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痛风看痛风厦门哪里比较好

到省中医院看痛风,找那个一医生最好?_百度知道
到省中医院看痛风,找那个一医生最好?
到省中医院看痛风,找那个一医生最好?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痛风,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摄入盐。  痛风,采用中药方法:甘草附子汤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方(针对膝盖痛)、乌头汤方(毒性最大)。建议,找中医师,由中医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开处方,不能自己随便开方服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省中医院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厦门哪里看痛风比较好
患者信息:男
病情描述:前不久突然感觉自己的关节处很是疼痛,最近身体又出现了绞痛的症状,昨晚上疼得我都没怎么休息好,网上查了查这症状有可能是痛风。
希望解决的问题:厦门哪里看痛风比较好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4243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休息不见好转需要考虑是痛风引起的。
意见建议:建议你空腹到医院检查一下尿酸,如果是痛风尿酸会升高的,平时饮食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如海鲜类和动物内脏,啤酒不要喝。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泄。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44人
回答列表(1)
Ta帮助了1163人
病情分析:根据你说的情况,关节疼痛,因为生活在在海边,吃海鲜比较多,导致痛风的可能。
意见建议:建议你去医院抽血化验检查尿酸程度,确诊后好治疗。痛风急性期口服秋水先碱。平时饮食忌食海鲜、动物内脏、忌饮酒。
回答时间:
白衣探花女
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医生,脚痛,哪里痛,一定就是痛风嘛,痛风好像不能吹电风扇,空调是吧,广东这太热了,我又不敢洗冷水澡了,担心还痛,恨死人了,痛风应该住几楼最好?
医生建议: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情况,痛风不是一定在那里疼痛,一般第一拇指疼痛为多。指导建议:痛风不是怕风,怕冷,而是一种与饮食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多见于吃含嘌呤高的饮食有关。
zhongwenming女
28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尿酸过高平时要主意什么,或怎么预防和治疗,想听听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情况和描述来看。如果确定是尿酸过高,平时可以服用秋水仙碱降尿酸,但是这个药物肝肾功能的损伤还是比较大。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注意饮食的调理指导建议:这个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必须注意饮食的调理,不能吃高蛋白的食物,戒酒多喝水尤其是海鲜和动物内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平时在稳定期需要适当的锻炼。
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我老公常常天气热的时候就会关节痛,冬天天气冷也会痛,从前天开始不就一直在喊关节痛呢,今天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老公患有痛风,开了些药后,叫老公要多休息,多烤火才对。
医生建议:首先你要选择专业的设有痛风专科门诊的医院做检查,专业的医院才能把诊断做的更准确更详细,痛风病人常坐的5项检查:
25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高尿酸血症有什么注意事项?体检肾功能三项,尿酸463,怎么调节
医生建议: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考虑存在高尿酸血症,那么这种情况由于高不多,通过饮食控制就可以了指导建议:这种情况平时饮食需要控制,不吃高嘌呤的食物,比如海鲜,豆制品,动物内脏,啤酒,是不能够吃的,定期检查就可以
backman2012男
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痛风一日三餐怎么饮食
医生建议:患者诊断高血尿酸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疾病。除了药物治疗,需要控制饮食,禁动物内脏及烟酒,豆制品,海鲜就可以了。痛风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痛风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发病时间:最近3个月
痛风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4)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擅长:心血管及呼吸科等内科疾病的诊治。
你好,痛风的情况下,建议使用需要来进行治疗的,比如说,可以服用秋水仙碱,要注意平时控制饮食的,注意生活规律。这个状况下,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少喝汤的,并且避免高嘌呤的食物,比如说酒精或者是海鲜的,建议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坚果来改善。
上海德杏堂中医院
擅长:痛风、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雷诺病、癌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
目前,西药无法根治痛风,只能起到消炎止痛,降尿酸的作用。中医治疗倒是有治愈的案例,通过饮食配合,可杜绝复发。
广西隆安县中医医院
擅长:熟悉和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诊疗,如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儿科等
你好,这两种都可以的,不过痛风易反复发作。建议戒酒,尤其是啤酒,避免进食含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骨髓、海味、海鲜等。痛风易反复发作,饮食控制和多饮水对控制痛风的发作有减少痛风发作次数作用.
徽城镇南源口卫生院
擅长:消化内科及常见病的诊治。
中药调理治疗副作用比较小,忌海鲜、牛肉、羊肉、豆制品和豆类,辛辣刺激性食物有一定帮助。注意忌口才利于治疗的,谢谢咨询。
如果我要去医院检查,我该挂什么科室看?应该做些什么检查?
回复追问:
可中医内科门诊检查后确定治疗的,尿酸和血常规检查及风湿因子检查是必要的。
回复追问:
向医生提问
(关节石病,尿酸盐贮积病,足痛风,历节风)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常见第一跖趾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触痛、功能受限。典型发作表现为:疼痛发作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14天内缓解;急性关节炎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多见于体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妇女。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其患病率逐渐上升。
多发人群:30岁以上男性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 —— 2000元)厦门哪有治痛风比较厉害的中医?_鹭岛生活_厦门小鱼社区_厦门小鱼网
查看完整版本: [--
厦门哪有治痛风比较厉害的中医?
如题。西医擅长控制病情,副作用比较大。所以还是找中医靠谱。
有没有哪位YY有这方面资讯?
我知道的不是在厦门,在浙江金华,祖传的,在那边很有名的,不过过去要先提供医院的化验单
回 3 楼(harmny)的帖子
疗效很好吗?
我在中医院李劲松主任医过 效果不错 你可以去试试
回 5 楼(潮州冻鱼)的帖子
谢谢啊,现在还会发作吗?
如果不管住嘴巴,仙丹都没用
来这里调理。屿后北里450号立康中医。或电话沟通一下再说。
中医对这个不太管用吧。
痛风确实要老中医才能根治,西医、手术、理疗等都是治标不治本,我认识厦门一位老中医,能根治痛风,无效不收费。。。。注意:是治愈后才付款,不是无效退款。
痛风能治愈么?要真是这样,这都可以申请诺贝尔医学奖了!
我这边有台湾朋友通过喝梅精跟酵素调理,效果非常好!而且可以在痛的时候做实验,喝完是马上不痛的。他们都是强碱性的东西。痛风是因为尿酸过高,需要酸碱中和的。有需要可以联系我QQ:.
回 10楼(弄弦晓晓) 的帖子
请问是哪里呢
厦门思明孟坤龙中医诊所可以治好,治愈才付款。
所以打死我不相信中医
管住嘴 不喝酒 不喝骨头汤肉汤 少吃肉
用户被禁言或禁访,该帖自动屏蔽!
您好 我认识一个很好的中医 切脉确诊 我自己也是受益者 中医治本 彻底根治&&希望可以帮到你 详情可私聊微信 祝你健康平安
回 10 楼(弄弦晓晓)的帖子
真的假的?
痛风是不可能根治的好吧,能控制病情不痛就是了。我爸痛风十年了,当初痛到不能走路,后来吃了一个老中医的药,蛮神奇的,吃了大概一小时就不痛了,然后就出门打麻将了。。如果没那个药估计就卧床不起了。不过我爸依旧爱喝酒海鲜,所以这个药陆陆续续吃了十年了。如果能控制饮食的话,应该能保持很久不复发。我爸一开始也是看西医打针,后面有医生亲戚说那个副作用很大,建议千万别打那个针哦。。如果有需要可以给帮你问怎么买。
凡是能根治或者立马不痛的基本是忽悠大忽悠,不是科学。。。。。
都是广告,,我也通风,这病可以控制,但好不了的
22楼说得对
引用 引用第12楼乱室佳人于 20:01发表的&&:我这边有台湾朋友通过喝梅精跟酵素调理,效果非常好!而且可以在痛的时候做实验,喝完是马上不痛的。他们都是强碱性的东西。痛风是因为尿酸过高,需要酸碱中和的。有需要可以联系我QQ:.
强碱性的东西可以吃?不管是强减或是强酸的东西都是强腐蚀性的可以吃?
