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吃什么好?

交往4年的东小雪和原裕子为首对领取证明的伴侣。
现场查获疑似冰毒成品172.8公斤,原材料约800公斤。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振华教授)
  2006年3月,68岁的赵女士,因咳嗽、咳痰伴气短两个月,赴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肺部HRCT显示双肺中下野周边分布网状、条索影,蜂窝影(见图1)。肺功能:FVC 94%,DLCO 71%。血气分析:PaO2 75mmhg,PaCO2 37mmhg。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中性粒细胞占12%。经支气管壁透壁肺活检(TBLB)病理: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什么?
  特发性肺纤维化简称I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不可逆、致死性的肺疾病。“特发性”指病因未明的,也就是说不知道确切发病原因。不明原因的抗原刺激导致肺组织反复受损,为了修复受损的肺组织,胶原蛋白等物质产生增加使肺间质增厚,导致肺的纤维化。通俗来讲,就是肺部的正常组织逐渐变性,丧失了原本向其他组织器官供氧的功能,且这种转变是不可逆转的。临床上该病以呼吸困难、干咳、缺氧导致运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不分种族,在老年人当中更为常见,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其自然病程变异很大,并且无法预测。虽为罕见病,但近些年其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在美国,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患病人数为000,每年确诊的新发病例大约在50000例,死亡人数为40000。欧盟地区预计发病人数在之间。其中,英国每年确诊的新增病例超过5000例。需警惕的是,据相关推测,目前IPF的确诊病例还在继续增加。这可能与人们寿命延长、临床医生对IPF的认识提高以及诊断技术进步有关。
  患病后,赵女士家人纷纷通过书籍和网络查找疾病相关信息,然而,了解到的都是该病的危险以及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残酷的现实使得赵女士一家陷入了阴霾。对此,医生告诉赵女士一家,虽然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但各国都在进行相关的临床实验,相信很快可以使用上有效药物,要积极配合治疗,不要放弃。
  特发性肺纤维化究竟有多可怕?
  IPF的疾病进展在不同病人有不同的表现。一些患者,疾病和症状能相对稳定数年,而一些患者疾病会迅速恶化。IPF的特点之一就是病程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跳跃(突然恶化),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加重”。加重的标志有激烈急促的呼吸,剧烈咳嗽和疲劳等。IPF的预后不良,死亡率高于一些肿瘤,在肺部疾病中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从诊断到死亡的中位生存期为2~3 年,其自然病程变异很大,且无法预测。
  由于当时该病尚无有效药物,赵女士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激素和对症治疗,并辅以中药,症状稍有缓解,但肺部HRCT显示病程还在进展。2007年底,赵女士在医生建议下参加了吡菲尼酮的临床药物研究,这使得她的病情出现了转机。下图为赵女士参加临床药物研究前后的肺部HRCT图像对比。
  吡非尼酮是什么?
  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吡非尼酮对肺纤维化、肝纤维化、肾纤维化等都具有抑制病程进展的作用。
  临床研究结束后,赵女士又继续改为原先的治疗方式,2014年自觉吡非尼酮效果良好的赵女士又自行重金从国外购置该药继续服用,却因出现皮疹而不得不停药2个月,她的病情却在停药的这段时间加重了。肺部HRCT网状、条索影,蜂窝影增加
  2014年6月,国产吡非尼酮(艾思瑞)上市后,赵女士开始服用其进行治疗三个月,无特殊不良反应。自觉气短较前有改善。肺功能FVC (用力呼气量)79.4%,DLCO(一氧化碳的弥散量)49%,血气分析PaO2 (氧分压)73mmHg,PaCO2 (二氧化碳分压)37mmHg
  肺部CT显示其双肺弥漫分布网状影、蜂窝影,与旧片对比有减少。
  怎样正确对待吡非尼酮的不良反应?
