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育

怎样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怎样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暂无简介
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希望吸引和鼓励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认识了解中华优秀经典著作、提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日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里面,特别提到教育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德育为先”里面又特别强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不作为必修课程,与升学考试也无必然联系,因此,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无课程标准、无教材及相应的评价机制,学校之间和地区之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交流不够,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等。这些都是制约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的关键问题。
国家语委2010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指出,经典诵读应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从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将在部分地区中小学开展中华诵经典诵写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试点工作。并将用三年时间,完成“中华诵·经典资源库”的建立。
一方面是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趋势,一方面是现实的较低水平;回顾历史,从世纪初叶的新文化运动到今天,关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什么地位、哪些东西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教育专家、国学专家乃至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认识。
理论认识需要总结,更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加以深化。
2.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本课题特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优良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包括: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语言、文学、艺术等,如: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学名著、诗歌词赋、传统艺术、民风民俗、中华武术、传统中医等。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优秀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其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传统文化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落实到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中。
3.课题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总结和反思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上,将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活动开展等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实践上,搭建高校研究所名家、专业研究人员和中小学联系的桥梁;团结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同仁,交流经验,共同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争取与国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沟通;进行师资培训,促进参与实验的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建立部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基地;出版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本课题研究将以校(区)为实验基地,点面结合,资源共享,探索中小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形成示范成果,为国家“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资源方面的支持。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总的研究目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宗旨,融传统文化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活动开展等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
()具体目标
进一步丰富义务教育阶段及普通高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理论;
探索并构建中小学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
分析研究传统文化教育与提高中小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关系;
为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案例;
通过课题的开展促进参与实验的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
()拟创新点:编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编写并出版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读本及提高教师素养的读本。
2.研究内容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研究
·传统文化教育与提高中小学生文化素养关系(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等)
·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活动、文学社团等)
·学习与未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差异研究
·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
·中小学经典教育之诵读书写讲解研究
·中小学经典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经典教育与读写教学、如何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中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等)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实践研究(品德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3.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主要围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为各个实验学校研究的总课题,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的支持下,建立以校(区)为单位的课题实验基地,组织国学研究专家、教学研究人员和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具体进行课题的研究。
4.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和开题阶段(2010年8月-11月)。召开课题研究会议,明确研究任务;制订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分工。确定课题实验地区及实验学校,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及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工作,各地召开开题会,培训课题实验骨干教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3年2月)。实验学校进行子课题研究,组织课题成果展示、交流。定期召开课题年会,以教学观摩课、论坛、活动、论文等多种方式组织实验学校进行课题的成果展示及相互交流。
第三阶段:成果汇总和结题阶段(2013年3月-8月)。组织各个学校汇编科研成果,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对论文进行整理,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形成研究报告。
三、研究队伍组织
