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帮解答,艺 雀艺术史论是艺术生吗 史论适合 备 考央 美 艺管研究生的学生 去 学吗?老师教 的 好不好呀 ?

本文来自花家地美术史论全程班学员20考研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状元】黄同学2020-02-2引言: 备考期间被翻掉页的讲义和一摞资料放在一边,我对着坐了几个月的书桌现在还是有些恍惚。看到成绩的那一刻脑海里闪过了这一年来帮助过我的老师、家人和朋友,闪过了那个在考场上皱着眉奋笔疾书的自己。希望看到这篇经验分享的人能够有所获得,在最后考试的时候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试卷。01、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三跨考生,本科一本法学,准备的时长大概是一年左右,年初的时候就加入了花家地的全程班。想考央美是因为想学艺术法,只有央美开设了,就做出了跨专业考研的决定。在前期搜集资料的时候跨考的难度就暴露出来了,没有系统的资料可以学习,也摸索不出美术史论的学习方法,然后就报了张老师的花家地美术史论。其实要写心得也就是梳理梳理自己的学习过程,我的方法和练习的套路都是一步步按照张老师教的去做的,像是图像笔记、论文检索、思维导图、学术写作等。对于零基础的跨考生而言,有了正确的美术史论学习方法和充足的考研信息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和针对性。整个复习过程也是按照张老师强调的来,主要是求稳,重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跟着花家地,踏踏实实地用心学就好了。02、艺管考试科目分值艺术管理学院考试的科目有:英语100、政治100,中外美术史150、艺术管理学概论150、艺术概论150。今年艺管的考试和往年不一样,中美史和外美史合并成一科,还新增了一门艺术管理学概论。这次的改革也说明艺管的出题会越来越有自己的特色,在复习的时候最好针对分值合理的分配下时间,也要多多留意艺术管理学院的学术动态。03、通用技能贯穿我考研的过程中有几个技能是我一直在打磨的:阅读、背书、时间管理。【阅读】关于美术史论的阅读方法以及笔记怎么做张老师应该都会讲,老师讲得很透彻了大家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看看,记得去年还特地用一节课做了投屏示范。我感觉阅读能力像是一项基础能力,本质上是对信息的提取、掌握和运用,在英语方面也用得上,无非是段落意思、提取关键词、论述逻辑和全篇的意思,看完后能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再把盲区、和其他知识点有联系的地方单独标出来然后去整合归纳。针对不同的文本信息你的需求也会不同,像是前期对于基础教材要精读,把能联系的知识都串起来在之后看论文或专著的时候做成专题。后面开始看论文和专著的时候就不是一章章都细细的看过去,而是有针对性的去找和教材知识点相关的去拓展。就好像教材是本,是中心,要围绕着它借用专著和论文把书读厚了。我在备考的时候用的最多次的书就是央美官网给的那几本教材,花家地公众号推的参考书目也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挑着看的,冲刺阶段基本上没看专著都在用超星独秀和知网对着真题检索论文了。【背书】看书和背书这两项可以打包起来说,把要背的文本多看几遍,能复述出来,理解了也就能背了。检验自己有没有学完一个知识的标准不是你花里胡哨的笔记,而是你能不能自己口述,能不能做联系扩展去运用起来。背书的时候我会把每个知识块要背的几个点列出来,能够看着那个数字说个大概就过。在冲刺阶段基本上每天都是这么快速的过讲义(那会我连做梦都在背书哈哈哈)。强调一下讲义是肯定要背的,要背好几遍背的滚瓜烂熟的那种,讲义上面的都是最基础的东西。想要后期不那么痛苦,就要从现在开始一点点吃透讲义上的知识,还有思考真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现在的这些付出哪怕是累点,在冲刺发力都会显现出来的。【时间管理】一个是整个备考的时间,一个是每天复习的时间。理想化的备考是一条比较平稳的前紧后松的曲线,当然只是相对来说后“松”,前期多投入时间,多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去解决了,在后面你提升实力的空间就会大很多。最不好的状态就是大起大落,一天打鱼三天晒网,既然决定要考研,就从现在开始认真完成好每一天。我的一月份至六月份的时间相当于入门打基础,教材粗粗看了一遍,听了张老师的几节方法论的课程(老师讲方法论大家要好好听啊!学习过程中卡壳的话就去看回放)。暑假集训开始后进入紧张的备考状态,开始会在每天完成教材和讲义的任务后看一些论文和专著,前提是一定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去看!教材是本,基础是第一位。后期的时候就是每天滚动背书,然后做真题,围绕真题上的论述题去看论文和专著,汇总后做成论述框架去复述。每天的时间分配我都尽量做到均匀,给科目限定时间掐表学,争取做到每科都不落下多少看点。在备考的时候最好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模式还有薄弱项都有个认知和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去安排时间,尽量不要有偏科的情况。我一般在精力不好的时候看公共课,精力好的时候安排专业课。冲刺阶段也保持每科平均2小时,每天要求自己在睡觉前口述遍今天学习的内容,加深下记忆。时间管理一是对时间的认知,二是对自己的认知,剩下的就是坚持完成任务。我自暑假后全力投入到考研中,每天休息的时候也就看看知识点相关的小视频或者图像。学习需要一种状态和频率,当你一根筋都在一件事上后,你慢慢就会进入状态里,效率也会提升不少。04、公共课心得公共课的复习时间一定要提前开始留意!!!不要掉以轻心觉得政治背背就过,英语作文最后看几遍押题就上场了,到时候考场上抓耳挠腮真的很尴尬。政治这里就不多说什么了,看到考的61分觉得很头疼。如果政治想考高分拉差距就要练好选择,大题在做肖八肖四的时候注意去理解肖大大的答题角度和思路,然后就是背的功夫了。英语81分主要靠的是阅读。不过我的经验可能不大适合很多人,我没背考研单词,只是在最后两个月里开始做真题阅读,在保持四篇只错一两个之后就没练了,临上考场前保持手感才练了几篇。可能是之前在准备其他英语考试的时候刷过一阵子的阅读,所以有了基础。这边强调下作文,作文不要最后一个月才开始背模板,最好针对自己的实力提前开始(对考研来说提前准备永远不是坏事)。把历年真题里的考过的题目做分类汇总,先背下来,然后再总结成自己的模板,最后一定要练着自己写,做到万无一失。05、中外美术史今年艺管中外美术史合为一门,难度也跟往年一样很平缓,考察的还是基础。我的中外美术史的复习也主要是看书、背框架、整理图像笔记、做真题,这几项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先是把讲义上的框架看了很多遍能记在脑子里,做到碰到知识点时候能够上下左右都串联起来的程度。然后整理专题,思考真题,做些拓展。在学美术史的过程中总感觉量大的惊人,学都学不完,在第一遍打基础的时候我很头疼中美史,可以说是硬着头皮学下来的,我把自己的薄弱处比如石窟、工艺美术都列成表格,做图像笔记,然后存手机里,设置成屏保和桌面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看几遍,渐渐的也就不那么犯怵了。在近十月份知道中外美术史合并后我就减少了中美史的复习强度,不再做过多的拓展而是只盯着真题。之后就只抓重点,以讲义和真题优先。对于重点材料就多花时间,作专题和图像笔记。我比较喜欢列表格,去做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后面看到关联材料的话也一并整合归纳,能串起来的就做个专题。专题的材料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在媒介、时间上的跨度也会加大,比如我的仕女专题包含了《女史箴图》、北朝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还有林风眠的仕女图等。这在艺术概论的考试上救了场,最后一道考题考的是自己策展,主题上要求和艺术美相关,在大脑一片空白死机的时候我就突然想到了仕女的专题,就做了个女性美的展,选了几个能展现出不同方面、区别大的材料来答题。关于图像笔记,在开始的时候我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整理过,只要求自己做到每张图都能记住想起来。这个基础工作做好后,到后面就开始针对专题放在一起,比如都表现出“废墟”的李成的《读碑窠石图》和弗里德里希的《橡树林的修道院》、“斜倚的女人体”的一系列图示,像是有师承关系的也把图像放在一起,从图像上标记处哪里体现了继承与创新。这么做也有助于在答题的时候能够马上反应出补充案例。包括一些能够对比的问题,比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我也把图像当成回答的例子放在一起,然后对着口述。在冲刺阶段的时候,我开始把真题也做成图像笔记,在研究了遍真题然后分类后,就把用来回答每题的图像串起来然后口述一遍。还有一些艺管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比如和收藏相关的“雅集”,西方的画廊,还有艺术市场,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留意下也做成专题。06、艺术概论概论的学习算是轻松的,个人觉得中外美术史学好了就能理解概论,也不愁做题时的例子不够用和不准确。在学习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在脑子里做串联,艺管、艺概和中外美的知识遇到相关的就在讲义上写几下,比如艺术管理学概论的观众拓展,就是艺术概论的接受论中的应用,我在复习时候就会口述一遍,观众拓展为什么重要?因为艺术接受是艺术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如何进行观众拓展?然后想想怎么用中外美术史的材料来组织观众。概论的学习也是框架、思维导图和真题,艺术概论的书看起来干巴巴的,一开始经常看了就忘,我就做成简化版的关键词的笔记来看,慢慢要求自己多看之后能复述出来也就记住了。每个知识点我都在看的时候要求自己能举出案例来,尽量举一反三,把案例记在讲义边上每次背的时候就念叨两句,这么练习下来在之后论述题里就能够充分的去论述。因为概论占的分值大过单科的中美史或外美史,我就在专题的基础上多看了些论文。艺管从前几年的考试(19年班克斯事件、18年美术馆是艺术的陵墓)就可以看出艺概的考察在逐渐侧重接受论的部分,19年的考题还出现了“当下的时代精神”,也反映出大家复习时也要关注下当代艺术。张老师在讲真题指出这两点后,我就做了些准备,第一个是把18、19年的论述题想透了,做成那种考察接受论都能用的模板,补充了接受美学还有些拍卖行、美术馆的介绍和案例(这块直接用了艺术管理学概论上学的)。