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位周期,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离子分别是几架的,几架离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20个元素周期表的离子符号_百度知道
前20个元素周期表的离子符号
氢(H)qīng 氦(He) hài 锂(Li)lǐ 铍 (Be) pí 硼 (B)
péng碳 (C)
tàn氮 (N)
dàn氧 (O)
yǎng 氟 (F)
fú氖 (Ne) nǎi钠 (Na) nà镁 (Mg) měi铝 (Al)
lǚ硅(Si)guī磷 (P)
lín硫 (S)
liú氯(Cl)lǜ氩(Ar)yà钾 (K)
jiǎ钙(Ca)gài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没有常见简单离子7.Li(+)4.没有常见简单离子31.Na(+)12.F(-)10.N(3-)8.Ca(2+)注.S(2-)17.O(2-)9.P(3-)16.B(3+)6.Mg(2+)13.K(+)20.Al(3+)14.没有常见简单离子11.Be(2+)5.没有常见简单离子19.H(+).没有常见简单离子15.Cl(-)18,H(-)2
离子符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答案】分析:现有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五种元素:A、B、C、D、E.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则A为氢元素;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较小,B、C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令B、C质子数分别为x、y,则x+y=27,y-x=5,解得x=11,y=16,故B为钠元素,C为硫元素;0.9g&D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D3+和1.12L(标况)氢气,令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z,则&3=&2,解得z=27,则Z为铝元素;E和C能形成E2C型离子化合物,且E、C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E形成+1价离子,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E为钾元素.解答:解:现有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五种元素:A、B、C、D、E.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则A为氢元素;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较小,B、C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令B、C质子数分别为x、y,则x+y=27,y-x=5,解得x=11,y=16,故B为钠元素,C为硫元素;0.9g&D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D3+和1.12L(标况)氢气,令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z,则&3=&2,解得z=27,则D为铝元素;E和C能形成E2C型离子化合物,且E、C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E形成+1价离子,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E为钾元素,故A为氢元素;B为钠元素;C为硫元素;D为铝元素;E为钾元素.(1)由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Na元素;C为S元素;D为Al元素;E为K元素,故答案为:H;Na;S;Al;K;(2)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Al(OH)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二者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故答案为:OH-﹢Al(OH)3=AlO2-﹢2H2O;(3)K2S是离子化合物,由钾离子与硫离子构成,用电子式表示K2S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推断、离子方程式、电子式等,难度不大,根据计算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是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及学生能力的考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现有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五种元素:A、B、C、D、E,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较小,B、C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0.9g&D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D3+和1.12L(标况)氢气;E和C能形成E2C型离子化合物,且E、C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1)写出各元素符号:AH,BNa,CS,DAl,EK.(2)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3)用电子式表示C与E形成E2C的过程:.
科目:高中化学
现有周期表中前四周期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第三周期中的半导体材料,B元素L层s电子数比p电子数少1,C元素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D元素在前四周期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1)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该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是.(2)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至少答出两点),.(3)C元素单质的熔点A元素单质的熔点(填“高于”或“低于”),主要原因是.(4)基态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现有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五种元素:A、B、C、D、E,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较小,B、C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0.9g&D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D3+和1.12L(标况)氢气;E和C能形成E2C型离子化合物,且E、C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1)写出各元素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2)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C与E形成E2C的过程: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0112
题型:填空题
现有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五种元素:A.B.C.D.E,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较小,B.C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0.9g D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D3+和1.12 L(标况)氢气;E和C能形成E2C型离子化合物,且E.C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1)写出各元素符号: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2)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C与E形成E2C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元素的性质可知,元素A、B、C、D分别是H、O、Mg、K。由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D&B&C&A,答案选C。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A、B、C、D和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价电子层的p轨道中只有1个电子;B、C、D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数,B、D元素的原子的p能级上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D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E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B、BAl、CP;(2)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填写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填写电子式)(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Cl,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Cl;(4)在AD3分子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sp2杂化,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5)将B&的单质投入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发生反应生成物中有此离子[B(OH)4]-离子方程式是2Al+2OH-+6H2O=2[Al(OH)4]-+3H2↑.(6)石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同一层中的原子构成许许多多的正六边形,它与熔融的E单质相互作用,形成某种青铜色的物质(其中的元素E用“●”表示),原子分布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C8.
