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开了交通秘书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闯了红灯会过多久交通秘书才会给我发信息

我的小米3手机为什么打不开交通秘书_百度知道
我的小米3手机为什么打不开交通秘书
你先打开备份先备份一下。然后点系统升级/左键/重启到Recovery界面后三清缓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你运行内存不足了,才这样的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杭州交警开微信有没有交通违法微一下就知道-至善至美网
您目前的位置 :
杭州交警开微信有没有交通违法微一下就知道
日期:(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杭州交警开 有没有交通违法“微”一下就知道
杭州交警开了
有没有交通违法
微一下就知道
加号HZJJWX、公众号杭州交警或扫描二维码即可
可自主查询5项业务,用得上的交通信息都有
想查自己有几次交通违法?每种违法行为会遭到怎样的处罚?之前要了解这些交通信息,要末上查询,要么打咨询,从昨天起,只要你拿出手机,加一下,这些问题就能统统搞定。
昨天,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公众服务平台杭州交警正式上线。通过平台,你可以享受到车驾管服务信息咨询等五项便民服务,可以说,基本上你用得上的交通信息,这里全都有了。
跳出5项服务随你选择
杭州交警服务平台面向所有手机用户,友只需搜索号HZJJWX、公众号杭州交警或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如图)等方式便可加入。
昨天,记者通过二维码扫描,关注了杭州交警。
对话框马上就跳出了可自主查询5项便民业务。根据1到5的序号排列,分别是车驾管服务信息咨询(车辆、驾驶人)、常见交通违法处罚标准查询、机动车非现场违法信息查询和驾驶人基本信息查询、交通设施爆料、高峰时段区域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等。
根据编号,可以进行回复,选择你想要的交通信息。
从上牌到年检全都教会你
在第一大项车驾管服务信息咨询(车辆、驾驶人)查询服务里,分驾驶证业务和机动车业务,共有52个小项。在这里,可以查询到车辆及驾驶证相关业务办理的要求、所需资料、办理流程等。记者仔细看了下,这些业务基本包括了你平时生活中所需驾管业务,比如车辆年检要带哪些材料、新车上牌怎么办理。
输入车辆年检要带哪些材料的小项序号代码,解答马上就出现了:车辆检验可在检验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含当月)办理,请携带: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迫保险凭证(公安部门收存联);车船税纳税或免税证明;单位车辆需在申请表上加盖公章(用加盖单位公章的委托书代替也可)。
有过几次违法
轻松一点全知道
今年起新驾规开始实施了,很多人对交通违法的扣分标准是一头雾水。这项常见交通违法处罚标准的查询服务,就能给大家提供很大的便利了。
手机用户只要输入违法行为的关键词,就可以进行查询了。比如输入闯红灯或红灯,都会跳出有关的解答机动车扣6分,罚150元(造成事故200元)。非机动车,罚款20元。
平台的第3项服务业务就是机动车非现场违法信息查询和驾驶人基本信息查询,记者在上输入3后,就跳出了一个址,进入后,里面又有3项服务可供选择:基本查询、非现场查询、驾驶证查询。我选择非现场查询后,页面就会提醒你输入车牌号、车辆辨认代号、验证码。按提示输入后,有无交通违法,有几次违法就全跳出来了。
查询范围是杭州车管所核发行驶证车辆的当前信息(不支持外地车辆查询)。
路上遇问题
互动版块上还能爆料
第四项版块就属于互动版块了。交警希望借此平台,收集交通设施损坏或者设置不合理问题,以便能够对路上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牌和交通标线等进行及时的维护、修复或完善,更好地保证道路交通的正常通行。交警说,你可以输入关键词爆料+文字说明(所处地点、问题的大概说明、爆料者信息及联系方式)的情势进行反映,最好附一张现场的照片。
错峰限行不会弄错了
第五项服务是有关错峰限行的。错峰限行虽然执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可总还有司机搞不清楚时间、范围等。有了这项服务,就如同你随身带了一个小秘书,由于关于错峰限行的所有内容都在里面。(楼罡 徐建国)
最新常识文章
友情链接:当前位置:正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开着爱车行走在路上,最让人伤身的是莫过于:一不留神压了线,一不小心闯了红灯,或是闯进了单行道-可这不算什么!
