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天天看着一个学生?

“寒假里,每天都要给孩子作业拍照、打卡。现在开学了,每天晚上还要作业打卡。虽说能督促孩子写作业,但家长负担也增加了。”初二学生家长李女士说。

“开学后每晚作业打卡,气氛有些紧张,弄得我跟孩子都有些焦虑。”五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寒假刚过,不少家长群里都在议论写作业打卡的事儿。以前,课外时间里,孩子学习靠自觉和家长监督。现在,不少老师利用手机来监督孩子课外学习情况,其中作业打卡成了非常受欢迎的方式。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有家长天天拍孩子的寒假作业,在班级微信群打卡,也有家长在朋友圈里按课外班要求阅读打卡、练琴打卡等。现在虽然开学了,但打卡可没停止,每天晚上都是集中打卡的时段。

作业打卡越来越普遍,有不少家长认同,但也有家长和学生感到不适。为什么现在学校和课外机构的老师都热衷打卡的方式,打卡对孩子学习是否有好处,如何正确对待作业打卡?就这些问题,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

朋友圈、微信群作业打卡

刚刚过去的寒假,省城小店区某中学读初二的小宁几乎没有什么空闲时间,天天守在书桌前做作业,有时会写到晚上11点多。因为放假前,各科老师已经按天数分配好每天的作业,并要求每天完成后由家长拍照,发给小组长,然后小组长拼成长图,每周汇总后发给老师。

“没了偷懒余地。”小宁妈妈李女士这样评价打卡制度,“他想磨蹭也不能拖到第二天了。”不过,李女士也心疼小宁压力大,“毕竟放假了,家长也希望孩子能轻松几天。但因为要打卡,孩子基本没有放松的时间。”

开学后,小宁的打卡任务继续,这下不仅小宁压力大,李女士也感到压力不小。按班主任要求,每天晚上孩子完成所有科目作业后,家长要在班级群里打卡,以接龙方式,写序号和孩子姓名。“你看到别的孩子完成作业,自己孩子还在那里写,心里免不了着急,一晚上能催他好几回。”李女士说,平时的作业打卡,家长比学生压力还大。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多名幼儿园、中小学生家长,其中约一半孩子有作业打卡要求。赵女士的孩子在杏花岭区某小学读四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作业都要求打卡。赵女士说,她一晚上都得守在孩子身边,写完一科打一科。“每科老师要求还不一样,数学要求做完后拍照打卡,英语有口语作业要求打卡完成,语文有背诵课文、作文、课后作业的不同打卡要求。”

另外,还有的学生除了学校作业,辅导班也要求作业打卡。“我家孩子报的英语口语班,虽然只有周末上课,但每天有3句口语作业要打卡完成。”二年级学生家长周女士跟老师沟通过,说平时功课紧张,但老师说,如果只利用周末时间学,平时不练习,效果不好。

除了微信群打卡,朋友圈里也常常能看到孩子学习打卡:亲子阅读打卡、21天练琴打卡、英语单词打卡等等。“以前只有交作业时,老师才能看到你的作业完成情况。现在,可以说是随时监督。”赵女士说,给孩子打卡已经成为她和不少父母的日常功课。

培养孩子自律习惯 

对于越来越普遍的作业打卡这种形式,采访中,多数人表示认可,认为打卡可以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改掉拖沓的毛病。

“我家孩子以前做作业,就是一场拉锯战。尤其是她四年级时,作业量增加,每天7点做作业,没写几个字就开始磨蹭,经常磨蹭到半夜还没做完。第二天早晨5点,她妈叫她起来继续写。有时完不成,老师还给我们打过电话。”张先生觉得女儿作业不算很多,但就是磨蹭。升入五年级后,三门主课要求作业打卡,女儿写作业效率提高不少,“她自己就着急了。看着群里同学们都写完了,她自己有压力。”

市民曹女士则是天天给孩子拍书法习作,发朋友圈。“我家孩子报了书法兴趣班,老师要求连续练习60天,并每天拍照发朋友圈打卡。”曹女士家孩子刚开始有些不愿意,老嚷嚷打卡烦人,十多天后逐渐习惯,并开始乐意打卡。“我问过他原因,他说打卡能把他的每一点进步记录下来,有成就感。”