吃了一小时就不痛的药,长期会死人的
看到一堆的中医骗子,托,能治好还在这发广告?国际早出名了,比屠呦呦还出名,诺贝尔就更不在话下了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phpwind v8.5 Code & xmfish.com
Time 1.321427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名中医治痛风验方集锦】【痛风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968贴子:
【名中医治痛风验方集锦】收藏
开帖将收集到的国内名中医治疗痛风的经验及效方,逐步收集并发布上来,为采取中医治疗痛风的吧友,提供参考和借鉴。
名中医治痛风,目录备查
路志正(1923—),男,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教授“痛风”是中医的病名,而不是西医的病名,只是这个概念被西医借用罢了,早在元代朱丹溪就提出了“痛风”,并对痛风进行了阐述。
改革开放以后,我发现因痛风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大约在1984年,与焦树德、朱良春等几位老中医在风湿病会议上讨论中医痹证的协定处方时发现,痛风在发病机理、发病过程、临床表现、临床特征都不同于一般的风湿病,在这个时候突然眼睛一亮,印象中朱丹溪论述过痛风。朱丹溪所著《格致余论》中,即有痛风专题论述,他在序中说:“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认识到本病在发病学上不仅与湿热有关,且与地域、气候、饮食习惯关系密切,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我就开始回来查阅资料,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就到朱丹溪的故乡亲自实地考察,查阅当地县志和气象资料,以后又指导浙江武警总医院风湿病科痛风的治疗,时至今日还经常联系。
首先我先谈谈朱丹溪居住地的情况:通过查阅当地的县志发现义乌县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县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而东西狭,面积1102.8平方公里,处金衢盆地东部。境内低山、丘陵、岗地、平原错杂,地势自东北向西南缓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易受旱灾和洪涝灾害。
第二就是义乌的气候情况:该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暖和,日照多,空气湿润,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沿东阳江两岸的平原与丘陵地带在17℃以上,降水年平均在毫米之间,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73%~82%之间。
第三,我给你说说当地的生活习俗:颜宗流风薰被,民多尊长孝亲,忠心为国;崇礼仪,尚孝义,勤劳,简朴,耿直好武。过去以多代同居为荣,有多至五代的,以辈分高端年长男子,占统治地位。主食以大米为主,米粉、小麦、番薯为辅。客来先泡茶敬烟,烧子汤,喜饮酒,蔬菜海鲜肥甘。
第四,我给你说说当时的经济、贸易情况:根据当地县志记载,忽必烈称汗后,121年11月建国,国号大元,称元世祖。1279年2月灭南宋,在中国境内实现大统一,疆域比汉、唐时期更加辽阔,特别是忽必烈将其开放经济管理制度推向江南,创建了元朝国民经济的繁荣局面……。
由于义乌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嗜食酒肉厚味等情况,因而有痛风的发生的条件,丹溪在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1347年),内有痛风论一篇,明确提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己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里他明确指出:本病因是自身血分受热,再受风寒湿等诱因而致,与一般风湿病先从外受六淫不同,此其一;由于血热,又受寒凉,热血得寒,而污浊凝涩,此其二;其痛所以夜剧,是行于阴之故,此其三也。
在《丹溪手镜》中,将痹列为十一,痛风十三,清楚表明二者非同一病证。《丹溪心法·痛风》中,尽管有寒、有湿、有热、有痰之不同,但所创制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力求通治。
中医病名的成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且需要排他性、唯一性、特殊性,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提炼、完善,逐渐从理法方药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后世的临床实践。
首先,唐·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认为:“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 白虎病就是疼痛剧烈难忍,外因为风寒湿毒,内因为体质虚弱,或调摄失宜,病机为经脉结滞。那到了元·朱丹溪谓:“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定处,其痛多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都认为病因是 “湿毒”,痛有定处,局部红肿热痛,固定不移,疼痛剧烈,与目前所说的痛风基本一致。其次,明·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指出:“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痛疽者最多;”“多因酒色、损伤,筋脉空虚”,亦是致病主要因素。目前对痛风发病原因的论述与古代一致,恶疮痛疽可能为痛风坏疽……。
我认为对待祖国医学的研究,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绝不宜完全按照现代科技水平去衡量取舍。同时,任何一项成果,要靠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渐完善,中医学对某一疾病的认识,同样亦不例外,我对于痛风的治疗心得是首先健脾祛湿。湿为自然界正常气候之一,有滋润万物,令其繁华等作用。是人所生活的外界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然湿气太过,则成为湿邪,对人体有害,易使人精神倦怠,胃纳呆滞,痹症病迭起,痛风由生。湿邪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表现为云雾雨露冰雪外侵而发,内湿由贪凉饮冷,损伤脾胃而成。湿为阴寒之邪,与水异名而同类。散则为湿,聚则为水,积而成饮,凝而成痰。因其流动性强,随气血运行无处不到,内至脏腑、骨骼、脑髓;外而皮肤、肌肉、筋脉、四肢百骸。因之,其发病范围甚广,种类繁多。所以治疗痛风当内外同时进行,方可奏效。
路志正论治痛风路志正,河北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教授,擅治眩晕、风温、痹证、干燥综合征等疑难病证。路老认为:痛风属于中医学“白虎”“历节”病的范畴。但痛风之名的提出应最早起源于我国,如在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中即列“痛风”专篇,正式提出“痛风”的病名。明清以后,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表现等不断充实和完善。前人对此认识尚不一致,并且存有谬误。1 痛风之病因病机中医对风湿病之病因病机,大多强调“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外因为主要致病因素。但路老强调“因人之体质强弱不同,禀赋各异,地土方宜、生活习惯不一,而受邪各有偏盛”,派生出行、着、痛、热痹之殊;五体痹、五脏痹,则是六淫之邪侵犯机体后,蕴久化热酿痰,致痰浊、瘀血、毒热等阻于肌肤、筋脉、骨胳,“久痹不已,复感于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而来。故赞同朱丹溪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即“主要强调了内因,而认为风、寒、暑、湿、热、毒等外邪,仅是在内因病变前提下之诱发因素”。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血中有热,污浊凝涩;饮食不洁,酒色过度;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暑、湿之毒;情志不畅,伤脑动神等,致内脏功能失调,气血偏盛,阴阳失衡,而诱发本病。认为其发病或因内有血热,外受风寒,涉水立湿;或因饮食不节,姿啖肥甘,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或因劳倦过度,思虑伤脾所致。脾虚胃弱,升降失司,久必伤及肾气,肾气虚则气化不利,清浊不分,水湿内蕴久则化热。内外之邪相引,则易诱发本病。2 临床症状表现急性期以湿热之毒为主。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急,来势猛,同时血尿酸升高,血沉增快,第一跖趾及拇指关节或踝手腕、膝、肘等关节红、肿、热、痛,昼轻夜重。治疗及时者,一般4~7日可缓解,而严重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局部红肿方见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病久的患者即使红肿消退后,仍呈暗紫色,有的关节皮肤脱屑。反复发作周期长者,一年或数年,短者一周或半月。急性缓解后,即转为慢性期,虽关节红肿消失,但仍疼痛或剧痛。病邪久恋,正气暗耗,脾、肾、三焦功能失常。正虚邪实,痰瘀交阻,深入筋骨,病情加重,关节僵硬变形。痰浊凝结,有痛风石形成。主要特点有:① 游走性疼痛,以四肢痛为多;② 红肿热痛,痛有定处;③ 手掌足跗肿甚;④ 身多块瘰、痰核(结节);⑤本病初期可见恶寒发热,而痛痹以寒湿侵犯关节,其疼痛部位多固定不移为主,且畏寒多而发热症状较少;⑥ 临床特点为周身重滞不舒,如周身束扎不适,肉色不变。3 治则方药本病急性期当治其标,故可用清热祛湿、活血通络之法,则痛、肿可消。3.1 急性期 临床表现:局部关节红肿,昼轻夜重,犹如虎啮。关节活动受限,在足者,站立、行走困难。烦躁气急,口渴喜冷饮或喜热饮,但饮水不多。脘闷纳少,肢体困重,无力,便溏尿黄。或有头痛发热,恶寒。舌质红或尖边红,苔黄腻或厚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消肿止痛。方药:痛风冲剂一号(路志正经验方):黄柏、生薏苡仁、丹参、虎杖、青风藤、益母草、防己、川牛膝、稀莶草、秦艽、威灵仙等。服法:日2~3次,每次9g,饭后开水冲服。3.2 慢性期 临床表现:局部关节酸胀,疼痛或剧痛,逢阴雨、刮风时重,关节不红不肿,喜暖恶寒,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神疲纳少,腰痛乏力。或在指尖、跖趾、耳廓等处有痛风结节,舌质淡苔白或白滑,脉沉弦或沉滑或兼涩。治法:健脾益气,补肾通络,疏风定痛。方药:痛风冲剂二号(路志正经验方)。黄芪、丹参、防己、青风藤、鸡血藤、赤芍、桂枝、炒白术、茯苓、泽泻、络石藤、防己、萆薢等。服法:日2次,每服9g,饭后温开水冲服。3.3 外治 治法:活血通脉、软坚化瘀、消肿止痛。方药:痛风冲剂三号(路志正经验方)。