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住院内盘和外盘是什么意思思

手工自创品牌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手工自创品牌
《手工自创品牌》书中所介绍的十八家品牌,都有几个共通的特质:原创性、设计感、手工精神、品牌特色。这本书中集结的品牌包罗万象、从服饰、鞋子、包包、饰品、生活用品到手工娃娃等,我们试图展现台湾创作者自创品牌的面貌。ISBN7页&&&&数139页定&&&&价36.00元出版时间2008-1装&&&&帧平装开&&&&本16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版 (日)
平装: 139页
正文语种: 中文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8 x 17.2 x 1.2 141 g
ASIN: B《手工自创品牌》中所介绍的十八家品牌,都有几个共通的特质:原创性、设计感、手工精神、品牌特色。《手工自创品牌》中集结的品牌包罗万象、从服饰、鞋子、包包、饰品、生活用品到手工娃娃等,我们试图展现台湾创作者自创品牌的面貌。而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每个品牌发展阶段不尽相同:有的已经有店面或专柜,有的以寄卖或网购为主,有的正面临转型,有的正在起步阶段……无论如何,这些品牌都值得鼓励。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常州市新北区卫生局
常州市新北区卫生局
2012年度卫生工作概况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卫生处 发布时间: 阅读:<font color="#FF次
立足基层&& 勇于开拓 稳步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 汪中良 2013年1月18日 &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认真总结2012年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区卫生系统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奋力开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立足基层,开拓创新,基层卫生改革成效初显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认真履行卫生工作职责,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区13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首次出现三个突破:门诊人次突破165万,同比增长18.4%;业务总收入突破2.7亿元,同比增长12.6%;医疗服务收入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17.4%。门诊人均费用123元,同比下降2.7%;出院19632人次,同比下降2.1%;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为58.9%,同比下降8.7%;处方均价76.1元,同比下降6.1%。群众就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1.继续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我们坚持以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改革为重点,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制度,落实一般诊疗费价格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一是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根据群众用药需求和基层单位用药习惯,对区定增补药品进行了重新审核,确定我区第二轮基本药物1169种品规,市级增补少数特殊用药30种,区级增补特殊用药36种。全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87%。二是健全基层卫生补偿机制。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定额补助、绩效考核、两级分担”的原则,综合考虑政策性支出增加等原因,今年区财政追加51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解决退休职工补发生活费和在职职工的政策性增资等,全区用于弥补基层医疗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年度补助资金已达到8270万元,有力地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三是全面化解基层发展债务。根据省市“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至2012年底,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已全部剥离到镇、街道财政专户,区财政预算安排3000万元债务化解专项资金已全部下达到各镇、街道。四是全面完成岗位设置管理。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完成了全员岗位设置(包括乡村医生岗位)的方案编制及申报工作,经局审核,初步设定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基层单位总岗位数1813个(其中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32个),为保证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是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一般诊疗费价格政策。为不增加群众就医负担,所有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对象的一般诊疗费全部由医保资金支付,非医保对象按原来方式支付相关费用。六是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待遇。对在职自行参加养老保险的,区财政给予人均3万元的缴费补助;对到龄离岗无养老保障的乡村医生,按每月320元发放基本生活补助,并随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保养金标准同步调整;对长期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连续工龄满16年以上的,额外给予每月10元的岗龄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150元。 2.大力实施卫生惠民工程。今年,区政府继续把卫生惠民工程列为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大幅提高新农合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筹资水平,大力推进重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城市社区“六免二减”政策,为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负担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2012年,我区新农合制度通过“两提高、两扩大”,即提高筹资标准、提高住院补偿封顶线,扩大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病种、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全区参保人员享受住院医疗保险补偿为27134人次,补偿金额达10765万元,区镇(街道)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为75.2%,实际补偿比例为50.5%。享受门诊医疗保险补偿65.3万人次,享受补偿937.5万元,实际补偿比例为18%。重大疾病医疗救治594人次,补偿金额216.5万元,实际补偿比例70%。二是不断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区、镇(街道)按新农合参保对象人均20元的标准筹集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较上年人均提高了10元。与新农合同步扩大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和医疗救助标准,为确保群众病有所医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新桥卫生院新建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三井卫生院新建工程按序推进;市四院(新北人民医院)即将试运行。魏村卫生院完成门诊楼改造工程,薛家镇卫生院完成输液大厅改造。三井飞龙、西夏墅浦河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工程完成投入使用。四是继续实施“六免两减”政策。全区三街道实施“六免两减”等城市社区卫生惠民工程,累计让利给患者135万元。通过卫生惠民工程的实施,群众的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3.持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安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基层医疗质量管理。一是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各单位逐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了“院级监管、科室质量控制和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组织开展重大医疗纠纷及死亡病例专题讨论会。加强区医学会的基本组织建设,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5个,会员480名,其中新增会员300人。二是开展医疗质量专项检查。成立了10个医疗质量管理专业组,对全区基层单位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进行质控和点评,不断提高医疗文件书写质量。建立区级查房工作制度,全年组织区级查房36次。三是实行区域集中消毒供应。全区成立三个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分区域负责所辖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工作,目前三井卫生院、孟河卫生院集中消毒供应中心运行正常,春江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已试运行。