对此,老师们多数认为,要求作业打卡,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还能增加课外师生互动,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积极性。

“现代人有个毛病,拖延症。很多人这个坏习惯都是从小写作业开始形成的。”师范街小学王老师说,作业打卡比以前在第二天或者假期后统一交给老师检查,更有时效性,能更好督促孩子及时做作业。尤其是假期,如果不打卡,很多学生会拖到最后一周甚至一两天才完成,如果能按计划每天完成作业并打卡,就能逐渐形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并逐渐培养成自律的品质。

八一小学数学李老师说,她的数学课很少要求打卡,但英语和语文有不少作业要求打卡完成。“比如英语口语、语文背诵等,打卡完成时,孩子能增加课外与老师的互动。学校上课只有40分钟,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同学。但是通过微信等渠道,师生互动可以延续到课后,能更好帮助学生学习。”李老师说,另外,老师也可以掌握学生作业完成时间,侧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作业量的多少,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磨合。

虽然很多人认可打卡,但也有家长觉得增加了额外负担,尤其是觉得打卡后孩子写作业时心理压力加大了,希望能引起老师注意。

市民张女士孩子在上幼儿园中班,每到寒暑假,老师就要求家长观察孩子每日行为,根据幼儿园给的行为规范要求内容,自己评判孩子行为等级,每天在班级群里打卡。“比如自己的事自己做、使用礼貌用语、读绘本等。但是评判监督都是家长,虽然当孩子没有做到时,我们也会跟孩子沟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就导致打卡成了家长的功课,对孩子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有时,打卡任务过多,会导致学生和家长都压力大。赵女士孩子由于3门主科分别打卡,打卡方式还不一样,每天晚上孩子做作业时,她跟孩子都会进入紧张情绪,“首先会不由自主注意排名,所以总想着先做个简单些的,早点完成一个打卡。另外,也担心不小心哪门科目忘了打卡,被老师批评。”赵女士是做财会工作,在月底和年底免不了加班,爱人加班时候也多,每天晚上回家还得看着孩子打卡,她说自己压力不小,孩子做作业因为要打卡也难免焦虑。

“前段时间,带着孩子每天阅读还挺带劲儿,但后来要求每天打卡,我和孩子反而都有了逆反情绪,阅读这事儿就搁置下来了。”幼儿园大班的鹏鹏妈妈说。

也有老师注意到打卡频率问题,八一小学的李老师认为,如果老师要求作业打卡频繁,会影响家长和学生对打卡的积极性。“我觉得可以一个大课结束,布置一次作业打卡。或者,周末布置作业打卡。如果天天布置,最好几科合起来打卡,一科一科单独打卡,有时太繁琐。”

虽然打卡受到很多人认可,但家长们的疑虑是否能解决?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锐。韩锐说,打卡是一种目标管理手段,是心理学上行为训练的一种方式,是以外在约束力对自己进行训练。所以,老师把打卡运用在学生学习和作业中,确实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但是在现实中,如果家长和学生觉得有焦虑、压力和逆反心理的问题,这是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韩锐提出建议:“首先,老师是组织者,在打卡的规则设置中,需要构建完整体系,不能简单只布置一个任务就结束了。”韩锐说,像张女士认为行为规范打卡对孩子没有意义,就是因为没有完善的规则。“打卡是一个规则,完成的标准、完成后的鼓励、没有完成的惩罚措施等,老师都应该考虑。”韩锐举例,很多家长和学生在意的打卡次序问题,需要老师首先完善规则,“比如,老师要求在一个时间节点前完成打卡,那么只要完成的,哪怕是最后一名,也是合格的。老师可以给予所有完成的人鼓励,告诉学生这个打卡看重的是质量,缓解名次带来的焦虑。”