第二个是特意找了些当代艺术的案例,最后也做成了一个模板来用。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这两项的学习过程差不多,都是在前期巩固了基础,解决了小题和名词解释,后期重点练论述题。07、艺术管理学概论今年新增的艺术管理学概论,试卷出的很有央美自己的特色,大题考查的“艺术与科技”、“文旅融合”都是去年的热点内容,央美也办了相关的讲座和活动,这些消息花家地的老师特意强调过,在复习时我做专题也整理、补充了很多次,看到试卷的时候心就踏实了下来。大家可以多关注央美艺管学院的学术动态,用碎片时间来学习自己多口述下关联的知识点。艺术管理学概论因为是第一年开,没有真题可供参考复习,我就听老师的话把两个课本看了好几遍。余丁教授的《艺术管理学概论》整本书从前言开始都背下来,做到能反映出某个理论在多少页的程度。红皮的《向艺术致敬:中美视觉艺术管理》细细的连底下的注释也看了一遍,把两本书相关联的知识点做了记号。在看书和背书的同时我也在雅昌网上把余丁教授艺术管理学概论的公开课用零碎的时间都听了一遍。下一步我开始按照老师的讲义我就开始一边整理专题一边背书。考虑到艺术管理偏重实践多些,就对着专题去搜论文补充案例。比如花家地的讲义上给出了美术博物馆的专题,我在看论文时就以古根海姆为例来做案例分析,然后在研究的时候就把其他知识点也串起来套,比如全球化经营、swot、艺术与商业等。在观众拓展上,我就选了故宫做分析。最后在考试中答艺术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时都用上这两个案例。对于艺术管理涉及到的双年展、艺博会、艺术市场等,我先把老师给的讲义上的名词解释背好,然后挑几个国内外的例子加进去。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多留意艺术市场相关的实时动态和相关信息,记得艺概的考策展的那道题还要求让选择一个展览的地址,可见需要一些储备,最好要求自己做到最充分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总结下来我艺术管理概论的学习和其他几门专业课的路子一样,都是重视基础,把基础稳固住的同时不断给自己加量,做到能活用知识点的同时也有让阅卷老师看到亮点的地方。如果说这次考试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考场上的时间分配没做好。平时的复习和考场不一样,太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考第一门专业课艺概的时候我最后写的论述,结果手抖的都飞了然后题还是没做过的类型,心里一直在咆哮体骂我自己。。。如果自己手速慢,论述分值还很大,一定要先写论述题啊!还有论述题一定要好好练!跟着张老师学好学术性的写作,一定要在上考场前做到能够在考试时间内写完卷子,不行的话就多做掐表训练,多练练你的手速和脑速就能提上来了。08、其他推荐 我在备考期间平时会看些考试相关的公众号和视频还有app,这里汇总了一些给大家,可以在放松的时候看看。【公号】艺术市场相关:雅昌艺术网、artnet咨询、artsy官方、hi艺术、艺术怎么管央美相关:中央美院艺讯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考央美艺管必关)、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考央美艺管必关)、赵力老师的“锵锵有力”中外美术史相关:美术遗产、艺术宝库、美在高处、中国美术精选、艺术与设计史(强烈推荐,都是些视频,有趣又有用)、艺速课artroom(也是小视频)考研相关:小白考研、软科【B站】前期的时候我会在b站上看纪录片,类似“如果国宝会说话”这种一集很短但正好讲的是教材上的材料的节目,还有很多讲座和课程比如巫鸿教授、邵亦杨教授、郑岩教授的上面也都有,我收藏了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我b站账号“草莓海三”,在收藏夹“艺术史论学习”里找找看。【app】记笔记:notability、xmind阅读器:marginnote学习:全历史、艺术头条想要说的就这么多啦,花家地的公众号上有很多学习干货像是图像汇总、参考书目、阅读记笔记方法啥的,真的很全,大家一定要好好用上这些资料,它们能帮你事半功倍。有好几次背书背到想吐,晚上自己一个人靠着窗户觉得很难受的时候我都会去看看前辈们的考试心得,看到这些经历过来的人也有过类似的焦躁不安和忍耐坚持后,我也会像他们一样选择继续努力下去,完成这场长跑。最后提前祝大家考试顺利!考研的路上一帆风顺!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1
利用柏拉图分析法分析50例患儿的调查问卷,通过咨询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专家,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将影响出院随访满意度的不良因素列出,然后按数据依次序排列,出现次数最多的要因居首,最少的居末,以百分比显示每一个要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传统随访方法病人不满意的根源在于未以人为本尊重、爱护病人,未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随访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完成任务。
2改进后实施方法
运用人文关怀式随访方法,选调熟知本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强、资历深的护理人员作为出院随访的负责人,在随访前对随访护理人员进行疾病、化疗方案、人文关怀、沟通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然后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制作随访调查表,依据患儿情况在患儿出院7d内用电话随访的形式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患儿再次入院维持治疗时由专人运用制定的调查表对患儿家长就治疗依从性、焦虑情绪、对护理随访工作满意度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不同随访方式护理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1)3.2不同随访方式家长焦虑程度比较(见表2)3.3不同随访方式患儿家长对护理随访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见表3)
4讨论
通过对传统出院随访方式进行调查,运用柏拉图分析其作用缺失原因显示,主要问题存在于服务态度、病人关爱、满足需求及护理知识几个方面,病人普遍对传统随访形式不满意,无针对性,随访大多是问候,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随访人员由于长期以来工作模式的影响对出院随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随访工作没有标准的流程遵循,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鉴于以上情况,我科针对出院随访工作做了进一步改进,即在出院随访中注入人文关怀理论。表1~表3结果显示:在出院随访工作中持续运用人文关怀在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及家长的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我科自2011年被评选为第一批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病房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高护士的关怀能力。何娇等[7]调查显示,创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病房前后护士关怀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人文关怀论文范文2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
人文关怀是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目标,是对其身处的生活环境好坏的一种关怀,是一种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举措。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加入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大学生,其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了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关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思想教育中贯穿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增加也是对我国“以德树人”方针响应的举措。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
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首先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对所有合理的安排,不发表任何属于自己的看法,过分尊重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的自主选择权抛之脑后,缺少了自己的个性。再者现代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其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原因,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理念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也造成了在实际的教学中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任何事情学生都可以自作主张,他们的张扬个性也被尊重放大,不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此类老师的存在可有可无;一种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对自己权威性的运用,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或决定强加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刻板的管理、束缚,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制。虽然现代社会考核人才标准和理念,已经从单一的成绩单变成了对全方位的考量,可是现实教育理念在现代管理过程中推行的缓慢程度,也还是其不可忽略的情况。
