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加拿大高中数学词汇留学现在高二读理 但是成绩在年级里属中等水平 英语口语渣渣 单词词汇量还可以 请问高考前

英语不好的人刚开始在国外念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就是想知道最后英语都好起来了吗…会不会因为英语不好而而融入不了美国人的圈子…
按投票排序
149 个回答
据说刚出国的孩子在点菜的时候是这样的:Hi........I want this..this...and this....no no no, not this...yes, this one please!...Thank you!你们先赞着,容我想想别的~
在去兼职的路上看到这题就好想强答一下可惜网络不给力英国的3G网真心不如国内稳定,当然也可能是我在的不是伦敦曼城啊之类地方的原因——————我是认真答题的分割线————————我的英语并不好,高考110出头,本科时在外语系年年倒着看期末成绩单。虽然过了专八,但那是个美丽的意外,你能想象我的专四考了两次都没有过六级竟然考了三次才终于不用再报名了吗况且哑巴英语,应试英语,不需说 大多人也深有体会了以上为英语背景。两周前到了英国,英格兰下属的一个郡。我才来两周,正是个新鲜的留学生,还是蛮适合答“刚开始在国外念书”的体验的(傲娇脸你说体验啊。难受啊。上课听不懂,又急又气,听老师和身边同学巴拉巴拉讨论却插不上话,甚至连大家在讨论什么话题都听不出来,整节课全程挂着一脸puzzle即使聚精会神了,即使整节课听下来一身汗,也没法改变就是听不懂的事实。这种“听不懂”很奇特,你明明知道他说的是句什么,但大脑无法快速理解并吸收,而就在大脑把这段英语处理成汉语分析给你听的时候,老师已经开始下下下个话题了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我这样的渣适应能力第一周到这里,每天光听课就累成狗,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简直想哭又累又无力想到如果这一整年都这样,我要有多无助多没用啊房东打电话说合同怎么签 听不懂啊!!!!去超市买东西,找不到大蒜和料酒,想问下售货员...可是大蒜怎么说啊!!!!我说little onion 他为什么听不懂啊!!!!在银行读各项条款,WTF啊!!!!!打开电视谁给你字幕啊!!!!连娱乐节目都看不懂啊!!!!学校的打印机订书器图书馆借还书包括所有的大门都是全自动的啊!!!按哪里才能把门打开啊 开门开门开门啊我上课已经迟到了
打印的pin code在哪里啊
满眼的网页满眼的邮件都是英文,百度翻译谷歌翻译出来都是渣渣,这邮件到底说的是什么啊!!!!那个印度女老师的口音简直要攻破我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以上为第一周体验对了还有英国的黑暗料理不是传说全都是真的可是如果不逆转我怎么能有心情来写答案呢————————第二周并没有经历什么神奇的事情,虽然口语还是会蹩脚,但可以和当地人交流一些了。英国人也很nice,虽然称不上热情,但大多人有耐心来慢慢理解你说的话。课程似乎也没那么难,也发现是第一周太不习惯,再加上或多或少会紧张,听不懂也在情理之中。如今熟悉些了,也不再那么紧张,一切按部就班来,竟能听懂大半,老师也会照顾语言不通的学生,并善于用事例解释概念,这样一来简单不少。至于口语,许多时候表达不清是自己心里着急,越急越紧张,越说不出来。能出国考了雅思的,日常生活都不会成问题,只是过渡时间的长短而已。前天夜里街上有个人在房子附近鬼鬼祟祟,甚至用石子砸玻璃,同住的姑娘被声音弄醒了,吓得不行,最后报了警,在和警察描述事件经过种种时,根本没有心思关注自己的口语,却说得异常顺利。至于融入当地人的圈子,新鲜的偏爱独来独往的留学生就木有发言权了。若以后机缘巧合的融入了,我再来更~
实话说,即使是10岁以下开始在国外生活学习的人,一张嘴,他的语言和土生土长的人还是不一样的,会说话和能说好话的区别很大。智商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表达能力和智商有关。要知道,即使本国人,也未必说得好本国话。而有些外国人,虽然说话稍微别扭一点,有点点口音和特色,但可以把话说得让人很容易理解。语言的逻辑性很重要。基本上,人一张嘴,就见智商了,一两分钟,基本就自我招供了。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很多时候,沟通障碍不只是单词,而是思想。中式思维和中式性格,和老外的性格有出入的多数老外是一种坦诚、不矫饰的沟通方式,直接简介,非常OPEN活泼的个性,中国人往往故步自封,安安静静的自我掩盖,自我思维,深思而多适合做高技术高训练技巧的工作,多数需要高智商安静的个性,高自律性,这是很多老外欠缺的,换句话说,很多老外的生活方式,可能根本不是中国人能忍受的关于学习经历,COMMUNICATION之类的无论写作和PRESENTATION,都努力独自完成,不依赖老外或者老中,如果有可能,一定独立挑战困难。当然也有和本地很勤奋学生的合作作业拿过满分,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合作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依赖,依赖心理很可怕,因为人总是有惰性。MARKETING的老师和COMMU的老师全部都说我的英语完全OK,不觉得有任何问题,两个分数都很高。但自己是知道绝不可能做到像母语一样的表达,必须尽力增强逻辑性,事先准备。做PRESENTATION的时候,基本上是10分钟不到的表达,准备了几十个小时,讲稿是完全背熟的,走路坐车全部在背,奇怪的是,当这些单词和思想变得十分熟练像从内心深处表达出来的一样的时候,竟然逐渐本能的把讲稿彻底修改了,讲稿变得非常有逻辑性,非常简洁,但意思表达非常全面,就是反复背诵后,自己的思路也清晰了,然后从一开始张嘴的中式英语磕磕巴巴,变成十分流利、有重点,有轻重之分的易于理解的流利,突然发音也变得十分标准了,站在在讲台的那一刻,很轻松很自信,内心有交流的兴奋和快乐,回答问题也自信和比较自如,因为那些思想,就在脑子里面,随时喷涌而出,因为...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当然现在语言会比那时候好很多,但现在的语言能力是建立在过去的努力基础之上的。每次笔试,都是疯狂的坐在那里从一开始写到最后一个交卷,写到最后一刻的时候,头脑几乎一片空白,拿到考卷分数的时候,觉得上面一片陌生,似乎是另外一个人写的。
COMMU的老师一直鼓励我,说我的语言完全没问题,她甚至有点羡慕我的执着,她说本来有一个非常好的教职,争取到最后一轮面试的机会,如果拿下,她就可以得到最一流的大学终身教职,但那个教职要求双语,她一直以为自己的第二语言很好,学了十几年,结果在最紧张的场合,当面临一个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的梦寐以求的机会,距离梦想只有那么轻轻一步的时候,突然忘记了所有的第二语言,竟然连一个单词都想不起来了,大学专门派了两个研究第二语言的语言专家学者来评定她的第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就是这样,如果不能每天每时每刻一点一点的积累,当用到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什么都没有学会。另一个双语背景成长大的人,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母语,虽然高中小学都在学习那门语言,但已经连一个单词都想不起来了,甚至发音都不会了。他说,IF YOU DON'T USE IT, YOU WILL LOSE IT. (一开始我记成了FORGET IT,这就是母语者和第二语言者的区别)这里我可以洋洋洒洒自如流畅像享受一样休息一样敲这么多字,丰富多彩的词语和语句。 但用英语,我怎么可能做得到???这就是交流障碍,表达能力缺欠。前两天听了一个ABC华裔女生的PRESENTATION,颇有大将之风,双语流利转换,美式英语平白易懂,情商智商极高,极易与人沟通,极高亲和力、理解力,出身LEADERSHIP PROGRAM,多国多地工作经历,有多文化背景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精英范儿有的时候,当和母语者或者ABC比较的时候,还是非常挫败和灰心的,因为即使这么努力,还是觉得语言障碍像鸿沟。 但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回头看看努力所取得的进步,让世界变得更宽广,生活变得更自由,个性变得更自信,还是要努力向前走。也有中式英语教育背景极好的中国教授,每次听到蹩脚的口音,CHINGELISH的表达,总是默默在心里用英语给他纠正每一句,心里也默默可惜,这么好的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就因为口音一个问题,被学生投诉吐槽,被HR压低工资,每年至少要低个一万两万,按照30年工作年限贴现成现值,几乎至少要少赚40-80万刀。更新一下:有些单词听不懂也是正常的,有个教授发音极其清晰标准,语速极快,讲得妙趣横生,但他老用一个单词,就听不懂了,大概是METAL LAND,想了半天以为是个很难的词,也没敢问。 后来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就举手提问了,问那个METAL LAND是嘛玩意儿,老师随手一挥: MEADOWLAND。 因为这个词脱离大家的生活环境,一般人想不到那里去,而且那个学生模仿的发音和我听到的是一样的其实我认为交什么老外朋友学英语这真的是很扯的,也就是个浪费时间而已,试问你的中文口语,作文都是满大街混朋友圈学会的么?