皂刺、大黄、透骨草、鹿含草、防己、防风、炙乳没等。服法:用开水适量,冲50g,熏洗,浸泡患处。水冷后再加热熏洗之,日2~3次,每次半小时。4 病案举例患者,男,29岁,某公司程序员,日初诊。主诉:周身关节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3天。病史:患者自3年前左足踝关节突发肿痛,夜痛甚,需服芬必得、百服宁止痛。此后足踝、肘、膝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时感周身重滞不舒。与气候变化无明显关系。常于劳累、饮食不慎时发作。3天前左膝关节肿痛,色红,皮温高,不能行走。体查见面部及前胸有散在性暗红色皮下结节。食欲尚佳,但时有腹胀、大便溏薄,因关节肿痛而夜眠不安。舌质暗,苔薄黄而腻,脉沉涩。中医诊断:痛风;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阻滞。立法:健脾祛湿,清热助阳化气。处方:苏叶l0g,藿荷梗l0g,炒苍术15g,炒苡仁30g,炒杏仁l0g,厚朴12g,土茯苓18g,泽泻12g,山慈姑l0g,益母草l0g,防风己各12g, 萆薢15g,稀莶草15g,益智仁9g,砂仁6g,7剂。二诊:服药后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红肿已消,胸背疼痛症状减轻,现仍感关节乏力,僵涩,纳谷尚馨,脘闷腹胀,睡眠尚安,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舌质暗红,苔薄黄,根腻,脉沉纽而涩。治宗上法,稍事加减:去苏叶、稀莶草、益母草、益智仁、藿梗,以免祛风过而伤正,加大腹皮12g,姜半夏l0g,炒枳实15g,车前子布包15g,苏荷梗后下各l0g以增行气祛湿之力,继服14剂。同时给予中药局部外洗,处方:防风己各15g,当归12g,炙乳没各6g,山甲珠l0g,络石藤l0g,地肤子20g,忍冬藤15g,14剂。三诊:药后膝关节红肿疼痛已除,唯站立久则肢体酸软,纳可,大便时溏。舌体胖,舌尖红,苔薄白,脉沉滑。证属湿热渐去,而正虚日显。治宜健脾扶正,祛湿通络。处方:太子参15g,炒苍术12g,炒苡仁20g,炒杏仁l0g,厚朴花12g,姜半夏l0g,土茯苓20g,砂仁后下6g,萆薢15g,防风、防己各12g,山慈姑l0g,青风藤15g,何首乌藤15g,益母草15g,虎杖15g,牡丹皮l0g,12剂。此后,时因工作紧张,痛风复发,左膝关节活动不利,微红肿,夜间疼痛为甚,发热,汗出,伴乏力。饮食可,夜寐差,多梦,腹胀,大便溏,小便黄。舌苔薄黄,尖边红,有齿痕,脉沉滑小数。则治守前法、方剂,重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加用黄柏l0g,松节15g,地龙12g等。并辅以茶饮方以增强疗效,则可很快缓解。茶饮处方:太子参l0g,炒薏苡仁30g,赤小豆30g,厚朴花12g,玫瑰花20g,玉米须40g,10剂。药后关节肿痛已消,唯站立久,无力而紧缩感,胃脘不适已除,纳可,大便日晨起一行。舌胖暗有齿痕,苔薄黄且腻。属湿热清而寒湿之象显露,治宜益气健脾,疏风利湿通络。处方;生黄芪20g,茯苓18g,炒苡仁20g,泽泻l0g,炒苍白术各l0g,青风藤15g,络石藤15g,萆薢15g,桃、杏仁各l0g,鹿含草12g,松节15g,防己12g,忍冬藤15g,车前草15g,砂仁后下6g,全蝎4g,20剂。药后病情平稳。大便日1~2次,偶不成形。舌质淡,尖红,苔薄白根微腻,脉沉滑。即见效机,治宗前法,守方增减再进14剂。并嘱注意饮食宜忌,调理巩固之。至今尿酸、血脂正常,未再复发。[按语]本案患者形体丰腴,痰湿素盛之质,平素嗜食生冷,损伤脾肾,纳化失健,肾气不足,分清泌浊失职。且工作紧张,常加夜班,缺乏运动,则湿浊内停,日久蕴热,加之肥人多气虚,风湿之邪又乘虚而入。风为阳喜动,湿为阴邪重浊,内外相合酿成湿热,痹阻经脉关节,蓄于骨节之间,故见肘、膝、足踝关节游走性疼痛,周身重滞不舒。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则见小便短黄;湿热阻滞大肠则致便溏,或粘滞不爽。其治采取中药内服与外洗以及茶饮和适度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内服以芳化、畅中、淡渗三法为主,仿三仁汤、藿朴夏苓汤之意加减以调理脾肾功能,而药物外洗可直接作用于局部,以提高疗效,故痛风缓解明显,红肿消退快速。而标证稍缓之后,气虚等它经之象显露,故加重黄芪、苍术、白术、砂仁以益气健脾温中之力。治疗中主要以益气疏风、健脾祛湿、活血通络为大法。盖取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先后迭治九诊,三年之痛风,得以缓解和控制
朱良春治疗痛风经验一、痛风病名之商榷  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朱老将其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二、主要治则是泄化浊瘀  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证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证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  三、辨证辨病,灵活用药  朱老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曾取以上药物制成“痛风冲剂”,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用,可以获愈。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实验证明,用痛风冲剂对因微结晶尿钠所致大鼠实验性痛风观察,给药组2小时后大鼠的足跖肿胀的消退,显然比模型组要快,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在消肿方面,痛风冲剂并不逊于秋水仙碱组。毒性试验证明:痛风冲剂对人体是安全可靠的。目前正在作2期临床观察,以便申报新药。至于蕴遏化热者,可加清泄利络之律草、虎杖、三妙丸等;痛甚者伍以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以开瘀定痛;漫肿较甚者,加僵蚕、白芥子、陈胆星等化痰药,可加速消肿缓痛;如关节僵肿,结节坚硬者,加炮甲、蜣螂、蜂房等可破结开瘀,既可软坚消肿,亦利于降低血尿酸指标。如在急性发作期,宜加重土茯苓、萆解之用量,并依据证候之偏热、偏寒之不同,而配用生地、寒水石、知母、水牛角等以清热通络;或加制川乌、草乌、川桂枝、细辛、仙灵脾、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可收消肿定痛、控制发作之效。体虚者,又应选用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生黄芪等以补肾壮骨。至于腰痛血尿时,可加通淋化石之品,如金钱草、海金砂、芒硝、小蓟、茅根等。
四、病 案举 例  病例(一):夏××,男,55岁,干部,日就诊。  主诉:手指、足趾小关节经常肿痛,以夜间为剧,已经5年,右手食指中节僵肿破溃,亦已两年余。  病史:5年前因经常出差,频频饮酒,屡进膏粱厚味,兼之旅途劳顿,感受风寒,时感手指、足趾肿痛,因工作较忙,未曾介意。以后每于饮酒或劳累、受寒之后,即疼痛增剧,右手食指中节及左足拇趾内侧肿痛尤甚,以夜间为剧,即去医院就诊,作风湿性关节炎处理,曾服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药,疼痛有所缓解,时轻时剧,终未根治。两年前右手食指中节僵肿处破溃,流出白色脂膏,查血尿酸高达918微摩尔/升,确诊为“痛风”,即服用别嘌呤醇、丙璜酸等药,症情有所好转,但因胃痛不适而停服,因之肿痛又增剧,乃断续服用,病情缠绵,迄今未愈。  检查:形体丰腴,右手食指中节肿痛破溃,左足大趾内侧亦肿痛较甚,入暮为剧,血尿酸714微摩尔/升,口苦,苔黄腻,质衬紫,脉弦数。右耳翼摸到二枚痛风石结节,左侧有一枚。  诊断:浊瘀痹(痛风)。  治疗:泄化浊瘀,蠲痹通络。  处方:土茯苓60g,生苡仁、威灵仙、律草、虎杖各30g,萆解20g,秦艽、泽兰、泽泻、桃仁、地龙、赤芍各15g,地鳖虫12g,三妙丸10g(包煎)。10剂。  3月25日二诊:药后浊瘀泄化,疼痛显减,破溃处之分泌物有所减少,足趾之肿痛亦缓,苔薄,质衬紫稍化,脉细弦。此佳象也,药既奏效,毋庸更张,继进之。上方去三妙丸,加炙僵蚕12g,炙蜂房10g。15剂。  4月10日三诊:破溃处分泌已少,僵肿渐消,有敛愈之征;苔薄,衬紫已化,脉小弦。血尿酸已接近正常,前法续进,并复入补肾之品以善其后。  上方土茯苓减为30g,去赤芍、律草,加熟地黄15g,补骨脂、骨碎补各10g。15剂。  10月5日随访:手足指、趾之肿痛,迄未再作。  病例(二):郭××,男,57岁,农民。  日初诊:确诊痛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已多年。双手十指变形,左手小指有痛风结石,全身关节酸痛,近日足趾突发红肿热痛,故来就诊。纳可,便调,舌红绛、苔黄浊,脉弦,此浊瘀阻络,有化热伤阴之征,治宜泄化浊瘀,养阴清热,通络定痛。  处方:  (1)青风藤、土茯苓、泽兰、泽泻、豕希莶草、炒元胡各30g,生地20g,没药、赤白芍各15g,炙蜂房、炙地鳖虫各10g。14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2月8日二诊:既往曾用激素未相告,用中药后擅自将强的松4 /d突然停服,故痛反剧,肿不消,口干、痰多,二便正常,苔中白腻,舌红,脉弦。前法损益。  处方:  (1)穿山龙50g,土茯苓、豕希莶草、青风藤、泽兰、泽泻、金荞麦、炒元胡各30g,徐长卿、没药、地龙、赤芍、炙僵蚕各15g,皂刺、地鳖虫、当归各10g,甘草6g。14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3月14日三诊:药后肿痛缓解,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激素已撤除,原法出入。  处方:  (1)穿山龙50g,鸡血藤、土茯苓、威灵仙、金荞麦各30g,徐长卿15g,制川乌、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凤凰衣8g。30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随访已趋缓解,嘱忌食含嘌呤类食物如各种豆类、海鱼、动物内脏、菠菜等及酒,多饮水,仍每日服益肾蠲痹丸2包,以期巩固。