  吡非尼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皮肤疾病和头晕,严重程度通常为轻中度,大部分不良事件在减量或停药后都能缓解。临床证实,吡非尼酮的不良反应虽然常见,但都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改变服用方式以及调整用量等方法逐渐改善。
  目前,距赵女士患病已经8年时间了,病情也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再出现不良反应。患病期间的经历,使得赵女士及家人十分认可吡非尼酮在抑制肺纤维化进程和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长期疗效,并表示会继续遵医嘱坚持服药。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媒体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关注养生健康方法,为更多人提供日常生活健康小知识。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特发性肺纤维化把肺变成“丝瓜筋” 专家呼吁尽早治疗
中新网上海9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五年生存率低于多数癌症,但却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这是一种会把肺变成“丝瓜筋”的致命性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中华医学会全国间质病学组的副组长、上海市肺科医院专家李惠萍23日透露,目前,超过5成IPF患者常被误诊为慢阻肺、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一半以上IPF经过3位医生才能获得明确诊断。她说,这是一种致命性的肺部疾病,如果老年人出现气短、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一旦确诊IPF,就应及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据悉,每年10月5-10日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世界周”,今年的主题是“呼吸的希望”。
李惠萍当日向记者介绍:“呼吸对于常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来说,很多看似简单的行走、上楼、购物等日常活动,都变得难以完成。
李惠萍说,一旦患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有些人病情会迅速恶化。有一半患者确诊后的2-3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低于30%,比多数癌症,比如: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子宫瘤、肾癌等,的生存率都低,因此又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李惠萍告诉记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年龄超过50岁。此类患者肺泡和血管之间的组织增厚,形成疤痕,失去弹性,变得像皮革一样坚韧,这样的肺又被形象地称为“皮革肺”、“蜂窝肺”。由于病人的肺脏无法像健康人一样扩展自如,氧气难以进入体内,导致患者缺氧,呼吸困难,多数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研究显示,吸烟、空气污染、胃食管反流、家族史等是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起初,患者通常没有症状或者仅有一些轻微的症状。随着疾病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干咳、气短、疲乏无力、经常感冒、杵状指、体重减轻等症状。
目前,高分辨率CT是早期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关键检查。高分辨率CT较普通CT可更明显、清晰地显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部如蜘蛛网一样的小窝蜂阴影。李惠萍提醒:“对于存在危险因素,并且有上述症状的人群,尤其是年龄超50岁的男性,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做个高分辨率的CT检查来明确诊断。”
对IPF的治疗,李惠萍介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肺康复治疗、吸氧以及肺移植。据悉,近年来,随着研究进展,已有药物可以显著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进展。《2015IPF诊治国际循证指南》建议临床医生使用包括新药尼达尼布在内的药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李惠萍介绍,IPF药物治疗疗效应注重是否能显著减少肺功能下降,延缓疾病进展;否降低急性加重风险;是否能提高生活质量。据知,目前国内IPF患者治疗药物非常有限,存在巨大的医疗需求。这位专家希望治疗IPF药物尽早登陆市场,为IPF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星级专家为您解答难题!
800-820-5114
您尚未登录,请先
遇到问题怎么办?赶快来提问!研发平台专家为您解答!
问题已解决
问题提出时间: 11:28:35
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有哪些?
如果有人知道答案,请尽可能详细一些。谢谢!
行业分类:生物、医药
回答时间: 13:43:34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在急性病例用糖皮质激素。通常泼尼松0.5-1mg/kg·d。分3次服用。1-2个月。待主观和客观指标(X线和肺功能)达最佳水平。不断继续好转时。逐渐减量至25mg/d。晨15mg。下午10mg。维持2个月。再减至20mg/d。分两次服用2-3个月。20mg/d后每次减量2-5mg。最后维持量为5-7.5mg/d。空腹一次服用。疗程不少于1年。但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并发肺结核。应及时诊治。
  老年病人。发绀。杵状指。低氧血症。胸片示广泛肺纤维化。蜂窝肺者。只对症治疗。吸氧。不宜用糖皮质激素。皮质激素无效或不能接受者。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如小剂量硫唑嘌呤。
  继发感染常是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的因素。故预防和及时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IPF激素治疗仍有争议。但是由于缺少肯定的或特异性的治疗。在活动性IPF。甚至不能确定活动性但无激素禁忌证者。激素仍被许多作者所推荐。泼尼松1.0~1.5mg/(kg·d)治疗2~3周。若能耐受。按此剂量持续3个月。再逐步减至0.25g/(kg·d)。继续6个月。以后缓慢减至维持量。激素反应不佳或有禁忌时则加用或改用环磷酰胺。对激素治疗大约有1/5~1/4病人有客观指标改善。半数病人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泼尼松亦可与硫唑嘌呤联合用于单一激素反应不佳者。IPF可能是肺移植最好适应证之一。尚在深入研究中。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治疗进展
摘 要:近年来,随着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现从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细胞因子、抗氧化、中药等方面作一综述。
共1条评论&
回答时间: 11:39:14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展望
细胞因子拮抗剂及抗纤维化药物的出现,使我们在沿袭多年的传统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IPF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抗体的人源化,药物的副作用等,但毕竟我们在最终征服IPF的道路上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IPF治疗的研究:
①探讨多个细胞因子共有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并加以阻断。
②进一步研究抗纤维化药物的作用机制,纯化其有效成分,减少副作用。
③联合使用有效的细胞因子拮抗剂及抗纤维化药物的疗效观察。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对IPF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IPF的治疗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和治疗
IPF的临床病程呈进行性;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为4~6年.