.由省(市、自治区)教研部门组织参加课题,成立该省课题项目组。课题项目组由组长、副组长、项目组成员组成。其职责是负责本省(市、自治区)课题的组织、协调、联络工作。项目组组长将被聘为总课题专家组成员,并颁发聘书。
.市、县成立子课题组。子课题组由组长、副组长及子课题组成员组成。子课题组应吸收实验学校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子课题组负责本市、县参加课题的选题、制定子课题方案和计划、组织实验学校及实验教师开展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各项研究活动,负责协调及联络工作。子课题组组长将被聘为总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员,并颁发聘书。子课题组需填写《“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
.开展课题的基层单位是实验学校。实验学校应有专人负责本课题的组织工作,制定本校课题方案和计划,组织、督促教师的研究工作,为教师参与课题提供必要的条件。实验校均需填写《“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实验学校申报表》
四、子课题申报及运作
.子课题及实验学校申报条件
()子课题负责人为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教育科研人员、学校领导及学科骨干教师。
()子课题实验学校办学思想端正,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课改和素质教育。
()子课题实验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能为课题实施配备教师及专用课时。
()子课题实验学校具有保证课题研究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教学设备,并要充分利用、广泛使用本课题配套资源。
.子课题设计要求
()各子课题组、实验学校应在课题总方案的框架内设计子课题,即参照《课题方案》中的“研究内容”部分。
()子课题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量力而行;研究的题目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空泛。
()子课题组设计的子课题应多一些,以便实验学校选择;实验学校设计的子课题相对要集中一些,数量少一些。
.子课题计划
课题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及其分工
研究过程活动安排(备课、研讨、观摩、交流等)
课题结题与验收安排
经费及其他保障条件
.子课题方案撰写要求
研究思路(拟解决的问题即研究目标,拟采取的对策)
过程设计(确定实验班及实验教师;拟采用的实验教学策略;拟收集资料的范围、方式等)
研究方法(拟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预期成果形式(含阶段成果与最终成果)
注:如果一个实验学校(子课题组)不止一个选题,可制定一个总计划,但设计方案应每个专题设计一个。
5.运作程序:各子课题组、实验学校按以下程序运作课题。
()制定子课题组的方案和计划。
()填写《“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以学校为单位的填写《“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实验学校申报表》(填好后请寄总课题组秘书处)。
()以子课题组为单位开题。未成立子课题组的地区以学校为单位开题。
()实施研究方案和课题计划。
()按计划结题并向总课题组提交结题报告(附主要成果)。
()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验收。
.对子课题组及实验学校的要求
()成立课题小组,设一名联系人,负责与总课题组保持联系。
()按总课题组的要求参与课题实验,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各种活动。
()定期向总课题组秘书处以书面形式汇报课题进展情况、课题实验情况,推荐实验教师的优秀论文、教案、课件及学校的活动设计等,反馈学校和教师的相关需求。
()定期总结学校实验成果上交总课题组,总课题组将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
(5)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子课题组、实验校要在总课题组的协调组织下,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开发,资源共享。
.总课题组提供支持(参见“重点活动”部分)
()授予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实验基地”证书及牌匾(牌匾收取成本费,其他不另外收费)。
()如需要,与实验学校共同创设适合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对实验学校在实施课题中遇到的问题,总课题组将聘请专家及时给予指导。
()为实验学校及相关负责人出版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作品提供条件,如出版校本教材、相关图书、发表论文等。
()为实验学校教师、学生发表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作品提供相应的条件,可发表在国家级正式刊物上。
()为实验学校提供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并可根据地方需求施行定制培训。
()定期下发课题通讯及各种活动资料,定期组织课题年会、研讨会、经验交流及成果展示等。
()总课题组每年组织一次先进表彰活动。(详见附录1)
()提供赴港澳台及海外教育交流考察服务。
五、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申报
.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条件
()为子课题实验学校。开展本课题至少六个月以上。
()学校在当地教育界有较好的声誉和影响,并具有发展潜力和示范作用。
()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备突出特色,有相应成果,如校本教材、特色活动等。
()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多数教师有从事教学改革实验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时间。
()子课题实验学校具有保证课题研究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教学设备,并要充分利用、广泛使用本课题配套资源。
2.运作程序
())填写《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申报表》(填好后请寄总课题组秘书处)。
()经总课题组审查批准后,在当地举行颁证和授牌仪式。
.对示范基地的要求
()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对于总课题组举办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
()其他同总课题组对于子课题实验学校的要求。
.总课题组提供支持
()授予实验学校“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证书及牌匾,并在当地举行颁证及授牌仪式。(适当收取费用,详情咨询课题组秘书处)
()对于总课题组举办的各项活动给予优先参与及优惠待遇。
()其他同总课题组对于子课题实验学校的支持。
六、工作协调
.总课题组负责制定课题总体方案、实验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各项目组、子课题组及实验学校的课题工作,负责课题阶段成果及最终成果实验报告的撰写及各项目组、子课题组、实验学校研究成果的鉴定验收,组织全国交流研讨活动,领导课题秘书处工作。
.为便于组织协调课题工作,总课题组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中华书局《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秘书处负责课题日常联络、资料管理、组织与课题相关的大型活动,并承担总课题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七、预期成果形式
1.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总报告
2.子课题报告和若干专题报告
3.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出版物(相关论著、优秀校本教材、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读本、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读本、优质课教例汇集出版、优质活动集锦汇编、其他与课题相关的作品等)
4.阶段性研究成果(阶段实验报告;教例分析集、专题评论、测试题及测试结果报告等)
5.论文集(每年一次论文评比,将一、二等奖论文合编成论文集,并正式出版)
为提高研究成果及实效,本课题本着边研究边出成果原则,积极鼓励课题组成员总结阶段性成果。
八、课题管理
遵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有关课题及成果管理的规定,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管理。
 |  |  |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学科分类:中学语文
课题名称: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立项单位:安阳市文峰区大市庄中学
课题主持人:周庆军&
课题类型: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
实验单位:安阳市文峰区大市庄中学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语言文字、民族文学与传统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神文明之柱,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之东方的基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们育人之师所肩负的重任。&&&&&&&&&&&&&&&&&&&&&&&&&&&&&&&&&&&&&&&&&&&&