二、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思想教育精神
对于高校来说,工作的内容和对象几乎以学生为主。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下把把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更要考虑工作方法的创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推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和观念的创新。教育者在特定条件下鼓励学生,丰富学生自我精神家园才是高校教育人文情怀创新的本质,而不是把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概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接触什么事物都会激发其好奇心理,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会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精髓,把目标知识运用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及内容中,解决他们的疑问,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全体发展的需要,也要尊重个性区别化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全体和个体两手抓,全面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即将步入社会,可是由于接触的事物相对来说比较少,缺少了面对压力问题的经验,因此在面临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现实问题的时候,倘若处理不当容易给其带来消极心里,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中加入人文关怀来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三)促进和谐校园建成
在提倡创造和谐人际,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如何建设和谐校园也成了学校工作重心,而广大师生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力量,人文关怀对其提倡发表个人思想,尊重学生个性,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校园环境中,因为思想和理解的不同,大学生中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同声音,对于这些声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归为不和谐因素而强加压制。而是应该通过途径找到问题的所在并用人性化的方式去看待,尊重学生意见,通过民主交流的方式去把我们所要传达的内容和学生想听到的信息相结合,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对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被养成了对灌输的有关规章制度或思想全部欣然接受,把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寄托予规定,按照规定去做或者不做,把自己固定在被选择的一方,丧失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素养,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潜意识里真正把自己看作主人翁。如何把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被选择转变成自主选择这是教育者要思考的关键,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再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上的个体差异,注重教育的层次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优势,做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更新教育者教育观念
人文关怀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使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也是教育者人文素养的表现。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具备博大的胸怀,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可以交流沟通的对象。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于有目标,想法独特的学生更要给予支持。把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的灌输教育变成师生之间双向的认识与了解。教育者还要转变学生自我发现的特性,在沟通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长处,积极引导其按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正确的学习和努力,减少学生迷茫的发生。
(三)健全有关的人文环境
首先,在管理上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管理建设工作,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在人际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对校园的和谐与安定起到直接影响,所以作为人文关怀的传播者的导师,应该发挥其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动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最后,在服务上,学校各级部门应该通过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深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人文关怀还不是很成熟的大学生教育体制里,高校所能做的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注重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研究,加入更多的人文把空洞的教育内容变成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精神需要的内容。同时,在加强理论应用实践的同时还要深入学生生活调研,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而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应该在反映时代要求的同时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以新的思维和视角出发,系统且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进行研究。最后,在制度方面可以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做到老师对学生的全方位关心和了解。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思想教育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的是自爱、正己再者才能律人。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言传身教的去教育学生,才会对学生有所影响。其次,作为不断接受新学生,新事物的教育者,要求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究,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需求。最后,在学校教学资源方面,为了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该不定时给老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让教师队伍的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四、小结人文关怀论文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人文关怀;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1;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13-01
语文是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在教学环节中进行人文关怀的渗透,从而提高语文人文关怀的教育质量。
一、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运用