学英语的目的也不是变成国外混混,当然每个人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不一样在学习中,最难坚持的、最容易放弃和松懈的时段,就是那些觉得自己付出巨大努力却看不到进步,前途希望渺茫的阶段,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有的时候进步可能会是潜移默化的似乎感觉不到,当积累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突飞猛进的质变,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坚持去努力到那个质变的点,自暴自弃放弃了,可能真的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浪费了。在语言学习中,即使是婴儿也有一个沉默期,婴儿能够听得懂,一直在学习语言,但是他说不出来的,这个沉默期对于有的孩子可能很长,但当他开始说话的时候,他就是什么都会说了,语言都会组织了。很多人学习外语可能都是处于一个很长的沉默期,表达一直有问题,语音语速重音句式的组织都完全让人崩溃,很有可能当他终于自信的开始说的时候,可能有那么一个点,突然流畅自如。但在这个漫长让人崩溃的沉默期内,是每天每时每刻专注学习,在内心反复训练不停思考、消化吸收的过程。 请教过学校的ADVISOR,他说大概是6年,完全在一个外语环境不松懈学习大概需要6年可以基本达到类似母语的流畅程度。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专注于新的 语言环境,完全用心去学习,用心很重要,潜力很大,因为DEADLINE之前的速度和效率远非平时可比,到底能够专注于多少于学习呢?这是个问题看到这么多支持,再补充一点,要尽量利用免费资源来学习语言和课程,网上有很多免费课程,大学有免费公开课录像,YOUTUBE有无数相关资源,学校图书馆和公立图书馆有大量音频视频AUDIO BOOK电子书各种书籍而且彻底免费,录像的好处是可以反复看反复听读,甚至在百无聊赖打发时光的时候也会津津有味。大学也有专门的语言帮助计划,可以帮助修改论文,一起做作业的老外也可以帮助修改语法词语错误(但很奇怪的是我们的作业,最终是两个中国人把语言和文章结构改得很好很简练很有逻辑性,按照老师的指点借了一台投影仪,几个人把电脑屏幕投射在黑板上,一起改文章,老外说话啰嗦,我们说了半天都有点解释不清楚了,直接敲电脑键盘改好了以后,老外还纳闷,后来老师看到我们改的那一段直说精彩)不要因为口语不好而自卑,以为口语就是口语的问题,以为是自己没有多练习口语、没有多和本地人交谈的经历才说不出来。但实际上,口语不好就是因为并不能掌握这门语言,因为人无论说什么话,一定是他自己懂的,脑子里的东西,脑子里没有,什么都说不出来,就这么简单。前几年放假时一两个月关在家里,每晚听广播入睡,也没有和任何人练习口语,后来有一次在商店问店员一件事,非常自然的用极快的语速极其清晰,发音标准的说了很长一段话,把自己惊呆了,那一刻和用母语的感觉差不多。(听新闻台广播是很多人改善听力和口语能力的经验,很多新闻是几个小时内重复滚动播出的,而且用词标准简练,发音是标准英文普通话,一遍听不懂的地方,滚动几遍下来就很容易懂了,而且语速快,词汇量大,但绝大多数都是很简单最常用的词,里面也有很多采访对话,听习惯了,等到自己说出来的时候,本能地会根据脑中的标准语音矫正自己的口音。据我有限的观察,即使是说母语,也有人吭哧、退缩、不愿开口大声说话的,很多年之后才发现,不愿意大声说中文的人,确实他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太好)其实在所有课程里面最难的课,是哲学。 修习了两遍,最高的成绩是55/100,总算没有FAIL.
后来所幸因为其他原因转学了,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设置不同,很高兴现在终于不用学哲学了。我能说那些哲学论文,几乎1/3的单词都要查字典么,查了就忘记,看半个小时论文就自动睡过去,大脑当机了,那些是神一样的词啊,那么多篇经典的哲学论文,我从头到尾不知道它们生出来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吃饱了撑得难受的躁郁狂们写得梦话。这么课95%以上同学是本地白人,第一篇ESSAY平均分65,拿了59,因为缺少REFERENCE,NOTES之类的格式被扣分。教授自己也反复说PHILOSOPHY是HARD COURSE.
有天路上碰到另一班教这门课的博士,抱怨说不知道这门课在讲什么,完全搞不懂,把他给乐坏了,还积极出主意想帮助取消这门课避免拉低GPA。 也确实是当时忙其他的事没有下苦工学,但这门课极限分自知不能拿到75分以上的,远低于其他课程学习中一定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其实老师教授、课程指导什么ADVISOR的都是很乐意提供帮助的,只要善于提问题、自己做了准备在学习的基础上问问题,他们还是非常乐意帮助学生的。有的放矢的交流是最有价值的。但千万别对TA报幻想,也无非是些GRADUATE STUDENTS,会不会且两说的,即使是会,也未必尽职,TA自己也被考试搞得焦头烂额的,恨不得没有人耽误时间才好。做TA的秘诀是,当学生第一次去问的时候,态度积极热情极其尽责,但萝莉啰嗦讲来讲去将不明白,让学生自己选择知难而退,TA也不用背责任。很多时候两三个TA值班的时候,往往先后尿遁彼此推诿,如果是只有一个TA的时候,反倒尽责。祝大家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不懈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效率 有多少人希望时光重来,可以脚踏七彩祥云像神一样回到过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挽回失去的机会改写命运,但他们忘记了,如果今天不珍惜,又错过了永不可再来的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所以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不要逃避不要怨天尤人,要让各种负面情绪CALM DOWN,,如果让负面情绪淹没了,OK,那就是彻底的LOSER。一定要好好的关爱自己,才以更清醒的头脑来反思自己的状态和周围的环境、人、事物,可以利用的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冷静的分析问题,试图得出最优的逻辑分析,然后锲而不舍的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目标,不要担心会不会实现,你的目的is to be the best of yourself, 当忘记目标的压力的时候,你的努力状态是接近神级了,困难迎刃而解。
只有全力努力过,才不会后悔。4.0=85/100wuglifeoosted: 10/25/2013o
Edited: 10/25/2013@publishergirl wroteMy brother is doing Honours Philosophy at McGill, second year. The courses are heavy on historical readings, mostly by ancient philosophers (Plato, Aristotle, Kant, Rousseau, Locke). He reads thousands of pages per course, all in ancient vocabulary. Themes include morality, free will, etc. but the subject matter is very dense and complicated so it is challenging for him to form an opinion or argument without extensive reflection and research. My brother was also required to take "Deductive Logic" which is a much dreaded prerequisite course for the Honours program. It is a mathematics based course dealing with syllogisms and logic proofs, based on ancient formulae and truth tables. He spent up to 6-8 hours a day studying for that course alone, while taking it. He is now studying the Philosophy of Math which is equally challenging. He had not taken Math since Grade 11 and he did not expect to be needing to learn Math in university. My brother has worked his a$$ off there because he wants to get into law school. The logic components and the critical thinking / writing help him to formulate strong arguments (as needed in law), and they are helpful for the LSAT. Right now he has a 4.0 in Philosophy but it has NOT come easily. With hard work