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令人担忧的学生的文化现状
最近,我们课题组对本校预备到初二的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知识竞赛”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甚至缺乏起码的常识。对此,我们深感担忧:
现状一:眼下不少学生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捧着卡通漫画看得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
现状二:现今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
现状三:如今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有的学生对阅读古籍文献、对对联更是感到困难;有的学生认为像范仲淹、文天祥这样的人是呆子,或是杜撰的;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华传统文明中的讲仁义、讲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
现状四:近年来商业文化、快餐文化的泛滥。使网吧、卡通书、娱乐周刊、武打电影、影星歌星纷纷走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被这样的社会文化包围着、浸染着,被喧嚣、浮躁的社会心理影响着、干扰着。他们迷恋于武侠小说、言情故事和武打影视片当中,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多的青少年空暇时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漂流,以致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对自己的父母轻者出言不逊,重则跳楼恐吓,离家出走。他们中有些人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只知道谢庭锋,不知道雷锋;只知道陆毅,不知道陈毅;只知道张柏芝,不知道毛润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有位著名特级教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为亘古未有。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孩子,如果一个人缺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能明智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和审视眼前的处境,就很有可能缺乏社会责任感。缘于此种现状,我校语文教研组一致认同:当前,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改变现状,要重振传统文化,要采用恰当的途径与策略,导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以达到“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目的。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日本也曾有过惨痛的教训,“洋魂洋材”的教育使日本年轻一代全盘西化,失去了民族的灵魂。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看,各国都很重视本民族经典,今天的英国中学生必须要阅读两部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而法国中学生则开始选修拉丁文。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总结解放以来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太重视时文而忽视传统文化了。有哪位大作家不是从古典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滋养?有哪位大科学家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是语文教师而是每个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题研究的目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流派纷争,改革卓有成效,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语文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语文教学逐步演变为纯知识、纯技巧的教授和模拟考题的反复演练,影响了学生思维、个性特长、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改革,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思维能力方面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作用,尽到语文学科应尽的职责。因此,中央教科所批准立项的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审时度势,把语文教学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有助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宽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具体目标有:
1、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探索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操作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语文积累。&  3、促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4、丰厚实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与办学特色。&  5、开发编写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经典读本》、教材。
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是最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的学科,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承担育人的任务,它要培养人的修养,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教得充实,教得有深度,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也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1、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中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字、会意字是最好的样本,还有形声字的构字方法,都能让学生发现汉字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及时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如讲授《核舟记》时,教者可以插入讲述古代的微雕工艺,象头发上雕刻《红楼梦》侍女图,鼻烟壶的内雕,各种玉雕以及唐三彩的描述,让学生了解我国各种雕刻特技。象唐三彩在马的制作方面也有同样高超的技术和有同样的艺术价值,它是一种陶瓷工艺,盛行于唐初,产于洛阳,制作素材很多,有人、动物等,其中以马的塑造表现最为出色,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引颈嘶鸣、有的俯首舔足,表现出各种生动、逼真的姿态。有着非常之高的艺术价值。这样,在讲述核舟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古代雕刻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古人卓越的才能,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够陶冶中学生的情操
中学语文教学中遇到古诗及古代名人时,要及时进行古文化知识的讲解,用浅显易懂的方法教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例如讲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除了讲解关于爱国诗人辛弃疾的知识,还穿插讲述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他的一些事迹以及他的重要作品《离骚》的情况。通过简单易懂的言语描述,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古代诸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样的爱国诗数不胜数,同样,爱国诗人也非常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应算战国末期的屈原。屈原学识渊博,但不幸的是,在朝廷给当权派排挤,遭流放的境地;但他始终不忘国事,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安危,他这种献身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子孙,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去大的影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歌无情得揭露斥责了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修身洁行、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离骚》高度的艺术成就与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得结合为一体,使它成为光照千古的绝唱,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教者这样“点拨”,学生在课后一定会记得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文学家、爱国诗人的存在,而他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与同学们的心中;对屈原的《离骚》,他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以后,有意无意间他们也一定会去翻阅、浏览,甚至成诵!最重要的是,他们曾深深地震撼与屈原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当中
