的阻力。”绿道的市与市连通问题,也依靠“统一规划”来解决。
在各地政府看来,“省里重视”,最直接的体现是省委书记汪洋韵督促。据记者了解,汪洋经常会问各市领导:“你们那绿道网建得怎么样?我什么时候要到你们那看看绿道。”
他曾有这样的表态:“你们需要我们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但你们不能光说不做,不仅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有时,某个市领导就会接列汪洋这样一个电话,“今天我到你们那去了。你们那有什么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一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有某市绿道办负责人吐露:“我们压力大,说不定什么时候,汪书记就微服私访来考察呢!”
&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7年迄今,由《瞭望东方周刊》与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发起并主办的“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已举办四年。今年,首现一线城市身影,广州首次入选,重庆首次入选。
调查报告指出: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基本在所有的指标上,上海、北京只有数次出现在前10的榜单上,而在二、三线城市中,生活节奏慢、工作压力较小、环境较好的城市往往在各种指标上都表现优异。一线城市拥有的垄断性优势,比如,医疗的便利程度和质量、教育资源丰富、赚钱机会多等,并未在幸福感中体现。
从2009年起,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首次将县级市纳入调查的范围。在最具幸福感的10个上榜城市中,几乎被江苏、山东等省份的经济强县所垄断。它们也不是散列的小城镇,“以大带小”十分普遍,无锡携麾下江阴、宜兴一起荣登“幸福榜”,重庆领铜梁“唱红打黑”,长沙市与长沙县手牵手。
摊开中国地图,幸福城市主要是沿长江一线布局,而后又在江浙一带上拐,形成一道“幸福之拐”,然而,“拐形”结构是不稳定的,如果横三纵四多画出几条边,中国的疆域图会更有稳定感。况且,幸福线向中西部腹地的延伸,主要还是靠成都、长沙、重庆等大城市,作为拥有最多县域经济的广袤腹地,小城之“小”并不是幸福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奥运、世博、亚运等超大型国际活动确实对幸福感有助推作用。在生活总体幸福度排名一项,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刚刚举办世博会的上海的排名和2009年相比有很大上升,可见世博期间上海市政府推出一系列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措施对于提高市民的幸福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燥热无温情的大城市,普遍在人情味一项失分,人情味最浓的城市是通化、成都和杭州,上榜的城市大都生活节奏较慢。在生活节奏快的城市中,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大部分时间用来谋求生计,缺乏人与人的沟通。广州、重庆两座入选的大城市,在颁奖礼上的亮点恰恰是人情味。由市民为市长颁奖是颁奖礼的一大特色,重庆的颁奖者和领奖者进行了热烈的拥抱,是全场唯一的拥抱;广州的颁奖者则身穿亚运会志愿者服,始终竖着大拇指,始终嘴角微笑。
1个幸福因子+1个幸福因子+1个幸福因子…… ≠总体幸福。大而全的城市不一定是
幸福的城市。
“羊煤土气”使得鄂尔多斯这座西部三线城市扬眉吐气。人均GDP超过上海和北京,接近15000美元,一跃成为中国大陆最富有的城市。鄂尔多斯下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是:要在5年内人均GDP赶超香港,成为亚洲最富有的城市。这个富得只剩钱的城市,在入选的6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居第55位。但在20项具体幸福度调查中,无一项进入前20强。
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追求经济发展,企业追求经济回报,个人追求经济地位,但是经济就真的是一切的终极目的吗?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经济发震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增加幸福感,可人们的幸福感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非财富因素。”
国外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中大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时,发展经济能显著提高国民幸福度;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与幸福的关系会减弱,并且在一些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变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反而带来幸福水平的下降。
对成都最有名的评述,当属一句“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这里,你会发现每个人的心态都很悠闲,整体氛围非常轻松,泡茶馆、打麻将、吃火锅……成都人的闲适生活让外地人羡慕不已。据不完全统计,成都有太小茶馆3000余家,每天有超过12万人次进出茶馆。杭州也多茶馆,主要集中在西子湖沿岸,喝茶、听戏,更追求“雅”;而成都的茶馆散布于大街小巷,甚至连小区家属院也茶馆林立,且比起抗更为随意。
会见朋友在茶馆,谈恋爱在茶馆,诗人们在茶馆里琢磨诗,生意人在茶馆里签合同。茶是要慢慢喝的,一个有着茶馆文化的城市自有它疏朗缓慢的节奏。曾经有人批判成都人不思进取,可成都人认为自己的悠闲生活并非“不思进取”,而是“知足常乐”。在体闲的生活.中体验幸福的同时,成都人并没有忘记发展。成都的美食,成都的体闲,成都人的热情和包容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幸福感与日俱增。
学者吴祚来说:现在,城市的意义完全不同了,满足市民生活需求才是第一位的,生活的便捷、宜居、使市民充满幸福感,是城市最高的追求。
消失的城市记忆
百年老街凤鸣街近代建筑群已被列入大连市历史文化遗产名录,但也遭受到锤斧之痛。据《人民日报》今年1月4日报道,凤鸣街是大连仅存的一条近百年的完整老街,长约1200米。街两侧原有100余栋建于上世纪20、30、40年代的“和风欧式”建筑,小楼造型别致,极少重复,并都配有独立的院落,具有极高的观赏、研究和史料价值。可是,自去年11月始,近一半的建筑已被拆除。虽然保留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和郭沫若夫人郭安娜的故居,但老街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却被破坏了。&&&&&&&&&&&&&&&&&&&&&&&&&&&&&&&&&&&&&&&&&&&&&&&&&&&&&&&&&&&&&&&&&
