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地下车库停车位尺寸潮汐车位

  4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近2000个停车位错时免费开放  “潮汐停车位”缓解停车难  蔡筱洁  为深入推进我市交通治堵工作,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盘活现有停车资源,从今年3月开始,市区4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大院停车场,近2000个停车位错时提供给附近居民使用,“单位错时开放停车位”举措缓解群众停车难。  “停车难”现象日益严峻  近来,网上频频爆出各地车主因下班后停车难而引发的各类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如停车难逼出宁波飞虹新村“占位妈妈”、主人摆放塑料模特卖萌来占车位……  在我市,“停车难”现象日益严峻。据市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万辆,且每月新增上牌的汽车数量都保持在2000辆左右。受土地资源、城市功能区布局等因素的制约,市区停车位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市区停车难日益明显。特别是一些老小区,由于建设时缺乏规划,产生了车主平时抢车位、乱停放等一系列问题。  “潮汐停车位”释放现有停车资源潜力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停车位综合利用率,从3月初开始,我市全面实行拆墙透绿和开放式管理,将各部门内部广场、绿化、文体活动设施等向群众开放,这其中包括了内部停车位。  位于市区水月亭西路的市财政局,四周紧挨的全是居民小区,大院围墙拆除后,内部60多个停车位免费对外开放。“小区停车位紧张,以前下班总急着往回赶,多等一个红灯就觉得堵得慌,就怕回去晚了抢不到车位,真的让人烦心,现在好多了,停车多了一个选择。”下班后,顺利将汽车停进市财政局停车场的张先生笑着说。  “市区有许多群众早晨开车到乡镇上班,晚上又返回市区,停车呈现明显的"潮汐现象"。市民停车难主要集中在傍晚下班后6点至次日早上7点半这段时间,及双休日、节假日,而一些紧邻居民区、商业区的机关停车位刚好在这段时间相对空置,因此"潮汐停车位"的推出恰好能满足周围群众的停车需求。此举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使单位内部停车位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实现停车位"零闲置"。”市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43家单位提供近2000个车位  “为弥补停车位缺口,减少占道停车现象,保障道路通行,市行政中心、财政局、交通局、街道办事处等4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拆去大院围墙,新增1968个公共停车位,其中位于市区的机关单位33家,共提供车位1035个。开放时间为工作日晚6点至次日晨7点半,双休日及节假日全天开放。”牵头负责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开放工作的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让更多居民知晓和便于管理,我们专门做了温馨提示牌及停车管理公告,各单位在加强开放停车场管理的同时,还将要求车主进行登记并签署一份停车协议,自觉服从单位停车场管理,并接受群众监督,杜绝长期占用现象。”具体负责停车位开放工作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政管理处工作人员解释说,毕竟单位的停车位也是有限的,要把它流动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以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般要求社会车辆不得进入院内,车主往往会选择在单位门口道路两边停放,对周围的交通带来影响,实施开放式管理后,不少单位还主动划出一定数量的社会公共停车位供办事车主使用,不但方便群众停车办事,而且缓解了周围的交通拥堵。”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倪雍强说。  前往行政中心办事的林女士则高兴地说:“以前行政机关总让我们感到"神秘",现在,他们敞开大门向社会免费开放,不仅方便了停车,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亲切!”