(1)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融入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想要对学生的人文意识进行培养,就需要在选择语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教师的人文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教师本身具有人文意识,才能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人文关怀的教学内容进行发现与挖掘,从而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来。例如,在进行遵守诺言的教育时,教师可以结合这一人文关怀对课文进行选择,《永远的梵高》能够体现出这种人文关怀,并实现对学生遵守诺言的引导。教师在这篇文章的讲解时,应该从人文角度入手,将遵守承诺、坚信理想的人文精神灌输给学生。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能够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培养。
(2)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融入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培养,可以在课堂的写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选择的题材通常与实际没有密切的联系,这样会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为了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进行培养,就需要语文教师对作文题材进行精心的挑选,从而使得题材与人文关怀有所联系。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与父爱相关的话题作文,这种话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角度进行写作,并且能够将写作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将人文关怀有效地融入到写作教学中来。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3)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还能够通过阅读对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体会,从而实现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合理地选择人文关怀,并将其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例如,在进行《我与地坛》的讲解时,母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将《合欢树》与这篇文章进行结合,从而将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进行培养。
二、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策略
(1)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教师可以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改变,从而使得教学中的人文效果得到提升。语文教学应该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重点培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意识,能够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予以重视,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在进行道德品质培养时,语文教师应该将德育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加强学生道德培养。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起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就需要语文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以德服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2)提高人文关怀的教育质量,重视人文关怀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提高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质量。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注重语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还需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进行重视,通过语文教育不断提高人文关怀的教育质量。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能够使得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相融合,语文教学应该结合教学的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选择,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使得人文关怀教育质量得到提高。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人文关怀的理解与认识,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对学生进行激发与引导,从而提高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教育质量。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可以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环节、写作环节中融入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的融入,能够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的气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够受到人文关怀的熏陶与培养,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合理地进行人文关怀的融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育质量。教师在进行人文关怀的融入时,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中进行融入,并且采取合理的策略进行人文关怀教育。
参考文献:人文关怀论文范文4
在以前的计算机教室中,老师们更多强调的是对机器的保护,比如在进计算机教室前要穿上干净的鞋套;铺设防静电的地板;电路的设计上等,甚至空调设置的第一目的也是为了让电脑能更好的散热。但其实,我们在对计算机教室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不能本末倒置。例如对通风除尘的设计;在计算机教室里放置一定数量的绿色植物等,来营造一种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应该注重细节的把握,从一个个小的细节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比如在夏天,计算机教室由于机器比较多,一般会比较的热,老师应该提前打开计算机教室的空调,让学生一进来就感觉到凉意;多注意电脑的检修和维护,保证每台电脑都能够正常的使用,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总之,让学生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能够最快,最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2人文关怀在教学课堂中的体现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教育对学生提升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从我们平时的教学经验中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对生硬的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兴趣,所以老师在对书本上生硬的理论知识讲解前,要仔细的研究,寻求一种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解。比如,在讲到计算机硬件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找一台淘汰的电脑,在课堂上进行拆分,用实物对照的方式进行一一讲解:“如果我们把电脑比喻成一个工厂的话,那么其机箱就工厂里的厂房;主板就工厂里的总控制台;CPU就是进行日常生产的机床;硬盘就是用来存放货物的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为了堆放原材料或者成品而留出的空地。在工厂需要生产产品时,就需要先从仓库(硬盘)里取出原材料,送到机床(CPU)处进行生产,而在生产时为了追求效率,往往会先将原材料放置在机床附近的空地处(内存),所以这就需要内存有很快的读取速度。”这样一讲,就将原本生硬的书本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化,让学生更容易和愿意去接受。