 经验性治疗,强的松通常以1.0mg/kg剂量开始,每日顿服,持续3个月.随后的3个月内逐渐减量至0.5mg/kg,再持续3个月.维持治疗量为0.25mg/kg,持续6个月,每次减量时,需评估临床,X线和生理反应.最常使用的第二线药物为细胞毒药物,尤其是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每日1~2mg/kg.对治疗的反应差异较大,但疾病早期,在未明显纤维化之前,更多为细胞改变期时,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治疗似乎更能改善病情.如无客观的有效证据,则无需继续治疗.
 支持及姑息性治疗包括高浓度氧疗以缓解低氧血症;发生细菌性感染,给予抗生素.对晚期患者已成功进行肺移植.
在IPF激素治疗仍有争议。但是由于缺少肯定的或特异性的治疗,在活动性IPF、甚至不能确定活动性但无激素禁忌证者,激素仍被许多作者所推荐。泼尼松1.0~1.5mg/(kg·d)治疗2~3周,若能耐受,按此剂量持续3个月,再逐步减至0.25g/(kg·d),继续6个月,以后缓慢减至维持量。激素反应不佳或有禁忌时则加用或改用环磷酰胺。对激素治疗大约有1/5~1/4病人有客观指标改善,半数病人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泼尼松亦可与硫唑嘌呤联合用于单一激素反应不佳者。IPF可能是肺移植最好适应证之一,尚在深入研究中。
  在急性病例用糖皮质激素,通常泼尼松0.5-1mg/kg·d,分3次服用,1-2个月,待主观和客观指标(X线和肺功能)达最佳水平,不断继续好转时,逐渐减量至25mg/d,晨15mg,下午10mg,维持2个月,再减至20mg/d,分两次服用2-3个月。20mg/d后每次减量2-5mg。最后维持量为5-7.5mg/d,空腹一次服用,疗程不少于1年。但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并发肺结核,应及时诊治。
  老年病人,发绀、杵状指、低氧血症,胸片示广泛肺纤维化,蜂窝肺者,只对症治疗,吸氧,不宜用糖皮质激素。皮质激素无效或不能接受者,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如小剂量硫唑嘌呤。
  继发感染常是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的因素,故预防和及时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疗法
一项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长期用干扰素Y—1b和低剂量强的松龙治疗可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的肺功能。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的Rolf Ziesche认为,干扰素γ—1b的作用可能会改变既往人们对该疾病的观点。特发性肺纤维化通常在出现症状后的4~5年内导致病人死亡。据Ziesche及其同事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常规治疗是口服糖皮质激素。但病人接受这种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率不足30%。这项新的研究观察了18名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其中9名病人接受干扰素γ—1b和强的松龙的治疗:干扰素γ—1b 200mg,每周用药3次;强的松龙7.5mg,每日1次,共治疗12个月。其他受试者只接受大剂量强的松龙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病人在研究期间肺的总换气量没有明显改变,而应用干扰素γ—1b的病人,肺换气量的预测值从研究前的70%增加到治疗12个月后的79%。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2:10:57
迄今,对肺纤维化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
方法。临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
制剂/ 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上述药物可以
单独或联合应用,其使用剂量和疗程应视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推荐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
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具体方法如下(供参考)。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其它等效剂量的糖皮
质激素,每天0. 5 mg / kg(理想体重,以下同)口服4
周;然后每天0. 25 mg / kg,口服8 周;继之减量至每
天0.125 mg / kg 或0.25 mg / kg 隔天1 次口服。
2.环磷酰胺:按每天2 mg / kg 给药。开始剂量
可为每天25 ~ 50 mg 口服,每7 ~ 14 天增加25 mg,直
至最大量150 mg / d。
3. 硫唑嘌呤:按每天2 ~ 3 mg / kg 给药。开始剂
量为25 ~ 50 mg / d,之后每7 ~ 14 天增加25 mg,直至
最大量150 mg / d。
二、疗程与疗效判定
1. 疗程:(1)一般治疗3 个月后观察疗效,如果
患者耐受好,未出现并发症和副作用,可继续治疗至
少6 个月以上。(2)已治疗6 个月以上者,若病情
恶化,应停止治疗或改用、合用其它药物;若病情稳
定或改善,应维持原有治疗。一般多主张联合用药。
(3)已治疗12 个月以上者若病情恶化,应停止治疗
或改用、合用其它药物治疗;若病情稳定或改善,也
应维持原有治疗。(4)治疗满18 个月以上的患者,
继续治疗应个体化。
2.疗效判定:(1)反应良好或改善:① 症状减
轻,活动能力增强。② X 线胸片或HRCT 异常影像
减少。③ 肺功能表现TLC、VC、DLCO、PaO2
较长时
间保持稳定。以下数据供参考:TLC 或VC 增加≥
10%,或至少增加≥200 ml;DLCO 增加≥15%或至少
增加3 ml·min-1·mm Hg-1;SaO2
增加> 4%;心肺运动
试验中PaO2
增加≥4 mm Hg(具有2 项或2 项以上
者认为肺生理功能改善)。(2)反应差或治疗失败:
① 症状加重,特别是呼吸困难和咳嗽。② X 线胸片
或HRCT 上异常影像增多,特别是出现了蜂窝肺或
肺动脉高压迹象。③ 肺功能恶化。以下数据供参
考:TLC 或VC 下降≥10%或下降≥200 ml;DLCO 下
降≥15%或至少下降≥3 ml·min-1·mm Hg- 1;SaO2

降≥4%,或运动试验中P(A-a)O2
增加≥4 mm Hg(具
有2 项或2 项以上者认为肺功能恶化)。
三、疗效尚不能肯定,正处于研究观察阶段的药