更加杯具的是:你已经不造自己被拍了多少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还HOLD住吗??
如果你已经招架不住,那就请12580交通秘书来帮忙吧!现在起,可以下载12580交通秘书,查询车辆违章,好记性不如常提醒,12580交通秘书时刻陪伴你左右,为你打点每日出行ooo活动时间日--日活动内容①下载“交通秘书客户端”,注册使用,成功定制交通秘书业务且次月不退订。次月可获得5元电子话费!②打开“交通秘书客户端”,处理交通违法,每周还有机会获得100元电子支付券!③打开“交通秘书客户端”,进入交通秘书答题专区,参与交通安全知识问答活动,有机会获得50元电子支付券!宁夏最权威交通违法处理神器--交通秘书客户端来啦!车辆违法照片马上看,认罚、缴款轻松搞定!快来抢鲜体验吧!一键查询绑定您的车辆信息,即可获知爱车违法信息,一键查询如此方便!实时查看想知道爱车违法地点以及违法照片?SO easy!打开违法详情立即查看!在线处理还能在线处理违法信息?这不是幻觉!查询缴费一站式轻松搞定,免去排队等候烦恼!微信支付,所有银联卡都能缴!点击“阅读原文”马上下载,您还可以通过360助手、安卓市场、APPstore等下载交通秘书,请认准以下这个标志!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在家里听到这样一个段子:市政协会议散会,几个身价十亿+的老板去打牌.某全市某超市连锁企业的老板同为身家过亿的政协委员,...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能,也是整个经济学赖以成立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小人”疑似一个伪命题,人本来就是复杂的,小人也可...
近两百年,是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但在人们享受文明发展带来的成果时,却也不能忘记那些苦难和悲伤.或许,我们应该时不时...
腹有诗书气自华.品国学经典,汲取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哲理↓↓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大...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微信号:十点读书文 mrxia314仙人级别:1、达摩老祖:我是神,不是人,毫无可比性……2、扫地神僧:我是楼上的化身,半神,免...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司机开车玩手机易出事故处罚难-玩自拍 驾驶员 玩手机 交通违法行为 手机通话-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司机开车玩手机易出事故处罚难
原标题: 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司机开车玩手机易出事故处罚难  制图/高岳  今年高考全国统一试卷的作文题,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驾车打手机导致注意力分散,错将油门当刹车导致车辆坠毁、追尾,甚至酿成的惨祸屡见不鲜,许多鲜活的生命无辜的葬送在车轮下,许多幸福的家庭在交通事故中支离破碎。”  这一封湖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写给“明华”的回信,让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借着高考的东风,一时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一家汽车公司委托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中国,59%的驾驶员曾在开车过程中看微信、31%的驾驶员有过开车时玩自拍的危险行为。  开车“手机族”,已成为不可小觑的“马路杀手”。  为看短信闯了红灯  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王先生近来有些郁闷。  由于在开车时收到短信,低头看了一眼,有30多年驾龄的王先生“一不小心”闯了红灯,驾照被扣6分。  王先生在一家单位做司机,平日里领导经常临时要开会或是出差,需要王先生及时赶过去接送。  今年4月,王先生驾车经过汉阳区龟北路与滨江大道交汇处的路口,正值绿灯。正当他准备驶过红灯时,手机短信铃声突然响了。  考虑到可能是领导发来的消息,王先生边开车边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不料再抬头时,眼前的绿灯已经变了色,红灯亮了。  刹车不及,车已过线,王先生就这么“不小心”地闯了红灯。当月,王先生查询自己的违法记录,驾照被扣了6分,还需缴纳200元的罚款。  回想起这次被扣分的经历,王先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虽然自己也知道开车时应该保持注意力集中,但因为怕错过领导的信息,这才看了手机。  这么做不觉得危险吗?  