四是规范基层卫生服务行为。调整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功能,将原来主要从事临床诊疗活动调整到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严格控制和规范乡村(社区)医生的抗生素使用权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不再开展静脉输液服务,严禁乡村(社区)医生开展上门输液服务。五是加大药物使用监管力度。针对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对全区112个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的专项督查,确保用药安全。组织开展了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信息摸底调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对区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管理。加大抗生素使用规范培训,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六是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全面落实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基层卫技人员培训计划,参加区级以上各级各类培训855人次,院级培训5400人次。卫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覆盖率100%,在职人员学分达标率达95%以上,在国家、省、市级杂志发表论文57篇。公开招聘卫生专业人员51名,进一步优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结构。七是全面推动各项创建工作。新桥镇、西夏墅镇卫生院创建成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薛家镇卫生院创建成江苏省示范中医科,河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江苏省中医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内涵。紧紧围绕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是推进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在城区三街道大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印发了《新北区家庭医生制度指导意见》,城区3个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个居委会、18.18万居民被划分成9个健康管理服务网格,分别由12名家庭医生为其提供契约化、稳定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慢病患者、精神病人、孕产妇、儿童以及学生等重点人群。现我区已签约798户,共计1473人。二是逐步完善健康管理团队。以六镇为主要实施范围,全区9个卫生院共建立了54支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士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全区共建立居民电子档案22.2万份;65岁以上人群建档率达99.91%,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93.38%。三是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拓展至10大类41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至45元。出台《新北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方案》(16个配套方案)。强化督导,每季开展一次项目工作专项督查,及时通报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四是积极开展重大疾病防治。以手足口病、肺结核、艾滋病等防治为重点,全面开展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全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782例,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30.96/10万,同比下降9.75%,报告死亡3例。年内有5家单位通过现代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全区11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省级课题“江苏沿江地区数字化血吸虫疫情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建立研究”顺利开题,现已进入结题阶段。五是强化卫生监督保障力度。完成卫生监督机构分设。共发放各类许可证1245张,许可证复核226张,现场核查从业人员健康证28221张。及时有效处理各类投诉举报58起。立案处罚49起,无行政复议、诉讼案例发生。开展肉制品、学校食堂等各类专项检查8次,为“两会”、中高考等重大活动提供保障8次,全年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加强“五小行业”长效管理工作,市级考核连续8个月全市第一,全年考核全市第一。圆满实现了区政府提出的“保二争一”、全年6次以上第一的目标。六是大力推进低成本健康工程。春江、新桥、薛家、河海、三井、龙虎塘等地区率先启动“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所辖30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专项医疗设备用于开展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心电图等辅助检查,其检查结果可实时上传至所管辖的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信息共享。七是不断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两个系统管理,全年核心指标考核全部达标。认真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年内5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爱婴医院复评。加强对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的管理,规范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未发现虚开出生医学证明现象。全年无孕产妇及婴儿死亡责任事故发生。八是实施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完成农村妇女增补叶酸3866人;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912人;开展“两癌”筛查23101人,查出乳腺癌9例、宫颈癌18例;实施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病毒抗体检测及乙肝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工作,全年艾滋病及梅毒检测11805人、乙肝检测6946人,实施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130人,有效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健康安全。 5.深入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为契机,以促进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卫生创建工作为载体,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为重点,大力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切实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印发健康宣传手册八期共计50余万份,举办5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各类健康讲座196场,完成六个社区300户居民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创建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食堂、示范单位、示范餐厅、无烟校园各5家,天合光能创建成江苏省健康促进示范企业,春江人民医院创建成市级无烟医疗机构。二是积极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建成环境整治村693个,“二星级”康居乡村257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8个。薛家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春江镇前舍村、薛家镇丁家村、罗溪镇灯塔村、西夏墅镇东南村、梅林村等5个村创建成江苏省卫生村。春江镇金家村、小都村、孟河镇孟城村、罗溪镇包家村、西夏墅镇西观庄村等5个村创建成常州市卫生村。三是不断提高除害防病工作水平。通过镇村环境整治和拆迁安置等方式完成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449户,全区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50%。开展春秋季灭鼠工作,调整和新增毒饵站近3800只,投放灭鼠药计1765公斤。“除四害”长效管理连续7个月市级考核第一,圆满实现了区政府提出的年终考核“保二争一”、一年6次以上第一的目标。 6.多措并举全面加强行风建设。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了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年建设活动和“勤廉双优”岗位教育活动,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窗口服务活动,成功举办了纪念5.12国际护士节100周年暨专场文艺演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责任制,扎实做好医德考评、院务公开、信息公开、“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初步建立了卫生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同时进一步强化卫生信访工作,探索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医患矛盾。