3、能够塑造中学生的性格
我国古代道德高尚的人物及事迹,对于学生的性格塑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在讲授《庄子故事两则》时,因为课文描述的是春秋战国时的事情,可以向学生描述当时社会的文化的一些人物情况:春秋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当时出现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伟大的文学大家。其中孔子可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位,他的《论语》他给后人称之为“圣人”。他手执着“仁政”的大旗,挺身而出,奔走与各个诸侯国,呼唤着他的神圣的理想,呼唤着正义和他所崇尚的道德。这个知识渊博而又勇敢的老人;这个真诚而又执着的“圣人”,一生都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奔走呐喊,一生都在维持着正义和良知。他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相关知识在讲《孟子两章》时,系统讲解他的故事。并通过“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的语文活动,对他们的事迹进行进一步了解,相信他们的事迹一定会对学生的性格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每个人各种智能的组合方式不同,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体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倾向性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等的明显差异,而人只有按照自身的适应方式,才能有效地获取、掌握知识技能。  
  2、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组,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或“顺应”外部世界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探索,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建立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而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自主实践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认知方面的自我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情意方面的自我建构。
  4、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先进的教育理念。   5、有关新课改的纲领性文件。   6、不断发现、搜集到的报刊、网站的动态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十分成熟的、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圣贤君子,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合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精神资源。我们理应通过有效的途径把它输入我们的血液中,融入我们的生命中。因此,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将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转化为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难解的民族情结,语文教学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
在我们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单单按部就班,以文解文,进行枯燥无味的、空洞的、使人厌烦、使人昏昏入睡的授课;不能以“一切为了考试过关”作为授课的目的;不要“填鸭式”的教学;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改变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说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基因,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势必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从古代的名人故事,古人的励志名言,古代的诗词;到各种文化专题,象酒文化,莲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家乡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家乡的方言,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等等。我们的教学涉及面越广,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开拓越有帮助,而这些知识的渗透,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是一次两次考试能体现的,他的影响力可能会造福孩子的一生。
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它应当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那么,怎么样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古诗词,不可忽略的财富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中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1、反复吟咏,从感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讲就索然无味。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大白话讲,一会儿抬头看月亮,一会儿低头思念故乡,意思没变,意境全部破坏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翻成白话,更是把它原有的苍凉感,对宇宙人生,对时空的感悟一下子全破坏了,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休会到诗之妙。同时不知不觉地自身也起了变化。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2、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入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
3、添加妙用古诗的催化剂。古人云:“读遍唐诗三千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教学在我国古代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学习诗歌,掌握理解诗歌对于以后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诗歌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口语化通俗化,诗歌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又适合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求。因此,学习好古诗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1)引入音乐:古诗教学如借助音乐的作用,定会让学生在旋律中飞翔。(2)利用书艺:书法是我们民族瑰宝之一,古诗教学与书法欣赏相结合,为古诗活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空。(3)倚靠图画: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其实,许多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之后,在习作中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写到学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写到春雨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到白雪会触景生情地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诗源中汲取营养。
 & (二)传统诵读,文化积淀的阶梯
“传统诵读”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进语文素养发展,教师不应忽略。