1.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作为抗氧化剂用于肺
纤维化治疗。NAC 推荐大剂量(1.8 g / d)口服。
2.γ干扰素、甲苯吡啶酮、前列腺素E2
以及转
化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拮抗剂,对胶原合成有抑制
作用。
3.红霉素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对肺纤维
化治疗作用是通过抑制PMN 功能来实现的。主张
小剂量(0.25 g / d)长期口服。
4.秋水仙碱:可抑制胶原合成和调节细胞外基
质,起到抗纤维化作用。口服剂量0. 6 mg / d 耐受性
良好。但也有研究表明,秋水仙碱不能改善肺纤维
化的预后。
(摘自丁香园)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3:12:06
很专业的知识,学习了,建议楼主去正规的医院检查一下
共1条评论&
这个问题已提出一个月以上,回答功能关闭,如需求助可重新摘 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常见的类型。IPF占所有IPP的60%以上。本文收集年住我科经临床诊断的31例IPF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所见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旨在进一步认识IPE的临床特点及发展规律,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思考。
摘 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常见的类型。IPF占所有IPP的60%以上。本文收集年住我科经临床诊断的31例IPF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所见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旨在进一步认识IPE的临床特点及发展规律,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思考。
被引量:4来源:知网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重要的呼吸疾病谱之一,国内外的一些资料显示,本病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ILD的病因近200种,种类庞杂,使得诊断有时非常棘手。因此,面对ILD这一病谱,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程序,对于认识病因至关重要。首先应明确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重要的呼吸疾病谱之一,国内外的一些资料显示,本病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ILD的病因近200种,种类庞杂,使得诊断有时非常棘手。因此,面对ILD这一病谱,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程序,对于认识病因至关重要。首先应明确
被引量:3来源:万方
摘 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疑诊IPF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资料及HRCT、普通CT和x射线平片显示情况。结果按照病理组织学(金标准)诊断结果,HRCT与普通CT对IPF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普通cT(r分别为24.10,10.88,P〈0.005),而HRCT-9普通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23,P〉0.100);HRCT在小片状阴影、网织状阴影、牵引性支气管扩张、小叶内间质增厚、磨玻璃影的显示上其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普通CT和X线平片,并且从图像质量来看,HRCT显示的影像清晰度更高。结论HRCT技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诊断手段,可准确反映IPF的影像学特征。
摘 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疑诊IPF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资料及HRCT、普通CT和x射线平片显示情况。结果按照病理组织学(金标准)诊断结果,HRCT与普通CT对IPF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普通cT(r分别为24.10,10.88,P〈0.005),而HRCT-9普通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23,P〉0.100);HRCT在小片状阴影、网织状阴影、牵引性支气管扩张、小叶内间质增厚、磨玻璃影的显示上其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普通CT和X线平片,并且从图像质量来看,HRCT显示的影像清晰度更高。结论HRCT技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诊断手段,可准确反映IPF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来源:万方
脉冲振荡法(IOS)测定呼吸阻抗是近十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肺功能检测方法,因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受试者配合程度小,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并可用图解方式显示诸如中央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力和顺应性等指标,形象、直观,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病情较重者而得到大力推广.本文采用IOS方法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气道阻力,观察并分析其呼吸阻抗和构成成分的特点,并与弥散功能及常规肺通气检查及血气分析中的P(A-a)O2比较,为IOS在IPF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脉冲振荡法(IOS)测定呼吸阻抗是近十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肺功能检测方法,因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受试者配合程度小,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并可用图解方式显示诸如中央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力和顺应性等指标,形象、直观,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病情较重者而得到大力推广.本文采用IOS方法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气道阻力,观察并分析其呼吸阻抗和构成成分的特点,并与弥散功能及常规肺通气检查及血气分析中的P(A-a)O2比较,为IOS在IPF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被引量:1来源:万方