he has been very successful and he is working as a paid tutor for Deductive Logic (you must be recommended). He is hoping to be a Philosophy TA in the future. He has far more reading than some of his friends who study History or other humanities, and the material really stays with him. Even after the readings are finished he has a hard time to "shut it off" because the questions are so compelling that he continues to consider the subject matter 24/7 even in social situations. It is very challenging because it forces you to reconsider everything you have ever believed. He is really enjoying the logic work, in particular, although it is BRUTALLY difficult. I just want to add on to this that this experience is not typical for Philosophy. Most of us having to take Deductive Logic did not spend nearly that long studying for it, and I'm in the same Phil of Math course and it isn't as bad as it's made out here. I've definitely found my Philosophy courses have a lot of readings but in general no more than my History/Poli Sci courses have had - it's just that in the Phil classes they tend to be significantly more dense and harder to understand at first read. Professors know this though and are supportive. The main point I wanted to stress here though, is that you should really only study Philosophy from the get go if you know you're going to love it, and love every aspect. You will have to take courses in aforementioned logic (which really isn't that bad), ethics, Ancient philosophy, analytic philosophy...and you may have to study a field you're not too interested in. If you can, take a couple philosophy courses first year and then see if it's still for you. Remember you will be with people like publishergirl's brother, who are truly passionate about the field and spend hours working in it, and this goes for many other fields. Test everything out, then see what becomes your passion :)
答主今年15,在美帝读高二。是的你没看错,答主真的15。初到美国时,伦家还是个懵懂单纯的11岁小屁孩,结果母上嫌纽约太乱所以搬到了现在在的城市,离DC比较近,然后把我送进了教会学校(一个中国人都TM没有!!!一!!!个!!!都!!!没!!!有!!!当时我的内心是酱的虽然人家是从小学英语的祖国的花朵但是学的那点基础简直然并卵好吗!!!虽然人家是从小学英语的祖国的花朵但是学的那点基础简直然并卵好吗!!!感觉自己是个哑巴好吗!!!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吗!!!唯一能说话的母上天天9点下班好吗!!!自己在家真的害怕好吗!!!【扯远了对不住虽然我当时小而且母上比我早来三年,又有一个叔叔在这边待了十多年, 但刚来时日子还是特别坚难。有亲人在一起都这么难,何况是独自在外漂泊的留学生哥哥姐姐们【又扯远了。。。于是,我便开启了【语言学习】主线,万幸是教会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比较善良,但最初几个学期考C 或D 是家常便饭,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原因吧,慢慢地开始蹦单词,可以表达基本的意思了【主线达成1/5】 然后逐渐增加词汇量和语法,经常和同学交流这样(虽然对话还是ORZ)后来,我认识了一个我们教堂的教友,退休的幼儿园老师,炒鸡和蔼的老太太,算是改变我一生的贵人吧,她经常来我家,然后用教小孩子的方法叫我识单词学英文各种各种,现在我的口语基础就是当时打下的。因为没有同龄的中国小伙伴, 一个人在家时就看各种美剧英剧或英文电影啊什么的(前面的前辈有提过),这个方法其实超有效,但要注意不要只看中文字幕,注意听人物的发音以及种种。【主线达成1/3】到了第二年时,老师上课讲啥能听懂差不多2/3了,第三年已经能完全听懂了【主线达成1/2】后来经老太太介绍认识了第一个中国小伙伴(她现在上大学了,祝一切安好)再后来上了本地的公立高中,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美帝的高中都是比较多元化的,所以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慢慢地接触了更多小伙伴,各个种族都有,于是就一直这样到了现在。(刚上高中的时候还交过男盆友,现在想想也是唉。)【主线达成2/3】所以现在还是在学习期吧,正常交流,上课听讲,论文essay都没问题,主要就是学习词汇量努力变成吸水の海绵宝宝(请叫我SpongeT) 【主线达成7/9】【进行中】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把自己放到全英语的环境里,大胆跟当地人交流,努力从生活中汲取词汇量(比如前面那位从超市学英文的前辈),然后慢慢改善和充电吧。各位留学生哥哥姐姐们也请多加油,一切会好起来的第一次在知乎写这么多,还请看官老爷们不喜勿喷,就当打发时间图个乐吧(写作业去了
最明显的体会就是:1. 手指是人类最高效的翻译器,来看看观海同志的示范(Yes Yes I want to buy 我指的这个thing! )(Yes Yes I want to buy 我指的这个thing! )2. this和 that是英语最牛B的词汇。 心血来潮还会用 these 和 those装个B秀一下词汇量。3. 当听不懂老外一连串BB的时,于是生活中我们都保持着亚洲人神秘的笑容:于是生活中我们都保持着亚洲人神秘的笑容:4. 入境那一刻,激活中国人种族天赋,大脑汇率计算器!看不懂名称完全没关系,价签上的数字会自动转换为人民币!让那些不会心算的歪果仁见识一下中华五千年积累的计算能力!(乘以美元减去退税乘以折扣减去运费之后的结果是……我已经看到了真相!买买买!)→ 跳转到第一点(乘以美元减去退税乘以折扣减去运费之后的结果是……我已经看到了真相!买买买!)→ 跳转到第一点
日,晚上11点,我和老娘坐在首都机场的候机厅,等待一架飞往多伦多的波音767。登机的时候,飞机里出来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看了一眼我手中的机票,对我说:“this way please"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懂一个外国人对我说的一句英语。1.那年我13岁,在国内上初一。三个月前我第一次见到英语课本,所以我也不是一句英语不会说,毕竟这几段对话我还是记得滚瓜烂熟的: "good morning class." "good morning teacher.""my name is Li Lei." "my name is Han Meimei.""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how do you do?" "how do you do!"出国前,老爸对我说:“来了这边有个大半年英语就没问题了。”还没出国呢,我就听懂了外国人说的一句正宗的英语,让我对学英语这件事信心大增。2.到了加拿大以后,老爸给我安排在了一个有ESL的公立初中。因为生日的原因我还跳了一级,直接上了八年级。上学的第一天,老爸带着我去学校报道。一个老师带着我走到一个教室外面,跟我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我一个词都没听懂。然后老师从那个教室里带出来两个人,一个特别高大的韩国人,和一个长得像阿拉丁的男生。老师又噼里啪啦的说了一串话,我还是一个词都没懂。但是阿拉丁男生很热情的冲我微笑,还拍了拍我的肩膀。老爸负责当翻译,告诉我以后我就跟着这个班的人一起上课,这两个人也刚来加拿大不久,也是ESL的学生。