科目:高中化学
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两种元素不一定在同一周期B.若X、Y的离子可表示为mXa+与nYb-,则m+a=n一bC.若X、Y的离子可表示为X2-、Y-,则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nY一定大于HmX
科目:高中化学
(2008?石家庄模拟)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C、D同周期,E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D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和D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D(选填“A”或“D”).(2)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为.(3)A、D、E可以形成多种盐,其中一种盐中A、D、E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该盐的名称为次氯酸钙,它的水溶液与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D的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H++Cl-═Cl2↑+H2O.
科目:高中化学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原子中某p能级均排有5个电子,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填“A”或“D”);A和D的电负性较大的是(填“A”或“D”);B和C的第一电离能较小的是(填“B”或“C”);A和B的离子中,半径较小的是(填离子符号);元素C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以&键相结合.(2)写出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A和E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结构如图所示,阳离子(用“●”表示)于该正方体的顶点或面心;阴离子(用“〇”表示)均位于小正方体中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已知晶胞的体积为2.0×10-23cm3,求A和E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请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科目:高中化学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互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化合物EA2中A-的原子核外K电子层和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比为1:4.(1)A、E元素符号分别为、,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3)A和D的氢化物中,前者沸点较高,原因是.(4)C、D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性(填“酸”、“碱”),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前位置:
>>>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五种离子,A、B、..
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五种离子,A、B、C、D四种离子的电子数均比E的电子数少8。 (1)A与B结合成的化合物甲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与C结合成的化合物乙难溶于水,乙溶于甲的水溶液得无色透明溶液,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乙与甲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E结合成化合物丙,其中离子数之比为2∶1,A与D结合成化合物丁,丁与丙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舟七号”飞船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和燃料电池,H2、O2和甲的水溶液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L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________NA。 (4)有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戊,分子中氮与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与E的电子数相同,是“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时使用的高能燃料之一,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与氨相似,则戊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戊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戊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与H2O2相似,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根据价态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g液态戊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放出37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新疆自治区月考题
(1)第三周期第ⅢA族;Al(OH)3+OH-===AlO2-+2H2O (2)2Na2O2+2H2O===4NaOH+O2↑&&&&(3)2H2+4OH--4e-===4H2O;200 (4);N2H4+2H+===N2H62+;戊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N2H4(l)+2H2O2(l)===N2(g)+4H2O(g)&&ΔH=-1500&kJ/mol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五种离子,A、B、..”主要考查你对&&元素周期表,过氧化钠,氢氧化铝,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周期表过氧化钠氢氧化铝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注意:①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②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排成的,他将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周期的含义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这样每个横行为一个周期。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 个周期。 ②周期的划分&(2)族 ①族的含义在周期表中,把不同横行(即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18 个纵行,它们被划分为16个族。 ②族的划分&(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过氧化钠(Na2O2)的基本性质:
淡黄色固体,较稳定,可用作供氧剂、漂白剂 (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 O2 (3)与HCl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 O2↑ 过氧化钠的特性及计算:
1.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2.Na2O2与CO2、H2O(g)反应的重要关系 (1)气体体积差的关系 2Na2O2+2CO2===2Na2CO3+O2 气体体积差 ①&&&&&&&&&&&&&&&&&&&&2&&&&&&&&&&&&&&&&&&&&&&&&&&&&&&& 1&&&&&&&& ΔV=12Na2O2+2H2O(g)===4NaOH+O2 气体体积差 ②&&&&&&&&&&&&&&&&&&&2&&&&&&&&&&&& &&&&&&&&&&&&&&&&&&& 1&&&&&&& ΔV=1 由此可见,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1/2,即为生成氧气的量。(2)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Na2O2首先与CO2反应,剩余的Na2O2再与H2O(g)反应。 (3)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每产生1molO2就转移2mol电子。(4)固体质量变化关系①足量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计算所以,有ag通式符合(CO)m(H2)n(m=0,1,2,3…,n=0,1,2,3…)的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将其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ag。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特别提醒:
(1)用脱脂棉包裹住过氧化钠,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可以燃烧,不仅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还可以说明该反应放热。 (2)Na2O2与H2O反应时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方法技巧:Na2O与Na2O2的结构与性质
(1)Na2O中只含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2)等物质的量的Na2O与Na2O2分别于等量且足量的H2O反应,所得溶液的成分浓度相同氢氧化铝的性质: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作净水剂、可治疗胃酸过多、作糖的脱色剂等;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与酸反应:Al(OH)3+3H+==Al3++3H2O (2)与碱反应:Al(OH)3+OH-==AlO2-+2H2O 氢氧化铝的性质:
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是两性氢氧化物。
氢氧化铝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的一种,它的碱性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是胃液酸度降低,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
氢氧化铝受热是分解成氧化铝和水。2Al(OH)3=(加热)=Al2O3+3H2O氢氧化铝的制备:
&实验室制法:Al2(SO4)3+6NH3·H2O==(NH4)2SO4+Al(OH)3↓其他制法:①AlO2-+HCO3-+H2O=Al(OH)3↓+CO32-②2AlO2-+CO2+3H2O=2Al(OH)3↓+CO32-③AlO2-+CO2+2H2O=Al(OH)3↓+HCO3- ④3AlO2-+Al3++6H2O==4Al(OH)3↓例题:用稀H2SO4、NaOH溶液和金属铝为原料制取Al(OH)3。甲、乙、丙三个学生的制备途径分别是   甲:   乙:   丙: 若要得到等量的Al(OH)3,则( B )    A.三者消耗的原料相同   B.甲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   C.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少   D.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   有关Al(OH)3的计算及图象分析:
解答有关Al(OH)3的图象和计算问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铝三角”关系图中各物质转化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2)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3)图象分析时:首先要看清横、纵坐标的含义,其次要对图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特殊点(起点、折点、顶点、终点)的含义。 1、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沉淀的计算反应关系如下:(1)Al3++3OH-==Al(OH)3(生成沉淀)(2)Al(OH)3+OH-==AlO2-+2H2O(沉淀溶解)(3)Al3++4OH-==AlO2-+2H2O(生成沉淀,又恰好溶解)& 分析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所得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n(Al3+)、n(OH-)的关系为:当≤3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n(OH-)当≥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0当3&&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4n(Al3+)-n(OH-)2、有关Al(OH)3的图像分析①向溶液中滴加溶液O~A段: A~B段: ②向强碱溶液中滴入铝盐溶液 O~A段: A~B段: ③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A. 向铝盐中滴加氨水时,当氨水增加到时,产生最大沉淀量B. 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时,开始时氨水过量,如图所示 分析得: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中。 ④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强酸O~A段:O~B段:⑤向盐酸中滴加偏铝酸盐溶液 O~A段: A~B段: 方法与技巧:
利用互滴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可检验的溶液(1)AlCl3溶液和盐酸(2)NaAlO2溶液和盐酸(3)Na2CO3溶液和盐酸(4)AgNO3溶液和氨水
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时,要考虑离子之间的反应顺序,如向含有H+、NH4+、Mg2+、A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H+反应,再与Mg2+、Al3+反应生成沉淀,再与NH4+反应,最后才溶解Al(OH)3沉淀。一般是按生成水、沉淀、气体的顺序反应。可用图像表示为:
AlO2-与HCO3-的反应不属于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而是HCO3-电离出的H+与AlO2-发生的反应:AlO2-+HCO3-+H2O=Al(OH)3↓+CO32-
&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表示在25℃、101kPa下,2molH2(g)和1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时要释放571.6kJ 的能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已完成时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负极(Zn):Zn-2e-=Zn2+ 正极(Cu):2H++2e-=H2↑ (2)正负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 ①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在两极的反应物上标出相同数目的电子得失。 ②根据物质放电后生成物的组成和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找到电极反应中还需要的其它离子。此时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从而判断应该是H+、OH-还是H2O参与了反应。因Zn反应后生成了Zn(OH)2,而KOH为电解质,可知负极上OH-参与了反应。MnO2生成了MnO(OH),即增加了氢元素,可知正极上有水参与了反应。 ③根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电极反应式,即要注意配平和物质的正确书写形式,应按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进行。②中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Zn+2OH--2e-=Zn(OH)2 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 (若只要求写正极的反应式,也可以写成MnO2+H2O+e-=MnO(OH)+OH-)原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将正负电极反应相加,即为原电池总反应式。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原电池有两个电极,一个是正极,一个是负极,判断正极和负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在外电路,电流由正檄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X极增重或减轻工作后,X极质量增加,说明X极有物质析出,X 极为正极:反之,X极质量减少,说明X极金属溶解,X 极为负极6.X极有气泡冒出工作后,x极上有气泡冒出,一般是发生了析出H,的电极反应,说明x极为正极。 7.X极附近pH的变化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而工作后,X极附近pH增大了,说明X极为正极。 8.特例在判断金属活泼性的规律中,有一条为“当两种金属构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作正极”,但这条规律也有例外情况,如Mg和Al为原电池的两极,KOH为电解质溶液时,虽然Mg比Al活泼,但因Mg不和KOH反应,所以Mg作原电池的正极等。
发现相似题
与“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五种离子,A、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7655706851312041438926569568895答案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元素周期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