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卫生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并积极参与的结果,更是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社会事业局党工委和行政向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努力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新的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尚未能有效形成。二是医药费用增长幅度仍然过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虽然药品费用有所下降,但医疗总费用仍逐年上升,特别是少数单位平均住院费用上涨过快。三是医疗质量管理力度还不够大。一些核心制度、技术规范和诊疗常规没能得到有效落实,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激素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影响了卫生系统的形象,阻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四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虽已分设,但对照国家、省市相关标准,人员配备相差甚远,同时,区级公共卫生机构仍是租用的业务用房。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二、攻坚克难,求真务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协调发展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之年,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更是我区社会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总结之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解决好卫生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通过转变卫生发展方式,实现卫生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2013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各项工作,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全面理清发展思路,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改善公共卫生和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作为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保障供应体系建设。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预期目标:全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门诊人次(含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增长5%,门诊次均费用控制在120元以下;出院人次增长3%;参照二级管理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3800元以下,其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制在3500元以下;参照二级管理医院药占比控制在50%以下,一般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制在65%以下;医疗服务收入增长10%。新录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00%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参合群众医保范围内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参照二级医院管理单位达到90%以上,其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9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到75%以上,实际补偿比达到55%以上。免疫规划各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传染病疫情报告率98%以上。全人群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65%以上。妇女、儿童保健管理率95%以上,妇女病普查率90%以上,完成“两癌”筛查2万人次。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重点,夯实卫生事业发展基础 要通过重点工作的推进,全面夯实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基础,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1.积极推进卫生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建设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健康保健需求、技术装备基本达标的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体检中心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卫生中心。加快三井街道卫生院项目推进力度,确保6月底前投入使用。加快推进老年康复医院建设,力争年内立项。加快圩塘卫生院、孟河镇卫生院门诊改扩建项目论证工作,全面推进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2.加快完善卫生综合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第四人民医院为龙头、参照二级管理医院为纽带、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行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功能。加快推进三个参照二级管理医院的能力建设。推动等级妇幼保健所创建,力争通过省级验收。加大农民健康工程示范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创建力度,确保高标准通过创建考核验收。安家卫生院、孟河镇卫生院要创建成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河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创建成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3.巩固完善基层基本药物制度。要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适当增加慢性病用药,以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缓解新农合资金的压力。要控制基本药物一类抗生素和区级增补药品的使用比例,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 4.继续实施医疗质量提升工程。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费用”,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规范,保障患者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要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平台,推进护理改革,利用5.12护士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好护理操作比赛,提升护理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做好区级查房工作,针对查房中出现的问题,定期组织培训。要组织全区病历书写比赛,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基本技能。要加大抗生素规范使用管理力度,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分等级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警机制。要完善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制度,进一步规范口腔科、内窥镜等器械消毒管理。 5.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名师名医工程。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专项基金,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加大成熟卫生专业人员引进力度,加强专科实用型人才和“一专多能”医生的人才培养。二是实施领导能力提升工程。根据院级领导不同的专业背景,分别从临床专科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促进院级领导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引领全区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系统培训工程。根据基层实际需求,依托医学会组织多层次、重实用的专业性培训。做好省级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鼓励职工参加在职教育和后学历教育,在全区卫生系统形成继续教育学习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卫生科教水平。四是加强编外人员管理。根据全员岗位设置方案,逐步通过区级公开招考等形式规范编外用工的录用,保障编外用工的合法权益。 6.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内涵。