接着,老师带出来一个小男孩,他出来对我说:“你好,我叫小李。欢迎你来到我们学校,我们学校真的挺好的。”我靠,他说话我居然听懂了!怎么还有点北京口音?哦对,他说的是中文。3.当时的课程安排是这样的。每天上午的四节课是跟着本地学生一起上,英语,法语,数学,自然(science),体育,音乐,美术都有。上这些课的时候都是小李带着我。下午的两节课是专门的ESL,我,韩国男生,阿拉丁男生,还有其他几个低年级的学生一起上ESL。长得像阿拉丁的男生叫Mazen,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从沙特来的叙利亚人。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他明明是沙特出生长大的,却说自己是叙利亚人?直到十多年后我亲自踏上了沙特的国土,才明白原来沙特国籍比北京户口难办多了。4.上学的第二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突然尿急,用特别蹩脚的英文问Mazen:“where is toilet?" Mazen愣了一下,但是听懂了我想说啥,开始跟我解释如何去厕所。然而他说的话对我来说跟天书一样。他也看出来我的英文水平还不如韩梅梅,就招呼着我让他跟我走。他把我带到一个长得很像厕所的门前,可是我仔细打量了半天,却发现门上并没有“男”“女”的标志,而且他也只是站在门口不进去。我下意识的感觉到有点不对劲,脱口而出:“你不会骗我吧?”说完之后Mazen呆呆的看着我,我才想起来刚在自己说的是中文。。。看他眼神很真诚的样子,我决定相信他,于是大踏步走了进去。进去以后看见了小便池,这果然是男厕所。Mazen人可真好。5.ESL的老师Mrs Baker说话非常慢,并且尽量说简单的句子,然而这对我并没有什么卵用。上课的时候会穿插的不同级别的内容。有抄写字母,有看小人书,有填空,也有看电视节目,还有做手工和堆雪人。。。ESL以外的课程就比较无聊,因为真的是老师说的一句话也听不懂。英文课的时候他们会听一些录音故事,听完之后老师会提问跟这个故事有关的问题。一开始我还会问小李:“你们说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但是问了几次之后,小李不耐烦了,我也就继续听天书。参预感比较强的课只有数学和体育。数学符号毕竟是世界通用的,而且他们学的那玩意真心不叫数学,叫它算术都是抬举了。体育课每天都有,上课就是打各种球:足球,篮球,排球,road hockey,橄榄球,棒球。。。会打不会打也无所谓,加拿大人从小就polite,特别喜欢给不会打球的人喊加油。相比之下,我几个月前在国内准备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时候,每天四门数学,四门语文,晚上7点回家还要写2-3个小时的作业,周六不休息,周日还上半天课,课间想要踢个球还被同学鄙视。。。国外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就算一句话听不懂,又有什么大不了?6.我老爸没少为我英文的事操心,天天念叨着让我背单词。他说,你一天背十个单词,过不了几天就词汇量非常大了,有了词汇量才有可能听得懂啊。所以我拿了个小本,每天随机抄十个单词上去,没事的时候拿出来背一背。背了不到两个礼拜,我背不下去了。从此,我告别了背单词这项活动,这一别就是十年,直到我备考GRE的时候。7.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ipad,连psp都没有。然而每一个在英文地区的中国人手里都有一个文曲星,估计国内学英文的人也有吧。文曲星就是我上课听天书时的唯一娱乐项目,尤其是上法语课的时候。其他的课毕竟还有可能听得懂一个半个的单词,但法语课真的是完全没戏,这个时候,我就会拿出文曲星来阅读里面的唐诗宋词。什么“十年生死两茫茫”,什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还有什么“应是绿肥红瘦”。后来读得不过瘾,就拿出纸来抄,顺便练字。几个月下来法语水平依旧为零,中文水平反倒见长。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每天写中文的习惯,一直写到高中毕业,只可惜我的字却是越写越难看。原来没有语文老师骂你,撕你的作业本,真的没有动力把字写得工整漂亮。8.我就这样,每天上午傻乎乎的坐在教室里听天书,下午在Mrs Baker 的ESL课上看小人书,回家以后打开电视看卡通。一转眼四个月过去了,这一天,我突然发现,Mrs Baker上课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听懂了!真的完全听懂了!我居然还帮比我早来两个礼拜的小姑娘翻译了一句老师说的话!回到家打开电视,我发现卡通里的对话我也听懂了!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虽然每三句话中还是会有一两个单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影响理解,而且我也能听出来它的发音,再也没有一开始的时候听什么都觉得叽里咕噜的感觉。我想,一定是我逐渐的熟悉了外国人说话的语速,而且这四个月在ESL课上看小人书也多少增加了词汇量。转眼之间,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变得有了意义,虽然法语课依旧是天书。我突然发现,不是聋子的感觉真的太好了。然而我当时并不知道,我还是个哑巴,而且我还要当哑巴很多年。9.是的,我的英文听力水平在出国四个月的时候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也进入了一个英文瓶颈区。我的英文口语还是非常非常的差劲。首先我要组织语言,这个组织的过程本身就非常慢。说长句子的时候可能还没有组织好就开始说了,边说边想下面的话,也就更显得语无伦次。此外,有一些单词我知道如何发音,却说不出来,似乎是呼吸调节的不顺畅。一遇到这种情况,人会紧张,呼吸会更加急促,就更说不出来了。说白了,就是说话结巴。10.北美大多数的高中都是四年,所以8年级结束以后,我就告别了只有短短一年的初中,开始了高中生活。9年级上了不到一个月,我告别了生活了不到一年的安大略,举家搬去了鸟不拉屎维克(传说中的NB省)。高中的一些经历我在之前的答案里有写到:在这里我就只写一点英语课上发生过的小事吧。11.我的新高中基本上没有新移民,也没有任何的ESL课程。所以在出国不到一年的时候,我就被迫和加拿大当地人一起上英语了。我只能说我很幸运,高中四年遇到的五个英语老师都非常非常的照顾我。9年级的老师Mr MacIntyre 年轻的时候在香港学过一年武术,娶了一个中国老婆,但是他并不会说普通话,广东话也讲得马马虎虎。他上课时最爱说他当年习武时的故事,还动不动就耍一趟“空手双节棍”。Mr MacIntyre特别爱喝可口可乐。他的教室里永远都有5~10瓶可口可乐摆在桌子上。有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喝Pepsi (百事可乐),他说:“Pepsi taste like its first letter”。全班哄堂大笑。我问旁边的小哥:P有啥好笑的?小哥说:Pee啊,就是piss, urine。我说,这几个词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小哥无语。。。不记得过了多久,我开始学习屎尿屁的时候才明白Mr MacIntyre的深意。从此,我每次喝百事的时候,都会想起他曾说过的那句话:“百事可乐的味道像它的第一个字母”。12.高中的英文基本上是大量的阅读。诗歌,剧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不同的老师会选不同的书,然后一人发一本,限定几个星期内读完。读完之后课上讨论,然后写论文。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古英文,比如说莎士比亚,则是在课堂上集体朗读,然后讨论。每次老师发下书来,我就立刻上网去找中文翻译版来看。因为英文的原著实在太难懂了,看上三分钟肯定丢段儿。中文版看得爽爽的,看完还能搜一搜书评,连作业都有了(那个年代要是有豆瓣就完美了)。我用这个办法搞定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哈姆雷特》,《推销员之死》,《德伯家的苔丝》,和《呼啸山庄》。靠着网络的帮助,我居然10年级的时候英语拿了80多分。加上我上课从不捣乱深得老师喜爱,而且其他课程都成绩很好,老师就忽悠我说:“你其他课都上IB最高级的了,英文也上吧。”然后我就报了IB English HL,也就是我们学校最高难度的英语课。13.上了IB英语之后,我发现之前上网找中文版的方法不好使了,因为IB书单里的书一本赛一本小众。11年级的第一本书就是《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其实这本书跟后面的书比起来并不算稀罕,但我愣是没有在网上找到中文版。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看的了英文版,居然也差不多看懂了。要说IB书单上的大杀器,那还是要属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这本书倒是有中文版,但是我依然看得头昏脑胀,不知所云。哎,当年那个17岁的幼稚小男生,是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黄昏老男人会深爱上一个如花美少男的。14.9年级的时候作文很简单,大家都写“五自然段议论文” (five paragraph essay) 。第一段介绍题目,第二到第四段提供三个论点并辅以证据,第五段总结。其实高中时期写的所有作文都是这个套路,不管是英语课还是历史课。