3人文关怀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体现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带给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想改变中国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落后局面,就必须从学生入手,因为他们才是弱势的主体。所以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适当的采用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在有竞争压力的环境去提高学习上的斗志。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学会用浏览器搜索有用的信息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开展一些比打字速度等类型的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主动去掌握基础性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肯定会带来学习上的层次性。老师将班级中的优生和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让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去帮助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同时自身的学生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让相对落后的学生得到帮助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学习进度,甚至有一些学生由此打破了学习上的障碍,成绩一越成为佼佼者。
4人文关怀在培养学生个性上的体现
每一个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但更多的其实是心里因素差异的体现。所以,从人文关怀的层面上看,首先,老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而不要把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强加给学生;其次,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发展上的所有可能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和发展;最后,对学生的优劣,不能够单纯只看成绩,而应该有多个衡量指标。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而不会产生过大的心里负担,有助于养成健康的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体现人文关怀。
5总结人文关怀论文范文5
一、传播人文关怀是影视作品的使命和价值
人文关怀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人文”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人文既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而人文关怀指的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等。[2]人文关怀的核心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
(一)影视作品人文关怀的本质要求
影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须有责任的传播,要对时代进程、民族、社会发展负责。在信息传媒时代,影视作品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影视作品还要具有人文精神,诠释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不是简单的热闹,不是浅薄的煽情,而是要用美的形式,高明的艺术手法,润物细无声地表达出来。要重视各种情感的独特性,如父母子女情、夫妻情、爷孙情、同学朋友情等。通过这类情感题材去寻求隐藏在其后的广阔空间和深层内涵,认真思考和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挖掘出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关怀。[3]影视作品如果缺少人文关怀,就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自从电影诞生至今,流传的经典作品如《罗马假日》《茜茜公主》《音乐之声》《国王的演讲》《城南旧事》《一江春水向东流》《芙蓉镇》等莫不如是。综观广受好评的韩剧,几乎无一不以“大团圆”结尾。“大长今”在皇宫内历尽排挤和陷害,最终好人得好报;“金三顺”长相平凡,30岁未出嫁,生活中被嘲笑戏弄,最终通过努力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人鱼小姐》中的女主角雅俐瑛从小被父亲抛弃,内心充满仇恨,她用心良苦发誓报复父亲一家,制造出重重矛盾,但结局依然化干戈为玉帛,弘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观众相信爱情婚姻,肯定宽容善良。而这些恰恰是观众期待的。人性都是相通的,韩剧风靡我国,一方面说明韩国文艺工作者对大众的心理需求研究深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影视作品还存在情感表达和幽默诙谐的缺憾。
(二)影视作品的使命和价值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希腊神话对后来的欧洲人文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又通过剧作向世界传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影视作品的使命就在于用故事弘扬真善美,通过故事认识生命之可贵,欣赏生命之美好,珍惜生命之存在。韩剧大多以家和情感为中心,淡化政治斗争,强化人性因素,以善良与邪恶为主轴展示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艺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生存并延续至今的内核。这就要求影视作品必须担当其人文关怀的使命,让广大观众在享受影视艺术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影响。有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影视只有刀光剑影、阶级斗争,没有符合人性需求的爱情、亲情、友情,使得人性萎缩,兽性膨胀,冷漠无情,道德滑坡。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发展了,但文艺产品依然没有跟上观众的精神需求,因而让韩剧占领了市场。这也说明缺乏关注大众心理和潜在需求的影视作品,必将为观众所抛弃。影视剧如此,新闻节目也如此。近年来太多的宫廷勾心斗角戏和穿越剧充斥中国荧屏,缺乏应有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价值,看了后反而会让观众觉得人情不温暖,社会不公正,善无善报,恶人反而容易生存。而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成功,恰恰就在于韩国编剧导演懂得影视作品的使命和价值,充分利用中国人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认同,借中国的儒家文化传播韩国的太极文化。中国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借韩国乃至其他国家的文化来传播中国的民族文化呢?其实全世界观众的精神需求都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贝多芬、巴赫、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曹雪芹、曹禺、莫言等是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影视剧创作也要立足于国际化,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了解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给人以真善美的享受。这就是影视作品的使命和价值。
二、韩国影视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借鉴
自从1993年央视引进韩国电视剧《嫉妒》开始,至今中国各家电视台先后播出了上百集的韩国影视剧,韩国影视剧就像一股旋风,席卷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地区,甚至亚洲各国。韩国由几千年从中国吸取文化成功转变为向中国输出文化和价值观。2013年1月28日,韩国宣布成立“世界韩流学”。一个原先影响力弱小的国家凭借韩剧输出,提升了在国际社会的文化扩张力。这说明韩国打造文化大国的国家战略非常有效。其实韩国电视剧剧情简单老套,但带来的“裹挟性”力量却很强,足以让人们领教其威力。[4]2004—2005年应观众要求CCTV8数度重播韩剧《人鱼小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口60%的人看过《人鱼小姐》,主演张瑞希也一下成为中国观众喜爱的明星。2005年《大长今》以41??6%的收视率创电视剧收视率新高,将涌动的“韩流”推向新的高潮。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热播的原因值得分析和重视。