另外,有的家长和学生因为打卡而产生逆反心理,有时是因为打卡的无序、重复,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语文、数学、英语、安全教育等各科都分别打卡,对孩子完成作业这个总任务是重复操作,化简为繁。“这就跟以前孩子感觉作业多,但各科老师都说没有布置多少作业,实际是由于累计起来了。所以老师作为组织者应该通盘考虑,合理设置流程。”

此外,家长在打卡任务中属于监管者,需要积极与孩子沟通。“比如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小挑战,需要高效完成,帮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正面引导孩子。”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家长反而是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打卡过程中,有时家长比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韩锐说,家长看到别人家孩子都完成作业,自己就开始着急,不停催促孩子,让孩子也开始焦虑。这时,家长要先问问自己焦虑什么,是自己的面子,还是孩子是否合格。“家长要明白,打卡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是为了争夺第一。”如果孩子没有按时完成,家长要明白任何活动都有成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或者主动与老师沟通。

最后,韩锐对孩子的建议是尽力去完成,努力达到目标。如果没有努力达到,要接受惩罚,比如老师的批评,并在之后的过程中努力。而不是让焦虑、自责的心态一直影响自己。这时,家长也不要为此而帮孩子作弊,“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不能按时打卡,会先在班级群打卡,之后让孩子继续完成作业。这样其实是破坏规则,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没有一点帮助。”韩锐说,如果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能在打卡过程中多思考、多努力,打卡这件事对孩子自律的行为养成是很有帮助的。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戎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兰叶欣

放寒假同学们都已经回到了家长,本应该是让孩子好好休息的时候,但是偏偏会有一个叫寒假作业的东西需要孩子们完成,有的老师怕孩子们完不成,就会在群里提醒家长督促自己孩子让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做记录或者是完成打卡任务,老师是相当的负责任。


从责任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负责任的,放假了还不忘了督促学生学习,怕学生只顾玩了,忘记了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但是,往往也是出力不讨好的时候,这样做不仅会招来一些家长的埋怨,甚至背地里不知道骂了这个老师,完全是出力不讨好。

老师放假了还天天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催促完成阅读打卡之类,是这样的老师闲的没事干吗,这样的老师就不用过年吗?很显然的不可能,肯定是要过年的,即使单身一人还有父母呢,为什么明知道这样做不太好会被骂还要这样做呢?


1.假期长怕学生把知识都忘了。

一放假很多人都会觉得,放假了就让孩子好好玩吧,学习什么的都先放一边玩够了再说。但是,作为老师不这样想,老师会认为即使是放假了,该学习还是要学习的,一个假期光完了,一学期学习的东西,又全都还回来了这是老师最怕看到的事情。即使放假了,老师还是希望孩子在玩的同时,也能学点习最起码不会都忘光了。


作为老师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孩子放长假,最最害怕的是放长假之后开学最初的那段时间,经过 漫长的假期很多孩子变得特别懒散,很多毛病都出来了,最难受的是老师,那个时候的学生特别难带。为了学生不彻底把习惯废掉,还是明知道会招人烦,还是要坚持那样做。


对于家长来说,对于支持老师工作的家长来说就不用说了,肯定会配合完成。但是,对于一些家长来说,肯定是对老师充满了不满和怨恨,甚至觉得老师有病,大过年的一堆事还不能让人轻松会,老师是不是抽风。有些家长会连理都不理,直接不管不让孩子做。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内心肯定是不愿意去做的,在他们的认知里,放假了就应该好好玩,就不应该再有什么作业,自然是不愿意完成的,抵触情绪会很大。


总之,作为老师来说,负责任可以,也不要催得太紧,毕竟是大过年的,家长也有事情要忙,让孩子适当放松几天也没什么事,不要那么死心眼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杭州小学有门课要看天吃饭 老师天天祈祷:快点出太阳

老师们如此“较真”,看重的其实是这节课背后的实验精神

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王毅)最近一段时间,杭州的天气真是不给力,尤其是太阳,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不肯露脸。对普通人来说,顶多向变幻莫测的天气君吐吐槽,可杭城许多五年级的科学老师,却急得火烧眉毛。因为有部分课程的内容,没有太阳就没法上。

眼看本学期“余额”所剩无几,课还一直上不完,能不着急吗?