1、调动兴趣,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要我背”为“我要背”,可以联系生活,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发挥想像续编,创作。
 2、丰富形式,化枯燥为生动。机械记忆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但如果我们能丰富背诵的形式会使学生的积累活动焕发生机活力。
3、学用结合,化静止为运动。有些“读读背背”中的词句,是描写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品质或文章中的某种情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加深感知和理解。生活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带学生游玩时,可以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切身感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美,还可以让学生验证“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词句的准确性。
二、用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
我们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但是,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学生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不难发现,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呈递减趋势。越到高年级,“很有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越小,许多孩子手中捧着卡通漫画、通俗故事、作文选编和流行杂志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在智力方面有自己的特殊爱好。”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经典活动,把每一个学生吸引进来,让他们真心悦纳书籍,与书籍成为好朋友,享受读书之乐。
2、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好读书,还要让学生求甚解,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这一切,必须靠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首先,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书籍浩如烟海,要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其次,充分利用语文课或阅读课,指导学生究竟应该怎么读书。
3、要营造家庭读书的浓厚氛围。家庭对书籍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试想,家长整天搓麻、打牌,看娱乐性电视节目,经常举行饮酒聚会活动,孩子又怎会静下心来读书呢?生活中听到家长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作业做完了吗?”很少有人问:“你读书了吗?背诵了多少古诗?”因此,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美国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都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读书已成了一种习惯。
&4、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者,一些初中生、高中升哪怕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对小学生来讲可能有点过高要求了,但是四大名著作为注音版的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中学、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5、深入控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比如《颐和园》使学生观赏到华夏文化的富丽堂皇;《黄河》、《三峡之秋》使学生领略旅游文化的旖旎风光;《清明上河图》、《拉萨古城》等课文可谓是民族文化的大展台,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此外,学习诗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宽厚与仁慈。了解了《汉乐府》、《乡愁》等诗词文化及名人轶事,杜甫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强烈的爱国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让教师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1)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2)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3)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4)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6、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泛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
《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我们通过“民族文化(经典文化为主)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我们开展了“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在开发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了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①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②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③月月三个一:要求课题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古代哲理诗词名句赏析》、《古典诗词的意境创造》、《古典诗词中言愁现象探析》、《诗人风格漫谈》、《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等);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书写座右铭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④学期三个一: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名联书法荟萃、古诗文研究优秀小论文展、诗词短剧汇报表演等);评比一次班级“读经小先生”;制作一个“亲近经典——阳明中学‘语文与文化’研究性学习交流在线”网站。⑤评价一张表: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亲近古诗文”成绩记载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态度)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③音乐情景: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④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探索“导引—诵读—探究—拓展”课堂教学新模式①导引: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②诵读:通读(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与精读(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相结合;美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与品读(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相结合。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③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④拓展: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5000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3、创建“语文与文化”研究性学习平台,加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时间和针对性阅读材料。为了解决这个弊端,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我们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开发《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创建“亲近经典”专题网站等,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  1)开发《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之所以命名为“语文与文化”,是因为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具体操作如下:①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学术精神,采用单元专题形式,按照“名著导读”“经典诵读”“传说?