【按】长期使用激素者,在改服中药的过程中均需递减,不可骤停。方中用穿山龙,且所用剂量甚大,据笔者使用体会,似有替代激素的作用,而无激素的副作用;金荞麦则为良好的祛痰化瘀、清热消炎药。  病例(三):张××,男,70岁。  99年11月10日初诊:双手指关节肿痛月余,伴晨僵1小时,左手中指关节严重红肿热痛,犹如胡萝卜,活动受限,二便调,纳可。查:UA 666mmol/L,ENA总抗体阳性,WBC 3.67×10 /L,ESR 56mm/h,Cr 15.6mg/L,舌红,苔薄白中裂,脉细小弦。此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痛风,不易速解。治宜蠲痹通络,佐以泄化浊瘀。  处方:  (1)穿山龙、鸡血藤、威灵仙、生黄芪、青风藤、泽兰、泽泻、土茯苓各30g,生地黄20g,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凤凰衣、甘草各6g。7剂。  (2)益肾蠲痹丸4g×21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3)痛风冲剂9包×3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11月20日二诊:药后关节肿痛减轻,口干,二便正常,但遇寒痛剧,舌脉同前。复检:血尿酸540mmol/L,原法续进。  处方:  (1)穿山龙、豕希莶草、鸡血藤、土茯苓、威灵仙各30g,制川乌、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7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11月27日三诊:近有低热T37.8 C左右,便溏,神疲,心悸,夜寐不安,ESR 28mm/h,脉细涩。此症顽固,常有反复,原法续进。  处方:  (1)穿山龙、鸡血藤、威灵仙、鹿含草、律草、土茯苓、怀山药各30g,白薇、地骨皮各20g,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甘草6g。14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12月11日四诊:低热渐除,神疲,纳可,寐不实,舌苔白腻,脉细小数,原法续进。  处方:  (1)上方加炒苡仁、夜交藤各30g。14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12月25日五诊:肿痛已消除,惟神疲、低热未已,需耐心服药,方能痊愈。  处方:  (1)上方30剂。  (2)痛风冲剂9包×10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g×90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随访已愈。  【按】此案亦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痛风,二者都是顽缠难愈的疾病,发生在一人身上,就更显得难以措手,前人著作中也鲜有可资借鉴的成例。笔者初诊用乌蛇、蜂房、地鳖虫、地龙、僵蚕等蠲痹通络为主,佐以泽兰、泽泻、威灵仙、土茯苓、穿山龙泄浊化瘀。二诊因受寒而痛,加川乌;三诊因发热加律草、白薇、地骨皮;四诊因寐不实而加夜交藤,都是因证而施,而蠲痹通络,泄化浊瘀的主导方针不动,且汤丸并进,意在加强作用,并鼓励患者耐心服药,结果在五诊时即收肿疼尽消之效。附现代研究:土茯苓 蚕沙有明显降低尿酸的作用.秦皮 川萆薢 薏苡仁 山慈姑 淫羊霍 稀签草 车前子 地龙 泽泻等具有增加尿酸排泄的功能.威灵仙 秦艽有溶解尿酸的作用.泽兰 桃仁 当归等有抑制尿酸合成的作用.青皮 陈皮有碱化尿液的作用.合理的中药配伍并辅以补肾的成分,能使尿酸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体内70%的尿酸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健全的肾功能是维持尿酸正常的前提.长期尿酸偏高对肾脏会造成损伤.
专家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之周乃玉 近20年来,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低龄化倾向,痛风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全国名老中医周乃玉教授从事风湿病治疗40余载,对痛风的治疗颇有建树,疗效卓著。现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
在《内经》、《金匮要略》、《格致余论》等文献中,有许多记载相似于现代之痛风。周老师认为痛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但其又具独特的表现。痛风的病因包括:第一,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两虚,气化失职,水湿不化,湿浊内生,凝滞经脉,痹阻关节。第二,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饮酒,致使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凝滞关节;“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博、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第三,外受风寒湿热之邪,邪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流注关节,发为痹病。久痹不愈,可化寒湿为湿热,化湿热为毒火;“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颸颸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不得运行所以作痛,痛则夜甚,发于阴也”。第四,局部外伤,瘀血内阻。周老师认为其中瘀浊凝滞不得泄利,闭阻关节,为痛风病因病机之关键。饮食失节,脏腑失调,日久湿热毒邪酝酿而生,蒸灼气血津液,而成痰瘀。久则可由无形而变有形,闭阻经络、关节、皮肤、肾脏等可成痰核、肿块。有形之瘀更阻气血,导致关节持续疼痛,甚或畸形。“痛风者浊毒滞留血中不得泄利,渐积日久愈滞愈甚,或偶逢外邪相合终必瘀结为害,或闭阻经络,突发骨节剧痛,或兼夹凝痰,变生痛风结节,久之痰浊瘀腐则溃流脂浊,痰瘀胶固,以至骨节僵肿畸形”。湿热之毒本应经肾之蒸化,从膀胱排出。而湿热之邪留注于肾,损伤肾之精气,使肾脏失其蒸腾气化之司。故痛风反复发作者,可致肾脏功能衰退。
2 辨证论治
在痛风的治疗上,中医药具有毒性反应小、标本兼治的优势,既能在急性期改善症状,又能在慢性期和缓解期调节脏腑功能,使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从而减少复发。由于“瘀浊凝滞”为痛风病因病机之关键,因此周老师治疗痛风强调“泄浊化瘀”,同时要审证权变、标本同治。周老师强调分期用药,在急性期,湿、浊、瘀、热在血脉,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一方面减轻湿热瘀毒对机体的损害,另一方面,开启前后二阴,促进毒邪的排出,使邪去正安。在慢性期,湿、浊、瘀、热在经络及骨节,表现为痛风石形成或关节变形,治疗以通络化瘀、祛湿泄浊为主。祛湿包括利湿、燥湿和化湿,利湿多选用甘寒之品,如茯苓、猪苓、泽泻等;燥湿多以苦寒药为主,如苍术、黄柏,有时也用芳香之剂以化湿。在缓解稳定期要健脾祛湿,化瘀通络。
急性发作期:足趾、踝或腕、手指关节红肿热痛,局部灼热,痛不可触,昼轻夜重,周身发热,烦渴汗出,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辨证:湿热浊毒,瘀滞血脉,闭阻关节。治法:清热解毒,泄浊化瘀,通利关节。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大黄蛰虫丸加减:蒲公英15 g,地丁15 g,大黄l0 g,芒硝10 g,土茯苓20 g,甘草10 g,山慈菇20 g,川萆薢20 g,炒白芥子10 g,炒山甲10 g,茵陈15 g,苍术10 g,黄柏10 g,秦皮15 g,秦艽10 g。水煎服。
慢性痛风关节炎期: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跖趾、踝、腕、手指、肘等关节处可见痛风石。舌质暗或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沉。辨证:痰湿浊毒,滞于经脉,附于骨节。治法:利湿解毒,泄浊化瘀,通痹散结。方药:仙方活命饮合二妙丸加减:苍术10 g,黄柏10 g,甘草10 g,猪苓20 g,泽泻20 g,炒山甲10 g,炒白芥子10 g,炒皂刺20 g,路路通10 g,当归10g,山慈菇20 g,酒大黄10g,全蝎6g。水煎服。
缓解稳定期:经过清热、利湿、解毒、泄浊、化瘀治疗后,关节肿痛缓解,血尿酸已基本正常,病情稳定。舌质淡红,苔白或薄黄,脉弦滑或细滑。仍需继续服药预防复发。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方药:薏苡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炒薏苡米20 g,赤小豆20 g,淡豆豉20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0 g,生地l0 g,炒山甲10 g,泽泻15 g,酒大黄10 g,甘草10 g。水煎服。加减:合并高血压者,加生石决20 g、豨莶草30 g;合并高脂血症者,加决明子20 g;合并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30g、海金沙30 g、路路通10 g。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30岁,初诊2004年4月l2日。病史:间断关节痛2年,加重2 d。近2年间断发作足趾、踝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多次查血尿酸&500umoL/dl。诊为“痛风”。发作时每每服用秋水仙碱。2 d前饮酒食肉,夜间突发右足第一跖趾红肿热痛,不可触,不能行走。发热T 37.7℃,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血尿酸489umoL/dl。辨证:湿热蕴毒,瘀浊凝滞,闭阻关节。治法:泄热解毒,利湿消肿,化瘀通络。方药:酒大黄(后下) l0 g,芒硝10 g,苍术10 g,黄柏10 g,地丁15 g,蒲公英15 g,甘草10 g,忍冬藤30 g,虎杖20 g,川萆薢20 g,白花蛇草30 g,山慈菇15 g,全蝎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以大黄、芒硝清热泄浊,苍术、黄柏、忍冬藤、虎杖、萆薢、地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以全蝎通络止痛。1周后复诊,足趾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体温正常,大便每日2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原方去芒硝,加秦皮l5g、路路通10 g。共服l4剂,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此后以利湿泄浊、化瘀通络法随症加减,治疗3个月,患者无关节炎发作,复查血尿酸370 umol/dl。随诊2年,病情稳定,始终未复发。v
奚九一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 上海市中西结合医院赵北琳专文介绍了著名老中医奚九一教授研制的痛风灵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奚九一教授提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以“脾肾两虚,内湿致痹”的观点,并以健脾护肾祛湿为治则,用自拟“痛风灵”治疗,颇有见地。    现将赵北琳报道奚老中医治疗经验的论文介绍如下:    自1989年至1994年应用著名老中医奚九一教授研制“痛风灵”系列冲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7例,经临床观察,对降低血尿酸、控制关节炎复发疗效显著,且未发生毒副反应。现将临床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性别与年龄:307例中男性288例,女性19例,男:女为15.2:1。患病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85岁。36~65岁为高发年龄组,共221例,占72%;其中46~60岁患病率最高,共131例,占42.67%。19例女性病人绝大多数在绝经期后发病(15/19),占78.95%。
  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40年。病程在10年以内的有260例,占85%,其中病程1年以内的7l例,占23.13%;2~5年的115例,占37.46%;6~10年74例,占24.10%。