只是9年级的时候老师给你题目,你只要想论点来写就好。从10年级的时候开始有commentary(不知道这个应该翻译成神马)。Commentary的不同在于,需要根据某篇文学作品自己定题目。相当于把“总结中心思想”,和“论证作者如何表达中心思想”两个步骤融合在了一起。这个玩意对于一个英文第二语言的人真的很有难度。比如老师给你一首诗让你写commentary,你得先把诗读明白,知道作者在说什么,然后要寻找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传达这首诗的主题,而且至少要找出三条不同的手法才能写一篇commentary。10年级,11年级的时候可能会以古诗为主,因为古诗会遵循一些刻板的规矩,比如说重点句会押韵,所以韵律就是一种表达手法。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开始上散文,而且都是些完全没有套路可寻的文章,非常棘手。15.相比之下,阅读,写作对于我这个小nerd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Presentation(演讲?还是报告?)才是真正的难以跨越的鸿沟。Presentation这个东西10年级的英语课就开始有了。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更像演小品,把剧本/小说里的某段情节改编成一个段子,几个人到讲台上嘻嘻哈哈的演,口语不好的我只要挑一个台词少的角色,然后依靠浮夸的演技,也能博得老师的喜爱。11年级之后就都是个人的Presentation了。我的对策是:“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不过那会儿还没人用powerpoint,所以我都是直接在黑板上画图,一遍画一遍讲。这样一来一个Presentation其实有一半时间都在画图,需要说的话就少了,但是内容还是可以讲得很清楚。然而终于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个我没法用画图来对付的Presentation。那个Presentation的主题是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我准备了稿子,在家里练习了两遍,但是在课堂上,老师叫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依然是心脏砰砰直跳。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应该是已经面红耳赤了。当时的英语老师看到我那副德行,对我说:“你太紧张了。放松,深呼吸几次。。。来,坐到讲台的桌子上面讲。”我就这样,坐在教室前面的桌子上吭吭巴巴的讲完了我的presentation。我只记得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满怀信心的看着我,虽然我讲的乱七八糟,但是同学们的鼓励还是让我感到心中非常的温暖。16.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的英文水平和四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论。我可以完整的读维多利亚时代之后的英文小说,也可以凑合着看明白莎士比亚的五步抑扬格。我能写各种文体的commentary,五自然段议论文更是信手拈来。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依然会被人认为是刚刚出国的人。17.离开家上大学之后,我终于迎来了突破英语瓶颈的机会。这个机会来源于宿舍。我在化铁炉住的是那种四个人一个单元的单间宿舍。三个室友一个不会普通话的广东人,一个韩国人,和一个印度人。(嗯,这个是很典型的化铁炉比例)其中印度人阿里跟我是同班同学。我们四个生活的很融洽,经常一起做饭,打球,看电视什么的。他们三个英语水平都比我好多了,其中阿里在高中时期一直走的文科生路线,本来打算做个记者,但后来觉得还是当个工程师比较能够养家糊口。我和阿里这舍友一当就是六年。阿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嘴皮子不闲着,跟他在一起就基本上一直都有话说。我在滑铁卢的那六年,白天上课学习,晚上回家就跟阿里侃大山。从此,我终于有了一个English Immersion的环境,差不多跟人交流80%以上都是英文,在这种环境下,我的口语水平终于在出国N多年之后得到了提升,我也渐渐的发现自己开始用英文自言自语,用英文思考,偶尔还会做一个英文的梦。真是不容易啊。。。--------------------------------------------就写这么多吧。学习英语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作为一个母语是中文的人,英文再如何流利,也不会流利到当地人的水平。在学英语这个事情上,我绝对是学得慢的。出国快20年了,我依旧不敢说自己的英文比中文好。我也认识一些跟我同年龄出国的人,在国外短短4,5年的时间,就把中文忘的差不多了。我觉得,为了学英语而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也太不值得了吧。感谢支持的人,这个坑我挖了快半年了,今天算是凑合填上了吧。
每天上课都像在上英语课o(TヘTo)老师你说啥我听不懂(T▽T)卧槽为什么我只是眨了下眼睛我就找不到老师读到哪了?(?д??)每天和自己说要和外国人交盆友却还是在和中国小伙伴说话(??ω?`)每天写作业,一边查单词一边写,写完看一眼,卧槽这一定不是我写出来的?_?开口最熟两句话excuse me和sorry(??_?)老师说话叽里哇啦一大堆我只能眼神尽量表现在的茫然都说“sorry?”(⊙ω⊙;)抱着数学科学书回家心里想着为什么这么重(#`皿?)第一次上一门课,课表上写的是老师名字,懵逼的上完课,却还不知道老师在讲啥(っ?Д?)っ不太愿意去外国餐厅,宁愿在中国人自己的餐厅吃饭?_? 每次看到老师,想和老师问好,开口却记不得人家名字_(:3」∠)_每次我们的英语课老师讲完东西,让我们做的时候,她走到我们桌面前,说了句你知道怎么做么?然后我们两一起摇头,然后她说哦oh!its ok!然后巴拉巴拉给我们讲,大概三分钟后,她问你们听懂了么?我们两只好说,懂了。然后她一走远就和旁边同学问:诶卧槽她说了什么你听懂了么?”“好像是写一个东西?”卧槽不会吧,我觉得是balabala”相对无言,转头去问老生_(:3」∠)_以上是我刚到美国留学一个月的日常吐槽(〒︿〒)刚看到两个赞,好开心(///ω///)又补了两句
啊啊啊这个我要答。我是美国佛州一个公立学校的学生,来美国三年了,今年九年级,课终于都听懂了……(不不不我不要学History/Government)前两年我就是狗啊,大Loser啊!!!在知乎上看了那么多人赢我终于看到Loser了!!!(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超努力都还只是维持在B跟C,偶尔会A……你看人参就是充满无奈,来美国后我用省略号的频率直线上升。课程的话现在除了CS都是A或者B+,主要是,一遇到自由表达没有标准答案的那种题我就死了……(李靖式吐血)然后课后的Club其实我都没去的,因为我要赶bus啊,家里除了我爹和我哥(在学)都没有人会开车。……一定是与名牌大学失之交臂了(手动再见)。其实更崩溃的是他们都特么讲西班牙语啊,我是在Nicaragua还是Honduras,我槽!然后他们口音都很重,不过也很能跟老美混一块,而且他们天生自带词汇量肯定是比我高的,毕竟用拉丁字母的民族词根都是通的……超痛苦的诶!就是然后一般情况下就讲西语,我跟他们说话才换回英文,然后又换回西语,感觉好尴尬……(拽什么,我也有西语课T_T)所以搞得我又不怎么说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们当nerd了(虽然我确实是很内向啦)……说抱团我也没有抱团的,学校里虽然有中文课可是我偏偏就任性地选择了西班牙语,结果就是英语词汇量跟西语同步提高,有些事情知道西语跟英语,却不知道中文怎么说,真是日了狗了,比如说常常吃的那种豆饭,就是Casamiento,我是真心不知道如何优雅地翻译成中文,因为看着很像翔……其实在国内我也很难交朋友,在国内念了六年小学,都是同挤在一个课室的情况下了,主要的好朋友才三个,能说真心话的一个也没有……然后看着他们associate,那么外向的样子,感到文化差异真是太大了(手动趴地)。社交真的很恐怖,很累,又要花时间去维系,其实我也尽量改自己的脾气,做出很nice的样子了,由于英语不好,又怕让人觉得是没主见的老好人……(还是说我不过是黄暴版的丧女嘛……)呃……不过看这个问题下好像又没有那么鼓励说一定要融入本国文化了?呵呵,知乎真是双重标准啊,在另一些答案下口风可完全不一样哦?有些人就是信誓旦旦的说“所谓的歧视只不过就是因为英文不好”/“一定要努力融入本国文化,不要整天抱团”,甚至还有“美国的亚裔就是矫情,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虽然我也有点断章取义了)……这些都是什么话?就不能正视公立学校确实霸凌很严重么(虽然我没有遇到过,不过普遍忽视倒是有……比如别人借东西上下左右都问了就是不问我,我懂英文的啊,最后还是我主动问Do you need xxx?I have some…)然后刷朋友圈又是一个难题,既融入不了老美,国内朋友看得什么神剧用的什么梗,狗带是啥,为什么要黑TF……不对TF又是啥!想写写散文直抒心臆,我想写出像沈从文那么优美的文章,可眼下我英文都吃力,怎么有时间提升国学功底呢?……中文不好英语烂,就这种文笔还当作家,做梦吧。在不了解的亲戚跟我妈眼里,我可能是个肉身翻墙的人赢+代购机器,在我自己眼中,却严重贬低自己……我也尝试做一个为自己国家文化骄傲的人啊,可是别人对中国的兴趣就是“Do you eat dogs?"