(一)韩剧中的家庭温情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文学是生活的再现。韩剧所表现的剧情内容没有什么重大题材,大都琐细复杂、家长里短,然而恰恰成为对观众最大的吸引力。正如许多观众在网络上发表的感受:韩剧细腻真切,生活气息很浓,感觉就好像发生在身边一样。如果导演、编剧、演员、音乐创作者等没有对人们真实生活的感受和关切,是不能创作出这样的电视剧的。细腻的写实主义风格,充满生活情趣的父母斗嘴、夫妻玩闹、婆媳不和、恋人分分和和,使得韩剧充满了朴素的生活情趣,自然质朴。韩剧里的人物并不完美,小毛病不少,有的一开始还有些粗俗、自私,但就是这种生动、幽默、诙谐、趣味,使人物变得更加圆润丰满,意兴盎然,这些生命的经历和变化正是吸引中国家庭主妇、青年男女的秘密元素。典型的韩国影视剧当中,除去写男女主人公以外,通常还会出现长辈老人,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人物,剧中贯穿着“真情”,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人性的温暖。韩剧中的老人幸福安康,儿女孝敬长辈,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关爱,同事、同学之间交往彬彬有礼,很少有暴力和色情。当中国观众不分男女老幼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些的时候,会觉得剧中的场景和语言如此熟悉,好像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和自己的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会向往那种家庭和美、爱情幸福、人情温暖的生活。这些东西满足了观众的想象,弥补了现实的缺憾。事实表明,越具有民族性和人情味的东西,越具有生命力。影视作品不仅要保持民族特色,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要表现人文关怀,情感沟通。植根于中国“仁爱”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影视作品,不仅要表现中国文化传统下形成的民族属性,更要善于把握当代年轻观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将民族内核融于影视作品中,让观众理解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影视剧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2010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收获5亿多票房就是大打感情牌。近几年国产电视剧《橘子红了》《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我们结婚吧》等之所以大受欢迎,也是因为剧中人物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的选择及命运变化吸引了观众。
(二)韩剧以人性需要的唯美浪漫吸引观众
韩剧中的主要角色大都女的青春靓丽,男的阳光帅气,穿着打扮时尚唯美,对爱情执着浪漫,内心善良真诚,非常满足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因而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加上每一集结尾的创造技巧———留下悬念,常常让观众看了一集就一发而不可收。韩剧的场面往往非常生活化,如详细的婚礼过程、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沟通、服饰的搭配等。一个国家的饮食、服饰和婚恋场景,从某种层面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成为这个国家的特质和标志。而赋予生活化的东西以艺术的美感,恰恰是人性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韩剧中如诗如画的镜头,剧中演员变化多端、精致美感的穿着打扮,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如《绅士的品格》《继承者们》中的男装美和《对不起,我爱你》《来自星星的你》中的女装美,受到时尚潮人的热烈追捧。由此韩国的服装也随着影视剧的传播而形成了品牌效应。韩国影视剧里面的音乐也很美,为人物和剧情量身定做,往往让观众在观赏时更加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如《蓝色生死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音乐《爱情是蓝色的》,与剧中出现的枫树林、梧桐落叶和蓝色的海洋,相互映衬,使得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生死之恋愈加深情悲伤,使观众沉浸其中,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情到深处意更浓,爱到深处无怨尤。美妙深情的音乐配合着慢慢铺开的纯美画面,使韩剧的唯美境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韩剧中的音乐表现不是为了放主题歌而主题歌,而是将音乐与角色心理及剧情紧密结合,恰到好处地将作品思想情感自然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与音乐天然混成之中。如经典韩剧《情定大饭店》中的主题音乐《邂逅的那一天》,在激情中反复出现,每次都把观众带入爱情的浪漫与温馨中,非常美好,令人向往。
(三)韩剧多以大团圆结局符合传统道德审美
韩剧能够长久在中国的荧屏上立足还有一个原因是对儒家文化情感上的认同感。韩剧故事开头往往主人翁命运不济,遭遇艰难坎坷,但结尾大都化干戈为玉帛以大团圆结局,这非常符合中国人善良的秉性,符合儒家文化以和为贵的宗旨,让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如《大长今》讲述的是韩国历史上一位女御医的传奇故事。大长今一生历尽艰辛,遭受无数次磨难,但是她一次次不屈服于命运,不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最终苦尽甘来,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御医,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类似的剧作还有《我是金三顺》《百万朵玫瑰》《糟糠之妻俱乐部》等。中国与韩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几千年来的交流与融合,造就了两国极为相似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传统伦理和价值取向,如勤劳坚韧、自强不息、宽容忍让、以德报怨等。当韩剧中的人物将这些内容形象展现时,带给中国观众的是一种接近于“零距离”的亲切感。[5]同时韩剧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儒家文化的传统美德,这也是与中国传统道德相吻合的。正是由于韩剧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审美,所以对中国观众来讲,韩剧比美剧、英剧、法剧、德剧、印度剧等更有一种亲切感和吸引力。
三、韩剧给中国影视创作的启示
影视艺术源于生活,但又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需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影视艺术的生命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没有现实生活的根基,再“艺术”的影视也会显得苍白。影视艺术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交流思想的,缺乏与观众互动,再高雅的影视也难以维持下去。这就是影视作品要艺术更要人文关怀的原因。影视作品中贯穿着对于个体的人的深层次精神层面的探索,以及人与终极理想、整体人类命运的关系。然而,对这类作品的解读,仅仅依靠个人的生命体验是不够的,对影片的深层解读成为一种强烈的需求。[6]
(一)影视作品要深蕴中华悲悯情怀
由王宝强主演的我国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播出后,很多观众对顺溜惨死的结局难以接受,某知名视频网站甚至发起“我的顺溜我做主”的活动,试图“重拍”结局让顺溜重新“复活”。《我的团长我的团》《双面胶》《幸福有多远》等国产电视剧,结局也让好人得不到好报,让观众“郁闷”到心脏难以承受。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友权分析道,顺溜是一个草根英雄,普通大众自然希望他能得到好报和幸福,这对于人们是种激励。何况中国文化历来有大团圆结局的传统,编导在安排顺溜命运时,应充分考虑到大众的这种心理感受,否则会在文化产品和满足社会需求间形成落差。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谭好哲教授认为,当文艺创作都在追求所谓的“陌生化”结局时,又会陷入一种新的模式化。而泛悲剧化模式,不符合人性的恻隐之心。中国需要更多“蚂蚁也有蚂蚁幸福”价值观的电视剧。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中文认为,陶渊明、曹雪芹、关汉卿等人在中国文化中首屈一指,不单因为他们优美的文字和语言,更因为他们通过作品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建立和发展。文艺创作者理应比普通人站得更高,具有良心和怜悯心,从人的高度来实现人的关怀。浙江大学王元骧教授认为,影视艺术是滋养灵魂的事业,是以人为目的并通过影响人的灵魂来影响社会。文化产品不仅是一个挣钱、娱乐的工具,还应当影响社会风尚和社会心理,让人们在幸福中不至于沉沦,在痛苦中看到希望。
(二)影视作品要展现中国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是“仁爱”,就是对生命的关怀。关于爱的故事全世界都爱听,这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哪个民族会通过故事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各国观众的价值观和认可度。与韩剧相比,我国电视剧在儒家文化的传承上相差甚远。中国每年生产的电视剧不少,但是多表达的是一些远离生活的、情节离奇的、与人们期望值相距甚远的炮制出来的故事,有些表达的意识想法甚至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背道而驰。中纪委书记在评论韩剧为什么占领中国市场时说:“我发现,韩剧走在咱们前头的原因是韩剧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是的,我国国产剧中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的乏善可陈。而中国在海外受欢迎的影视剧,大多是根据我国名著改编的历史剧和表达真善美的家庭伦理剧,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在这些剧中既有家文化,又有表现君臣、父子、男女、长幼、朋友等伦理传统的有趣的情节,还有奇特美丽的画面,让各国观众大饱眼福。但我国有些电视剧所构建的中国人形象依然停留在刻板意识形态的时代,这会让国内外观众感觉假大空。目前,中国文化正遭受美欧文化、韩式文化、日本文化的挤兑,因此,我国必须借用电视剧这一强势媒体,传播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影视文化工作者要学会积累故事,叙述故事,尤其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人的奋斗求索创新的故事和普通人追求爱奉献爱的故事等,让中国观众在荧屏上找回缺失的传统文化,也让海外观众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在民族特色文化方面,我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中式婚礼、各种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和过节仪式、中国传统食物的制作方法等等,都可以结合剧情加以呈现。向观众展现一个善良温情的、富有特色的、美丽和谐的中国。GDP是会变化的,文化的魅力是永恒的。