一是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做好重大急性传染病的监测和处置工作,全面规范建立居民档案,加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规范管理力度,做好重症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推进现代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继续落实预防艾滋病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加强爱婴医院建设与产科质量管理。二是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制度。要按照全区的统一部署,加快健康管理团队建设,为居民提供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三街道要在2012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家庭医生签约率重点人群达60%,居民达20%。三是全面推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全面开展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提高儿童保健水平。结合妇女病普查工作,全面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要加大乙肝、梅毒、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母婴阻断力度,确保新生儿健康。四是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积极开展省、市卫生村创建,完成省市卫生村创建任务各10个。春江镇启动江苏省卫生镇创建工作。西夏墅镇要接受并通过省卫生镇复审,2008年创建的20个江苏省卫生村要接受复审验收工作。按照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数字化考核新标准要求,确保我区“五小行业”和“除四害”考核稳定在全市第一的目标。积极开展爱卫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开展居民健康促进行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播活动。力争年内创建成“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江苏省示范区。 7.加快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全区、集应用、服务、管理于一体的动态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医院工作站(公共卫生、临床医护、医技)、一体化管理、村医工作站等应用网络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统一管理,充分满足全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绩效、科研、共享等需求。 8.努力塑造卫生行业作风新形象。要继续开展“勤廉双优”岗位教育主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窗口服务活动,严格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扎实做好院务公开、信息公开、“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以及医德考评等制度,努力取得卫生纠风和治贿工作新成效。要开展院内道德讲堂,充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系统职工营造弘扬正气的良好氛围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社会形象,把医疗卫生行业建设成为让人民群众放心和满意的行业。探索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医患矛盾。 (二)破难点,化解制约卫生事来业发展瓶颈 要加大调研力度,针对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予以解决,以保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力争在打造国际化医疗服务功能上求突破。要加大国际医院项目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建立区域性国际诊疗中心。近期将以常州第四人民医院新北院区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在四院内部建立国际医疗服务平台,聘请全市乃至省内外知名专家为在常外籍人士及高端人群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填补我区国际医疗功能的空白。 2.力争在传承孟河医派文化特色上求突破。要继续加大孟河医派特色文化传承力度,以孟河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为契机,整合孟河医派传承学会、孟河医派名医堂以及孟河医派再传弟子等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孟河中医院项目论证及建设工作,集中展示和利用孟河医派大医精华,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享受中医药发展成果。 3.力争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上求突破。要不断尽快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根据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要素,适当拉大分配差距,体现管理人员、临床和公共卫生一线骨干医生的劳动价值,全面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财政补助资金分配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补助资金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增强基层单位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意识,建立健全基层单位财务年度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全面提升基层单位运行综合效率。 (三)树亮点,展现卫生和谐发展成果 要通过大力宣传区域性特色的亮点工作,营造良好的卫生发展氛围,全面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1.全面实施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在全区30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试点的基础上,年内在全区所有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要通过实施低成本健康工程,全面提升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信息化水平,真正实现镇村信息实时共享。要切实加大对乡村(社区)医生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充分发挥相应设施设备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病跟踪管理及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方便、快捷、连续、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2.全面提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一是提高筹资和补助标准。2013年我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80元,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确保区镇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达75% 、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达55%以上;二是扩大大病保障病种。增加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病种,将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管癌、胃癌、Ⅰ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纳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实施范围,对符合标准的救治对象的补偿比例为定额或限额费用标准的70%;三是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医疗救助基金与“新农合”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统一由定点医院即时结算,患者完成治疗后可即时按标准享受补偿与救助;四是实行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按人均20元标准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提取大病保险基金,由商业保险机构运作,对参保人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补偿或医疗救助补偿后仍由个人负担的费用部分给予进一步补偿,补偿标准不低于50%。五是全面开展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试行住院按床日付费、门诊按总额预付制度,建立医疗机构费用自我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参合人员的受益和保障水平,完善新农合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同志们,新的任务已经明确,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为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而努力奋斗。
常州市新北区卫生局&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卫生局&技术与维护 备案号:&nbsp苏ICP备号-1
建议分辨率:800*600&IE5.0或以上浏览器版本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盘内盘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