故事”“文献名邦——余姚”“美文选萃”的体例,每一体例下设计以下几个板块:作者介绍、内容提要、注释赏析、温馨提示等。本课程7-9年级共三册,每册22课,选文以儒学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构建教材的核心内容,同时兼顾近现代涌现出的精美篇章。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在选文的篇幅长短,内容的难易、阅读与理解的指导等方面体现针对性、层次性。②鼓励搜集相关资料: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搜集相关资料。(1)(2)班学生搜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3)(4)班学生搜集“成语故事”。(5)(6)班学生搜集“歇后语、谚语”。(7)班学生搜集“余姚历史人物事迹”。(8)(9)班学生搜集“余姚老话”“中国传统节日传说故事”。开学初,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课题组汇编成册。③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课题组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时间及形式的安排、课程评价的方法等。  校本课程《语文与文化》的开发将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又培育了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创建“亲近经典”专题网站  在“鲁纪权工作室”的网页中,开辟“亲近经典”版面,一方面向学生提供《论语》、《孟子》、《诗经》、《百家姓》、《三字经》等经典篇章的阅览,接受原汁原味的经典熏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Inter网的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化网站和诗歌专门网站获取信息。学生可以从这些网站中找到有关中国文化的许多资料,并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料都汇集到一起,通过对资料的整理、重组和内化,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网页,然后将网页汇集到一起制作一个网站。网站的首页有对每个研究小组的介绍和各个小组制作的网页的链接。我们的网站暂起名为“亲近经典——阳明中学‘语文与文化’研究性学习交流在线”。实现交流共享,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3)举办语文学习沙龙每月举办了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得读书知己。全班同学首先分组交流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训练思维,我们可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如“怎样看待文学的媚俗”、“如何看待课文中的封建文化”等。通过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4、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有着特殊价值的文献名邦。总的来说,余姚有着三个时期的文化特色,首先一个就是以河姆渡遗址为主体的史前文化体系;第二个是以四先贤为主体的姚江文化体系;第三个是以四明山根据地为中心的战地文化体系。如何继承和弘扬家乡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爱乡情感?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余姚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稻作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①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①学生编写《余姚民间故事》、《余姚风俗习惯》、《余姚地方文艺》、《余姚名人故事》、《余姚名胜古迹》等小册子。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或网页张挂在学校“艺术长廊中”或校园网上,宣传自己的家乡。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④开展主题为“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语文源泉。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为我校学生在语文学习倾向性研究、引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基础。
  2、实践研究法:围绕课题总体目标,对开展的各种语文活动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及时调整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3、文献研究法:对相关的教育理念进行学习和运用性的研究。
  4、总结研究法:对各阶段的研究经验、教训及时总结,对研究种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个案研究法:关注学生个体,对研究对象的变化与发展进行全程性的跟踪研究,通过一定的检测方式,考查研究的效果。
  6、系统研究法:即摸索并建立一整套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发展方向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过程
(一)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周庆军
课题组长:杨青学
课题组成员:彭海军& 李爱平& 李文军& 王飞鸿& 张丽英& 韩金娥& 方正芬& 任莉芬&&&&
张俊霞& 赵雪凤& 祁改改& 张瑞霞& 师丽敏& 李瑞秀& 王凤英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06年10月一2007年10月)为基础研究阶段。   1、在语文组介绍、宣传课题,发动教师积极参与研究,组成课题组。
2、组织讨论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子课题,并向上级申报子课题。&
  3、召开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等,明确研究的方向、对象和方法。 第二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10月)为课题实施阶段。   1、组织学习相关的研究理论,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研究。   2、全面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注意补充和调整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完成中期报告。   3、在中期成果鉴定的基础上,再进行提高性的实践和研究。
第三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10月)经验总结阶段。
  整理、汇总各阶段的研究成果(论文、案例、教学录象、学生习作、活动照片等),出版论文集、展示学生成果等,撰写结题报告,提请主管部门验收。&力争推广有价值的做法、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让所有参与实验的课题组成员及实验学校的老师找到了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不仅解决了课题中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
(一) .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了师生人文素养,营造了校园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我们依托本课题研究,改革了语文课程设置,自编了一套校本诵读教材,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每日一诗,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周一次特色经典诗文晨读、每学年一届“汉字文化周”、“诗文诵读晚会”活动,让师生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为我校带来勃勃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师生的口头禅,“李杜诗篇万口传”成了班级良好的学诗风气,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日益浓厚。
(二).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经典诗文教学方法和形式。
  (1)方法趣味化。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的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演法:许多经典诗词可以演绎成一个小剧目,师生、生生合作表演,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猜译法:经典诵读中最大的困难是精粹语言的理解。如果教师讲学生听,会很枯燥,在理解中让学生猜经典诗词文句的意思,调动兴趣,帮助理解,学生是很喜欢的。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2)内容“不求甚解”化。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经典的学习意在提高文化底蕴,是远离功利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
  (3)诵读形式多样化。重视朗读,强调背诵,但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低声玩味,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