&& 辽金元时期的护心屯遗址,2009年因城市改扩建,农村变社区而消失;新石器时代的北岗子遗址,因修京沈高速公路而绝迹;青铜时代的大林头贝丘遗址,1998年因建设高尔夫球场而被毁;明代的庙沟庙址,1987年因建养猪场而遭破坏;清光绪二十四年的蚂蜂庙址,改成了村委会办公室,庙里的铁钟被当废铁卖掉……&&&&&&&&&&&&&&&&&&&&&&&&&&&&&&&&&&&&&&&&&&&&&&&&&&&
记者翻看着《全省三普消失不可移动文物汇总名录》,仿佛在翻阅着一本历史文化遗迹的墓志铭。在“总名录”登记表里,专门有二栏记载文物消失的原因。记者发现,消失的1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80%以上因城市建设、±地开发、生产生活等人为消失。&&&&&&&&
除了生产、建设、开发,一些不法分子的黑手也屡屡伸向文物古迹。辛占山痛心地说,近些年来,破坏古墓葬的现象非常严重,几乎每年都有发生。2009年,仅辽宁朝阳县一年就破获盗墓案件30余起,抓捕犯罪嫌疑人40多人。被盗的多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辽代贵族墓葬,收缴的100余件文物中,珍责文物就占70多件。&&&&&&&&&&&&&&&&&&&&&&&&&&&&&&&&&&&&&&&&&&&&&&&&&&
去年全国“两会”上,民革辽宁省丹东市委副主委陈德委员呼吁,打捞致远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然而一直没人响应。“我们对它还只能是尽可能地保护。古沉船等水下文物保护的责任主体是政府文化部门,但文化部门不具备执法权,也没有专项经费,实施有效保护确实力不从心。”庄河市文体局局长粱静波说,我们迫切希望在公安、渔监、文物保护部门间建立联动机制,尽最大可能保护好这些水下文物。&&&&&&&&&&&&&&&&&&&&&&&&&&&&&&&&&&&&&&&&&&&&&
4月23日是戊戌变法领袖人物之一粱启超的诞辰日。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胡同23号
是梁启超当年在京的局住之所。记者昨日探访发现,各种自建房屋已将故居切割成大杂院,只有门口的东城区文保单位标牌表明该院落有着特殊身份。据院内居民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某单位宿舍,院里的很多小房子都是大家自建的。起初后花园有两座假山,其中一座已经被铲平,山石全被当做了地基,另外一座土山周围也密密地盖了房子。&&&&&&&&&&&&&&&&&&&&&&&&
据资料记载,梁启超故居为他在京住所,属于民国时期建筑。这所年岁不大的宅院,见证了梁启超先生两次重大变动。&&&&&&&&&&&&&&&&&&&&&&&&&&&&&&&&&&&&&&&&&&
&&&&&&&&&&&&&&&&&&&&&
记者在院内发现,和很多胡同里的大杂院一样,私搭乱建和随意堆码的生活用品具有很大的火灾隐患,而狭窄的通道肯定不利于施救。虽然故居门口贴着“文保单位60米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语,但显然不能解决院内的隐患。&&&&&&&&&&&&&&&&&&&&&&&&&&&&&&&&&&&&&&&&&&&&&
胡同内不少居民表示,希望故居内的私搭乱建能够得到治理,恢复昔日的容貌。&&&&&&&&&&&
市文物局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了解到有关梁启超故居的修缮复原计划.&&&
由于缺乏资金,对于名人故居的改造,不可能一步到位。拆除乱搭乱建的屋舍,逐渐将大杂院恢复故居的旧貌,也要采取循序渐进的疏散方法。&&&&&&&&&&&&&&&&&&&&&&&&&&&&&&&&&&&&&&&&
三、申论要求&&&&&&&&&&&&&&&&&&&&&&&&&&&&&&&&&&&&&&&&&&&&&&&&&&&&&&&&&&&&&&&&&&&&&&&&&
& 1.根据给定资料,总结广东省绿道网建设的主要经验,并指出绿道网建设的意义所在。(20分)&
&&&&&&&&&&&&&&&&&&&&&&&&&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400字以内
2.以广州、成都等上榜城市为例,分析影响评选幸福城市的主要因素。(20分)
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合理、语言准确,300字以内。
3.假如你是某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请你就保护城市文化记忆提出具体建议。(25分)
要求:观点明确、措施合理有效,300字以内。
4.根据给定资料,请以“让幸福落地
让文化生根”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35分)
要求:主题明确集中、内容充实、内容充实、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通畅有表现力,字数在800字左右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地市级)
二、给定资料
1.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9月1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18名学生走进了简陋的教室。同是小学教师出身的李某夫妇创办的“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则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迎来了求学的孩子们。最早的一批打工子弟学校就这样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这样的学校数量有限,仍有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知道哪里有学上。
在某民办大学做管理工作的孙某为了让从农村接出来的孩子有学上,在郊区找了五六家公立小学。但是,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些高昂的费用让孙某感到发懵。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收费较低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命运。已有3年“办学经验”的秦老师说:“要拿办学许可证,必须有房屋产权证。可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只能租用别人的场地及房屋。别说我们拿不出房屋产权证,就连房东也拿不出,因为房东也是租村里的地。”一度拥有1500多名学生规模的私立金星小学就是因为校舍所在地被拆迁,从此销声匿迹了。“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办学人代某说:“艰难办学,最希望的是能有合法的地位,学生可以放心读书,老师也可以安心工作。”实际上这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往往春节一过,教师走掉一半是常事。许多年轻教师都把私立学校当作跳板,一旦找到合适工作,立马就跳槽走人。