13-07-01·
13-07-01·
13-07-01·
13-06-30·
13-06-26·
13-06-08·江东交警在永达路的潮汐车位上开出15张罚单
08:27 &&&&
编辑:陈晰 &&&&
昨天(11月20日)上午,鄞州交警大队下应中队对永达路(沧海路—世纪大道)路段的机动车违停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
&交警在永达路处置违停车辆。 图片由下应交警中队提供昨天(11月20日)上午,鄞州交警大队下应中队对永达路(沧海路—世纪大道)路段的机动车违停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据悉,这是该路段设置潮汐车位后,鄞州交警首次对此进行处罚。潮汐车位停车超时就是违停上周,报道了永达路(沧海路—世纪大道)进行的交通大改造,主要针对该路段违停车辆多、道路拥堵等系列问题,交警部门采取了优化机动车道、施划潮汐车位等措施。同时,潘火街道还专门启用了配套的公共停车场(距离世纪花园小区东门约100米),主要供周边三个小区停车,也用于“消化”原本在路面两侧违停的车辆。昨天(11月20日)上午9点多,下应交警中队民警来到永达路,发现该路段违停行为依然严重。民警在现场统计了一下,从永达路与沧海路交叉口出发沿线向东走至世纪花园小区门口,道路两侧共有违停车40多辆。据介绍,鄞州交警上周已在道路两侧设置潮汐车位130个,沿路也设置了“19:00—次日7:00,允许车辆临时停放”的交通指示标志,此前交警部门还与街道社区一道,分发提示单,告知相关事宜。按照交警估算,目前周边停车位配置已能基本满足停车需求,只是潮汐车位使用起来有些“麻烦”,一旦超出允许停放的时间段,就算违章停车了。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专门检查在昨天(11月20日)上午整治过程中,不少违停车主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如“不知道停车有时间规定”、“没注意路边的交通指示标牌”、“我在等人,马上就走”、“在办事,让我停一会儿吧”……但这些不足以让违停合理化。一个上午,下应交警中队民警共开出违停罚单15张,劝导驶离机动车20多辆。在潮汐车位推出时,不少居民对这类车位是否有效提出质疑。鄞州交警认为,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市民配合与民警执法一样都不能少,尤其是后期的强化管理,若不到位,潮汐车位很容易成为摆设。下应交警中队民警表示,从11月20日起,中队将每天安排一组专门警力,采取车巡和步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路段违停车辆进行拍摄处罚。同时,也欢迎居民及时举报,对违法行为形成监督合力。随着潮汐车位在我市不断推广,在此要提醒市民,在划有虚线T字形的车位停车时,一定要看清具体停车时间并自觉遵守,以免收到罚单。
来源:宁波晚报 &&&&
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浙ICP备号-2
2版权所有 宁波纽米地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香港消委会抽查发现,产地在新加坡的的屈臣氏牌“无香料婴儿柔湿巾(90片)”,含有防腐剂MIT和CMIT……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江北鄞州海曙先后试点 “潮汐停车”或成缓解小区停车难良方
新闻热线:  【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石奇峰 翁恩锋 胡幸年)下班回家就像打仗,稍微晚上几分钟,停车位就没有了。停车难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一直以来各方都在积极尝试。继江北和鄞州之后,今天上午,海曙交警也在苍松路上试点夜间临时停车。据悉,如果试点情况良好,&潮汐停车&有望向全市推广。
  苍松路(白杨街&常青路)段将尝试&潮汐停车&
  上午7时30分,记者来到苍松路(白杨街&常青路)段。此时早高峰初显,车流量开始变得密集,但路面上仍有一些车辆停放着,对于非机动车的通行影响相当大。8时许,停放的车辆陆续开走,但个别车辆仍违停占道不走,没过多久拖车就来&处理&了。
  在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对苍松路(白杨街&常青路)上北往南方向的27个&潮汐车位&进行改造:在每个停车位内刷上允许车辆停放的时间段。同时,不少市民正拽着交警咨询&潮汐车位&的情况,显然这项新举措获得了一致好评。
  &&潮汐车位&旁边就有提示标牌,再在车位内刷上时间,这样更容易辨识。&交警告诉记者,这段路周边有很多的居民区,因为车多位少,每天晚上占道并且乱停乱放的现象较为严重,市民因此投诉不断。
  一方面是有实际的停车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不影响交通,经过调研后,交警部门决定尝试&潮汐停车&。从晚上6时开始至第二天早上7时,允许车辆在划好的车位内停放,但第二天到点前必须离开,不然就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出行了。对于那些&不合作&的车主,交警表示,除了罚单外,拖车随时&伺候&。
  江北和鄞州几个月的实践表明&可行&
  事实上,海曙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4月份,永达路金纬宾馆路段就开始尝试&潮汐停车&了。
  当时,为了确保辖区内一些老小区道路交通秩序有序顺畅,鄞州交警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后,专门制订了一套&宋诏桥片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方案&。按照里面的计划,交警对
  永达路金纬宾馆路段重新规划了停车位:靠道路南边的、划有白色长方形方框的停车位为&永久停车位&;靠道路北边的、划有&T&字形的停车位系&潮汐车位&,规定了停放时间。据悉,经过几个月的磨合,现在这边的停车秩序大为好转。 无独有偶,今年5月份,江北交警在湖西路上也尝试了&潮汐停车&,初衷是为了缓解周边小区停车难问题。&有40个车位,只允许晚上停放,白天必须开走,不然违停抄告。&交警说,初时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不看提示牌,结果误停被罚。后来他们改用电子警示牌,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效果挺好的,我们有前后的对比照片,现在白天基本没车会去停了。下一步,我们会慢慢推广&潮汐车位&。&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热门活动:
成都年内削减10%占道停车位滨江路或实施潮汐式单向通行
评论: 0|原作者: 李鑫 雷远东|来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成都市滨江路或将实施潮汐式单向通行
市交管局负责人表示,一系列交通组织调整方案已经纳入规划 ●成都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对成都市即将施行的一系列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解读 ●据相关 ...