(三).有效促进了学生说写能力的提高。
  对传统经典诗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各类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开展,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经典、用经典的意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说写能力。
(四).对深化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因此,我们努力寻求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我们依托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构建研究,实现了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与家庭教育、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结合,把学生的精神放到了一个自由翱翔的人文空间,让学生在诵读、欣赏大量经典古诗文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增强其原创力,并借助经典古诗文中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五)、把“语文课堂”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上来说,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体现了语文教学在所有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从语文教学本身来说,语文教学不管是语文基础知识或基本能力的教学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在一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它所有要传授的内容和知识,都是前人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传授传统文化。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而语文课堂是主阵地。如果想更好地传扬传统文化,就必须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离开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我们就没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1、树立语文课堂是传扬传统文化主阵地的思想观念教师一定要树立语文课堂是传扬传统文化主阵地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后,中学语文学科,形成了新的“课标”和“教材”结构。在“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注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和形式。在教材的编排上,把“古典传统文化”和“名著名篇”放在突出的地位。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资料。我们必须领会编者的意图,也要突出它们在教材上的重要地位。我想,编者的意图就是让我们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几年来,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按照教材编目的单元,在程序和步骤上进行课堂教学外,还习惯于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分类,特别注意把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分类归纳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处理,有助于解决在传授传统文化时容量不足的问题,也能使我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传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2、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个人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如果学生亲近了古诗文,并不断地得到积累和积淀,他们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趣浓。在课堂上,对于古诗文的讲解和鉴赏,我不仅重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问题,而非常重视学生对于意境的理解和想象问题。初中生对于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对于作品的背景和思想内容往往不太了解。比如课外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白居易《长恨歌》时,学生对于作者“长恨”又“歌”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不太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对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前后)及作者感叹“爱情悲剧”、讽嘲“重色误国”的思想感情作重点的讲解。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前提下,不仅对课本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给予关注并用心学习,而且也促进他们对课外相关内容的学习。这也可以解决学生知识面狭、学生视野小等问题。
3、提高“传统文化”的课堂效率
要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努力提高“传统文化”的课堂效率。我认为,在课堂上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使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课堂效率。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文化氛围”的课堂。但是“应试教育”的弊端,造成我们语文课堂,只能是“填鸭式”地传授一些“本位”的知识,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现,没有“三维目标”可说。学生面对“死板”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没有“情境”的想象,也没有“文化”的熏陶。现在,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近年来,我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1)精心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教室情景。结合“文明教室”的布置,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结合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在教室黑板报上专门开辟“传统文化宣传专栏”等,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课堂文化氛围。& &&&②导语情景。创设教学语言情境,铺垫蓄势导入新课,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音像情景。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中学语文的教材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和美好,也应该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
&&①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思想内容,以作品的思想感情来感染和熏陶学生。比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来理解作者“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人生追求。当然,也要让学生理解作者这种“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人生追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不是消极地回避社会现实,而是采取了一种有积极意义的高境界的“人生定位”方式。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人物命运、情感所在中感悟人生。比如课外学习鲁迅的《祝福》,可以通过“故事的情节”,引出“封建礼教”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一“文化现象”的牺牲品---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封建礼教”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但对于这种文化内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这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③从课文注释、课文插图、课文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不管是什么版本,每篇课文不仅有文学的注解,而且也有插图、引语的提示。这些内容以“民族文化信息”为主,这为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我比较重视这一信息资源,并习惯重新整理。整理后的内容,就成为我讲解课文内容时的重要补充资料了。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情境意景。这方面,我习惯运用于古诗词的教学。中学语文教材里选入的古诗词都是名家名篇,这些名篇文化背景深厚,情境意景深远。比如学习苏轼的《赤壁怀古》,只有从理解词句入手,才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既写景、写人又抒情。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这点也只有中国的传统诗词才能做得到了。