过节的时候,特别是圣诞,我都特别孤独,我家是唯一一个不挂彩灯的,然后即使是中国传统节日,一没有放假,二家里人也不会庆祝,所以说我妈问我“吃月饼了嘛?”,我只能“呵呵哈哈……没有哦。”没错我就是负能Loser,变色龙,事到如今,什么也无所谓了。你们问是什么体验,我照直说而已。
从实惠讲:强烈建议在国内学上几招好吃、又容易做的菜、汤之类的。这比你多上 30个小时的英文课管用多了。 出来留学,初来乍到,大多数人的英文实战能力基本上半斤八两,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才能适应学校、生活所需。但是到国外后的最初几个月是非常难熬的:英语“半聋半哑”,情况不熟,什么都不习惯,想家。。。。。。 这时候最容易发生的一件事,就是中国留学生抱团,天天泡在一起吐槽、做中国菜吃、。。。 一两年下来,中国各地地方话的水平、对中国各地菜肴的了解大有长进,唯独英语可能不仅没比出来时进步,还退化了!那你这学就算是白留了,还不如在国内多交几个各地朋友。所以一到国外就得抱定宗旨:我主要是来留学、包括练英语的,不是来交中国朋友的。所以除了每周最多与谈得来的中国同学聚餐一两次、和正常的彼此帮助(two-way traffic,光想占便宜、不想互助回报的人哪儿都有,而且就数他们“那个谁最不肯帮人”的抱怨最多)之外,一定要多跟老美和其他国家的学生泡在一起,多交那些朋友,多练练你的破英语,而且一开始需要跟老美同学打招呼: I've got to work on my English, and would appreciate any tips and pointers you have to offer. 很多老美拘于面子,不好意思指出你的错误,怕你下不来台。所以你最好提前告诉比较合得来的美国同学,要他们尽量多指出你的错误,教会你正确的说法和发音。他们凭什么要跟你泡在一起:你那几招好吃又容易做的中国饭菜。老美都觉得中餐馆的中国饭很可能不地道(“是中国人用来哄美国人的‘美国化中餐’
”),希望吃到正宗的、“你们中国人吃的”中国饭菜。而且没有哪个学生喜欢自己做饭的,或不喜欢请他/她吃饭的人的。所以你只要有好吃的,老美尝到甜头后没人会拒绝“上我家做功课、然后吃饭”的邀请的。
好久没在知乎答题了,看到英语我又忍不住来说…英语很差刚来美国的体验就是…我根本不知道上课在讲什么。我在国内一天额外的英语辅导班都没上过,国内的各种英语考试勉强对付个中上游,口语和听力这种不考的项目可想而知,并且我是一个不怎么看电影看剧的人,也不知道过去的很多年里我是怎么把时间浪费掉的…
总之,入美国海关的时候人家问我how are you我回答了我的年龄…嗯海关大妈的表情记忆犹新。
不是我不懂how are you只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也可见我两年前的英语水平…所以到了学校基本就是抓瞎,上课前很紧张怕听不懂,提前看教材什么的,然后就会发现我的阅读能力和速度是远远赶不上老师讲课速度的。下馆子多去中餐馆,偶尔去吃牛排根本听不懂服务员说什么,点菜也是懵懵懂懂总之基本靠猜和运气。
有一个事实,来美国读研究生,你的同学结构基本就是中国人+印度人+中东人,仅有的几个美国人大概90%的可能是美国人中的“亚洲人”或许比你还害羞或者不爱说话。如果跟本科高年级的一起上课,美国本土学生已经互相很熟了再加上一堆一堆的国际生,也没有动力跟你交朋友。这些在一些中国人少的学校可能好一点,前段时间去拜访了一个朋友,他们学校孩子以白人为主,学生家境也比较好,从小去了很多地方,中国人很少,我们走在路上就有孩子主动跟我们说晚上哪哪哪有活动或者免费披萨什么的。讲这些只是因为说明,英语不好来美国除了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也很难交到美国同学做好朋友,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你没有机会讲,就没机会提高,英语不好也不会有人理你……
那时候我的生活就是上课回家周末聚餐,除了上课能听到基本我没有任何英语输出,连写都很少,很多公式之类的几个简单词就组织了,毕竟给分重点不是语言。几个月后我却觉得我英语水平下降了…
那时候我很恐慌,因为讲实话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学语言的人,平常因为爱讲话所以总给大家错觉你语言很好的样子,那种能力配不起期待甚至仅是印象的感觉非常非常糟糕。最重要的是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学语言,我每到一个国家都有把这门语言学成的冲动,现在我觉得英语和我母语一样重要,我付了很多努力还是觉得我很喜欢学英语,而且觉得每一门语言都是深不可测的,可能会是个一辈子的学习周期)
第一个学期我都被逼的天天看没什么人的时候去星巴克点咖啡,提各种要求,每天要求都一样,就因为我连很多最简单的表达的说法都组织不通,有一天我换了个饮料点,店员噗哧一声笑了。此外骚扰客服啊什么的,为了练英语真是拼了…然而这一点量根本无济于事没什么卵用。我强迫我去参加啦啦队,我那时候还做老师的科研助理,每天还来回走路快1个小时去参加2小时啦啦队训练,我就想每周只有9个小时的课,再每天加2个小时强制听力输入吧…因为女孩子们在一起各种八卦,不过也没啥卵用因为她们的语速和俚语以及话题我都不熟悉基本听不懂,一群刚进大学的女孩子那可是网络词汇的主力军。而且光听不行,真的要开口说,哪怕重复你刚听到的也一定要开口,心里默念不算数。
既然题主在问题补充里问了怎么提高…我就多说点吧。首先每个学校都是有免费语言帮助中心的,我也不知道是我室友告诉我的我第二学期才去,碰到了一个叫Taylor的女孩子,她也没有教材,就是一个提供咨询的志愿者,我就跟她讲我的困惑,问她一些学校的活动,或者问问她美国人到底怎么看taylor swift啊,或者让她推荐给我一些歌星,还跟她约定一定对我严格,纠正我的发音和语法错误。总之挖掘她知道的我也感谢的点聊,很快就熟了也成了很好的朋友。美国人自来熟,交朋友也没那么难,在校园里见到了记得轻松自然的打招呼。当时她还从ABCD开始带我念发音,我一个个读给她然后她纠正,连apple这种词我都读过,一个roar和oil我练了有几十遍直到她点头…不过两个女孩子嘻嘻哈哈就过去啦,而且她的角度我各种神奇发音各种搞笑。
那时候第二学期开学,东部大雪一天天下个没完零下十几度我走快两公里去图书馆看语法书,做各种语法题,因为我觉得就算你懂每一个单词,话都组织不到一块是非常影响表达效果的…那时候图书馆人很少我自己冒着雪两点钟回家…再加上我比较厚脸皮,到班里主动跟同学们都打个招呼,路上碰到了除了how are you还经常问下你作业怎么样了啊之类的,上课时候装几颗大白兔问隔壁的hi要不要试试这个糖顺便聊几句…又在学校找了个打工,那个工作大概十几个人一起,中国人就我和另外一个妹子,其他都是国际生,后来我们这些人也玩的很好,他们有些人交际很广就带我一起。其实国外人都很好说话,问问能不能某个活动带我一起去如果不是很私人性质的都可以,尤其是户外活动。我认识一个学校无比活跃的伊朗妹子,她就是facebook上加入然后约人出来喝咖啡,慢慢的也认识了好多人…不过作为中国文化长大的,我还是不太有主动邀约尤其是异性的勇气,再加之人家妹子长得美又开放…(好酸)不过我知道有我中华好男儿因为健身啊户外啊体育啊也有了很好的朋友,真的球场外约他们去酒吧喝一杯,一晚上的寒暄顶你一学期天天见面的情谊…
慢慢的英语学起来很快,虽然也有过程,或者听懂到开口再到流利是有个过程吧…我也有个固定的朋友圈,美国人为主各个国家都有,有男有女,每周一起做点什么而且通常爱组织爱张罗的就是那么一两个人,开始我也是厚着脸皮跟他俩说我很需要朋友,请他们能不能带着我一起…开始我其实也经常不懂他们在讲什么,但是我去小party的时候常常定点鸡翅啊买点啤酒啊薯片啊带过去,所以一直都在小圈子里直到我开口说话,才混成了比较核心的人物,发现人和人不管国籍有的东西是相通的,交朋友就是真诚和合拍其他没什么。消除语言对情感表达的障碍,真的没什么大不了。至于文化方面,我基本就是朋友圈里的好奇宝宝,看到一个生词我都会自言自语发音一下,错了朋友们就会纠正,很快对单词的音节记忆强化了许多,也有利于口语和写作。然后我注册了twitter,关注了我所有认识的美国同学(很多人和fb绑定,可能他们都不一定知道我是谁我写的不多)就去看他们的推,看他们转过得营销号,不懂了就谷歌搜,看这个简写啥意思,有的笑话看不懂就傻逼兮兮的发短信问朋友…去注册各种校园流行的app,看大家在讨论什么,去看学校树洞吐槽,fb上部分热门视频评论我都翻过,总之…反正每天杂七杂八阅读量挺大的,阅读也是口语的基础,跟朋友们扯淡的时候还总觉得自己知道的少…然后跟镇上的老人聊天啊去敬老院挡志愿者啊又听了很多历史和礼节啊宗教啊杂七杂八的东西…总之现在并没有觉得英语和中文有什么不一样,我只用了两年…对了还有看了很多Netflix的剧,硬着头皮看了半年才知道有字幕……(在国内没怎么看过剧所以根本不知道怎么找资源和下载,我连迅雷都不会用………)
先给结论:英语不好的人,来美国多年后,如果不进行刻意的训练,英语仍然不好。 生活久了的变化就是已经学会了用蹩脚的英语和人沟通与生活。首先得承认,语言学习这个的确有天赋的。如果出国前经历过GT后英语仍然拉不上来,那很有可能就是缺乏语言学习这个天赋。这个得承认。然后,英语不好的人,随着在外国待的时间长之后,会渐渐的对部分话题 (点餐,日常用语,专业课的词汇)语言变的熟悉起来。但是一到陌生的话题,立马又抓瞎。关于融入美国圈子,在国内总是听到这种论调,出国了不要和中国人在一起玩,要和当地人一起玩。等你出了国就发现,90%以上的硕士以上(本科的接触的较少,不评论)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和中国人一起玩的。因为如果不和中国人一起玩,就只好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作为亲自搬去和老美住在一起过的我表示,不是说和老美的空间距离近了,你们就能玩到一起去了。很多事情,不是你主动,就一定能成功的。楼上提到的做饭我也做过 (做的火锅)。结果就是他们捞完食物后和一起来的美国人聊在了一起。基本无视我和我女友。搞的我们像个伺候主子的奴仆一样。当然这个得看人,也有人能和老美打成一片的。比较少。如果自己做不到,不要自卑,不要强求。具体可以参考我另外一个回答:和美国人玩不到一起去的中国人想提升英语怎么办?我提供一个自己用过的办法:看那种带英文字幕的脱口秀,然后听写,和字幕比对。我当时听的是Colbert的脱口秀,觉得他的语速比较正常。这方法很辛苦,经常一段脱口秀听个4-5遍都快疯了。能不能吃的了这个苦,不好说。通常比较考验中国留学生英语的地方一个在学校上课时的课堂Presentation,另外一个就是毕业以后的面试了。(Phone Interview和 On-site Interview). 好在这两个地方都是可以勤能补拙的。不过都是另外的可以单独拉出来说的话题了。至于工作后,那更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出国以后,完全靠自己了。想要提升英语,指望呆在一个使用英语的地方就能自动提升,是不现实的。祝好