成都市滨江路或将实施潮汐式单向通行
&&& 市交管局负责人表示,一系列交通组织调整方案已经纳入规划&&& ●成都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对成都市即将施行的一系列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解读&&&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市区年内将取消10%白天占道停车位;部分大型路口禁左或取消;滨江路沿线将改为潮汐式单向通行&&& 高峰期三环周边限入点位增至21个、178个禁左路口或将调整、潮汐式单向通行还将增加……从本月19日成都冬季战役交通秩序整治启动以来,成都市交管部门已经推出了多个交通组织方案。这些方案有些已经实施,有些还在规划中。&&& 昨日,成都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逐一解读。华西都市报记者随后了解到,在今年内,成都的车流组织交通和静态交通环境还将发生变化:年内,成都市区10%的白天占道停车位将取消,同时增加夜间占道停车位的数量;禁左路口的排查正在进行中,部分大型路口的禁左限制有望取消;成都内环线部分路段单向循环交通组织方案,已经纳入议程。&&& 高峰限行培养错峰意识&&& 从今日早高峰起,成雅高速、成新大件路、成彭高架、成南高速4条进城道路将实施高峰期限行,限行点分布在三环周边。这意味着,三环周边高峰期限入的交通管控点位,将达到21个。实施限行后,成都市交管部门对城区交通组织的下一步规划如何,在现有限行点位还会不会增加新的限制?&&& “目前,成都市区的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78万辆,位列全国第三,相比去年同期,数量上升了3倍。”成都市交管局政委曹志说,采取高峰限行后,可以引导市民多利用中小街道出行,并培养错峰出行的习惯。&&& “此次限行后,三环周边暂时不会增加新的限行点位。”曹志透露,交管部门下一步将对三环内的车流交通进行优化和调整。&&& 10%白天占道车位年内取消&&& 在对静态交通优化方面曹志表示,今年内将对成都城区白天临时占道停车点位进行削减,削减区域集中在中心城区的繁华商业区、部分交通拥堵路段。“直至今年底,成都城区将再削减10%的白天占道临时停车位,真正做到‘还道于民’。”&&& 事实上,至去年年底,已经有超过30%的市内临时占道停车位被撤除。&&& 随着占道停车位的减少,日益增加的机动车如何停放呢?对此曹志回应:“目前成都市内机动车数量和可利用车位数量不相匹配,在削减白天占道停车位数量的同时,交管部门也会增加部分夜间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停车的刚性需求。”&&& 大型禁左路口或解除限制&&& 路口禁左何时做出调整?此前,华西都市报开通了热线,并在华西都市报微博和华西都市网上开设讨论专题,几天时间里收到了大量意见和建议反馈。&&& “二环路成温立交,往清江路方向禁左,希望取消。”市民彭女士打进本报热线建议。同时,还有很多市民和网友希望调整人民南路沿线路口的禁左限制。&&& “我们对市区178个大型路口的排查工作,已经展开一段时间了。”曹志说,此次排查,主要是对禁左路口的交通流、机动车在路口有左转需求的比例、以及两个禁左路口的间距进行调查,下一步的调整方案,则分为两步进行。&&& “首先,在部分车流较大的大型路口,禁左限制会变化,甚至取消。”曹志说,对于计划取消禁左大型路口的具体位置,交管部门还在进一步排查。“其次,对于一些必须禁左的中小型路口,我们会设置交通引导标牌或改造路口交通组织,使车辆能够通过连续3次右转的方式完成左转,提高道路利用率。”&&& 滨江路或实施单向通行&&& 在19日成都市交管局召开的交通整治部署会上,成都市交管局局长巢维称,成都市区还将增加部分实施“潮汐式”道路、单行道等连续循环交通。这一规划,目前也有了进展。&&& “我们正在逐步增加以内环线为主、周边中小街道为辅的单向循环式交通。”交管局科规处优化科副科长王毅介绍,对于内环线滨江路沿线,科规处还在对如何实施单向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调整。“滨江路最可能的交通组织方案,是早晚高峰实施单向通行的潮汐式交通。”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鑫实习生张平摄影雷远东& &
网站最新活动
&&|&&&&|&&&&|&&&&|&&&&|&&&&|&&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8-961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Copyright (C) HUAXI100 COMMUNITY. All Rights Reserved.深度调研:常州中心城区还需30万个停车位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日
常州市中心城区停车现状调研数据出炉
30万个,市区大约还需要这么多泊位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吃个饭兜兜转转,就是找不到停车位。”近日,市民周先生在朋友圈这样无奈调侃。一次停车之旅,让他直观感受了“开车,停车难;不开车,出行难。”
截至目前,常州市区小汽车保有量61万辆,每辆车按1.2~1.3个泊位计算,所需泊位总计约73-79万个。而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常州市区停车位总计约46万个,缺口约27~33万个,并有供需缺口拉大的趋势。
如此庞大的停车位缺口,使得停车成为了市民出行最为头疼的问题。哪些地方是最难停车的?造成停车难的原因是哪些?针对日益加剧的停车难问题,相关部门有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或规划?
