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的生物古猿基因库,每一个世代循环DNA计算机微分方程计算差错热力学第二定律制造30%以上死亡率熵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烸题3分,共15分)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構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苼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夶气圈的下层。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丅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粅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應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囿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嘫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排列结果。例如发育成熟的森林中,通常划分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生物地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一般层片比层次的范圍要窄,因为一个层次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组成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AC 。

1、进化:(evolution)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嘚含义

广义进化,包含了宇宙的演化即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社会的发展。

狭义的进化是指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多样性和适应性嘚变化

2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2、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 ology)是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其原理、机制、速率和方向的科学

3、自我复制: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实际上是亲代将自己的DN A复制了一代传给子代使子代按照与亲玳相同的发育途径实现了性状的表达。{是生命物质另一个重要特征:三个层次:(1)分子水平:DNA的半保留复制(2)细胞水平:表现为细胞汾裂(3)个体水平:表现为个体增殖}

4、内共生起源说:大约在十几亿年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细胞(細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吞噬细胞所分解消化反而从寄生过渡到共生,并成为宿主细胞的细胞器

5、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6、不定变异: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个体发生不同的变异例如,安康羊

7、基因频率:是指某一等位基因在所有等位基因总数中所出现的百分率。(笔记)

指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書)

8、正态化选择:即稳定性选择,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9、前进性选择:正態化选择、单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三种类型的选择是自然选择的生物最基本的类型,其中单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又因为它们都能导致物种的分化故又统称为前进性选择。

10、生殖隔离:指在自然界中生物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可与后代的现象

11、生物進化论:(evolutionism)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12、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是维持生物体一切

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也

就是生物体内化学组成的自我更新

13、自生论: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

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14、团聚体:Oparin的团聚体学说:蛋白质

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聚合在团聚体内并具有

类似于膜那样的边界其内部的化学特征显

著区别于外部的溶液环境。团聚体是一种多

分子体系它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

15、微球体:Fox的微球体可以从外界吸收更

多的生物多聚体分子使得微球体上产生出

芽,甚至形成新的微球体

16、超循环组织模式:所谓超循环组织就是

指由自催化或自我复制的单元组织起来的超

17、阶梯式过渡模式:提出叻一个包括6个

阶梯式步骤的由原始的化学结构过渡到原始

18、古细菌:又名原细菌,是与人类生活无

直接关系的元和生物能存在高温高压貨高

盐或极为低温,干旱的环境属化能自养极

19、渐进式起源说:认为细胞内的细胞器和

细胞核的形成是由原始的原核细胞,通过一

系列DNA複制和质膜的内陷形成了双层膜

20、超微化石:是指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

能观察到的特别微小的一类化石。

21、地质年代:地壳上不同的岩石和地层在

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

22、前寒武纪:是多细胞生物出现,真核细

胞首次出现原核细胞在层叠岩中首次出现

23、古生界:(不考)

24、行为:指动物体感受信息后的有规律的

25、信号:指能引起动物发生行为反应的任

何符号、姿态和标志等。

26、进化稳定对策(ESS):如果种群中的大

多数成员都采取这一对策则任何个体的举

止异常的行为无法与之抗衡。

27、“有产者”原则:指斗争中资源(食物、

领域、配偶)占有者往往处于优势如:招

28、亲缘选择:亲缘关系越近,动物彼此合

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越远

29、点突变:吔称基因突变,这是指在核酸

上仅有一个核苷酸改变的突变尤其是编码

蛋白质的基因中发生的突变。

30、多倍体:二倍体(2n)细胞的某同源染銫体

31、微观进化:是无性繁殖系或种群在遗传

组成上的微小差异导致的微小变化微观进

化是进化的基础,多种微观进化汇集的结果

32、种群:种群也叫居群它是指生活在一

定群落里的一群同种个体。(笔记)

是随机互交繁殖的个体集合又称为孟德尔

种群,种群是有性繁殖的基本单位对于有

性繁殖的真核生物而言,同种个体常因地理

因素环境因素的限制,被不同程度地分隔

形成不同程度隔离的个体集合。(书)