目的:初步探讨脉冲震荡法(IOS)在测定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IPF)患者呼吸阻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常规肺功能及IOS肺功能测定的,且已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45例受试者,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41-65岁,平均(54.21±12.43)岁。选择健康人27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15例;年龄38-62岁,平均(58.64±11.8)岁。应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常规肺功能仪(MasterScreenPFT)及脉冲震荡肺功能仪(MasterIOS)进行肺功能测定,此仪器的技术参数满足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制定的标准要求。计算气道阻力时取三次呼吸曲线平均值为X5。结果包括参数数值,结构参数图,频谱图,频谱微分均值图和阻抗容积图。主要观察反映总气道阻力的低频(5Hz)时的R5,反映中央气道阻力的高频(20Hz)时的R20,反映周边弹性阻力的X5。计算气道阻力时取三次呼吸曲线平均值为X5。结果包括参数数值,结构参数图,频谱图,频谱微分均值图和阻抗容积图。主要观察反映总气道阻力的低频(5Hz)时的R5,反映中央气道阻力的高频(20Hz)时的R20,反映周边弹性阻力的X5。同时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包括肺活量(VC)、单次呼吸法弥散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SB%),此外还有血气分析中的P_(A-a)O_2等数据的测定。采用SPSS17.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肺残气位作深吸气,IPF组与健康组之间肺弹性阻力(X5)有非常显著性诧异(P0.01),弥散功能测定(TLCOSB,TLCOSB%)两组之间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IOS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肺功能及P_(A-a)O_2阳性率。选取IOS检测指标中的X5与TLCOSB%做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X5与TLCOSB%显著性相关,r为0.5762,P0.01。这表明X5能够反映IPF的呼吸力学状况,与肺弥散功能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脉冲震荡法可以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目的:初步探讨脉冲震荡法(IOS)在测定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IPF)患者呼吸阻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常规肺功能及IOS肺功能测定的,且已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45例受试者,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41-65岁,平均(54.21±12.43)岁。选择健康人27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15例;年龄38-62岁,平均(58.64±11.8)岁。应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常规肺功能仪(MasterScreenPFT)及脉冲震荡肺功能仪(MasterIOS)进行肺功能测定,此仪器的技术参数满足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制定的标准要求。计算气道阻力时取三次呼吸曲线平均值为X5。结果包括参数数值,结构参数图,频谱图,频谱微分均值图和阻抗容积图。主要观察反映总气道阻力的低频(5Hz)时的R5,反映中央气道阻力的高频(20Hz)时的R20,反映周边弹性阻力的X5。计算气道阻力时取三次呼吸曲线平均值为X5。结果包括参数数值,结构参数图,频谱图,频谱微分均值图和阻抗容积图。主要观察反映总气道阻力的低频(5Hz)时的R5,反映中央气道阻力的高频(20Hz)时的R20,反映周边弹性阻力的X5。同时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包括肺活量(VC)、单次呼吸法弥散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SB%),此外还有血气分析中的P_(A-a)O_2等数据的测定。采用SPSS17.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肺残气位作深吸气,IPF组与健康组之间肺弹性阻力(X5)有非常显著性诧异(P0.01),弥散功能测定(TLCOSB,TLCOSB%)两组之间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IOS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肺功能及P_(A-a)O_2阳性率。选取IOS检测指标中的X5与TLCOSB%做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X5与TLCOSB%显著性相关,r为0.5762,P0.01。这表明X5能够反映IPF的呼吸力学状况,与肺弥散功能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脉冲震荡法可以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被引量:0来源:知网