今年5月底,常州市中心城区停车现状调研调查工作全面启动。项目组分别开展了分区分类的入户调查和全民参与的网络调查。此次调查获得9000余名网友的关注,并覆盖了中心城区范围内老旧小区、次新小区、安置房等不同类型共14个典型居住小区的1640个有车家庭,收到有效问卷近5000份。昨天,这份调研数据新鲜出炉。
需求:小区停车难问题普遍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在工作日出行中,通勤出行占到80%,这部分车辆需要在工作地解决停车问题,由于停车时间较长,导致停车位周转率低。而非工作日出行目的则较为多样化,以娱乐休闲、购物、探亲访友为主,这部分停车泊位周转率高,主要靠建筑物配建来解决。
停车难的问题不是仅限于外出,在自家小区找不到车位也是不少市民面临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随着私家车持有量的急剧递增,大量汽车进入居民生活小区,基本上都呈现出“车满为患”的现状,尤其是老旧小区,情况更是严重。
被调查者中,接近65%~70%的人未购买停车位。这些业主,有30%租用了地下车库,另有50%选择夜间把车停在小区路面,15%~20%的停在小区外。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停车位数量不够,一方面则出于省去停车费的考虑。
约70%的被调查者所在小区都有将空地绿化改造为停车位的情况,对于停车难的老旧小区,有三分之二的人同意将小区内空地或绿地作为停车位挖潜用地。
投入:70%的车主每月停车费在200元以内
据调查数据显示,70%的常州市民每月停车花费在200元以内。可支配收入与停车花费比高于一线城市,间接表明现阶段常州实际停车收费标准较低,经济杠杆调节停车需求作用不强。
此外,相比地下停车场,路内停车收费欠规范,近30%路内停车按次收费,少部分车主与管理员协商收费。未按标准收费使更方便的路内停车收费较低,路外路内停车收费倒挂,驾驶员更多的选择路内停车场,不仅减少了路外停车场的使用,还给动态交通带来较大压力。
对于小区地下停车位的买卖,60%~70%的居民愿意住宅停车只采用租用的方式,之所以不选择买卖,主要考虑价格因素。而在一些小区,停车位“只卖不租”,其实质是开发商以长租的形式如10~15万元出租停车位20年的使用权,由此一来,业主的月均停车费由普遍的200元提升至500~700元,这也激发了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矛盾。不买车位的车主夜间将车停靠在周边道路、或租用价格低的小区地面车位,这也造成了部分小区地下停车位使用率低。
另外,80%~90%的人认同普通商品房每户1辆的停车配建指标。调研组工作人员表示,这一数据将为后续制订策略提供方向——保证新建住宅满足停车需求,配建指标范围内的车位只租不售。
南大街附近道板停车
意愿:9成以上市民支持对路边停车严格执法
90%以上的居民支持对路边停车统一管理,严格执法。据介绍,我市对于违章停车,通常一次罚款50元,且在同一地点不重复罚款,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违章停车罚款比价,远高于一二线城市,违停成本低,加之车主对违章停车处罚存在侥幸心理,无法通过较高的罚款起到抑制违停的作用。
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对于采用何种罚款水平能达到较好的抑制违停现象?近一半的人认为现阶段罚款水平不能抑制违章停车,25%的人认为可以提升到50~100元,另有25%的人支持100元以上的罚款额度。
此外,对路内及道板上能划停车位的道路全部划线,并严格执行路内停车收费政策,获得了80%~90%的被调查者支持。对于停车费用和停车便利两者之间,约80%的调查者优先选择减少停车费用,这一数据表明,经济杠杆在调节交通需求中的作用较大。
商务楼和居民区
一个白天停车难,一个晚上车难停
此次调研过程中,项目组历经1个半月完成了与规划局、交警支队、经信委、房管局、物价局、城投公司等相关部门及单位座谈调研,以及包括典型片区设施普查、停车特性调查与停车意愿调查在内调研调查工作。如何解决这一城市治理中的典型难题,考验着智慧。
原因:供需不协调、停车位使用效率偏低
在停车设施普查过程中,调研人员通过对核心区、外围区等典型片区各类停车配建供给、路内及道板划线泊位、建筑类型及年代、停车需求调研发现,常州现状停车系统供需矛盾突出地区为城市核心区,突出地点为老旧住宅小区和行政办公。