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因为交不起300多元的学费,12岁的陈某迟迟没有报到。和陈某一样,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树人学校也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学已经一周,还有100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校长既失落又无奈,“反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百八十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春节过后,8岁的乡村女孩儿张某在B市郊区的一所公办小学里迎来了新学期,但更多“漂泊”在市郊的农民工子女难有这样的待遇。“我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至少那里有好的食堂,但学费实在太高。”一想起夏天早上带的饭菜到中午有点变味发馊,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心里就有点发酸。
“B市的公办学校,用的都是B市地方实验教材。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孩子还得回去考,怎么办?”从山西来B市打工的张某愁苦地问。考虑到这个因素,许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我妈妈很少给我零花钱,我也没有什么新文具,总觉得在班里抬不起头。”这是一个“有幸”到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的孩子所遇到的尴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都有孤独、自卑的感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研究员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他说,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2010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时,在学校黑板上写下的题词。广大人民群众都希望并相信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这美好的愿景会变成现实。
2.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记者联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这一调查历时7天,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向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131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73名受访者表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43名受访者最希望能“降低收费标准”,17人希望能“有供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专门学校”。调查同时显示,78位受访农民工表示,通过“朋友介绍”为孩子在城里联系学校;16人表示“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信息,5人表示“向城市教育部门咨询”,2人表示由“家乡教育部门推荐”,1人表示“学校主动上门”。
调查表明,有46名农民工子女,曾经因为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其中转学1次的有10人,转学2次的有12人,转学3次或3次以上的有24人。在回答子女在城里求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时,54位受访者表示是“费用太高”,占受访总数的43.2%;46人表示是“没有城市户籍”,占受访者的36.8%。选择“住处附近没有学校”、“受城里人的歧视”、“毕业后拿不到毕业证”的受访者比例依次为16.8%、6.4%和4.8%。“我本来准备把小孩送到公立学校,但因为不是本地户口,我找的一所学校每学期竟然要8000元的赞助费,另外还要交这费交那费,最终还是没有去。”在N市打工的罗某告诉记者。
调查同时显示,有20名农民工表示孩子在上学时曾“遭受到拒绝”,7人表示“做了很多努力学校才接受”;有19位受访者表示孩子在学校“有过不公平待遇,但不严重”,3人表示孩子在学校“有过不公平待遇,情况比较严重”。调查还显示,77.6%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或“成绩不好”。88名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或“不一定”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占受访总数的70.4%。“小孩只要听话,知道尊老爱幼就行了。我整天忙,没时间想太多,学校的质量也就不管了。”今天33岁的王某来自南方某县,以帮酒店洗台布为生,谈起孩子的教育,他无奈地说。
3.近年来,在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过程中,地处西南边境的L县坚持“调整一些不合理校点布局,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的工作思路,特别是结合国家在L县实施的“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对本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通过该工程的实施,L县各乡镇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L县在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的同时,注意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努力把寄宿制学校办成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校。
撤并教学点,意味着自己的子女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来回的交通又不方便,难免会让家乡心存疑虑。L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创建”专栏,还利用挂横额、张贴标语、出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创建工作。县教育局、乡镇政府干部牵头,带领教师和村干部分头走访学生家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摸底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L县把创建寄宿制学校作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积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几年来,共投入资金4379万元,建设了教学用房56幢,学生宿舍楼89幢,学生食堂79幢,学生厕所73间。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难以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L县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按照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点的原则,把办学的规模效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目标。