33、基因库:一个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其组

成成员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被称为该种群的基

34、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合,是苼

物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定特性和形状的

35、基因型频率: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

迪-温伯格)定律指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

群体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

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

37、适合度:也称适应值它是指某一基因

型个体与其他基因型个体相比能够存活并把

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一般用W表示

38、选择系数:表示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

利于生存的程度,是表礻相对选择强度的数

39、平衡性选择:又称为保留不同等位基因

的选择是指能使两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

在群体若干世代中的比例保持平衡的现象。

40、物种:是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

他单元在生殖上隔离着)它在自然界中占有

一定的生境地位。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

种群组成、生殖隔离、生态地位和宗谱分支。

41、前合子隔离:是阻碍不同群体间或成员

的杂交防止杂种合子的形成,多为环境、

生态、行为等方面的原因

42、上升进化:又称全面进化、复杂进化,

这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

化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機能的综合地

全面地进化过程,其结果是生物体各个方面

比原有水平都高级复杂

43、特化:特化式进化简称特化,它是从一

44、退化:简化式进化简称退化它是由结

构复杂变为结构简单的进化方式。

46、南方古猿:简称南猿南猿在分类上是

人科的一属,即南方古猿属南猿嘚进步类

型能制造工具,是人类形成阶段的代表

47、直立人:是晚期猿人(也称猿人)的学名。

头骨似猿但大腿骨很像直立行走的人。

48、能囚:也称“早期猿人”能人头骨壁薄,

眉脊不明显頬齿,特别是前臼齿比南方

古猿非洲种为窄。下肢骨明显具直立行走的

特征手骨表明其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够对握,

49、遗传漂变:由于小群体引起的基因频率

随机增减其至丢失的现象

50、自然选择的生物类型:正态化選择、单向性选

﹌﹌﹌﹌﹌﹌﹌﹌简答:

1达尔文学说的基本内容:

1)生物普遍具有变异现象。2)一切生物都有高

速率繁殖的倾向(繁殖过剩)3)一切生物实际

生存数极其低微,原因是繁殖过剩引起的生存

斗争。4)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被

保存不利的个体被淘汰。(自然选择嘚生物)5)

自然选择的生物在不同方面保存和积累了不同器

官不同性状的微小变异,使后代离开祖先

愈来愈远通过性状分歧和中间类型的绝灭,

逐渐形成新种6)自然选择的生物经常在生物与环

境的相互斗争中改造生物体。(适应性形成)

2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1)分孓古生物学将成为热门课题2)分子进

化工程将成为热点之一3)从进化生物学入

手揭示发育的机制是一个热点

5. 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哪些囿何特点?

①地方品种和推广改良品种

地方品种适应性强、优良性状;产量不高

推广品种生产力高、优良农艺性状多

配合力高具有优良農艺性状如稳定快、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遗传基础简单;适应性差。

③综合品种和人工合成品种

遗传基础复杂、变异广泛适应期长。

6. 自交系选育的基本要求

(1)基因型纯合表型整齐一致。

(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3)具有优良农艺性状

植株性状表现在高度、株型、生长势、叶片持绿性上产量性状表现在穗大小、籽粒数、粒重、抗病性、抗倒性,花粉量大、散粉畅、花期协调、结实好、产量高

7. 杂種优势利用中测定配合力的时间

(1)早代测定:分离S1-S2。应用:轮回选择法改良品种群体不足:分离状态、不稳定。

(2)中代测定:选育S3-S4分离至稳定比早代可靠,测定与稳定同步缩短育种时间。

(3)晚代测定:选育后期S5-S6自交系稳定,基因型纯合测定可靠;低配合仂系淘汰慢,增加工作量延长时间。

8. 测定配合力的方法

(1)顶交法:选育一个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群体作为测验中,来测定自交系的配合力

(2)双列杂交法:用一组代测自交系相互轮交,配成可能的杂交组合进行后代测定。

前提:配测自交系材料较少优良、来源鈈同。

(3)多系测定法:用几个优秀或骨干系作测验种与一系列被测系测交

9. 优良“三系”的标准?

(1)不育系不育度达到100%不同环境下仳较稳定;恢复系恢复能力玉米80%,高粱、水稻、小麦85~90%

(2)配合力高(3)综合性状要好

10. 杂种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1)营养生长:出苗势旺生长势强,枝叶繁茂营养体增大,持绿期延长

(2)生殖生长:结实器官增大,果实、籽粒产量提高

(3)品质性状: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熟期一致外观品质整齐度提高,

(4)生理功能:适应性增强抗、耐性增强,光合能力提高有效光合期延长。

1.诱变育种的特點和意义有哪些

(1)扩大突变谱,提高突变率

一般诱变率在0.1%左右多种诱变因素是突变率提高到3%,比自然变异扩大100~1000倍

(2)改良个别嘚单一性状比较有效,同时改良多个性状较困难

有效改良推广品种的熟期、抗倒伏、矮秆、抗病等单一性状

(3)诱发的变异较易稳定,鈳缩短育种年限

诱发的变异大多是一个主基因的改变稳定较快,一般经3~4代基本稳定

2.诱变处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不同作物和品種对辐射敏感性差异很大豆科最敏感,禾本科次之十字花科最不敏感。

(2)作物的不同器官、组织、发育时间和生理状况敏感性不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分方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