另一方面,在市中心尤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商务楼白天停车需求大,常常“溢出”到马路边上停着,隔壁的小区却有很多空车位,到了晚上,居民开车回家了,商务楼里却空了。这样的“潮汐”情况,导致现阶段许多停车位总使用效率偏低。
以市中心的香江华庭、新城逸境两个小区为例,调研组通过24小时连续停车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小区日间停车场使用率仅为三至四成,有大量空位,夜间停车场基本饱和。而周边的行政办公及商务办公停车场,经过24小时连续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日间停车场饱和度为八至九成,平均停车时间为四至五小时,夜间饱和度为一至两成,有大量空位。
次新小区的地下停车场,白天利用率很低
现状:错时停车、路外停车受欢迎
通过1602份入户问卷以及3107份微信问卷分析发现,常州市民对通过停车规划、建设、管理、收费的政策制度完善解决停车问题给予了高度期盼。
调研报告显示,我市大部分市民赞成调整停车配建指标。此外,综合入户及微信调查数据,80%以上的市民赞成适当提高普通商品房及外围建筑物配建指标,对于适当降低经济适用房、核心区配建指标赞成者分别占比54%、73%。近70%的人赞成小区空地挖潜停车位以及空闲时段小区停车位对附近办公楼开放。
约75%的市民赞成使用公共停车场与轨道换乘停车场缓解市中心停车压力。
优化路内路外停车收费管理政策成为改善路内停车矛盾的重要突破口。80%以上的市民赞成对道板及路内划线停车位实行停车收费政策、优先考虑路外停车。路外停车使用潜力较大,现状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停车收费管理,引导路内停车向路外转变。
解决停车难
需从五方面突破
调研组工作人员介绍,综合相关主管部门访谈、现场踏勘以及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现阶段解决常州市停车发展需要从五方面问题进行突破。
第一,优化停车配建标准。随着机动化进程加快和轨道交通的开工建设,我市现行的停车配建标准以难以适应时代需求,下阶段停车配建指标制定要加强停车分区的优化以及配建指标的细化。
第二,引入民间资本,推进公共停车场的市场化建设。目前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主体尚不明确,未形成公共停车场建设模式与体制机制,缺乏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公共停车场的优惠政策,开发商投资积极性不高,导致全市尚未建成社会公共停车场,停车供应结构不尽合理。
第三,制定停车管理办法,严格执法。一方面,目前常州市的停车位产权不够明确,缺乏停车位租售管理办法,导致开发商与业主矛盾大,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另一方面,现状违停成本偏低加剧了核心区的违章停车,出现路外停车场不饱和而路内违章停车严重、造成动态交通压力大的情况。最后,缺乏全市层面的路内停车规划,导致管理困难,违章停车多。
第四,规范停车收费,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目前我市路内停车收费采用一种收费标准,未体现区域差异化,未能有效调控核心区停车需求。不透明、不规范的现金缴费方式使停车收费难以按标准实施,导致路内、路外实际停车收费倒挂,政策的经济杠杆作用未能得以发挥。
第五,加强部门合作,以组合拳破解停车问题。停车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主体。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围绕停车矛盾推出了不少措施。但因多部门、多方政策协调合作不够,大量工作的付出只收获了很短暂的改善效果,并未从根本上缓解停车问题。未来应加强各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提高政策措施实施的整体长期效果。
本版文图 孙超玲 陆晔 刘懿
普法志愿者
坛园小市民
走在邪路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下车库车位面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