L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逐步实施、规模办学,提高了效益,盘活了教育资源。在着力于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教学点工作进程中,根据当前政府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重点建设一些试点学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其一,联村办寄宿制学校。随着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学校生源减少,村村办学校的现象将成为历史,联村办学势在必行。如响水镇棉江、四清、高峰、红阳等村由于靠近设施完善、教学质量好的鸣凤中心小学,L县便利用“义教工程”43万元资金,在鸣凤中心小学建起了学生宿舍楼、教学综合楼和学生饭堂,扩大学校规模,将其建成寄宿制学校。其二,创办民族寄宿制学校。L县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同属边境乡镇,部分村屯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许多适龄儿童不能按时入学读书。为了解决他们的入学难问题,L县在武德乡中心小学创建了寄宿制学校,招收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部分村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学生统一到校寄宿就读,实行封闭式管理。目前,该校有在校生752人,寄宿生532人,近十年来共培养了1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其三,创建边境形象学校。L县抓住边境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工程实施的机会,积极筹措经费,重点建设一批国门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水口镇罗回中心小学、彬桥中心小学在校生均在500人以上,寄宿生达150多人;水口中学、彬桥中学的寄宿生均超过400人。
4.越是上学难,有些农民却越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学受教育上。如F村各家相互攀比“不惜血本供孩子读书”,以至出现了忍饥挨饿、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书的“英雄”。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有社会学家计算过,一个大学生4年学费大约相当于一个农村居民20年的纯收入。不用说西部贫困地区,连基本脱贫的东部地区的农民孩子的“大学梦也越来越远了”。实际上,新世纪以来,农村孩子在大学生源中的比例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这就意味着“通过高考,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渠道”正在“缩窄”。贫困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仍相当大,也就是说,农民倾其全力支持了教育的发展;而现在一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危机,贫困农民家庭所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在当下中国农村出现了必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现象:H省的一个调查表明,个别地区的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辍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他们的父母有的过去还能读到高中毕业,而他们之中有数量可观的人初中还没有读完,由此导致的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下降,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有社会学家指出,“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G省的抽样调查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的50%”。农民寄希望于教育使他们的子女另寻出路的想法靠不住了,于是“辍学”之风抬头,用一著名作家的话来说,就是用辍学来“保护人心,保护土地,阻止下一代向充满着蔑视、冷漠以及焦灼不宁的惨淡日子滑落”。但也如这一作家所说,这样的选择既显得“荒唐”,又有些无奈。而且也还有许多农民几乎是孤注一掷地仍然将孩子的教育放在生活中的第一位,这样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确实给人以悲壮感。一位下乡支教的大学生说,这是“困境中的不绝希望”。如果不对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包括农村教育及城市教育)进行新的反思与改造,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农民子弟就业难的问题,恐怕很难实现他们可以看到并应享受的教育,即广大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
5.柳延希望小学是李某当村主任的时候筹资修建的,可惜只用了七八年就撤了,留下了空荡荡的校园。上世纪90年代,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李某所在的枣园镇延店则村,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建校潮。然而时隔几年,新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又让很多农村小学陷入“沉睡”状态。这其中,也殃及部分希望小学。
柳延希望小学的几间教室已被村委会用做办公室。当年的筹建者、已不再担任村干部的李某,如今也搬到学校住。他的任务是看守校产,清除杂草。
如今,村里还有50多个孩子在邻村的裴庄希望小学上学。由于路有点远,又不能住校,大人们只好每天骑车接送孩子。“现在除了房子,什么都没了。”在校门外的一堆砖头瓦砾里,李某找到了唯一能见证这所学校历史的一块石碑,那上面盖满了泥土,看不清碑文。他让孙子端一盆水过来浇在石碑上,然后用手慢慢地抹去碑身上的泥土,这才露出了清晰的字样:延店则村希望小学占地1260平方米,共建教室10间……