  全身伴有疾病:高血脂156例,占50.81%;高血压53例,占17.26%;高血糖30例,占9.77%;冠心病93例,占30.29%;肾功能损害58例,占18.89%;关节增生20例,占6.51%。高龄患者大多可同时伴有3~4种疾患。
  过去治疗史:本组全部病例均有各种中西医药治疗史,经下述一项或两项以上治疗而未能奏效者:别嘌呤醇132例,占43.00%;秋水仙碱56例,占18.24%;丙磺舒17例,占5.54%;痛风利仙4例,占1.30%;肾上腺皮质激素23例,占7.49%;非甾类抗炎镇痛药52例,占16.94%;各类抗生素34例,占11.07%;局部封闭3例,占0.98%;中药14例,占4.56%。
  别嘌呤醇、秋水仙碱治疗188例,发生毒副反应者62例,占32.98%,其中:呕吐腹泻26例,占13.83%;胃出血4例,占2.13%;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4例,占2.13%;诱发心脏病1例,占0.53%;药物性皮疹9例,占4.79%;药物性肝炎2例,占1.06%;药物性肾功能障碍3例,占1.60%;剥脱性皮炎2例,占1.06%;脱发2例,占1.06%;头晕、乏力、全身浮肿5例,占2.66%;因肝肾功能损害、剥脱性皮炎抢救4例,占2.13%。60例毒副反应发生者均按医嘱服药,大多在2~3周后出现,而不规则服用别嘌呤醇或秋水仙碱者,却极少有毒副反应。    
2、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提出的诊断标准。    3、奚氏中西医结合新分型分期方法   根据奚氏“内湿致痹”理论及辨病与辨证结合经验,按受累病变范围分型及临床症状缓急分期,型、期结合指导辨证治则与疗效评估。
分型方法(含病症程度与范围)
  发作频率分四级:
  初发:关节炎症第1次发作者。
  再发:关节炎症第2次发作者。
  多发:关节炎症复发3~4次/年。
  频发:关节炎症2个月左右复发1次或每月l~2次甚至持续发作者。
  受累关节:分单足、双足、单下肢、双下肢、四肢多关节。
  并发症:有结石(皮下组织)、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
分期辨证(含病症缓急动态与辨证属性)。
  急性发作期:指征:①局部急性红肿热痛。②血尿酸高于正常值。以上两项均为阳性。辨证:湿痹化热证。
  病人突发某关节红、肿、热、痛,如刀割难忍,欲打止痛针,甚至要求“锯腿”。大多夜间发作,不能下地,常伴发热。就诊多由车代步,由他人扶持。
  体检:患处关节明显肿胀,皮肤潮红,皮温炙热发烫,压痛(+++)或拒按,关节活动受限,若膝关节受累,可有浮髌试验(+)。病人呈发热、痛苦面容,体温38℃~40℃不等。
  舌象:舌质偏红,苔多黄腻。脉象:脉象滑速有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大于70%,血沉增高,血尿酸增高。
  迁延活动期:指征:①慢性关节痛可伴局部肿胀。②血尿酸高于正常值。以上两项或一项阳性。辨证:湿痹稽留证。
  病人关节炎反复发作,迁延连绵未缓解,关节有轻度红、肿、热、痛,患处皮肤或暗红色,皮温略偏温或无明显变化,有肿胀,压迹(±),压痛(±),痛处能忍受,能下地,但行走不便,关节活动不利,有沉重感,体温基本正常。
  舌象: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滑或弦。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偏高,血细胞及血沉可在正常范围。
  缓解间歇期:指征:关节肿痛及血尿酸基本上缓解。辨证:脾肾不足证。
  病人常无特异性病症及体征,血尿酸可略有波动,大致正常。1年中关节炎症偶有1次小发作,1~2d即能缓解者。
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类型举例
  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初发单足型——急性发作期,湿痹化热证。
  诊断:痛风性关节多发双足伴关节结石型——缓解间歇期、脾虚湿凝石痹证。
  诊断:痛风性关节炎频发四肢型伴肾结石、肾损害型——迁延活动期、肾虚湿凝石痹证。    4、临床表现    (1)
发作频率:初发30例,占9.77%,再发50例,占16.29%,多发65例,占21.17%,频发162例,占52.77%。本文绝大多数为复发患者,有277例,占90.23%,其中每年复发3次以上者227例,占73.94%,频繁发作者162例,占52.77%。
受累关节:随着病程延长,关节炎症可波及四肢。本文307例中只侵犯单侧蹲趾跖趾关节者30例,仅占9.77%,侵犯单侧下肢多关节与四肢多关节者各有73例,各占23.78%,累及双下肢(双膝关节、双足诸关节)者最多,有161例,占52.44%,但侵犯肩、胸、髋等关节及脊椎者较为罕见。   (3)
痛风结石分布:307例中患痛风结石99例,占32.25%,其中关节24例,占7.82%,耳43例(单侧26例、双侧17例),占14.00%,肾29例(单侧24例、双侧5例),占9.45%,尿路3例,占0.98%。关节结石造成关节畸形者12例,占3.91%。
血尿酸程度:307例治疗前血尿酸均高于正常值(410/μmol/L),其中&500μmol/L者154例,占50.46%,μmol/L者3例。
X摄片:尚未并发关节结石的部分病例摄片所见,有骨质穿凿样透亮缺损者6/37。二、治疗方法
  1、健脾护肾祛湿法——痛风灵系列冲剂
  主方:痛风灵冲剂(首乌、黄芪、莪术、土茯苓、车前子等)。
  兼症方:并发痛风结石者加服痛风灵2号(金钱草等组成)。并发尿酸性肾病者加服痛风灵3号(益母草等组成)。
  2、分期治疗
急性发作期:祛邪为先,标本兼治。内服痛风灵。3包/日,外敷消肿膏以凉血消肿。
迁延活动期:继续按上述痛风灵治疗。
缓解间歇期:健脾、护肾、祛湿、扶正治本法。内服痛风灵,1包/日或隔日,巩固疗效;并可辨证选用白参、刺五加等,加强体育锻炼,以防复发。
  3、注意事项
停用其他治疗痛风的中西药。但如伴有心脑血管等其他疾病者,可应用相关药物治疗。
选择低嘌呤食谱。    (3)
增加饮水量。    (4)
注意劳逸结合,局部避免冷、热、湿、外伤等不良刺激。    三、治疗结果
   1、临床观察指标:关节局部体征、血尿酸、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沉、血小板、尿常规、心电图、B超(肾、输尿管、膀胱)。
  2、疗效标准
  本病系代谢性疾患,多是终身疾病,故疗效标准应含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在疗效分析时,笔者认为不适宜用“痊愈”,故选用优、良、好转、无效。优:相当于“临床痊愈”,良:相当于“临床显效”,好转:相当于临床改善。
  近期疗效评判标准(经治疗观察3个月者):
  优:临床症状消失,血尿酸恢复正常。
  良:符合下列1项者: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但未恢复正常者。②临床症状基本减轻,血尿酸恢复正常者。③临床症状及血尿酸均已显著减轻者。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发作减少,血尿酸下降,但未恢复正常者。
  无效:临床症状及血尿酸均无明显改变。
  远期疗效评判标准(随访1年以上者):
  优:关节症状无发作,血尿酸大致正常。
  良:关节症状偶有小发作,程度明显减轻,血尿酸略有波动,大致正常。
  差:关节症状仍有多次发作,血尿酸增高者。
  3、疗效分析
  近期疗效分析:307例中,优208例,占67.75%,良71例,占23.13%,好转15例,占4.89%,无效13例,占4.23%,总有效率294例,占95.77%。经统计,控制关节炎复发t值为5.914,P&0.001。近期疗效中关节炎症缓解最短为1 d,最长14 d,平均7.5 d,血尿酸下降作用最短2周,最长3个月。在治疗无效的13例中,肾功能不全4例:自行停药或未按医嘱治疗4例,饮食不节、过劳5例。
  远期(随访1~5年)疗效分析:在214例中,优121例,占57%,良71例,占33%,差22例,占10%,总有效率90%。经统计,降低血尿酸t值为8.02,P&0.001,控制关节炎复发t值为4.792,P&0.001。其中出现近期有效、远期转为无效者17例,近期无效、连续性治疗转为远期有效者10例。在远期疗效差的22例中,肾功能不全8例,自行停药或未按医嘱治疗4例,饮食不节8例,四肢伴有多发性结石2例。
  4、讨论
本文以健脾护肾祛湿为主的痛风灵治疗307例高血尿酸痛风性关节炎,近期总有效率为95.77%,远期总有效率为90%,5年随访未发生毒副反应。临床实践证明,奚氏提出“内湿致痹”的观点符合痛风的内在病机。本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膏粱厚味,伤脾生湿,或年老脾肾气化不足,内湿稽留,积而成痹。湿邪留于营血可为高尿酸血症,湿邪注于关节、组织,便成痛风之症,湿凝肌腠即为结石之顽症。
提出临床新分型分期法意义:每个痛风患者的发作频率、受累关节、结石、并发症等均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众多病例轻重类型不一,预后也可不同。故根据患者不同的发作频率、程度、累及关节、有无并发症,拟定了能反映个体差异的新的分型分期法,旨在可较确切地判断患者自身的病情类型,有利于指导治疗、分析疗效和估计预后。
痛风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常用别嘌呤醇、秋水仙碱等仍不能抗复发,不能阻止痛风并发症(结石、肾损害等)发生,而且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本文有188例服后曾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占32.98%,甚至危及生命,抢救率2.13%,有的患者已“畏之如虎”。本文214例在5年远期随访中应用痛风灵的维持量,可预防复发,保持血尿酸正常水平,精神、食欲良好。痛风灵较之别嘌呤醇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且对肾结石等有良好的消除作用。如果痛风灵与低嘌呤饮食、体育锻炼三者结合将开辟痛风病治本康复的新路。                 
奚氏痛风灵2号对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首席医学网 日11:12:28 Tuesday 作者:王瑾 王睿琦 奚九一赵兆琳 王义成 作者单位:1.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内蒙古包头 .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研究所