这张图片还可以用
问老师一个单词的意思 老师会用你听不懂的另一堆单词解释 记得有一次颠颠去问老师biodiversity是什么意思老师:【》jo《~+^%#seh?23@/;o! Do you understand?我:【猛烈点头】然后默默掏出手机翻译了一下以上以及答主现在还处在这种水平
1)今晚COMM101的第一个Assignment发成绩,微信群里的商科小伙伴们都爆炸了。认真的中国学生会花10个小时完成第一个Assignment, 本地学生大概3-4个小时。然后认真的中国学生的分数分布大概是55/60/65,班级平均分是68,不认真的本地学生是70,认真的本地学生是80,最高分90。2)如果有舍友在走廊上开心地聊天,如果在说英文即使尿急也要憋着等她们聊完再开门鬼鬼祟祟去上厕所,如果在说中文就会像找到组织一样欢脱地加入。3)除了学习睡觉,做的最多的不是参加社团和爬梯,而是去抱学校各种大腿,writing centre/grammar workshop/academic nglish support program。4)最心酸的瞬间,当你突然灵感涌现很溜地说出一句你觉得又漂亮又地道的英文,外国小伙伴们还是很疑惑的看着你,“sorry?”5)如果有主动跟你搭话的外国人,会觉得是上天派来的小天使。6)即使有看对眼的本地小哥,感觉再好也会因为语言不通而就此别过。如果每次见面都像考雅思口语,每次回信息都要检查几分钟,每次笑点都get不到的话,谈恋爱什么的真的只是梦吧…7)上课每次participation的心理活动基本上是:“这个问题这样答有没有错呢”“靠这小伙子在说些啥”“这人竟然把我想的给说了卧槽”“还没点我就特么结束了?”“下个问题我一定举手发言”8)所有不顺所有不成功的原因都是因为自己英语不好。9)每次有cbc在面前装逼秀迷之优越感,很怂说不出一句话,但是心里想着,“说母语我不弄死你”。10)结束一天,回到宿舍上楼热情地跟所有舍友打招呼,关上门。“我一天都说了些什么屎啊……”10/01更新 国庆快乐;)11)课上Group做Work Sheet,说话次数和外国人多少成反比,组员太重要了。想到非常独特非常新颖的点子,语言一般表述不清,限时完成所以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解释。想到普通可以表述的点子,歪果仁早就说完了呵呵。Group Assignment靠的不是知识,拼的是人品啊…12)数学课老师是中国人,讲话的口音非常古老,上课仅有的互动是每句话后面加“is this right?” 上课方式是写满三张笔记,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如图。但是每次见到他,总是迷之感动,想到老师这么大年纪漂洋过海学英语,没有助教撑完全场,即使外国学生总是嘲笑他的口音也认认真真地讲课回答每一个问题,我到底还有什么脸连participation的分都拿不到呢?13)中国圈小伙伴里总会有几个天天和外国人泡在一起的孩子,每次看到他们我都强行安慰自己…“学霸不需要社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生活”/“和外国人玩在一起并不代表英语就好”,强行假装那个天天想抱外国人大腿的人不是我。14)认识的中国小伙伴们太多了,然后根本没有说英语的机会,外国人没得聊就继续混中国圈…恶性循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15)最近一直在想,以后生崽一定得生在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可不能受你妈当年的苦啊……16)所有平常的事情都变得非常难。比如你在社团招新的booth,你要怎么说服黄的白的黑的同学们加入社团,他们问社团干什么的有什么好玩的,不管怎样反正全都傻眼。所以活下去的方法就是,只加C打头的社团。17)写的essay/assignment自己根本不想再看第二遍…18)朋友圈里总有一些在学中文的外国人,可能是因为他们太懂了。每次一起做作业的时候,我都会深情款款地看着他们,“now you can understand me”。
来,这个故事太长了,让我慢慢回答。这是一个小学就到北美的故事。本人国内某二线城市出生,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与家人搬到加拿大。当时的的中国人只分布在温村某些地区,并且以香港广东人为多,讲普通话的少。而家里人让我尽快学好英文就选了一个(当时还是)放眼望去只有白人(还有些伊朗人)的地方。刚去的时候家里人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留下,毕竟谁都不认识,也没有人讲英语。记得刚到的时候是冬天,一住下还没来得及买车买房子,刚搬到租的房子里就和爸爸出去买菜。当时下大雨,因为我们买了太多菜,又没有车,只能推着商场的小推车往家走。雨太大,前面的路都看不清楚了,小推车推着推车就滑下了人行道,滑到了马路上。我和爸爸只能数着一二三,把车子再抬到人行道上来。等回到家,我们两个人都浑身湿透了。还有一次,妈妈刚考完驾照,从一个陌生的地方开车送我和妹妹回家。因为是第一次走那条路,走丢了,只好打电话问一个叔叔。结果这个叔叔也不识路,在电话里指挥到我和妈妈开到了去西雅图的99号高速路上。就要上高速的时候,妈妈终于觉得不对,就打了紧急灯停了下来。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幸好前面有个路牌,上面写着99号高速路。但是路牌上写得是简写,"highway"拼成了"HWY"。妈妈问我什么意思,我看了一会儿,整个牌子只认识个“99”,只好说我也不知道。幸好那个叔叔最后找到我们了。在等这个叔叔的时候,妈妈一直合着双手,对不知道谁在祈祷。妈妈本不信教,我问她在对谁祈祷,她说任何可以听到我们的人。后来开始上学了。噩梦的开始。虽然有心理准备,第一天上课我就懵了。在国内小学五年义务教育学得英语丝毫派不上用场,我英语成绩还算得上班里中上游的那种。白人同学们讲话语速很快,我感觉自己听到的都是“叽里呱啦”的声音,完全听不懂。后来他们发现我听不懂,就放缓了语速给我听,问我“do you wanna play with us"。我也不知道哪根筋抽了,也许看到他们在玩我不喜欢的球类,也许害羞,就说“Chinese students don't play." 【别打我...然后他们莫名其妙地看我一眼,就自己玩去了。下课了,大家都在外面,一开始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后来老师要我出去玩,我就出去了。一个人在学校周围走着。当时我已经在哪个学校差不多一个月了,还是听不懂同学老师讲话。一天到晚说过的话不超过三句。最开心的时候是他们围着我让我写中文字给他们看的时候。其他时候很少有人主动来理我。别人不理我我也不好意思凑上去。有一天下课我一个人去外面走,有个课间看管学生安全的老师过来跟我讲话。我们偶尔会碰到,碰到了就讲几句。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她的模样,但是我依然很感激她当时愿意听我磕磕巴巴地讲话,也没有皱眉或者表现出不解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她很可能没听懂我都在说什么,但是当时的我相信她听懂了。她那天跟我说,"I think your English is improving! See, you understand me now."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毕竟我只听懂了个"understand",这个单词是我去加拿大之后才学得。然后当时我就很高兴,因为这是我背过这个单词之后第一次听别人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听不懂,老师让干什么我也不知道。班上有个会讲中文的台湾人,但是她对我有些莫名的敌意,可能觉得我问来问去让她烦吧,然后就一直对我爱理不理的,我一个问题问好几遍她才会理我,反而喜欢粘在外国人身边。外国人中有一个长得非常漂亮、人又活泼的小女孩。她喜欢笑,也乐于帮助别人,暂且叫她S吧。那个台湾人和S关系很好,我也很喜欢S,但是除了多对她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有一次上课的时候,S主动要求带我参观他们的图书馆。我们借了一本书,S每读一句都会给我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而且看到她觉得我不认识的单词就解释这个单词的意思。读的那本书其实就是小人书,然后里面有个词叫friends,其实这个词在国内的时候学过,但是S可能觉得我不懂,就说"for example, you and I are friends." 当时我就很感动,觉得没想到有人把我当朋友了。