&&(3)探索有利于传扬“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关键要有一种有利于传扬“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目前我正在探索一种有利于传扬“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导向---读文----探宝----拓野”是我实践中的路子。“导向”不是一般性的导引,而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注意方向性的引导。我主张教学上的“引路”一定是事半功倍,不能事倍功半。要做到事半功倍,就要正确“引路”,注意方向性问题。“读文”的含义也不是一般性的“诵读”,而是强调“多读文本”。我主张学生多读原著,对课文要一本正经地读,能背下来最好。“探宝”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一个环节,美其名为“探宝”是体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拓野”是教学目的所在,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拓展视野,对“传统文化”有了兴趣和追求就达到目的了。
&&近三年的实践,有所收获。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六)、把“专题讲座”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 &在传扬“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作为语文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专题讲座”是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专题讲座”是传扬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专题讲座”很好地解决了语文课堂容量不足的问题。事实上,因教学任务多,平时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是不可能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而想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专题辅导”。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学校把“地方传统文化”进入课堂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这样能比较系统地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非常好。但是,如果不能开发这类“校本课程”,就必须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来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说是“专题讲座”,但它也是属于语文教学的课堂,因此它需要我们认真备好课、认真讲好课。
&近年来,我利用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结合教学的进度,每周一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主要内容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理工科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与科技文化发展》、《古诗词欣赏》、《古诗词写作》等等。通过这些“专题讲座”,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七)、把“文化活动”作为学习和交流“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它的目标是让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为了达到这个远大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必须以“发展学生特长”为目的。如果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后,没有形成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是不可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而要让学生“发展特长”,不仅要对他们加强各种形式的教育,而且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我认为,在传扬传统文化中,“文化活动”是学生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这类活动,不是一般性的寓教育于活动中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而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空间的拓展和延伸。
&&近年来,我通过开展“文化之旅”、“家乡采风”、“文艺沙龙”等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对“发展学生特长”有了大大的促进。“文化之旅”活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实地之旅”,我通过开出书目让学生“游书海”,学生在“旅游书海”中,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乡采风”活动,学生每人都可以参与,积极性也很高。我有意识地要求他们收集“家乡民风之信息”,每人都收集了一大本,共同交流阅读。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文艺沙龙”活动,主要是在班里开展写作交流活动。在一些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的带动下,班里的学生都喜欢习作。他们写诗歌、写散文、写杂文,有的甚至写小说。有些同学明显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喜欢写古体诗词。
班里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我都参与并起到引导和点评的作用。我清楚地看到:同学们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发展特长;我深深地体会到:“文化活动”是学习和交流“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1、形成课题实验报告;&2、结集出版相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论著;&3、开发一套《语文经典读本》,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4、优秀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5、学生相关的形式多样的作品集。
6、优秀教学案例
7、优秀结题论文
八、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1.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及中考压力下,如何使课题研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状态下更为科学高效地融入到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中,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
2.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活动的语文含量仍有待于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及对课题的理解认识仍需提高。
3、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新课程改革、中招考试的接轨。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前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融和在传统文化里的中华民族智慧、操守、风骨和胸怀是做人、做现代人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就是要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拥有伟大的精神财富。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传承传统文化,既能增长知识,还能建立学生的自信与自尊。领悟到生活的品质、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接人待物、明辨是非的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对传统的东西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因为缺乏生动有趣的形式让他们接受,也缺少参与感受民族文化的机会和氛围。只要引导得法注意营造“书香校园”及“书香氛围”,学生一定会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自觉地去摒弃那些“浅文化”的东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