加入收藏夹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奚氏痛风灵2号在不同治疗时间后,对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Urate Nephropathy,UN)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并与西药痛风利仙进行比较,探讨中药奚氏痛风灵2号对血尿酸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奚氏痛风灵2号治疗UN大鼠,分别观察治疗2周与5周后大鼠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serumXanthine Oxidase,sXOD)、尿酸肾脏清除率(Renal Excretive Rate,RER)、血清肌酐(sCr)以及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奚氏痛风灵2号有显著降低UN大鼠sUA、sCr的作用,可以抑制sXOD活性,增加RER。结论:奚氏痛风灵2号可能通过抑制sXOD活性、增加RER两种途径来降低sUA。 【关键词】 奚氏痛风灵2号;尿酸代谢;大鼠Curative Effect of Xi's Gout Killer-2 on the Experimental Rats of UrateNephropathyWANG Jin1, WANG Ruiqi1, XI Jiuyi2, ZHAO Zhaolin2, WANG Yicheng2(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014010,C2.The Vascular Disease Departerment of Shanghai TCM-Interacted Hospital)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s Goutkiller-2(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metabolism of uricacid in the experimental rats of Urate Nephropathy. Methods: XI'S Gout killer-2was used to cure the experimental rats of Urate Nephropathy, and in the secondweek and fifth week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XOD, sCr, sUA, RER were,respectively, measured. Results: XI's Gout killer-2 could remarkably reduce sUAand sCr in UN rats, inhibit sXOD activity and increase RER. Conclusion: XI'sGout killer-2 may reduce sUA by restraining sXOD activity and increasing RER.Key Words XI's Gout killer-2; Metabolism of Uric A Rats奚氏痛风灵系列方剂是奚九一教授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奚氏痛风灵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已作临床报道[1]。本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设立痛风利仙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空白对照组与奚氏痛风灵2号进行比较,探讨其对血尿酸的影响机制及应用价值,以期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动物 清洁级SD雄性大白鼠70只,体重(200±20)g,由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1.1.2 药物 痛风灵2号方主要由制首乌15g、仙茅15g、炒白术15g、威灵仙20g、益母草15g等组成,于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研究所配制成含生药1.09g/mL的浓缩水煎剂。痛风利仙(苯溴马龙片,德国赫曼大药厂,国药准字J)碾碎后溶于蒸馏水配制成1mL含痛风利仙0.45g的水溶剂。1.2 实验方法1.2.1 模型制作 参照奚九一等[2]方法制作大鼠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动物模型。1.2.2 分组与给药 将清洁级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痛风灵治疗组(20只)、痛风利仙对照组(20只)。各组按造模成功后药物治疗时间的不同又分别分为用药14天组和用药35天组,每组各10只。按照体表面积-剂量换算法公式计算[3]大鼠给药量。中药治疗组每天每只大鼠给予痛风灵2号浓缩水煎剂10mL/kg灌胃;痛风利仙对照组每天每只大鼠给予痛风利仙水溶剂10mL/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以等量蒸馏水。对照组和14天各组观察14天后处死;35天各组观察35天后处死。1.2.3 生化指标测定 采用酶法用RXL型自动生化仪(美国德灵生产)检测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尿酸肾脏清除率、尿尿酸(urine UricAcid,uUA),采用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比色法测定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serum XanthineOxidase,sXOD)活性。1.2.4 肾脏尿酸清除率(Renal Excretive Rate,RER)的计算尿酸清除率(mL/min)=尿酸每分钟在尿中的排出量/尿酸血浆浓度1.3 肾组织形态观察 取各大鼠双肾,生理盐水漂洗,滤纸吸干,称重后将右肾纵行剖开,一半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另一半放入无水乙醇中,24小时后逐级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58℃石蜡包埋,5μm厚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变化。1.4 资料统计分析 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由SPSS11.5软件完成。2 结果2.1 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 痛风灵组、痛风利仙组sUA均低于模型组,14天时痛风利仙组sUA值低于痛风灵组,而35天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痛风利仙组与痛风灵组RER值均高于模型组,14天时两组RE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5天时痛风利仙组RER值高于痛风灵组。见表1。表1 治疗后各组间血清UA、RER值比较模型35天组sXOD、模型14天及35天组sCr、痛风利仙35天组sXOD、痛风利仙14天及35天组sCr均高于对照组;痛风灵35天组sXOD及sCr、痛风利仙35天组sCr均高于模型组;痛风利仙35天组sXOD及sCr、模型35天组sXOD及sCr均高于痛风灵组。见表2。2.2 肾组织形态学变化 模型组肾小管和间质内有大量的棕褐色尿酸盐结晶沉积,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萎缩、互相融合,管腔扩大,小管间质周围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小管、间质内广泛的毛细血管充血,可见间质水肿。正常组无上述改变。中药14天组:肾小管及间质内未见尿酸盐结晶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未见萎缩,小管轻度扩张,间质无肿胀,有少量的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充血。中药35天组:无尿酸盐结晶沉积,仅部分视野见个别小管轻度扩张。痛风利仙组:肾小管和间质内有棕褐色尿酸盐结晶沉积,小管和间质损伤严重,上皮细胞互相融合、萎缩,管腔扩张,间质水肿,广泛的炎性细胞浸润,小管和间质内广泛性毛细血管扩张,35天时肾小管内大片尿酸结晶,有肾小管堵塞现象。表2 治疗后各组间血清XOD活性、血清Cr值比较3 讨论  UN是由于慢性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尿酸钠盐在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并引起炎症反应。UN呈慢性发展过程,肾损害的严重程度与血尿酸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因此控制高尿酸血症是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肾功能减退的重要措施[3]。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无论体内细胞核蛋白还是摄入的动物性或其他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在体内均需通过一系列酶水解作用而被分解,最终生成尿酸。目前比较确切的XOD的生理功能是参与核酸代谢,作为一种非特异的需氧脱氢酶可作用于各种底物,如嘌呤、嘧啶、蝶啶、杂环碱脂肪酸及磷脂等,其中以黄嘌呤和次黄嘌呤为主,对其催化反应速度也最快。它通过对次黄嘌呤、黄嘌呤的逐级分解,最后生成尿酸。XOD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血中尿酸的多少。人体产生的尿酸大部分经肾随尿排出。因此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是血清尿酸值升高的重要机制。通过抑制XOD活性或(和)促进肾脏排泄尿酸可以降低血尿酸。排尿酸药痛风利仙和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呤醇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值,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但服用痛风利仙后,尿酸排出量增加,肾小管尿酸浓度升高,易于形成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内,加重肾脏损害,所以在肾功能不全时不宜使用此类药物[4]。而别嘌呤醇在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同时,也有诸多不良反应产生,如药疹、血液系统反应、周围神经炎、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发生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此治疗高尿酸血症新药物的出现,将给广大痛风患者带来福音。本实验发现,中药复方制剂奚氏痛风灵2号可以通过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XOD的双重作用降低sUA,同时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高尿酸血症肾病的治疗。虽然短时间内痛风灵2号降低血尿酸的作用较痛风利仙差,对促进尿酸的排泄作用也弱于痛风利仙,但从长时间的治疗效果来看,痛风灵2号方还有抑制sXOD的作用,总体降sUA的作用与痛风利仙相似。同时还观察到痛风灵2号有降低sCr、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奚氏痛风灵2号以健脾益肾,祛湿化痰为法则,方中制首乌补益精血,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上3种药物均具增强免疫功能作用。以此3药为君,可达补肾精,温肾阳,健脾除湿之效。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骨鲠,消痰水,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益母草利尿消肿,活血化淤,可防治急性肾小球坏死,明显降低血尿素氮,减轻肾组织损伤。二药共为臣药,共奏软坚化痰,促尿酸排泄,保护肾功能作用。佐以鸡内金以消食导滞,促进脾胃运化。本实验的发现为痛风病新药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还有救?