王先生坦言,自己开了30多年车,驾驶经验丰富,打个电话、看下手机并不会有很大影响,自信不会因此造成事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开车时不专心的司机都有着这样的心理,认为自己驾驶技术高超,能够应对各种路况。短暂分心看看手机,并不会影响驾驶;有的生意人还认为,一个电话就可能是一个生意机遇,不能因为自己在开车就不接电话。  像王先生这样“艺高人胆大”的司机,并不少见。  近年来,打车软件盛行,出租车司机手机上几乎都安装了不止一个打车软件。行车时,出租车司机用手机抢单、与乘客电话联系,更是早就习以为常。  出租车司机夏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在方向盘旁边摆上了一个塑料支架,专门用来放置手机。  “因为要用打车软件接生意,开车时不得不用手机,知道这样不好也没办法。摆上这个支架,至少就不需要用手拿着手机了,也算是增加了一些安全系数。”夏师傅说,但接单载客、拨打电话,还是得用手点击屏幕进行操作。  电话引发惨剧不少  从武汉市到黄冈市罗田县,几个小时的车程中,客车司机竟开着车陆续接打了6个电话,最终被乘客举报。  今年2月4日9时左右,湖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二支队罗田大队民警在微博上收到一名网友的私信留言,称其正乘坐一辆由武汉市付家坡客运站开往黄冈市罗田县的大客车,客车司机不顾整车人的安全,行车途中多次一手开车一手拿手机打电话,十分危险,希望警方能够予以查处。  收到举报后,民警立即将情况向大队领导进行汇报,并通过私信与该网友沟通,希望该网友能拍下驾驶员开车时拨打电话的照片和车牌号作为证据。但该网友害怕司机知晓是自己举报后进行报复,不愿意向警方提供证据照片。  民警只好继续与该网友沟通,实时获知车辆行驶位置。  当日10时46分,被举报的司机驾驶客车行至罗田收费站,民警立即将其拦下。  经查看驾驶员手机通话记录和对驾驶员、车上乘客进行分头询问,民警发现,该车驾驶员在驾车途中有6次接打手持电话的违法行为。  罗田大队民警随即依法对该车驾驶员记2分,处以50元罚款,并将该违法行为向车属地运管部门和罗田县连通客运公司进行通报。  好在这名司机开车打手机的行为没有引发重大交通事故,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这么幸运。  日,重庆市一名司机扭头给后排乘客递手机,导致轿车被20米长护栏刺穿,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司机的母亲遇难。  日,江苏省一名客车司机高某驾驶大型普通客车时与一辆摩托车相撞,致摩托车主死亡。事后调查显示,高某在行车期间,7分钟内共低头看了39次手机。  日,上海市一辆客车因驾驶员行驶途中接听电话时手机滑落、俯身捡拾手机致行驶方向偏离并发生侧翻,造成6死43伤的惨祸。  英国伯克郡交通研究所公布的测试结果显示,开车时使用手机的话,驾驶员大脑的反应速度会比酒后驾车还要慢30%;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手机又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开车时看一眼手机最少需要3秒钟,假如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3秒钟就会开出50米,而这50米完全是处于一种“盲驾”状态。  湖北省公安交通管理局宣教中心主任、全国知名微博“一叶知秋微直播”博主叶万弘介绍,开车使用手机会使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情况瞬息万变,突发事件猝不及防,开车时驾驶员由于使用手机,就会对前方及周围的环境难以观测到位,进而形成“不注意视盲现象”。  此外,驾驶员一旦发现紧急情况就容易作出仓促反应,加上刹车制动和行车惯性,这一过程往往已经超过了意外状况发生的那一瞬间;而且,情急之下驾驶员很难作出正确的反应,慌乱之中甚至可能把油门当作刹车踩下去而导致交通事故。  开车看手机如此危险,何以众多驾驶员仍然不多加注意?  叶万弘告诉记者,驾驶员主观上的轻视心理、侥幸心理等因素,是开车使用手机行为难以被根除的主要原因。  “开车时使用手机虽是违法却并不一定必然造成很严重的交通事故,有的驾驶员就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小心一点就不会出事。”叶万弘表示,对开车使用手机危害性的认识不足,让很多驾驶员轻视了这一行为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性。  除此之外,有些驾驶员还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开车时使用手机没有被电子眼拍到或是没有受到处罚,就认为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于是自己也会这么做。  “还有就是平时太忙,又不想错过手机上的信息。”叶万弘说,有的驾驶员会“抓紧”开车的空档期――堵车、遇红灯,都能见缝插针刷一刷微博;开车时看到路上有好玩的事情,也要赶紧拍下来发朋友圈。