难道现在老师都这么挑剔,上个课还要挑晴朗的好日子?

“当然不是!”科学老师一肚子委屈,跟记者揭开真相:不是不想上,而是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的第二单元,讲的是光与热的关系,其中有两节课,要求学生试着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并进行实验。

“比起学生,我们老师更急。”一位科学老师告诉记者,“学生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通常比较简易,所以实验时对阳光的要求很高,不然根本达不到加热效果,看不出水温变化。”

杭州求是星洲小学的科学老师支丽娜,负责五年级两个班的科学课。看了下本周的天气,她很庆幸上周五把太阳能热水器那一课上完了。

“其实,那天的条件也不理想,太阳时隐时现,只能算是多云天气,但也只好将就把课上了。”支老师说,“相关理论早就讲完,为了等晴天,孩子们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在家里闲置一个多星期了。眼巴巴等到上周四,我查了查天气预报,发现近期都不太可能有晴天,只好当机立断,把实验课上了。”

话说回来,理论知识学完,实验做与不做很重要吗?

对此,杭州多名小学科学老师均表示,放弃实验并不会对学生的科学成绩产生影响,但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实验来完成,所以只要有条件一定会让学生亲手试一试。

“况且学生对类似实验超有热情。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学生参与率几乎达到100%,明显高于平时其他作业。家长也很支持,隔壁班有学生的爸爸甚至拆了一架真的太阳能热水器,拿了上面的真空集热管给孩子做零件。”支老师说。

太阳能热水器听着挺高大上的,制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利用光来发热。而要做出加热性能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其实就是研究怎样从太阳那里获得更多的热量。孩子们之前已经从课本上学到——颜色深的物体更容易吸收光能,通过镜子反射可以获得更多光……制作过程就是将理论付诸实践,所以做过的孩子都特别有成就感。

实验场所,是学校的操场。支老师预先测量了一下室温,然后给每个孩子一个200毫升的小水瓶,里面装满水,最后宣布实验任务:在规定时间,比比谁的太阳能热水器让水温升得高。

于是,孩子们满操场找太阳光最好的地方。大家或坐或趴,有的屁股撅得老高。有些机灵的,还随着太阳的移动,时不时调整热水器角度。这时,谁要是到他们跟前晃悠,一定会被嫌弃:“走开走开,别挡着我的太阳!”

需要特定天气的还有不少

杭州行知小学的科学老师张子蔚说,按照进度,“热水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在11月中旬就结束了。就是因为前段时间天气不好,一直无法实验,学生们心里痒痒的。为了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宁愿把这门课一直延后,也要等到一个大太阳的好天气。

张老师说,太阳能热水器相当于是一个光热转换器,是对聚光和保温两个知识点的应用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很多问题,比如什么颜色更能吸收光热,能不能用放大镜,太阳照射的角度会不会对实验产生影响等等。

“其实不止这一课,小学科学课中有很多内容要看天气脸色的。”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的科学老师袁发苗记者报料。甚至有科学老师戏称,这是一门“看天吃饭”的课。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就有“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等内容,也要在太阳下进行。又比如,第三单元讲到“土地的侵蚀”,实验也必须在户外进行,要在晴天模拟下雨的场景,观察土地受雨水侵蚀的过程。

求是星洲小学的陆文龙老师说,除了五年级,四年级部分科学课也对天气有要求。其中有个单元讲天气的,要观察各种云的形态,包括积云、层云等等,也必须是晴或多云的天气。

拱宸桥小学科学老师孙豫说:“按照正常进度,六年级科学课现在应该上到《生物的多样性》,但冬天生长的植物有限,所以我一般会把这个单元提前到9月份开学的时候上。那时候植物生长茂盛,方便学生观察和收集资料。”不然等到12月,满地落叶,草木枯黄,就只能靠想象了。而收集数据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万万没想到,看天吃饭的不是体育课,而是科学课。所以,拜托太阳快点出来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老师会特别喜欢一个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