和李某不同,同样是校园看护人的向老师不甘心学校就这么闲着,他在已经撤掉的学校里办起了幼儿园。撤校前,向老师是校长。学校原来只有12口窑洞。2004年3月,经联系,香港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先生捐赠20万元,为学校修建了一栋两层教学楼。然而,当教学楼建好投入使用时,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却并到了乡中心小学。学生一下子少了一大半。“这一并,低年级家长的心就动摇了,学生哪里多就往哪里送。”向老师说,“2007年后半年,就没有学生了,学校也就撤了。”于是,几个村民又找到向老师,鼓动他在学校里办一所幼儿园。他雇了一名老师,一名司机,还买了一辆面包车用来接送孩子,办起了幼儿园。可一年多后,向老师又开始发愁了,“娃娃少,成本太高了。”原来,每个孩子一学期1000元,每天上下学接送不说,中午还管一顿午饭。每个月还要给请来的教师、司机开工资,不赚钱不说,还赔钱了。幼儿园再往下办,也很难了。
6.2009年是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希望工程共募集资金56.7亿元,资助346万名家庭困难青少年继续学业,资助建设15940所希望小学,为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促进青少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经过调查论证后,开始实行希望工程战略重点转移:由过去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普遍救助,转到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而希望小学也由起初的硬件建设为主,转向教师培训、现代化教育设施软件建设为主。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9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人。伴之而来的是乡村小学数量的锐减,20余年间,中国的乡村小学从1985年的83万所,至2007年已撤并至34万所。这其中包括部分早期建设的希望小学。
据2010年10月25日报载:截止2008年12月,G省长阳县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废弃。这样的情况随着“撤点并校”的政策大规模推广,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很多希望小学被撤销,要求与镇小学或中心小学合并,因个别条件无法合并的,直接被闲置。部分校舍被当地村委会再利用,作为临时教学点等,服务于周边村民。但更多是被困置下来,甚至直接被用作仓库,有的操扬被翻垦成了田地,准备种上苞谷,有的学校甚至养起了猪和鸡。
来自Y市共青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4月25日,Y市某区运行的希望小学有119所,撤并38所,其中最早兴建的京温希望小学,已经变成了红枣产品加工厂。这里原来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可如今只剩下3所了。教办主任张某介绍:本世纪初,生源开始锐减,2001年,有一个镇在校学生2400多,可现在不到1100人,这个镇流动人口占到一半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部分学龄儿童只好随家长走,异地就读。记者采访过程中见到了不少“空巢村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引发了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2001年,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学校的经费由财政支持。而学校过多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样,有效投入降低,于是进行大撤并。撤并之后,留下了大量校舍,在有些村子,学校校舍依然是最漂亮的建筑。可这些校舍有的被用做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或者群众活动室,有的被村集体租赁出去成为厂房或仓库,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闲置状态。
7.乡村文化的衰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担忧和焦虑。这些学者有不少出身于农村,他们有着自己的乡村记忆,和对现实乡村的直接观察和体验。因此,他们的忧虑就特别值得注意。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这里既有传统的以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生活的淡出、空洞化,也包括曾经相当活跃的,与集体生产相伴随的农村公共生活形式(如夜校、识字班、电影放映队、青年演出队)的消逝,更有在纯净的大自然中劳作和以家庭、家族、邻里亲密接触、和睦相处为特点的农村日常生活形态解体的征兆和趋向。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社会安全感的丧失,使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赌博、暴力犯罪,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于是,有研究者产生了更深层面的焦虑:“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利益。”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宰性的意识形态,它对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设定已经主宰了许多农民尤其是农村里的年轻人的头脑,由此带来的问题自然是十分严重的。于是就有了“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的这一根本性的忧虑。而乡村作为文化存在的虚化,直接导致乡村少年成长中本土资源的缺失,如今的乡村少年,他们生活在乡村,却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合力、归依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样遥远,这样,他们生命存在的根基就极易发生动摇,成了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乡村文化的危机和乡村教育的危机,就是这样相互纠结着。
这一切,对那些曾经感悟,至今仍依恋乡村文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应当思考和追问的。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分)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400字。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氮公考面试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