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公安机关将给予驾驶人警告或记2分并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周其明认为,此条款中虽只明确列举了驾驶机动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属于违法行为,但行车时看短信、发微信的行为,比接听手持电话更影响驾驶安全,可以将其认定为“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应以同样的标准予以处罚。  取证不易致处罚难  2013年,武汉市496处路口抓拍系统、500处电子监控系统和71处电子卡口共抓拍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违法停车、“加塞”、驾驶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四类交通违法行为1090033起。  网络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6成的网友在开车时使用过手机;而开车时看手机,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状态下的23倍。  为减少因开车使用手机而带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2014年3月,武汉市交管部门利用城市监控和交管部门的监控共2000个探头,通过人工和自动抓拍的方式,抓拍驾驶员开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的违法行为;一旦被抓拍,驾驶员将会被罚款50元,记2分。  “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有现场和非现场两种,对于开车玩手机这一行为,这两种情况下的取证都是比较难的。”湖北省交通管理局执法监督科民警刘玉洁介绍,目前发现驾驶员开车玩手机的行为主要是靠电子眼抓拍、行车记录仪记录或是交警执勤时目睹。  有的驾驶员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见到交警就赶紧挂掉电话;且如今很多车窗贴膜颜色较深,从外边看不见里边,导致开车打电话的行为难以被发现。  在平时公安机关的执法过程中,驾驶员因为开车打电话被成功“逮住”并进行处罚的违法行为寥寥可数。除非车辆刚好行驶在路口附近,并且让民警抓了“现行”,否则不仅驾驶人容易抵赖,民警也难以据此罚人。  此外,为保证路况良好,有时候交警即使在路上看到有驾驶员开车打电话、玩手机,也不一定能随时将其拦停制止,尤其是在车流量大的繁华路段或是高速公路上。  “如果是经他人举报,也十分难以取证。”刘玉洁说,拨打或接听电话尚且还有通话记录可查,若是刷微博、看短信等行为,难以确定是否是在行车途中做出。  2014年10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时,有代表建议将驾驶员开车时玩手机的行为纳入刑法管辖范围内。  此后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在参与讨论此提议是否合理的4874名网友中,有74.8%的网友认为,这个提议是合理的。  周其明认为,“开车玩手机”与醉驾的社会危害性不一样。将“开车玩手机”入刑或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符,此类行为还是用行政处罚予以规范较好,但可以适当加大现有处罚力度。  “酒精和毒品对驾驶员产生的是生理上的影响,相比之下,开车时是否使用手机主要还是受驾驶员主观控制的。”刘玉洁表示,要从根本上减少开车使用手机的行为,除了增加相关信息宣传以及完善监控设备之外,更需要驾驶员增强自律意识,充分认识到驾车时使用手机的危害性。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司机开车玩手机易出事故处罚难
日 09:51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 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司机开车玩手机易出事故处罚难  制图/高岳  今年高考全国统一试卷的作文题,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驾车打手机导致注意力分散,错将油门当刹车导致车辆坠毁、追尾,甚至酿成的惨祸屡见不鲜,许多鲜活的生命无辜的葬送在车轮下,许多幸福的家庭在交通事故中支离破碎。”  这一封湖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写给“明华”的回信,让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借着高考的东风,一时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一家汽车公司委托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中国,59%的驾驶员曾在开车过程中看微信、31%的驾驶员有过开车时玩自拍的危险行为。  