(三)影视作品要善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人文关怀论文范文6
[关键词]平民题材;纪录片;人文关怀9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和文化语境的改变以及艺术界内部的自我颠覆,大众文化形态逐渐走上舞台,并成为当下中国文化格局中最为壮观、最为庞大的一支。其中,平民题材纪录片在这一大众文化运动中逐步发展,成为主要媒介形式之一。但平民纪录片与各种观众参与的电视栏目不同的是,它不像摆道具一样将观众作为置景的一部分,而是将普通人作为纪录的主角。假如说电视栏目的平民意识不过是借观众做招牌的话,那么平民纪录片中的平民形象则是真正平民意识的映射。
这里所说的平民,是和精英、边缘相对而言的最广大的普通人群。那么,顾名思义,平民纪录片就是记述普通人生活、深入普通人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里所说的平民,是和精英、边缘相对而言的最广大的普通人群。那么,顾名思义,平民纪录片就是记述普通人生活、深入普通人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征论
特征论
平民纪录片以平视目光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淡化或者忽略职业、年龄、性别、成就、职位等界限,山沟、军营、监狱、学校、厂矿等地点都可能成为选择对象。它着重纪录的不是被摄者的惊人之举或丰功伟绩,而是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特征。这类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几乎包容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社会各个层面。拍摄手法则是“跟拍、跟拍、再跟拍”纪实方法。虽然画面加解说的作品也还存在,但纪实美学已广为传播,躲避主观意识成为时尚,选题、拍摄、编辑形成模式化操作。如《沙与海》、《远去的村庄》、《舟舟的世界》等作品流传较广。
平民纪录片以平视目光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淡化或者忽略职业、年龄、性别、成就、职位等界限,山沟、军营、监狱、学校、厂矿等地点都可能成为选择对象。它着重纪录的不是被摄者的惊人之举或丰功伟绩,而是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特征。这类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几乎包容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社会各个层面。拍摄手法则是“跟拍、跟拍、再跟拍”纪实方法。虽然画面加解说的作品也还存在,但纪实美学已广为传播,躲避主观意识成为时尚,选题、拍摄、编辑形成模式化操作。如《沙与海》、《远去的村庄》、《舟舟的世界》等作品流传较广。
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跟踪了一位先天愚形儿童舟舟,以平等视角记录舟舟生活的细节,挖掘他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叙事平稳,影像语言纯熟简洁,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跟踪了一位先天愚形儿童舟舟,以平等视角记录舟舟生活的细节,挖掘他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叙事平稳,影像语言纯熟简洁,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在平民纪录片中,人文关怀是它所要传达的重要思想之一。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境况,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呼唤和弘扬人间真情。人文关怀是以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价值尺度的,它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体现对大众精神心态的价值认同与体贴。
在平民纪录片中,人文关怀是它所要传达的重要思想之一。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境况,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呼唤和弘扬人间真情。人文关怀是以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价值尺度的,它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体现对大众精神心态的价值认同与体贴。
表现论
表现论
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平民纪录片在关注普通心灵的同时,蕴藏了创作者对人生以及世界的严肃思考,其人文价值的光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折射出来。
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平民纪录片在关注普通心灵的同时,蕴藏了创作者对人生以及世界的严肃思考,其人文价值的光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折射出来。
纪实性是平民纪录片人文关怀的基本载体。对于纪录片来说,纪实是前提,是创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要靠它来传递有效的信息。纪实既是对生活的某种还原,也是对生活的尊重。从美学角度而言,这完全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也是电视纪实语言的重要美学特征。纪录片在记录生活原生态的同时,把受众熟悉或陌生的环境鲜活而逼真地呈现出来,从而引起受众的思考,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或共鸣。如果是一部故事片,那么,即使观众再沉浸其中,也只能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而大可不必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叹。所以,每当纪录片的摄影机对准某一个人的时候,都意味着一种真实的再现,而真实本身就意味着关怀。这种关怀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纪录片的摄影机是带着感情来记录生活的。
纪实性是平民纪录片人文关怀的基本载体。对于纪录片来说,纪实是前提,是创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要靠它来传递有效的信息。纪实既是对生活的某种还原,也是对生活的尊重。从美学角度而言,这完全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也是电视纪实语言的重要美学特征。纪录片在记录生活原生态的同时,把受众熟悉或陌生的环境鲜活而逼真地呈现出来,从而引起受众的思考,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或共鸣。如果是一部故事片,那么,即使观众再沉浸其中,也只能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而大可不必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叹。所以,每当纪录片的摄影机对准某一个人的时候,都意味着一种真实的再现,而真实本身就意味着关怀。这种关怀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纪录片的摄影机是带着感情来记录生活的。
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中讲了一个叫李仲生的留学生,他在片中两次唱起那首《我的太阳》,其中一次是在小屋中,在录音机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正是对这种有节制的抒情部分的把握,表现了小人物渴求未来的一种真实心态。这部片子把镜头对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所以,真实将是纪录片的永恒追求。这种艺术形式给人类提供了接近生活真实的媒介和语言形式。同步取材,过程追踪,面对面的交流,电视纪录“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自然延伸,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分割的构成因素。”由此,真实也成为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中讲了一个叫李仲生的留学生,他在片中两次唱起那首《我的太阳》,其中一次是在小屋中,在录音机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正是对这种有节制的抒情部分的把握,表现了小人物渴求未来的一种真实心态。这部片子把镜头对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所以,真实将是纪录片的永恒追求。这种艺术形式给人类提供了接近生活真实的媒介和语言形式。同步取材,过程追踪,面对面的交流,电视纪录“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自然延伸,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分割的构成因素。”由此,真实也成为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其次,细节是平民纪录片的美学兑现。无论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还是其他一些艺术门类,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纪录片更是如此。细节能够赋予纪录片鲜活的表现力。浅处可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处可释放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有人说,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事实上,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都以细节取胜。毫不客气地说,没有了细节,纪录片也就失去了它的光彩。毕竟,纪录片在情节方面先天不足,它不大可能借助虚构来创造情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细节就成了重要的因素,并依靠它来传达信息。此外,它也在有效地传达着人文精神的理念。