后来有一天S的爸爸来学校,S还给我们介绍了,说"this is my friend Carol" &3& 很多年过去了,我和S现在除了facebook互相点赞也没什么联系了,但是我一直记得她那句,"you and I are friends." 对于一个在陌生环境,又语言不通的11岁小孩来说,是多温暖的鼓励啊。我一开始上课听不懂,老师长篇大论的时候我一开始连他们在上什么课都不知道,直到后来我发现老师都会把当天的课程表写到黑板上。但是即使这样还是不懂,除了做数学背单词上体育课什么的时候。因为画画需要彩色笔,数学有数字,背单词是从特定的本子上背,体育课要换衣服。说起画画又想起来,当时大家都有特定的画笔,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没有。我就偷偷把画笔牌子的名字记下来,放学之后到staples去买(谁又能想到后来高中会在staples打工成star employee,不过那是后话了)。到了staples之后发现,每个牌子有好多种不同的笔,我就懵了,一个个在电子词典查(当时iphone3也就差不多还没出来,还是用电子词典的年代)。买了之后到学校用。外国人很多上课不带本子不带笔的,就都过来借笔。那个台湾人是我同桌,很多人可能觉得是她的笔,就问她借,不问我。台湾人也不澄清是我的,就借出去了。后来我需要一个颜色,我就问台湾人说那个颜色的笔呢,台湾人居然白我一眼,说借给S了,你去问她要吧。现在想起来真是憋屈。我只好去问S要。S一脸惊讶的说啊这是你的笔啊,我还以为是XX(那个台湾人)的。我很讨厌那个台湾人。后来我六年级转学,她和我又转到了同一所学校,但是因为比我小一个年级,所以后来交集也不多。再后来那个学校我遇到了很多好朋友,口语也大幅进步。但是每次看到她就像看到了自己可悲的过去。五年级的结尾,我的成绩单上只有数学艺术和体育的成绩。数学是A,体育是C,艺术是B。其他科目都是NA(not available)爸爸当时很生气,说来了好几个月了你为什么都没有成绩呢。后来爸爸这边的一个朋友安慰说很多人来的第一个学期一门成绩都没有呢,爸爸才消气。————————————————————插一句。我又读了一遍刚才自己写的,想到一个事。当时还是在只有那个台湾人的学校,因为英语不好就自己背单词什么的。但是感觉哪怕词汇量上来了我也不会讲。这时候有人给我推荐说读书的时候大声读出来,口语就会自然而然的好一些。我就选了一本书,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叫Harry and the Lady Next Door. 一本很薄的书,二年级小孩读的吧。我用铅笔把单词的中文翻译写在书上,背过,然后一遍一遍地大声读。放学回家就读。有的时候妈妈过来问我跟谁讲话呢,其实都是我在读书。时间一长,越来越顺口,我也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害怕和别人讲英语了。甚至后来我可以把书合上,把原文给背下来。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妈妈是不知道的。很多年之后才听我提起,妈妈眼圈都红了。———————————————————六年级转到了新的学校,碰到了很多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的亚洲人。虽然英语还是不好,但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知道如果不主动接触别人别人不会一直找你玩。我就装的性格很开放的样子,经常和她们一起玩,出去逛街,看电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7年级的时候我有一天放学了在楼道里看书,6年级的老师走过来,看到我看的书,很惊讶地对我说,没想到你的英语进步的这么快,都能看这样的书了。其实当时我在看的那本书跟我的其他书相比一点都不算厚。————————————————————相关链接:
十月二号第二次更新英语这个东西就是要多练啊还没开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答主闲的无聊就开始扯着住妈聊天,我们从中国的法定节假日聊到中国有啥好吃的再聊到信仰问题再聊到9.3阅兵聊的我口干舌燥感觉下一秒自己就要因为缺水狗带了不会的词就拿手机查字典!反正聊到最后我也不太清楚我住妈有没有听懂我到底在说什么。。第二天起床感觉自己整个人的口语提升了一个等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并没有】同学们一定要多说啊!你一定要相信大家的笑容都是善意的!好人们都会纠正你的语序和语法的!抱好美国学霸的大腿是很有用的!答主和另一个中国同学就抱住了一个美国同学的大腿!这个同学每周会给我们发美国文学的词汇定义∠( ? 」∠)_因为上课老师讲太快我们的笔跟不上我们的脑子hhhhhhh抱好了大腿妈妈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词汇辣!目前答主还没有找到历史大腿???? ??? ????"顺便答主历史已挂,有事烧纸_(??`」 ∠)_真·我复习的都没考系列妈妈我要换历史老师哼!大概说一下答主的历史有多差。。precal和美国文学答主都能拿到A!感觉自己就是个大学霸有没有!然后再看看自己的历史成绩。从一开始的B降到了C+(??? ??????? ?) 我还C++呢(╯°□°)╯︵ ┻━┻这次考完之后估计就D了。答主不想谈人生(??? ??????? ?)-------------------分割线∠( ? 」∠)_------------------答主今年15第一年来美国上高中,托福80,听力19口语18。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十年级,背景介绍完毕。其实答主的英文不算很差但是也不是最好的那个就对了,刚来前几天跟住家邻居服务员啥的日常沟通都没问题!心里想着卧槽我什么时候这么牛逼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等我去学校虐遍中国人!然后一周之后开学了,妈蛋美国文学的老师说话是真的快啊!本来书里面人名就不好记那老师一讲起来嘴速堪比华少!欲哭无泪的答主只能下课去找老师问但是我忘了这老师说话快啊_(??`」 ∠)_ 问了问题这老师人特别的好给我耐心的解答!可是老师你能不能慢点说话能不能!还有美国南方的口音啊尼玛!难不成我的美国文学就要这么挂了吗!!美国文学上完了,看看课表还有一节美国历史。这时候的答主已经要选择狗带了(??? ??????? ?)历史老师长得帅啊!开学快俩月了答主还一直在寻找拍到历史老师正脸的好时机哈哈哈哈哈可是历史老师再帅也拯救不了他教的课和他要秃顶的脑袋_(??`」 ∠)_什么乱七八糟的美国历史啊!历史事件的名字起的能不能再没创意点!背着背着就背混了啊!什么波士顿大屠杀!才死了六个人来着!终于在答主每天的吐槽和怨念中迎来了第一次历史考试,80分。说好的中国学生到这儿来无压力碾压资本主义青少年门门科目都拿A然后考上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走上人生巅峰呢!!都是骗人的!!朕要回国!!你们这些刁民放开朕!可能有人说八十分已经不错了,可是我们 帅 气 的历史老师每天还会贴心的给你准备五条时事新闻,一周一测。老师你放过我吧大众集团前CEO的名字我真的记不住!!你考考那个要竞选总统的川普我还差不多好吗!于是我的quiz华丽丽的fail掉了。其他的理科对于中国学生其实都能碾压美国人的但是需要记一些专业的名词不然考试的时候就可以去死了∠( ? 」∠)_然后我身边一些来得早的小伙伴痛心疾首的跟我说不要选生物,所以我没选不知道是什么体验【知乎脸】说了这么多其实感受最深的是来这边上学在学校里面基本上听力提高的嗖嗖的反而口语没什么太大变化。。可能是因为上课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BB所以同学们请不要大意的去勾搭美国同学吧!遇到好人还会时不时纠正一下你句子里的语法错误!还可以借笔记啊!好了答主要上课了有时间再来更∠( ? 」∠)_
我的感受一直以来都是:我在假装说英语,老外假装听懂了我在说什么……
你周围的几个歪国人朋友会很快掌握技巧来通过你发出的音频信号分辨出你说了什么。然后你的听力提高速度远高于口语。谁让这特喵是个被动技能……然后你会慢慢通过简单的词汇来快速的传递你的信息,主要脑力用在“如何表达”上而不是组织词汇。从来没在课余时间练过口语或听力,毕竟Research的任务就够多了……由于是带lab的TA,所以……是要给本科生讲课的_(:зゝ∠)_没办法,总不能被投诉吧。还是要靠这玩意儿生活的思密达。然后每学期的前半截是口语提高最快的,因为后半截本科生们“会很快掌握技巧来通过你发出的音频信号分辨出你说了什么” _(:зゝ∠)_ 总之,说慢点,想一想慢慢说。不要有压力,该说就说。因为无论你打多好的腹稿,说出来歪国人都会觉得很奇怪。留学生掌握的大部分都是培训出来的考试语言。加上所在地方言习惯什么的,人家平时没这么说话的……正常,南方人听东北话都跟听相声似得,甭说你这还隔着半个地球呢。圈子的问题,随缘了吧。业务第一,social也是基于你的paper和技能。所以就要看围绕着你的topic在业界都是一群什么人了呗。搬砖这边那就是华人和三哥最多了呗/(ㄒoㄒ)/~~
英语不见得会好起来…毕竟你只要活的不算太不爽不会想到再重新去学英语==但是会巩固基础的交流词汇~以及极大锻炼英语表达的思维聊一圈下来又不需要复杂语法和GRE词汇至于融入圈子,语言倒不是大问题,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下功夫进这个圈子~玩的high必然出现在聊的high的前提下倘若不是学术讨论一般的词汇也都cover住了还是看你是不是让人家愿意带你玩咯
说真的,不要以为外面只有美国和英语。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邱吉尔中等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