开车“手机族”,已成为不可小觑的“马路杀手”。  为看短信闯了红灯  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王先生近来有些郁闷。  由于在开车时收到短信,低头看了一眼,有30多年驾龄的王先生“一不小心”闯了红灯,驾照被扣6分。  王先生在一家单位做司机,平日里领导经常临时要开会或是出差,需要王先生及时赶过去接送。  今年4月,王先生驾车经过汉阳区龟北路与滨江大道交汇处的路口,正值绿灯。正当他准备驶过红灯时,手机短信铃声突然响了。  考虑到可能是领导发来的消息,王先生边开车边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不料再抬头时,眼前的绿灯已经变了色,红灯亮了。  刹车不及,车已过线,王先生就这么“不小心”地闯了红灯。当月,王先生查询自己的违法记录,驾照被扣了6分,还需缴纳200元的罚款。  回想起这次被扣分的经历,王先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虽然自己也知道开车时应该保持注意力集中,但因为怕错过领导的信息,这才看了手机。  这么做不觉得危险吗?  王先生坦言,自己开了30多年车,驾驶经验丰富,打个电话、看下手机并不会有很大影响,自信不会因此造成事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开车时不专心的司机都有着这样的心理,认为自己驾驶技术高超,能够应对各种路况。短暂分心看看手机,并不会影响驾驶;有的生意人还认为,一个电话就可能是一个生意机遇,不能因为自己在开车就不接电话。  像王先生这样“艺高人胆大”的司机,并不少见。  近年来,打车软件盛行,出租车司机手机上几乎都安装了不止一个打车软件。行车时,出租车司机用手机抢单、与乘客电话联系,更是早就习以为常。  出租车司机夏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在方向盘旁边摆上了一个塑料支架,专门用来放置手机。  “因为要用打车软件接生意,开车时不得不用手机,知道这样不好也没办法。摆上这个支架,至少就不需要用手拿着手机了,也算是增加了一些安全系数。”夏师傅说,但接单载客、拨打电话,还是得用手点击屏幕进行操作。  电话引发惨剧不少  从武汉市到黄冈市罗田县,几个小时的车程中,客车司机竟开着车陆续接打了6个电话,最终被乘客举报。  今年2月4日9时左右,湖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二支队罗田大队民警在微博上收到一名网友的私信留言,称其正乘坐一辆由武汉市付家坡客运站开往黄冈市罗田县的大客车,客车司机不顾整车人的安全,行车途中多次一手开车一手拿手机打电话,十分危险,希望警方能够予以查处。  收到举报后,民警立即将情况向大队领导进行汇报,并通过私信与该网友沟通,希望该网友能拍下驾驶员开车时拨打电话的照片和车牌号作为证据。但该网友害怕司机知晓是自己举报后进行报复,不愿意向警方提供证据照片。  民警只好继续与该网友沟通,实时获知车辆行驶位置。  当日10时46分,被举报的司机驾驶客车行至罗田收费站,民警立即将其拦下。  经查看驾驶员手机通话记录和对驾驶员、车上乘客进行分头询问,民警发现,该车驾驶员在驾车途中有6次接打手持电话的违法行为。  罗田大队民警随即依法对该车驾驶员记2分,处以50元罚款,并将该违法行为向车属地运管部门和罗田县连通客运公司进行通报。  好在这名司机开车打手机的行为没有引发重大交通事故,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这么幸运。  日,重庆市一名司机扭头给后排乘客递手机,导致轿车被20米长护栏刺穿,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司机的母亲遇难。  日,江苏省一名客车司机高某驾驶大型普通客车时与一辆摩托车相撞,致摩托车主死亡。事后调查显示,高某在行车期间,7分钟内共低头看了39次手机。  日,上海市一辆客车因驾驶员行驶途中接听电话时手机滑落、俯身捡拾手机致行驶方向偏离并发生侧翻,造成6死43伤的惨祸。  英国伯克郡交通研究所公布的测试结果显示,开车时使用手机的话,驾驶员大脑的反应速度会比酒后驾车还要慢30%;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手机又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开车时看一眼手机最少需要3秒钟,假如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3秒钟就会开出50米,而这50米完全是处于一种“盲驾”状态。  湖北省公安交通管理局宣教中心主任、全国知名微博“一叶知秋微直播”博主叶万弘介绍,开车使用手机会使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情况瞬息万变,突发事件猝不及防,开车时驾驶员由于使用手机,就会对前方及周围的环境难以观测到位,进而形成“不注意视盲现象”。  此外,驾驶员一旦发现紧急情况就容易作出仓促反应,加上刹车制动和行车惯性,这一过程往往已经超过了意外状况发生的那一瞬间;而且,情急之下驾驶员很难作出正确的反应,慌乱之中甚至可能把油门当作刹车踩下去而导致交通事故。  开车看手机如此危险,何以众多驾驶员仍然不多加注意?  