其次,细节是平民纪录片的美学兑现。无论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还是其他一些艺术门类,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纪录片更是如此。细节能够赋予纪录片鲜活的表现力。浅处可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处可释放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有人说,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事实上,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都以细节取胜。毫不客气地说,没有了细节,纪录片也就失去了它的光彩。毕竟,纪录片在情节方面先天不足,它不大可能借助虚构来创造情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细节就成了重要的因素,并依靠它来传达信息。此外,它也在有效地传达着人文精神的理念。
在《半个世纪的爱》中,这种细节的捕捉随处可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胡同里普通老夫妻的每天仪式性翻日历的过程;农民老夫妇去菜园摘菜;晨练的老夫妻拿杯倒水,你一口我一口的喝水场景等等。恰恰是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金婚是无常人生之中的片刻恒定。事实上,这些细节的捕捉所营造出来的小生活空间,以及摄影机的平视所带来的亲和力,无形中加大了情感的张力,使人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温暖,从而完成了传达人文关怀的使命。
在《半个世纪的爱》中,这种细节的捕捉随处可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胡同里普通老夫妻的每天仪式性翻日历的过程;农民老夫妇去菜园摘菜;晨练的老夫妻拿杯倒水,你一口我一口的喝水场景等等。恰恰是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金婚是无常人生之中的片刻恒定。事实上,这些细节的捕捉所营造出来的小生活空间,以及摄影机的平视所带来的亲和力,无形中加大了情感的张力,使人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温暖,从而完成了传达人文关怀的使命。
规避论
规避论
除了上述内容的人文关怀之外,镜头规避下的人文关怀也应该纳入人文精神的体系之下。所谓镜头规避指的是电视镜头应该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者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什么是该拍的,什么是不该拍的。什么是该播的,什么是不该播的或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播的。有些创作者为了采集所谓的有效信息,追求节目的纪实性和质量,从而导致一些(平民)纪录片中对道德功能和人文精神的漠视。虽然平民文化形态的概念决定了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是一种走民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对这种负面效应的警惕和纠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远离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关怀。
除了上述内容的人文关怀之外,镜头规避下的人文关怀也应该纳入人文精神的体系之下。所谓镜头规避指的是电视镜头应该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者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什么是该拍的,什么是不该拍的。什么是该播的,什么是不该播的或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播的。有些创作者为了采集所谓的有效信息,追求节目的纪实性和质量,从而导致一些(平民)纪录片中对道德功能和人文精神的漠视。虽然平民文化形态的概念决定了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是一种走民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对这种负面效应的警惕和纠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远离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关怀。
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关怀。但如果创作者自身不具备这种人文意识和道德精神,那么他的作品也难以传达或透射出人文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者自身与他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应该是一致的。而平民纪录片所关注的恰恰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这种关怀不仅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双重性的意义。平民纪录片自九十年代应运而生走入人们的视野,与其说是电视理论化的实践,不如说是人们审美期待下的必然产物。
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关怀。但如果创作者自身不具备这种人文意识和道德精神,那么他的作品也难以传达或透射出人文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者自身与他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应该是一致的。而平民纪录片所关注的恰恰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这种关怀不仅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双重性的意义。平民纪录片自九十年代应运而生走入人们的视野,与其说是电视理论化的实践,不如说是人们审美期待下的必然产物。
日本广播协会NHK曾经拍摄过一部专题片《日本的监狱》,片中自始至终看不到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犯人屏幕肖像。有关犯人的镜头是由模糊的远景、背影或只显现人物下半身的残缺构图组成,人脸的正面像全部回避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记者对他人(哪怕是犯人)的理解和最基本的人性尊重。
日本广播协会NHK曾经拍摄过一部专题片《日本的监狱》,片中自始至终看不到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犯人屏幕肖像。有关犯人的镜头是由模糊的远景、背影或只显现人物下半身的残缺构图组成,人脸的正面像全部回避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记者对他人(哪怕是犯人)的理解和最基本的人性尊重。
在里维斯和施拉姆所著的《平民传播之责任》书中,列举了西方新闻史上经历过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三种理论:独裁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在里维斯和施拉姆所著的《平民传播之责任》书中,列举了西方新闻史上经历过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三种理论:独裁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认为,自由和责任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它在承认新闻自由的同时,要求传播者必须对社会负责。综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当代各种文化形态的剧烈震荡和分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碰撞、焦虑、困惑甚至痛楚的状态。而平民纪录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公众的审美视野,并担当起现实关怀的角色。它以冷静的关注去激发人们深沉的思考,试图抚慰或追问由于各种裂变而带给人类心灵中的种种矛盾心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恰恰又使平民纪录片承担起终极关怀的使命。而无论是现实关怀还是终极关怀,都将是平民纪录片继续发展的动力。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史论是艺术生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