专家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之旷惠桃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年来,我国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旷惠桃教授是湖南省著名风湿病专家,对痛风病的辨治有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 似痹非痹——“痛风”乃中西医共同病名
痛风的中医病名归属,历代医家意见不尽一致。有谓属“历节病”者,认为《金匮要略》中的“历节病”的症状特点“疼痛如掣”、“脚肿如脱”、“不可屈伸”与痛风性关节炎极为相似。由于痛风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关节疼痛,尤其是痛风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是关节局部和周围红肿热痛,其症状颇似痹证中之“热痹”,故临床大多数医家将其归属于“痹证”范畴。此外,由于痛风除关节症状外,最重要的是肾脏损害和结石,故又有人认为当属于淋证中之“热淋”、“石淋”或“腰痛”、“虚劳”、“水肿”等。其实,痛风之名,始于金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明确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这是中医学第一次提出“痛风”之名。根据其描述的症状及病因病机,中医所称的“痛风”主要是指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迨至明清有学者又将痛风称为“箭风”,如风毒肿溃称之为“箭袋”者。随着对痛风认识的逐步深入,中医对痛风病名也趋于规范。国家标准《中国临床诊疗术语》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均将其直接命名为“痛风”。因此,旷惠桃认为,痛风似“痹”而非“痹”,“痛风”乃中西医之共同病名。
2 似风非风——“浊毒流注”乃痛风病主要病机
由于痛风病是一种急性关节肿痛性疾病,特点是“来去突然,疾如风雨”,有“风性善行速变”之特点,故临床多认为其发病乃风邪为主所致,并统施以风门套法治之。验之临床,往往对痛风性关节炎有近效而无远功,尤其对因高尿酸血症及其诸多并发症之功效甚微。究其原因,乃对痛风的基础病理一嘌呤代谢失常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缺乏本质的辨识。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与中医痹证有着某些相似之处。由于中医亦有属于痹证范畴的痛风病名,故人们论及现代医学痛风病时,往往顾名思义,混淆中西医有关概念,在病因上误认为风邪为患,病机上误认为“痹”。此乃缺乏标本深层次辨识之误。其实,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似风非风,似痹非痹,为病之标象;其病变本质是嘌呤代谢紊乱。至于其他并发病症,就更不能以痹证来概括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多发部位为四肢(尤以下肢多见)远端关节,急性发作期可见关节红、肿、热、痛,日久可见痛风石形成,溃流脂浊,关节僵硬畸形。旷惠桃认为此乃浊毒流注关节,瘀阻经络,或寒化或热化为患,非一般风邪所致。浊毒之邪,非受自于外,而主生于内。一般痛风患者多发于中老年形体丰腴之人,此类患者平素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无度,或多食海鲜、乳酪等物,久之损伤脏腑功能,尤其损害脾肾清浊代谢功能最为突出。脾失健运之功,升清降浊无权,肾失气化之能,分清别浊失司,水谷不归正化,浊毒内生,滞留血中,随血行散布,则可发生一系列病变。痛风性关节炎仅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等病证是病之标象,嘌呤代谢(脾肾清浊代谢)失常才是病之根本。尿酸浊毒是病变的中间病理产物,并由此而产生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心血管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这才是痛风较为完整、较为本质的病理关键。
旷惠桃认为,在痛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病理机转又各不相同,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由于尿酸盐沉积引起的局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证;间歇期多表现为脾虚湿困证;慢性关节炎期,由于多见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关节发生僵硬畸形,此期多辨为脾肾亏虚,痰湿瘀阻;痛风长期不愈发展至后期,约1/3患者伴有肾脏损害,痛风性肾病主要因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间质及肾小管引起的肾小管一间质病变。此期可分肝肾阴虚和脾肾气虚二类,但日久则阴虚及气,气虚及阴,气阴两虚较为多见。但尿酸浊毒这一基本病理则贯穿于痛风整个病变发展过程的始终。
3 治分缓急——“标本兼顾”是治疗痛风的基本原则3.1 急性关节炎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其标”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局部和周围红肿热痛,尤其是疼痛剧烈,有如刀割或撕筋裂骨般痛苦,一般持续数小时乃至数日或更久。此期治疗,旷惠桃认为当尽快控制急性关节炎的发作,消炎镇痛,以减轻病人痛苦。旷惠桃认为中、西医治疗都以“治标”为主。西药常用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首选药。但由于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且有较明显的胃肠道刺激、白细胞降低及脱发等副作用,而有肾功能不全者秋水仙碱排泄非常慢。故使用该药时一要注意中病即止,只要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即停药;二要注意有肾功能不全者则宜减少剂量。一般由该药说明书每2 h 1片改为每次1片,每日2次。且同时加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西乐葆、莫比可、乐松、普威、英太青等任选一种配合使用。为了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可同时服用碳酸氢钠(苏打片)。
中医认为痛风急性期多因湿热蕴结所致者,治疗多用清热解毒利湿之四妙汤合宣痹汤加减,药用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萆薢、蚕砂、栀仁、连翘、土茯苓、虎杖、木通等。旷惠桃主持研制的“痛风克颗粒剂”即是以此方加减而成,临床疗效好。如因瘀热阻滞所致者,可用桃红饮加味治疗,药用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威灵仙、穿山甲、全蝎等。还可配合用如意金黄散以麻油调匀外敷局部或中药煎水外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症状,缓解病人痛苦;同时,在西药被迫停用后,中药还可持续发挥作用;临床研究还发现,服用中药时可减少西药用量,并有降低西药副反应的作用。
3.2 缓解期(间歇期)——标本兼顾防复发
经过1~2周的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一般都能被控制,患者除病变皮肤区色泽变暗外,症状基本消失,从而进入缓解期或间歇期。不同患者间歇期长短不一,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此后每年发作数次,而且愈发愈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病情也越来越难控制。旷惠桃认为,急性关节炎缓解后,局部炎症虽然消除,但嘌呤代谢障碍并未解除,血尿酸依然升高,故间歇期仍需坚持治疗,而标本同治可延长患者间歇期,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病人痛苦。所谓“标”指病邪,“本”指正气。急性期重在治标,间歇期当注意标本结合,即标本同治。临床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西药治标,中药治本,或中药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之法。如患者服用西药丙磺舒、痛风利仙和别嘌呤醇等,此类药主要是促进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合成,通过“祛邪”(排出尿酸)而降低高尿酸血症。但此类药毒副作用大,如有不同程度的皮疹、胃肠道刺激、肝肾功能损害甚至肾绞痛等。此时可根据患者体质以及西药所产生的副作用,处以补血祛风、健脾和胃、补益肝肾等中药以“扶正”,并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如果患者担心西药副作用影响身体,亦可单用中药治疗,但也要注意标本兼治,邪正兼顾。如间歇期脾虚湿困者多见,常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扶正的同时,加防己、滑石、土茯苓、萆薜等利尿渗湿之品以祛邪;如属肝肾亏虚,痰瘀阻络之证,多用独活寄生汤和四妙散加桃仁、红花、全蝎等,在补益肝肾的同时,兼以利湿化痰祛瘀以祛邪;又如肝肾阴虚者用杞菊地黄汤,脾肾气虚者用大补元煎治疗时,还须根据所夹湿热、寒湿、瘀血之邪而加以清化湿热、温寒祛湿、活血化瘀等祛邪之品。标本兼治之法,既可逐邪外出,又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抵御外邪如寒湿入侵,增强对过度疲劳、情绪紧张等痛风诱发因素的耐受力,从而延长间歇期,减少痛风复发。
4 养治结合——控制痛风复发的重要措施
旷惠桃认为痛风急性发作稳定后,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意调养。养治结合,同样可以达到预防复发,甚至完全控制复发的目的。调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饮食调养:(这是所有调养方法中最重要的)严格控制饮食,禁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尤其避免进食富含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严格禁酒,尤其是啤酒;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 ml以上;食物的三大营养素要按照高碳水化合物、中等蛋白、低脂肪的分配原则进行搭配;鼓励多吃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富含蛋白类的食品如鱼、鸡蛋、牛奶等;(2)心理调节:尽量克服因疼痛和运动受限而出现的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烦闷失眠等情况,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境;(3)适度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4)生活起居调养:防止过度疲劳,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度控制性生活,特别是老年痛风患者或伴有肾功能损害者;同时注意尽量避免外伤等。只要坚持治疗,调养得当,就能促进病情好转与身体康复。
5 本病与并病同治——预防互相影响的最佳手段
据统计,约20% 一40%的痛风病人伴有肾脏病变,同时还多伴发或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肥胖症等疾病。因此,旷惠桃认为。在治疗痛风的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其并发病,以防止本病与并病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中药治疗,既要注意不使用关木通、广防己、天仙藤、青木香、朱砂藤等含马兜铃酸的药物,以免产生马兜铃肾病;还要注意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一些护肾之品。特别是间歇期和恢复期,当标本同治,治本为主,尤须注重补益肾气或肾阴。如用西药治疗,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其副作用对痛风的影响。如痛风合并高血压,在使用降压药时,噻嗪类利尿剂、利尿酸、速尿、氨苯喋啶、安体舒通等均具有降低尿酸的排泄,甚至使血尿酸明显升高而导致关节炎复发,故不宜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口服后,大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出现血尿酸升高,故亦当慎用。而在降低血压同时又可降低血尿酸的血管紧张受体阻滞剂如科索亚、海捷亚、代文等可作为痛风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又如常用于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虽能扩张血管,但因其使肾血流量减少,不利于尿酸排泄,故痛风患者最好不用。可选用扩张血管作用持久,副作用少的复方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等药。其他并发病症的治疗,也要充分考虑药物的副作用,以免顾此失彼,加重病情。必须强调的是,在治疗痛风并发病症时,尤其要注意控制饮食、减轻体重、适度运动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熬夜等)。若如此,则能控制痛风少发作乃至不发作,不断提高痛风的治疗水平。
不知可否详细介绍一下“痛风灵系列冲剂”药物组成及用法,想系统的治疗一下。太遭罪了,身在乡村,无处投医,请指明出路!