叶万弘告诉记者,驾驶员主观上的轻视心理、侥幸心理等因素,是开车使用手机行为难以被根除的主要原因。  “开车时使用手机虽是违法却并不一定必然造成很严重的交通事故,有的驾驶员就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小心一点就不会出事。”叶万弘表示,对开车使用手机危害性的认识不足,让很多驾驶员轻视了这一行为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性。  除此之外,有些驾驶员还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开车时使用手机没有被电子眼拍到或是没有受到处罚,就认为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于是自己也会这么做。  “还有就是平时太忙,又不想错过手机上的信息。”叶万弘说,有的驾驶员会“抓紧”开车的空档期――堵车、遇红灯,都能见缝插针刷一刷微博;开车时看到路上有好玩的事情,也要赶紧拍下来发朋友圈。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公安机关将给予驾驶人警告或记2分并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周其明认为,此条款中虽只明确列举了驾驶机动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属于违法行为,但行车时看短信、发微信的行为,比接听手持电话更影响驾驶安全,可以将其认定为“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应以同样的标准予以处罚。  取证不易致处罚难  2013年,武汉市496处路口抓拍系统、500处电子监控系统和71处电子卡口共抓拍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违法停车、“加塞”、驾驶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四类交通违法行为1090033起。  网络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6成的网友在开车时使用过手机;而开车时看手机,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状态下的23倍。  为减少因开车使用手机而带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2014年3月,武汉市交管部门利用城市监控和交管部门的监控共2000个探头,通过人工和自动抓拍的方式,抓拍驾驶员开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的违法行为;一旦被抓拍,驾驶员将会被罚款50元,记2分。  “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有现场和非现场两种,对于开车玩手机这一行为,这两种情况下的取证都是比较难的。”湖北省交通管理局执法监督科民警刘玉洁介绍,目前发现驾驶员开车玩手机的行为主要是靠电子眼抓拍、行车记录仪记录或是交警执勤时目睹。  有的驾驶员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见到交警就赶紧挂掉电话;且如今很多车窗贴膜颜色较深,从外边看不见里边,导致开车打电话的行为难以被发现。  在平时公安机关的执法过程中,驾驶员因为开车打电话被成功“逮住”并进行处罚的违法行为寥寥可数。除非车辆刚好行驶在路口附近,并且让民警抓了“现行”,否则不仅驾驶人容易抵赖,民警也难以据此罚人。  此外,为保证路况良好,有时候交警即使在路上看到有驾驶员开车打电话、玩手机,也不一定能随时将其拦停制止,尤其是在车流量大的繁华路段或是高速公路上。  “如果是经他人举报,也十分难以取证。”刘玉洁说,拨打或接听电话尚且还有通话记录可查,若是刷微博、看短信等行为,难以确定是否是在行车途中做出。  2014年10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时,有代表建议将驾驶员开车时玩手机的行为纳入刑法管辖范围内。  此后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在参与讨论此提议是否合理的4874名网友中,有74.8%的网友认为,这个提议是合理的。  周其明认为,“开车玩手机”与醉驾的社会危害性不一样。将“开车玩手机”入刑或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符,此类行为还是用行政处罚予以规范较好,但可以适当加大现有处罚力度。  “酒精和毒品对驾驶员产生的是生理上的影响,相比之下,开车时是否使用手机主要还是受驾驶员主观控制的。”刘玉洁表示,要从根本上减少开车使用手机的行为,除了增加相关信息宣传以及完善监控设备之外,更需要驾驶员增强自律意识,充分认识到驾车时使用手机的危害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我变成回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