摘 要:2000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ATS/ERS)发表了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诊断和治疗的共识[1]。历经11年,IPF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2011年来自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ThoracicSociety,ATS)、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ERS)、
摘 要:2000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ATS/ERS)发表了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诊断和治疗的共识[1]。历经11年,IPF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2011年来自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ThoracicSociety,ATS)、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ERS)、
被引量:27
近年来,随着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现从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细胞因子、抗氧化、中药等方面作一综述.
近年来,随着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现从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细胞因子、抗氧化、中药等方面作一综述.
被引量:16来源:豆丁网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病程与HRCT表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9例IPF患者常规CT检查后对兴趣区行HRCT扫描,观察病变的分布及HRCT表现,并按病程在1年以下、1~2年、2~3年及3年以上分为4组,分析病程与HRCT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IPF的主要HRCT表现:(1)磨玻璃样密度影;(2)肺小叶间隔增厚;(3)小叶内间质增厚;(4)小叶结构变形;(5)蜂窝肺;(6)交界面不规则;(7)胸膜增厚。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内间质增厚。病程在2年以上分别占72%(21/29)及86%(12/14)。蜂窝肺病程在3年以上占60%(12/20)。病变呈周围型分布。结论HRCT能细致、准确地反映IPF的大体病理变化,但各种征象均可见于其他各种间质性疾病,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间质增厚伴有肺结构变形和病变的周围型分布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较有意义。诊断须结合临床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纤维化。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病程与HRCT表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9例IPF患者常规CT检查后对兴趣区行HRCT扫描,观察病变的分布及HRCT表现,并按病程在1年以下、1~2年、2~3年及3年以上分为4组,分析病程与HRCT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IPF的主要HRCT表现:(1)磨玻璃样密度影;(2)肺小叶间隔增厚;(3)小叶内间质增厚;(4)小叶结构变形;(5)蜂窝肺;(6)交界面不规则;(7)胸膜增厚。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内间质增厚。病程在2年以上分别占72%(21/29)及86%(12/14)。蜂窝肺病程在3年以上占60%(12/20)。病变呈周围型分布。结论HRCT能细致、准确地反映IPF的大体病理变化,但各种征象均可见于其他各种间质性疾病,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间质增厚伴有肺结构变形和病变的周围型分布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较有意义。诊断须结合临床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纤维化。
被引量:16来源:知网
摘 要:...全文
摘 要:...全文
被引量:16来源:万方
摘 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肺疾病。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发表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国际共识,即IIP的ATS/ERS分类。这一分类强调了明确诊断依赖于肺活检,但最后的诊断应密切联系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尽可能进行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linical—radiologic-pathologicdiagnosis)。
摘 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肺疾病。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发表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国际共识,即IIP的ATS/ERS分类。这一分类强调了明确诊断依赖于肺活检,但最后的诊断应密切联系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尽可能进行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linical—radiologic-pathologicdiagnosis)。
被引量:12来源:百度文库
京ICP证03017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发性肺纤维化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