疑难辛苦了,好贴我收藏了。希望你把中医发扬光大,找到新的突破口造福我们这些风友。
专家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之宋贵杰
宋贵杰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中医骨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宋教授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以中药内治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诊疗方案。1 审证求因,痰湿是本病之主因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清尿酸含量增高,伴结缔组织内尿酸盐结晶沉着的疾病。属中国传统医学“痛风历节”范畴。宋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提出痰湿是本病发生的主因,湿虽为阴邪,若恣食膏粱厚味(高脂、高蛋白、高嘌呤食物)或饮酒、受湿冷、过度疲劳、手术等,皆可使湿从热化,湿热内生,湿热浊毒,闭阻经络;或感受风寒,侵袭经络,寒邪久郁化热,湿热凝炼生痰,流窜、阻滞气血,痹阻经络所致,故见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剧烈。若风邪偏盛,因风性善行而数变,故见痛无定处,历节游走;久病伤肾,肢节失养,故见畸形,甚则溃烂。指出今之痛风与古代的痛风不能完全等同,但从对病因病机的论述上有值得借鉴之处。“湿热浊毒,蕴滞血中,不得泄利,是痛风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些与现代医学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尿酸排泄障碍,即由于肾小球分泌尿酸障碍和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直接原因的认识相吻合。
2 分期辨治,重在清热利湿
痛风的表现虽繁杂多样,但其病因病理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提出了清热利湿、化瘀通络、调补脾肾的治疗法则。根据轻重缓急,确立了急、慢性不同的治疗方法。2.1 急性期治疗急性关节炎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可由外伤、手术、饮酒过度和感染等诱发。初期单关节受累,以足的第1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其次为手足小关节及踝、足跟、膝、腕、肘关节等,关节红肿、发热,有明显压痛,活动受限,并伴有发热、头痛、脉速等。往往来势迅猛,疼痛在1天内达到高峰。凡此者皆由湿从热化,以致湿热内蕴,痹阻经络而为患。辨证当属中医“热痹”之证,治疗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内服自拟清热定痛汤,药用生石膏30g、知母30g、土茯苓20g、薏苡仁25g、猪苓15g、萆薢15g、威灵仙l0g、黄柏l0g、连翘12g、丹皮l0g、山慈姑12g、泽泻l0g、生地12g、赤芍12g。【典型病例】刘某,男,47岁。日就诊。左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2天。2天前饮酒后出现上述症状。查局部发红、发热,触之痛剧,活动受限。伴口干纳呆,心烦,胸闷,小便黄,大便干结,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值746umol/L,血沉33mm/h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辨证为湿浊流注关节,瘀阻化热。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口服清热定痛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3天,疼痛明显减轻。经7天治疗,红、肿、热、痛全部消失,行走自如,余症明显减轻。标证之湿热瘀阻基本缓解,治当图本,改用自拟补肾定痛汤。经治1个月后,复查血尿酸383umol/L,血沉17mm/h。随访2年余未见复发。
2.2 慢性期治疗常无明显原因,或因劳累而诱发,起病缓慢,病程日久,表现为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局部或红或肿,夜间明显。主要病变发生在关节内,尿酸盐沉着于关节软骨面,日久可形成痛风石。此系脾肾亏损,痰湿浊邪留于经络,注于关节,以致气血凝滞,瘀阻络痹而成,治宜补脾益肾,化瘀通络。内服自拟补肾定痛汤,药用巴戟天12g、仙灵脾12g、生地12g、熟地12g、肉苁蓉15g、炒杜仲12g、白术l0g、薏苡仁20g、山药20g、桃仁l0g、红花l0g、丹参15g、赤芍10g、川牛膝10g、鸡血藤12g、海风藤10g。【典型病例】王某,男,37岁,日初诊。患者自诉双足第1跖趾关节肿痛、畸形7年余。饮酒、进食荤腥食物则疼痛加剧,昼轻夜甚,行动不便,近1周加重,由外地前来就诊。症见双足第1跖趾关节处红肿,畸形,触之有热感,疼痛,伴有腰痛,夜尿增多至3—4次。x线片示左足第1趾骨近端外侧局部骨质有虫蚀样改变,边缘不规则,骨质密度较低,右足第1跖趾关节跖骨端骨缺损性改变,舌质红,苔薄腻,脉沉弦。血生化检查示血尿酸值620umol/L。诊断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辨证属脾肾两虚,痰湿凝滞,经络痹阻。治宜补益脾肾,利湿化浊,活血通络。方用补肾定痛汤,水煎分2次服。服15剂后症状明显缓解,仍有畸形,压痛,腰部酸困,夜尿多,舌质微红,苔薄白,脉沉细。复查血尿酸440umol/L。上方研末,每次9g,每天3次冲服。6月12日复诊,诸症悉消,步履正常。3 体会
痛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和痛风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活动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或痛风性肾病,而急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本病的发生虽为湿浊内蕴,痹阻经络关节为患,但湿浊为标,正虚为本,脾肾亏虚乃为发病关键。“肥人肢节疼,多是风湿痰流注”。肾主骨生髓,为水脏,主藏精,司开合,为先天之根;脾主运化,腐熟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脾肾亏虚,水液不运,日久影响气血运行,使气血痰湿结聚关节经络而为患。脾肾精虚血亏,则骨失所养,髓空骨疏。结合中医辨证辨病的特点,急性期以清热定痛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方中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丹皮、生地、山慈姑等清热凉血;赤芍化瘀;薏苡仁、猪苓、萆薢、威灵仙、泽泻、土茯苓等利湿解毒消肿。在慢性期,以脾肾亏虚尤为突出,用补肾定痛汤治疗,方中巴戟天、仙灵脾、生熟地、肉苁蓉、炒杜仲、白术、薏苡仁、山药健脾益肾,扶正固本;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牛膝、鸡血藤、海风藤活血通络,散结止痛。同时强调必须节制饮食,避免饮酒,禁食富含嘌呤和核酸的食物(如肝、肾、脑、鱼子、蟹黄、豆类等)。还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等。v
强大 楼主辛苦
专家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之金明秀 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古代文献中痛风被称为“帝王病”、“富贵病”。因痛风是“平素恣食膏粱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兼因外感而发病。据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痛风已成为一种世界流行的疾病,亚太地区及环太平洋地区的痛风发病率已高于欧洲及美洲国家和地区。如在我国台湾地区,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达1.73%,其中1.16%发展为痛风。同时指出:痛风的发病率与经济发达程度和生活水平高低,生活节奏快慢等因素呈正相关。而急性关节炎又是痛风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其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多于午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常呈红肿热痛,可有关节腔积液,也可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将金明秀教授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痛风中医治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